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华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师说》中告诉我们——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能力。
通过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你会发现,是诸多优秀的老师引导他走上治学之路的。让我们跟随季羡林先生的文字,走近各具魅力的老师,去看看他们的音容笑貌,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并将从文中学到的写作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去。
抓住特征写人物外貌
写人物的第一步是什么?当然是写外貌。要想精准地描写老师的外貌,第一步自然是先观察,抓住主要特征来表现老师的外貌特点及个人气质,让读者在头脑中建立起对这位老师的初步印象。
有一个姓杜的国文教员,年纪相当老了。由于肚子特大,同学们送他一个绰号“杜大肚子”,名字反而隐而不彰了。他很有学问,对古文甚至显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我曾胆大妄为,写过一篇类似骈体文的作文。他用端正的蝇头小楷,把作文改了一遍,给的批语是:“欲作花样文章,非多记古典不可。”可怜我当时只有十三四岁,读书不多,腹笥( Si)瘠薄,哪里记得多少古典!
——《我的中學时代》
在德国老师中同我关系最密切的当然是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他非常年轻。他的年龄确实不算太大,同我见面时,大概还不到四十岁吧。他穿一身厚厚的西装,面孔是孩子似的面孔。
——《我的老师们》
写作秘籍一:抓住特征写外貌
无论是写哪一位老师,季羡林先生都写到了他们的外貌。看似着墨不多,但重要的是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寥寥数语就将老师的形象写活了。如教国文的杜老师,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他“肚子特大”,而写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则抓住他“孩子似的面孔”和“一身厚厚的西装”,突出了他虽然单纯但又特别注重形象的特点。
写老师的作文,就是将老师带到读者面前。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描写。
细节彰显人物性格
要想表现老师鲜明的个性,自然要写老师的性格特点。而最能凸显老师性格特点的,莫过于精彩的细节描写了。在季羡林先生的笔下,老师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都极其丰富。
德国教授多半都有点教授架子,这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来听说,在我以后的他的学生们都认为他很严厉。据说有一位女士把自己的博士论文递给他,他翻看了一会儿,一下子把论文摔到地下,愤怒地说道:“这全是垃圾,全是胡说八道!”这位女士从此耿耿于怀,最终离开了哥廷根。
——《我的老师们》
有一次,在董先生的作文课堂上,我在“随便写来”的启迪下,写了一篇记述我回故乡奔母丧的悲痛心情的作文。感情真挚,自不待言。在谋篇布局方面却没有意识到有什么特殊之处。作文本发下来了,却使我大吃一惊。董先生在作文本每一页上面的空白处都写了一些批注,不少地方有这样的话:“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等等。我真是如拨云雾见青天:“这真是我写的作文吗?”这真是我的作文,不容否认。“我为什么没有感到有什么节奏呢?”这也是事实,不容否认。我的苦心孤诣,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却为董先生和盘托出。知己之感,油然而生。这决定了我一生的活动。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写作秘籍二:细节彰显性格
季羡林先生笔下的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摔论文的动作,虽有不礼貌的嫌疑,但更显示了他严厉的性格特点;而董秋芳先生对作文的旁批,则显示了他严谨的教学态度,这对季羡林先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在写老师的时候,要去寻找最能表现他性格特点的细节,让细节来凸显老师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