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亮
摘 要:“讲好校园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通过“讲好校园故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而展现自身的教育形象。在教育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讲好校园故事”应强化“立足本土”“形象塑造”“文化传播”“关系构建”四方面的意识。
关键词:校园故事;立德树人;教育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务。“讲好校园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通过“讲好校园故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而展现自身的教育形象。
“讲好校园故事”不是小事,而是关涉立德树人的大事。它不仅需要包括中小学校等在内的各领域的具体实践,也需要相应的路径跟进与规律研究。“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深刻阐明了“讲好中国故事”所必须强化的“立足本土”“塑造形象”“传播文化”“构建关系”四方面意识。学校只有遵循这一思想,才能使“讲好校园故事”不至于凌空蹈虚、琐碎无章。对此,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进行了积极尝试,并由此获得了四方面的新认知。
一、“讲好校园故事”,必须强化“立足本土”意识
所谓“校园故事”,就是与广大师生休戚相关的各种大事小事。从起点把握上来看,校园故事应聚焦于教育教学的现场,致力于讲述现实实践的教育故事。因为这样的故事是真实、鲜活的,并且具有可知可感的情境的。校园故事必须要以本土为根脉,犹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巨神安泰,只有脚踩大地,才能拥有10倍于身体的力量。立足本土的校园故事,直视的是校园生态;立足本土的校园故事,彰显的是校园特色;立足本土的校园故事,体现的是教育自信;立足本土的校园故事,呈现的是强大的生命力。
要想讲好校园故事,就必须深知校园故事。广大师生是故事的主角,学校管理者只有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在校园里行走,听师生之所听,想师生之所想,修炼一种“看得见”的能力,才能使校园故事从真实中生成。“每一位师生都有成为故事主角的可能”,“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被看见”,明白了这一点,校园故事就一定会越讲越精彩。这就要求校园故事的讲述者要培育一种“我在现场”的意识和能力,懂得校园中的一切人和事都与自己有关系。
作为校长,笔者要求自己经常走到师生工作学习的现场去:努力尝试用发现的视角,去了解、收集校园里每一个生命的日常状态,把发现的“新鲜素材”记录下来;尽量到教室里去走走看看,和学生聊聊天,去发现学生的“故事”,比如他们手绘的教师卡通画、黑板报和创意书签,同学之间幽默对话的小纸条,摆放在讲台上的班级吉祥物,追逐梦想的励志文字,等等。笔者会把自己每天中午食堂用餐的水果,赠送给向老师问好最响亮、最阳光的学生,体味寻常互动的快乐;会把鼓励的话语写在教室的黑板上,给学生的成长注入一份力量;还会在乒乓桌前与学生切磋几板,让他们体味“扣杀校长”的快意。
笔者也愿意走进教师,和他们一起直面教育现实中琐碎繁杂的现象与问题,对真实发现的教育细节进行理性思考。比如,每天中、晚餐后,笔者都会约请不同的教师在操场上走上几圈,聊聊琐碎的日常。教师们把这称为“校长有约”。在这个“约会场”里,笔者与语文教师探讨过古诗文教学的文化立场,与美术教师交流过如何用吉他奏出的乐声来享受孤独,与技术教师谈论过脱口秀的表演技巧,与临时工聊过减肥和工资待遇……几乎在每一个教育教学现场,笔者都在努力用发现的眼光,发现师生身上的美好,传递各种各样的感动。
当然,我们也必须要明白,立足校园,不等于故步自封。如果我们仅仅是囿于校园讲述故事,那就变成了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我们应把教育故事放在教育大局中去讲述,这样讲出来的教育故事才能具有精神。
二、“讲好校园故事”,必须强化“形象塑造”意识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其形象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立德树人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形象的示范作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特殊意义。那么,如何在文化自信、科技革新、多元发展的新时代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呢?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从指向性维度来看,讲述校园故事不能停留在对故事的还原性陈述上,还要关注到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与姿态,也就是教育形象的塑造上来。校园故事的讲述,能够成为教师良性形象塑造的有效路径。成功的校园故事形象塑造就是在成就教师,而成就教师就是在成就学校,成就学校就是在成就学生。
校园故事中的形象就是最现实的形象范例。讲述校园故事就是在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力量。在现行的榜样教育中,选取的形象范例非常优秀,但其体现出来的师德品行,往往是普通教师难以践行的,这使得普通教师高度认可却又感觉难以企及,从而陷入“心向往之而不可至”的困境。与此相较,校园故事形象生在校园里,长在师生中,具有校园生活鲜活与质朴的底色。其贴近师生、贴近教育生活的实际,表现方式自然真实,展现出了独特的真实性、易感性和示范性,能使教师感受到榜样的示范标准可知、可感、可敬、可行与可及。当我们把校园故事的讲述聚焦在身边的案例发现上,那校园形象的唤醒价值也就会充分呈现出来。
校园故事形象的塑造关键在于贴近真实的教育生活。故事形象的对象选用应从教育教学一线挖掘,并做到多层次、多维度选取,尽可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尽可能让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故事情境中人人、时时、事事可见。在我校的校园故事里,有退休前用飯卡请学生吃饭的老书记,有被学生画成表情包的女教师,有伫立在樱花树下寻美的少年,有为学生亲手制作盲盒礼物的班主任……这些校园故事形象覆盖到了师生群体的目标定位、职业规划和专业进阶,为不同发展类型的教师提供了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典型范例。在教师职业进阶的不同阶段,它们都能帮助教师锚定师德培育的形象标准,产生强烈的育人共鸣,进而自觉向身边的形象范例趋近,从而形成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能力。
三、“讲好校园故事”,必须强化“文化传播”意识
学校文化需要故事传播。一所学校看得见的是校园,看不见的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学校文化。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文化的共生主体,由师生共同演绎的校园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学校精神。
故事,是校园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故事一头连着行动,另一头连着文化。故事需要人的行动来创造,人的行动通过故事得以传播。故事沉淀为文化价值观,引导人们的行为。用校园故事承载校园文化,是故事能够内化为教师立德树人涵养的根本所在。真真切切的校园故事入耳、入脑、入心,才能够使爱岗敬业、温暖传达、爱心回响等优良校园文化,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核心价值追求,并促使教师自觉、规范地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和行为中去。
好的道理往往蕴含在一些平实的故事之中。校园故事贴近师生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蕴。讲述校园好故事,融学校精神文化于讲述之中,让我们的教育更接地气、更具有感染力。学生讲述老师的故事,让高尚师德文化通过学生之口传播,就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强的感召力;教师讲述学生的故事,为师者的用心体察更能挖掘故事中蕴含的情感温度,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学生心中树立学习的榜样。比如,我校校园里有一面“涂鸦墙”,上面描绘着39幅学生自主创作的涂鸦作品。这面墙现在已经成为孕育学校温暖故事的“文化墙”。从“涂鸦墙”到“文化墙”,绝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简单变化。一方面,这面墙所呈现的内容,就是日常教育教学行动创造出来的真实的校园故事。有了真实的故事,就有了教育教学记忆的留存,也就有了育人文化培植的现实素材,让故事与教育教学行为产生充分的关联。另一方面,我们不是简单地将故事还原性地呈现在39块涂鸦墙上,而是致力于将校园故事的发掘、采集、分享、评价、创作等环节贯穿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让校园故事在校园的不同对象之间、不同层级之间多向度流动。这个过程就是故事文化不断深层积淀的过程。有了真实校园故事的创造,也就有了故事文化的沉淀。这样,这面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墙”。
笔者在前文提到,讲述校园故事不能自说自话、故步自封,而要把教育故事放置在教育的大局中去思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的管理者在发现并塑造故事形象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故事背后深层教育价值的挖掘。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有一种“看见”的能力,看见师生在教育教学环节中有价值的日常,并且有意识地去思考背后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文化。例如,学校德育线的管理者在分享德育故事时,将故事放置在“温暖校园”建设的校园文化背景下考量,进而思考“什么才是有温度的德育”,这就具有了一种文化传播的意识。
四、“讲好校园故事”,必须强化“关系构建”意识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什么是教育关系。教育关系有多种解读,一般情况下特指在教育的情境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但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凸显,教育关系强调的是在教育情境下教师、学生和学校主体之间的关系。
学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需要构建多层良性的关系路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与学校之间,需要让情感在教育场域中双向流动起来,让教育教学的效能实现最大化。比如,在2021级新生入学时,笔者化身导游,给学生讲述学校的校园故事。活动结束后,笔者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开学第一课,4场,5个多小时,近800名学生。上这节课,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孩子们尽快熟悉校园环境,感受学校育人文化,做好高中生涯规划。另外,我是有一点私心的,就是想让孩子们认识我、熟悉我、亲近我。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和学生的距离,就是学生与学校的距离。校长塑造的与学生的亲密感,能够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知度与认可度。学生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就在这‘逛与‘讲述中,慢慢拉近了。”从中可以看出,笔者给新生讲述校园故事,就是在经营这样一种良性关系,在构建一种“双向流动”的和谐关系。
校园故事的讲述,对各层级良性关系的构建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让故事在自然的状态下去教化人,可以实现故事唤醒价值的最大化。比如,学校一年一度的处室年终工作述职,就不仅仅是单一的工作总结汇报,而是要求分享温暖的故事,呈现处室最暖心的事例。正是通过这种温暖故事的分享,让管理干部明白:管理不仅仅是要求,更应该是一种服务;要用最温暖的服务构建一种温暖的关系。同样,师生在故事的感化下,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工作完成情况的简单告知,还会真正理解处室工作不是简单的、硬性的、功利的,而是温暖的、真诚的。这樣,师生就会对行政工作给予更多的信任和理解,也会对良性关系更加珍视,并自觉自愿地去构建。
总之,在教育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立足学校“讲好校园故事”,展现良好教育形象,培育校园文化,构建良性关系,有助于激发学校内生活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进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