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芯
采写“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雅安市纪委监委的过程中,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前一天我采访该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主任胡刚时,聊起他几年前经手的一个案件。第二天一早,胡刚把之前回答的内容归纳成几个要点告诉我,并且补充了前一天表述不准确的地方。
胡刚此时已调任雅安市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主任,对几年前案件的一些细节记不太清楚,其实可以理解。但他这种对事实精准度的执着,让我心生敬意。一支荣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的队伍,就是由这样一群严谨、较真、靠谱的干部组成的。
全國纪检监察系统评选表彰活动五年一次,《廉政瞭望》也有五年一次组织先进系列报道的惯例。一直以来,我们在采写纪检监察系统报道中,写集体或人物比写工作本身的次数要少得多。机会难得,但这类稿件要写好却不太容易,非常考验记者对重点的提炼把握,注重从工作到人的转化,更何况时间跨度为五年。
举个例子,这些年我们报道了不少纪检监察机关在案件审理方面的亮点工作,但要描写从事案件审理工作的人,就有些“不好下手”。
“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宜宾市纪委常委詹洁的主要经历就是在案件审理方面,案件审理又是审查调查工作的后端,没有惊心动魄的取证、突破,只有对审查调查报告字斟句酌、对案件质量“问诊把脉”。整篇稿件唯一比较有冲突感的,就是詹洁在纪委常委会上据理力争的场景。
总的来说,案件审理是一群专业素养更高的人从事案件查办的“幕后”工作,承担着案件出口把关的重任。记者采访了詹洁身边至少6个同事、亲人,才讲出完整的“幕后”故事。作为媒体人,我们有责任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幕后工作者”的专业、担当和奉献精神。他们在履行职责的同时,也在书写自己的人生答卷。
和詹洁一样,另一名受表彰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得荣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魏国权也显得比较低调,甚至告诉记者别把他写得太好。我想他的意思是不要过度夸赞,这是自然,记者只能客观描写真实的事迹,把“好不好”交给读者来评判。
回过头看,成为全国先进的标准是什么?詹洁深耕案件审理领域10年,魏国权坚守雪域高原19年,对个人来说,时间或许是最有力的证明,但对集体而言,不完全如此。
我们在采写“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报道的过程中,采访对象既有“老纪检”,也有“新兵”。富顺县纪委监委的这篇报道中写到,该县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刘旭是2020年才从公安系统遴选到纪检监察系统的,但在系统学习和实战中快速成长,说他“身经百战”也不过分。
时间长短不能简单拿来区分纪检监察干部的老与新,但可以检验他们对纪检监察事业的热爱和定力。一个先进集体,必须是领导干部葆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以上率下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为事业添砖加瓦。
他们的故事也许不够惊天动地,但必然是纪检监察事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宣传先进的目的并非包装个人或集体,而是弘扬一种精神、树立一面旗帜、明确一种导向,让更多人受到鼓舞和激励。这类不容易写好的稿件,更需要我们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