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语
金秋十月,五谷丰登。庆葆粮庄的粮仓里堆满了收购来的粮食,庄主胡厚德守着满仓的米,却百爪挠心。他把粮庄所有的资金都购置了粮食,可别家的粮仓也都堆满了粮食,米价暴跌,囤得越多,资金缺口越大,铺子已经好些日子没开张了,伙计都已经悄悄打点行李,做好回家的打算了。
正当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好友王柯给他带来个好消息。北方旱灾,官府要采办一批官粮用于赈灾,婺州城内所有的商铺都闻风而动。这可是与皇家做买卖,量大且有保障,谁都知道是块肥肉。胡厚德的庆葆粮庄才开了三年,要想在同行里脱颖而出,拿到这笔买卖谈何容易。
新上任的知县大人姓陶,刚到婺州城不久。伙计打听到,城东最大的粮庄王家给知县衙门送去个金如意,可怎么送进去又怎么退回来了,把王家人气得牙齿咬得咯咯响。
程家的粮庄在婺州可是老字号了,听说他们与京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要把自家如花似玉的小姐许配给陶知县,可也被陶知县义正词严地拒绝了。
程官人哪里受过这样的气,回到家就卧床不起了。一时间婺州城里都传闻陶知县是个油盐不进的家伙。
正当胡厚德愁得不知如何是好时,王柯居然陪着陶知县来到了自家店铺。原来陶知县十分喜欢书画,他从王柯那里得知胡厚德的庆葆堂里挂有一张《太平山水图》,险峻雄奇,妙造自然,特意登门来赏画。这是个绝好的机会,胡厚德忙把他们迎了进来。
陶知县一见《太平山水图》,直呼精品,连连说道:“意境深邃,超尘脱俗,为文人画之正统,气韵和意境均为上品。”
见陶知县如此喜爱,王柯冲胡厚德直眨眼睛,意思很明显。可胡厚德却根本不为所动,只是跟陶知县聊着画中的用笔藏峰。两人越聊越投机,直到陶家的人来找,陶知县才恋恋不舍地回府。
送走了陶知县,王柯不解地对胡厚德说:“我知道你很喜欢这幅画,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放走了?”
胡厚德呵呵一笑,说道:“既然此画是个饵,那我就更不能把它直接投出去了。”王柯不解,但见胡厚德神秘一笑,知道他另有主意,就不再说什么了。
果然,没几日,陶知县竟然独自一人登门拜访,他又是来看画的。两人越聊越投机,不觉到了晚饭时间,胡厚德吩咐家人备好酒菜,请陶知县入席。
陶知县连连摆手,说道:“到贵府赏画已是打扰,君子之交淡如水,怎么还好意思吃饭。”
尽管胡厚德一再劝说只是家常便饭,陶知县还是要走。可他刚准备走,又被一阵酒香拉了回来,不禁回头问道:“这是什么酒?”胡厚德如实回答道:“这是我家乡的黟酒,自家粮食,自家酿造。”
陶知县点点头,说道:“就是黟县的米酿的酒吧?”他略一迟疑,返身坐回上席,说道:“大丈夫不应拘小节,既来之则安之。”说完哈哈一笑,举杯就喝了起来。
陶知县对满桌的佳肴并不感兴趣,唯独这黟酒,喝了一杯又一杯,连连夸赞,入口清香,回味绵长,是难得的好酒。
酒过三巡,陶知县对胡厚德说道:“徽州我去过,见过一副妙联,记忆犹新。上联为‘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下联为‘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胡厚德站起身来,朝着陶知县深深一鞠躬,说道:“此联是我胡家的古训,胡家千百年都将此联镶在门上,警醒后人。”陶知县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
陶知县回去没几天,就下令到庆葆粮庄采购赈灾的全部粮食。胡厚德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家的生意渡过了难关。
这日胡厚德带着那幅《太平山水图》登门道谢,画轴放在桌上,陶知县当然明白来意,连连摆手说道:“我喜欢《太平山水图》不假,可真正打动我的并不是它。”胡厚德不解地看着陶知县,陶知县微微一笑,讲了一个故事。
话说陶渊明辞官后移情山水,行至徽州黟县,只见这里山色秀美,群峰各异,不觉流连忘返。他不知不觉走过好几座山头,连日赶路,加上天气炎热,身上的水又喝完了,热得口干舌燥。烈日炎炎下,他头昏眼花,强撑着走了几步,可还是体力不支,倒在了地上,人事不知了。
等陶渊明醒来时,发现自己身边围着一群村民,一位老妇人正端着个青花大瓷碗往他嘴里喂。陶渊明闻到一股神奇的酒味,得知自己被救了,连连道谢。他掏尽身上的钱财来答谢,可是村民们摆手不收,还大方地拿出自家的食物供他吃喝。
陶渊明一连休息了几日,从这家吃到那家,虽然都是些普通的家常菜,可是主人好客大方,谈天说地,好不畅快。村里的人知道陶渊明是位知識渊博的读书人,十分敬重他的才学,还特意拿出自家酿的酒来招待他。家家户户的酒都特别好喝,陶渊明一闻酒香,突然想到那日自己被救起时,村里的大婶就是端着这酒来给他喝的,于是问道:“这叫什么酒?怎么还可以救人?”
村长呵呵一笑,说道:“这是黟酒,我们自家粮食做出的酒,祖祖辈辈都喝它。”
陶渊明更加奇怪了,问道:“黟酒?名字真是奇怪。”村长说道:“先生可知道黟山,峰岩青黑,秀峦苍黛,黄帝就是在黟山炼出了长生不老的仙丹。我们黟山酿出的黟酒当然是可以治病救人了。”
陶渊明端起碗,顿时觉得一股酒香由鼻入心,整个人神清气爽,与众不同。他把碗里的酒一饮而尽,不由浑身一颤,脱口而出:“好酒!”
几碗酒下肚,陶渊明觉得呼吸之间能闻到山中清新的空气,能嗅出空气里有股甜丝丝的香气,飘飘欲仙……不由感慨地说道:“一醉山二醉水,长醉桃源不知归。”
陶渊明揣着酿制黟酒的方子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黟县的村民,回到自己的家乡按方子酿酒,却怎么也做不出好喝的黟酒。屡试屡败,陶渊明再喝别的酒都觉得没了味道,越发想念起黟县,特别想喝黟酒。
后来,陶渊明不远千里再次到了黟县,淳朴的村里人见他回来都很高兴,仍旧拿出自家的粮食和酒水盛情款待。酒过三巡,陶渊明说出了自己的疑惑,为什么自己回家做不出好喝的黟酒?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道:“好酒自然是好水酿,我们漳河的水一眼望下去,可以看见鱼身上的鳞,这样的水别说拿来酿酒,就是喝上一口,也是甜的呀。”
陶渊明边听边点头,青山秀水是出好酒的地方,空气都是清新自然的。村里的大婶拉过陶渊明,笑着说道:“黟酒是用黟县的粮食酿造的,我奶奶说,黟县的太阳都比别的地方起得早,日头的时间长,酿出的酒也十分好喝。”
陶渊明嘴里念叨着:“黟县的粮食,黟县的水,黟县人酿的黟酒……”
他看着青山绿水,这里的人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终于明白了,这里为什么能酿出如此美味的酒,真正品出黟酒的滋味来。
故事说完了。陶知县说道:“实不相瞒,我就是陶公的后人。早就听闻徽商贾道儒行,我既为婺州的父母官,就要为百姓做主,买米赈灾是慎之又慎的大事,可不能交给偷奸耍滑的商贩。我两次到府上,名为赏画实为识人,前有先人的古训,后有黟粮酿的黟酒,我就更加放心了。”
胡厚德哈哈大笑,一拱手,说道:“请大人再来喝一次黟酒,我们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