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敏 严方丽 陶峰
编者按:课程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丰富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平台,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近年来,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仙桃市沔州小学紧紧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充分发掘地方资源育人价值,开发出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在丰富学校内涵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改良了一方教育生态,探索了一条乡村教育特色发展之路。本刊编辑部特策划一期专题,分享沔州小学课程建设经验和成果,以资交流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仙桃市沔州小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开发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课程背景:由少数到人人,面向全体
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倡导全人教育,追求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开展“幸福教育”,积极倡导“幸福教、教幸福;幸福学、学幸福;幸福做、做幸福”,让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追求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传递幸福的人。在“幸福教育”的引领下,学校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闪闪发光”的办学理念,倡导关心、关注每一个孩子,设计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课程,为他们提供成长平台,力争人人都能成人、人人都可成才。
课程设计:由单一到多元,形成序列
学校着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立足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开设了多元化的校本课程。
基础型课程: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进行引申和巩固的课程。语文组开发了“诵经典、书汉字”的班本课程——《相约四季》《汉字、故事、人生》,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学组开发了校本课程《数字、游戏、智慧》和以训练学生思维为主要目标的《心算、口算、魔方》课程,将枯燥深奥的数学知识与有趣的游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的积极性。音乐组开发了《音乐作品、故事、人生》课程,精选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情操。同时,学校还以传统节日、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各类教育活动为主题,开发校本课程,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厚植爱国情怀。
拓展型课程:以兴趣特长为重点,发展学生个性的课程。学校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一、二年级按照“统一管理、全面推进”的原则,开设折纸与户外游戏、生命教育电影与花样跳绳课程;三至六年级按照“基于兴趣、个性发展”的原则,每个年级开设10多种社团课程,种类丰富,包括体育类、艺术类、文学类、科技类等,如武术、书法、合唱、陶艺、文学、话剧、戏曲、剪纸、轮滑、尤克里里、烘焙、足球、篮球、跆拳道、非洲鼓、巴乌等。各年级学生通过“走班”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主加入感兴趣的社团。为满足更多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还开设了创客、电脑编程、3D打印、航模等社团,外聘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探究型课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突出实践活动的课程。《汉江溯源》课程以仙桃本地母亲河——汉江为依托,旨在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自然的情感,该课程统一安排在四年级,共20个课时,间隔一周进行一次教学。《一粒粮》课程以传统的“五谷”(稻、黍、稷、麦、菽)为主要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粮食作物、传承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提高劳动素养,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爱上科学》家庭系列课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依次为“种植园、饲养园、科考队、实验室、科技馆、天文台”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学校还开辟了农作物种植园、花卉园等,供学生实地观察和研究。《气象观察》课程在三年级开设,以培养观察、分析气候的科学精神和能力为目的。各班成立气象小组,每天记录气温和天气状况,绘制气温变化曲线。《花卉园艺》课程在五年级开设,以学校花卉园为基地,组织学生观察、认识花卉。
综合型课程:其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一是《哲学教育》课程。学校组织五年级学生参观学校哲学教育室,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廉政教育》课程。学校组织学生讲述清廉故事,让廉洁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田。三是《校园文化》课程。学校安排四年级学生参与,每班成立宣讲小组,讲述校园文化。四是《身心素质》课程。学校实施身体素质强基计划,以课程的形式,组织学生每天长跑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五是《年级德育活动》课程。学校以年级为单位,每学期集中组织两次主题教育活动。
课程形式:由课堂到生活,突出实践
在推进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将校本课程与研学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开展文化研学活动。一是开展汉江溯源研学活动。学校组织师生沿着汉江实地考察,参观杜家台分洪闸、兴隆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利设施和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襄阳古隆中等文化遗址。学生通过绘制南水北调路线图、写日记、办手抄报、撰写研学报告等不同方式记录自己研学的收获,感受汉江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开展文学社团研学活动。如学校组织师生参观三国赤壁古战场,感受三国文化。三是开展仙桃文明探访研学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赴沔阳小镇、陈友谅故居研学,探访仙桃历史文化。
开展劳动体验活动。在校本课程《一粒粮》的实施中,学校开展了种植体验活动。一是水稻种植体验活动。如测量秧田、插秧、捉鱼等活动。二是小麦收割体验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割麦子、打麦子、擀面皮、包饺子、做花卷等。三是黄豆收割体验活动。学校带领学生打黄豆、熬豆浆、炒豆渣、打豆腐、制作豆腐圆子等。劳动体验活动把课本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进农田,享受丰收的喜悦,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在推进《爱上科学》家庭系列校本课程时,学校以年级為单位确定不同的主题,如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饲养小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走近仙桃市域内的重点河流,调查水质、水系、水利情况;做科学小实验,了解科学原理;了解探月工程、空间站建设等。这些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课程赋能:由片面到全面,转向育人
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实施,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参与式、体验式、沉浸式”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得到升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主动性越来越强;学生坚持不懈的长跑锻炼,增强了身体素质;学生走进生活和大自然,视野更开阔,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愈发深刻;课程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成长平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与良好的劳动品质。
学校将继续坚持以生为本,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为学生铺就成长的跑道,提升学生的幸福感,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闪闪发光!
责任编辑/曹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