日趋低龄化,整容真的“早做早变美”?

2022-05-30 10:48张建
风流一代·青春 2022年9期
关键词:审美观整容畸形

张建

“暑假必做项目——埋线做双眼皮+打玻尿酸;暑假探讨项目——某某明星的微笑唇+通过磨骨手术调整山根宽问题;大学必做项目——戴牙套整牙+蜜桃臀手术。”

这是北京某高三毕业生刘夏(化名)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给自己立的新flag。谈及整容的原因,刘夏坦率地说道:“其实我想全脸整形,但没有勇气。变美了,运气都会好一点。”

即将迎来18岁生日的彭同学,将前往上海的一所高校求学,为了以更好的面貌迎接大学生活,也给新同学一个良好的印象,她希望对自己的面部做些修饰。

有调查显示,每到寒暑假、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00后已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军,甚至有未成年人加入其中,希望能更早地“美”起来。

整容手术真的是“早做早变美”吗?微创整形创伤小,青少年们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尝试?“无辜眼”“猩猩耳”,真的要整成这个样子?

贩卖“容貌焦虑”,

“ 動刀子”才能变得更美

今年暑期,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就诊的人数再创新高。7月初,医院的一项纪录被刷新——一天就接诊1650名患者。这一数字比去年暑期提升了近25%。

北京一家整形外科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赵医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曾有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对她说:“医生,我想要××(某明星)的大眼睛。”遇到这种情况,赵医生会对孩子说,让她长大一点再来看看。

近年来,每到暑期,赵医生的诊室都会迎来一批“学生族”,眼、鼻、唇等是他们的常规咨询项目,以前女孩多,现在男孩、女孩都有,且都带着明确目标——“某某明星的眼睛”“某某明星的微笑唇”。

“现在的孩子营养好了,体格发育超前了,但心智发育未必跟上,完整的健康审美观还没有形成。这种情况下,网络上、手机社交软件里充斥着单一审美的暗示,最终吸引许多人整得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脸。”赵医生说。

“近年来,暑假前来咨询整形的学生不少,年龄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了十几岁的初中生。”毕业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从事10多年整形工作的王亮认为,面对青少年整形这件事要谨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合理选择一些整形项目,让一些孩子改变先天缺陷,重拾自信,对他们的人生是有益的。但如果就诊者年龄太小,整形医生都会婉拒。

一份针对95后整形观念的调研报告显示,当前,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整形的原因,已从工作驱动转变为被单纯渴望变美所驱动,为悦己而容。报告称,当悦己观念普及后,无论职业、性别或年龄,医美消费者借医美巩固自信,在情感层面愉悦自己。机构又以此为抓手,满足医美消费者的悦己需求,重点关注项目的个性化、定制化。

整形日益低龄化,原因何在?多位医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他们已关注到一批社交软件带起的“种草经济”,而消费医疗在“学生族”中也愈来愈火,即以改善型需求为主,而非治疗目的。

在王亮看来,当“微笑唇”“童颜针”等美图与励志文案借助网络营销充斥社交软件时,不少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很容易被误导,被畸形的审美观带偏。

“对于00后尤其是未成年人来说,很难分清到底是广告催眠,还是自己需要。”心理咨询师朱晓辉认为,现在互联网上关于小鹿眼、嘟嘟唇、A4腰等宣传铺天盖地,生活中也充斥着医美广告,都在潜移默化地营造着“容貌焦虑”。

整容并非“早做早变美”

《北京日报》的报道显示,多家医美机构的工作人员在介绍相关服务时,会用“微创手术伤害很小”“最新的注射技术是微创的,不会影响到工作学习”等表述吸引顾客。在网络上,医美机构、美妆博主也常常宣传“微整形”“轻医美”等概念。不过,求美者往往意识不到“微整形”绝不等于“微风险”。

专家表示,出于对手术安全以及身体伤害程度的考虑,割开式双眼皮、隆鼻等创伤较大的整容手术都不建议18岁以下的青少年做。一些微创整形项目,比如打瘦脸针、脂肪填充、玻尿酸填充等等,往往伤口很小,有的甚至只有几个针眼,青少年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尝试呢?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体型雕塑与脂肪移植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韩雪峰表示,青少年的骨骼发育还没有达到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脂肪填充,等将来他们的骨骼发育成熟,可能会出现这儿显得多、那儿显得少的状况。医院肯定也不会给未成年人打瘦脸针(肉毒素),瘦脸针会让咬肌(咀嚼肌之一)萎缩,其后果是引起其他颞肌的代偿性肥大,可能会导致骨骼发育出现一些问题。

该院整形外科医院医务处处长、唇腭裂中心主任医师王永前不建议16岁以下的青少年做美容手术,不管是割双眼皮还是隆鼻,或是一些其他小的美容手术,都不建议做。他说,于青少年而言,16岁左右还是会有一些变化的。一方面是躯体的变化,比如青少年相对比较饱满,有一点婴儿肥;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心理也处在一个容易变化的时期,现在喜欢的东西,可能过一两年就不喜欢了。从这两方面来讲,16岁以下的青少年形体、心理都不是特别成熟。

面对医美机构“早整形、早受益”的宣传,很多孩子都动了心。王永前认为,人们对美的认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的,只有成长到一定年龄、有了一定的经历,才会拥有较好的判断能力,不会盲目跟风。

不过,也有一部分整容手术越早做效果越好。比如唇腭裂、外耳的缺失;创伤畸形,如复合伤、烫伤、切割伤等;出生缺陷畸形,12岁到16岁是对原有畸形的一个更好修复的阶段。

畸形的美不是真的美

“肤白”“大眼”“高鼻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个人美不美要和这些要素挂钩。近年来,网络、动漫流行的审美观,更是影响了青少年的审美判断,“无辜眼”“猩猩耳”受到推崇。

王永前说,所谓的“猩猩耳”,就是在耳朵上要有一个尖角,这实际是一种畸形,它并不是真正的美。这个畸形的美不会持久,它可能会流行一段时间,就像一种时尚好玩的东西,但很容易就过去了。什么是美?其实青少年都美,自然的就是美,健康的才是美,不要去做一些有损健康的手术,这是对美的最基本的一个认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追求颜值,本是人之常情;希望通过整容掩盖身体缺陷,也无可厚非。值得警惕的,是整容背后畸形的审美观及不可预知的医疗风险。

“只要是医疗行为,哪怕是小到打针注射,都会伴有创伤,都有风险,一定要到专业机构接受治疗。”王永前说,具备专业资质的医生和医疗机构,能够保证无菌原则、药物质量和剂量控制等要求,非专业人员极易因不规范操作导致患者出现血管栓塞、失明等严重事故。

除了操作不规范外,一些不正规的医美机构还敢实施极易出现后遗症的整形手术,如埋线隆鼻、下睑下至等。

美从来没有某种定法,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整体性的主观感受,怎么可能用一个标签来定义?美是多元的,更是鲜活的,作为最为复杂而丰富的个体,容貌美不该也不可能僵化为“大眼”“瘦脸”。审美价值观的形成对于青少年尤为重要,不仅直接影响其对事物的认知,也将影响未来的价值走向。腹有诗书气自华,只关注于外貌,很容易忽视人的内在美。正处于茁壮成长时期的青少年,自信、阳光、健康本身就已经足够美,何必再在身体上动刀子?

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塑造,需要全社会共同协助。家长、学校都应在审美教育上把好关,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美的基本判断,加强对审美观念的引导;网络舆论也要积极引导,提倡健康的审美观;美容机构不能利欲熏心诱导青少年整容,更不能在青少年脸上轻易动刀,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对医美机构以及社交平台上的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的打击力度,保护青少年的“容貌”权益。

(资料来源:法治日报、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

猜你喜欢
审美观整容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整容之前先“整心”
整容之前先“整心”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以“微更新”实现城市治理的“微整容”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