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基础教育是育人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奠定学生成长基础的关键阶段。在传统基础教育过程中,由于未能有效渗透、融入智能教育理念,影响了基础教育的立体升级。面对新的育人环境,为切实改善学生的身心素质,需要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为导向,密切关注智能教育场景,通过将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有机融合,持续完善育人方案,有力推动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智能教育,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将实现以下价值:
首先,建设智能教育,是激发课堂活力,增强教学创新动力,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发现学习趣味的新方式。在新的全面育人语境下,通过引入智能平台,积极创新课程形态,为学生呈现了趣味、生动的“沉浸式”课堂,有助于学生从多元角度发现学习乐趣、汲取学习知识,促进学生自发、自觉参与基础教育,进而提升教育质量,更好发挥基础教育的育人优势,真正实现智慧育人与精准育人的一体融合。
其次,建设智能教育,为全面创新基础教育形态,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遵循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育人规律,发挥智慧教育优势,稳步推进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有效延伸了课堂教学空间,提高了课后服务水平和家庭作业管理水平,更好彰显智能教育的育人优势。
最后,建设智能教育,是基础教育发展、升级的必然趋势。创新基础教育是一项不断更新、持续优化的发展过程,通过以学生身心素质为基础,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导向,聚焦基础教育的育人特色,充分利用智慧技术对基础教育进行科学改造、合理升级,在优化基础教育展示形态的基础上,切实增强基础教育的创新活力。
随着“智慧+”理念与基础教育融合不断推进,为实现基础教育的最佳成效,需要坚持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通过精选基础教育素材,合理引入智慧技术,持续创新基础教育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激发、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建设智能教育,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应坚持做到:
其一,要以智慧教育体系为基础,通过发挥智慧平台优势,为学生提供全方位覆盖的学习支持。要清晰定位基础教育智慧化建设目标,通过以共建共享为核心,将教育资源开发、教学课件制作和教学场景搭建相融合,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优势互补、有机融合的智慧基础教育体系。通过将智能教育与家校互动模式相融合,弥补家校协同不足、衔接不完善等现实问题,构建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完整育人闭环。
其二,要坚持以智慧教育平台为支撑,通过探索新的课程形态,丰富教育场景,构建助力学生深度参与的教学方案。要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成长变化进行持续追踪,精准探寻中小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并为创新育人方案提供合理建议。要将“学生为本”理念以合理、有效的方式渗透、融入智能教育体系,通过精准、全面收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诉求,构建学生自主、自觉驱动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案与学生成长实际相匹配。
其三,要以智能教育为切入点,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践行“服务”意识,组织开展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務教学资源共享、服务教学质量评价等多项工作,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智慧化建设。要依托智慧教育平台优势,汇聚各类优质教学资源,积极推动个性教学、智慧课堂、在线教学等多场景建设,通过全方位、持续性推动基础教育智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精准、精确的教学建议,更好提升教学质量。
在“智慧育人”场景下,为使中小学生更好适应未来学习的新要求、新变化,需要以智慧技术的应用优势为重点,以学生学习诉求为指引,通过践行智慧育人、过程育人理念,全面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基础教育空间,打通基础教育各个环节,促使学生培养与基础教育智慧化创新实现深度、有机融合。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