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杰
从南湖的红船出发,中国共产党人转战井冈山、奔赴延安城、走向西柏坡……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的力量,造就了今日之辉煌。
精神的力量,助我们坚定“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理想信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改革创新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攻坚克难——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隐姓埋名三十载,艰苦奋斗不言悔;屠呦呦,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她皓首穷经,屡败屡战,以身试药,不惧“风雨”。正因为前辈们有坚定的意志,才能做到无论顺境逆境,永葆初心,使命在肩。
精神的力量,助我们赓续“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斗争精神。“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面对困难,党带领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亿万人民发扬聚沙成塔、握指成拳的爱国之志,彰显了中华民族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家国情怀。共和国的建设者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大家共同唱响了一曲“团结就是力量”,彰显了“人心齐、泰山移”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精神的力量,助我们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品格。坚定的意志是行动的巨大动力,更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历经艰难跋涉,冲破重重险阻,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正是这种坚定革命必胜的精神意志支撑他们战胜艰难险阻,成就丰功伟绩。信念如铁,意志如钢,我们要保持坚定的意志,脚踏实地,奋然前行。
精神的力量,助我们增强“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干事本领。“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超越海拔6000米,把论文写满高原;“战斗英雄”张富清,朴实勤勉,坚守初心,尘封功绩,默默奉献;“全能型”教师张玉滚,淳朴清贫,常年操劳,扎根深山,教书育人。我们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强本领,这样才能在考验面前“乱云飞渡仍从容”。
一百年来,动荡沉浮,中国精神助我们不断创造丰功伟业;艰难探索,奋发图强,中国精神助我们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中国精神助我们阔步走上民族更加辉煌之路。我们中国青年,当汲取中国精神的力量,树立远大理想、担负时代责任,以更强的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评 改】
從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切入成文,扣紧题目“精神的力量”。
段首中心句再次点题,所举人物的经历、成就充分为中心服务。
文章主体部分为4个自然段,每段以相同的结构反复点题。
此处点明“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深化主题。
写红军胜利会师的坎坷经历和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意志如钢”的重要性。
段首、段尾处引用毛主席诗词,为文章语言增添文彩、增添气势。
结尾升华主题,“精神的力量”上升为“中国精神的力量”,由小作者的笔下成立,更显中国青少年昂扬向上、努力奋进的精神面貌。
总评 小作者选取这样大气磅礴的题材写作,却无空洞之感,要归功于以下几点:文章层次清晰,2、3、4、5自然段以“精神的力量,助我们……”为中心句引领全段,紧扣题目,且每段句式、结构相同,打造出充满力量与气势的韵律美;多处引用诗词,列举杰出人物的事迹,增强文章说服力,尤其是毛主席诗词的引用,恰当、贴切;结尾的排比句更是点睛之笔,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讲评教师 大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