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石室中学:精准把脉,为新教师开启成长“加速度”

2022-05-30 10:48赵清芳
中小学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师培训加速度

赵清芳

摘要为帮助职初新教师顺利站稳讲台、实现快速成长,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通过全方位调研,摸清教师的真实需求;基于对教师面临的普遍性、个性化问题以及校情和生情的综合考量,科学设计培训内容;通过同伴分享、观课议课、教育反思等多种培训实践,促进教师全面成长。

关键词 教师培训;职初新教师;培训需求分析;观课议课;教育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2)09-0030-03

开展教师培训是打造优秀教师群体的重要路径。就年龄和类型而言,学校教师一般可分为职初新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中老年名师等不同群体,如何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特点及发展水平差异采取适切的培训方式,决定着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多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以下简称“石室中学”)在教师培训中一直坚持“分类型培养、多载体培养、双向式培养”的理念,尤其在针对职初新教师(或称“新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经验和特色,助推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一、全方位调研,摸清教师成长需求

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是教师培训工作的关键一环,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教师学习特点和成长需求的培训方案,使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对于职初新教师而言,从教的最初三年属于职业适应期,他们会在工作与学习中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学校培训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是帮助他们解决这些现实困惑。

一般而言,职初新教师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身为教师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主要是对教育教学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比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如何实现“育分”与“育人”的有机融合?等等。二是身为职初新教师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主要与新教师这一特殊身份有关。比如: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让学生接纳自己?如何与家长打交道?如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等等。三是作为某所学校的新教师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主要与校情和学情密切相关。如身为石室中学的新教师,就必须关注以下三个问题:如何让自己快速站稳讲台并顺利教完第一届学生?如何在教学中传承石室中学“高、严、精、活、专”的教风?如何让自己的教学满足培养石室学子的高标准高要求?等等。

上述三方面问题,有些可以基于经验判断和确定,但由于教師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其所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因此开展培训需求调研依然很有必要。基于此,我们对刚刚入职但尚未正式站上讲台的职初新教师开展了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入职前您有哪些困惑?您希望学校为您提供哪些帮助?进入石室中学,您比较担心的工作有哪些?入职后您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哪些教育知识和技能?入职后您有着怎样的职业规划?您希望学校采取哪种培训方式?您对新教师入职培训有哪些建议和意见?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困惑”方面,超过84%的新教师都关注“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技能的提升”“如何快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如何更快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工作生活?”“如何尽快获得学生认同?”等;在“担心”方面,有88%以上的新教师担心“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沟通”“与家长的沟通”“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沟通”“上课时对学生的管理”等;在“培训方式”方面,100%的新教师希望能安排“师徒结对”和“课堂观摩”……

当然,职初新教师的培训需求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教学实践工作的不断深入,他们对培训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开展问卷调查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实践中,我们分别会在开学前、学期中、学期末三个时段,围绕当前和下一步的培训工作征求新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除了定期的问卷调查,我们也会借助日常的教师座谈、专题沙龙、课堂观察、集体教研等活动,对新教师开展随机调研,及时了解他们工作中的难点与痛点,以便更好地把握新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需求。

二、多角度考量,科学设计培训内容

培训需求调研结果是培训内容设计的重要参照。但需要注意的是,依据调研结果分析得出的培训需求固然具有真实性和迫切性,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学校在设计培训内容时,还要结合一些具体问题和需求进行综合考量、科学设计。

1. 综合考量培训需求

一是关注对普遍性问题的解决。作为尚未正式站上讲台的职初新教师,他们对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均有限,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判断。比如:职初新教师一般不会意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与学困生友好相处等问题的重要性,但这些问题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成效。因此,学校在设计培训内容时,要从教育教学原理的角度出发,对教育教学中的普遍性、规律性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

二是注重对个性化需求的回应。除了会面临一些普遍性问题,职初新教师由于专业背景和个性特点不同,他们对专业的认识和存在的实际困惑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如一位乐于并善于与人交往的教师,一般不会提出如何与家长、学生、同事等进行沟通方面的问题,但可能会提出如何专注教学、专注研究的问题;一位对信息技术有着强烈爱好且有着良好应用基础的教师,一般不会提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问题,但可能会提出如何让课堂更显人文、更具温情的问题。因此学校要在解决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差异化的培训内容,满足职初新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指定临时导师,对其个性化问题进行专门指导;推荐相关文章,使其通过阅读借鉴他人的智慧与方法,等等。

三是要与学校发展需求有机结合。站在学校管理的角度,对职初新教师的培训内容不能仅限于其专业发展中的问题,还要与学校发展的需求有机结合。如作为石室中学的教师,必须了解、认同、传承学校的文化与精神,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讲述石室好故事、传播石室好声音;作为一名合格的石室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育好人,还要做好科研,让学校的优秀经验得以固化传承;等等。因此,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关注培训内容与校情的契合。

2. 科学设计培训内容

基于上述思考,我校针对职初新教师设计出六大培训模块及相关内容(详见表1)。在模块安排上,我们充分考虑到“新教师”“石室中学新教师”这两大身份特点,设计了“校史文化”模块。在具体的内容设计中,适度做到轻重有别,即:重教学实践,轻教学理论;重实际需求,轻问题假设;重微观切入,轻宏观讲述。如在“教育写作”模块中,我们的培训内容重在教会新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写好教育叙事,而非仅仅是专业论文写作和科研课题研究;在“教学技能”模块中,培训内容旨在指导职初新教师尽快掌握“教学设计”“教学板书”“教学观摩”等最基础的课堂教学技能,而非过多关注教育理念、理论层面的内容。当然,上述培训模块及内容设计并非一成不变,我们会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实际,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教师的培训需求。

三、多载体推进,引领教师快速成长

为了让教师培训发挥最佳效益,在明确培训需求、确定培训菜单之后,我们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培训载体,以更好地落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

1. 开展同伴分享,着眼双向成长

杰夫·佩第在《循证教学:一种有效的教学法》一书中曾说:“实验表明,学生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而非教师的讲解。”[1]身为教师,我们也常常用“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来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经验。事实上,“主动学习”“讲出来”“说得通”,不仅适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适用于教师培训工作。因此,我们在职初新教师培训中非常注重同伴分享,并确定了双向成长的目标,即让施受双方都能在系统化的培训中主动学习和成长。

例如:我们会将培训菜单中的相关内容分解、转化为任务清单,然后通过“自愿报名+任务分配”的方式面向全体教师征集、选拔分享者。以“与家长交流沟通”为例,我们围绕这一主题拟出了“如何召开第一次新生家长会?”“如何与家长进行成绩分析?”“在考试结束后的家长会上应该讲些什么?”“如何与学优生、学困生家长进行交流?”“单独与家长交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等具体的任务清单。在选择分享者时,我们综合考虑年齡、性别、学科等因素,尽量做到围绕同一话题让青年教师与成熟教师、女性教师与男性教师、文科教师与理科教师共同分享,在体现教师风格个性化、多元化的同时,也方便新教师结合自身情况扬长避短,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而在“讲出来”的过程中,作为分享者的教师或要对零碎的做法进行总结归纳,或要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提升,在此过程中也收获了进步和成长。

2. 参与观课议课,促进理实相融

课堂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阵地和成长基地。在课堂中,我们能清晰地感知到教师在思想观念、认知视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与变化,因此教师的成长必须植根课堂。就职初新教师而言,如何将对课堂的理论认知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既是他们工作中的难点,也是学校培训中的重点,而引导新教师深度参与观课议课活动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

针对职初新教师的观课议课,我们强调多维观察、全员参与。多维观察,是指结合新教师的教学特点,引导他们从不同维度观察、记录课堂;全员参与,是指每位新教师都要在观课议课中承担相应任务。如在观课方面,学校要求新教师围绕以下维度进行:(1)课堂环节设计及各环节时间分配;(2)教师语言驾驭能力(语音、语调、语速及语言的组织和表达)和教姿教态;(3)教师提问艺术(提问次数、回答情况)及评价技巧;(4)课堂互动环节及课堂氛围(互动形式、次数、效果、评价等);(5)学生整体听课状态(学生参与度、注意力等)及反馈情况;(6)教学目标如何达成,教学重难点如何落实,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在观课的每个维度,都会有1~2名新教师负责做好记录。

在议课环节,新教师首先要陈述自己的记录情况,然后针对上课教师在这一维度的表现进行评价。在最后的小结环节,学校要请上课教师讲述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与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深度参与,职初新教师的理论认知和教学实践都得以深化。

3. 强化教育反思,实现成长飞跃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2]教师站上讲台以后,真正促进其发展的是他们对自己教学实践的不断研究、反思和重建。因此在职初新教师培训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教育反思。比如:在学期末的职初新教师培训总结会议上,学校要求每位新教师做10分钟的现场发言,以“最成功的一件事”和“最遗憾的一件事”为题,各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做深度反思,详细阐述成功在何处、遗憾在何处。在“新苗杯”赛课之后,学校要求每位职初新教师观看自己的赛课录像,以“自己最满意的表现”和“自己最不满意的表现”为题,对自己的赛课表现做深度反思。在寒暑假的作业布置中,学校要求每位职初新教师选择一个案例,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教育叙事或教学反思,然后由学校结集成册,供职初新教师相互学习,同时也作为职初新教师培训的材料之一。

以授课者身份参与职初新教师培训,也是推动新教师进行教育反思的重要方式。比如:2021年暑期,在学校组织的职初新教师培训中,我们选择了五位教龄刚满一年的青年教师做授课者,让他们围绕“如何听课”“如何备课”“暑期如何充电”“如何与学生相处”等具体的任务清单,结合自己一年的成长经历进行现身说法。同为职初新教师,他们的分享很容易引发听者的共鸣。同时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梳理与表达的过程中,这些青年教师同样收获了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杰夫·佩第.循证教学:一种有效的教学法[M].宋懿琛,等,译.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101.

[2] 叶澜,白益民,王枬,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12.

(编辑 王淑清)

猜你喜欢
教师培训加速度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天际加速度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死亡加速度
跑出改革加速度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到古墓去感受心跳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