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有法:搭建语文思维发展的阶梯

2022-05-30 10:17顾盛栋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朗读教学

顾盛栋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转折期。教师要依据学生在该阶段的思维特征,通过朗读教学,有目的地为他们搭建语文思维发展的阶梯。教师要抓表情动作,着眼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要抓短处长处,发挥学生思维的最优化;要抓语气语调,训练学生思维的情境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朗读教学;思维发展;教学有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8-005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读”是我国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这里的“诵”,不仅是“读”,更需要让思维与情感参与其中。而朗读作为语文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理解语言文字奥秘的有效途径。巧妙运用朗读能够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随着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和统编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教师更要注重语文学习中的朗读指导,回到语言,回到朗读,为学生搭建语文思维发展的阶梯。

一、抓表情动作,着眼学生的思维可视化

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中低年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加活跃。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为例,该课是小学阶段的首篇文言文,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学生怎样才能读出文言文的滋味呢?教师要抓住学生朗读时的表情和动作,适时引导学生将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融于朗读中。我在教学“光持石击瓮破之”一句时,让一个学生上台演读,在还原情境中唤醒学生的深度思维。

师:谁来说一说这位同学表演得怎么样?

1:我觉得他的表情不太真实。当时的情形应该很紧张,小司马光的表情应该是严肃的、镇定的,也正因为这样,才显得他和其他小朋友不同。

师:你的想法很好,谁再来说一说?

2:我觉得他的动作不太标准。如果是我,肯定不是抛出去,而是砸向瓮的下半部分,这样既能砸破瓮,又能保证不砸到跌入瓮里的小朋友。

师:是啊,看来我们既要在语言文字中读出表情动作,又要将表情动作融入朗读之中,读好了也就读懂了。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与其生硬地告诉学生司马光的智慧之处,不如让学生在演读中体验,这样不仅“有声”,而且“有色”。学生在演读中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加深了对司马光这个人物的内心体验,更好地感悟到司马光的智慧之处。这样的教学是生动且让人印象深刻的。

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中的“纷纷”一词时,我采取了同样的策略,让理解变得可视化。

师:“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我请一个小组上台来演一演,蒲公英娃娃们是怎么出发的?

(学生表演情境:围成一圈,“风”一吹来,就接二连三地离开)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原来这就是“纷纷”出发。它不是一下子全部出发,而是接二连三地、三三两两地离开蒲公英妈妈。让我们一起再来好好读一读这句话。

通过这样表演,学生对蒲公英娃娃们“纷纷出发”便有了可视化的认识,再读文本时的感受自然就与之前不同。课堂上,学生需要把书面语言内化成自己能理解的语言,并与语言所刻画的人物形成共鸣,这样才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才能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

有了表情和动作这一抓手,学生就很容易在文本中读出人物的感觉来。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刘胡兰》一课的第三自然段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提示语的用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学生在朗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我提醒他们,刘胡兰的身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联系前面的课文内容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学生读刘胡兰的话时就有了一身正气,而读敌人的话时便多了一份阴险狡诈。温儒敏认为,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光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身份、性格、思想的外在表现。教师在《刘胡兰》这一自然段的教学中,通过朗读的形式,抓住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让学生把人物读活,较好地达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二、抓短处长处,发展学生思维的最优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掌握方法,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朗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在文本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地发展。

我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时,根据学情,抓住学生朗读的长处和短处进行评价,展现了课堂生成的价值。

师:雾先把什么藏了起来?

生:“‘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雾要把大海藏起来。

师:老师发现你把“藏”字读得特别好,拉长并且重读了。你愿意和小朋友们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吗?

生:因为大海很大,雾要把大海藏起来可不容易,而且雾还有点淘气,所以要这样读。

师:你真是朗读的小能手,在小小的朗读中藏着这么多思考!

朗读就是理解。有些语感好的学生在朗读时能够敏锐地发现文本的特点,但为什么还需要教师进行巧妙地引导呢?正如对“藏起来”的朗读,教师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自然的对话中,让学生“跳一跳,摘到了桃子”。课堂教学既要注重预设,又要注重课堂生成。教师要根据学生朗读时的优点,敏锐地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去搭建学生与朗读、朗读与文本、文本与思维的桥梁。这样,久而久之便能够提高学生文本语言的敏锐度以及思维的深度,让学生每一次的朗读就像是盒子里的巧克力一般,滋味丰富,拿出的每一颗都能带来惊喜,令人回味无穷。

对朗读水平还有待加强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朗读中的不足之处,加强师生间的对话,给学生搭建思维的阶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样,以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生:“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师:从你的朗读中,可以听出四周不是一下子变暗的,好像是慢慢变暗的。(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生:“霎时(读得又轻又快),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师:一个小小的“霎时”,读快和读慢,带给我们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生:我觉得这样读,雾的本领更大了,雾也更神气了!

学生一开始读得不好,往往是因为没有将情感融入文本当中。于是,我联系“霎时”这个词语的意思进行引导。学生恍然大悟,发现这个词语并不简单,既要读出雾把天空连同太阳藏起来后外部环境改变得很快的样子,又要读出雾的古灵精怪的特点。学生站在人物的角度对雾又有了新的发现,在朗读中丰富了雾的形象,原来雾不仅淘气还很神气。这就是在朗读中进行理解,将文本内容化为内在认知,从不会到会,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发展。

小学生对古诗的朗读往往难以走心,读出来的诗句也很干瘪。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朗读时的“短处”,化“短”为“长”,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中的《望庐山瀑布》时,学生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时,一开始总是给人很平常的感觉。

师:此时你就是诗仙李白,正站在庐山脚下,抬头仰望,你看见了什么?

1:我看见了香炉峰上的烟云。

师:是啊,冉冉升起的烟云让你感觉如仙如幻。视线往下,你又看到了什么?

2: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白丝带挂在山前。

师:多美的景色啊,你真会想象!请你想象着这个画面,读好这一句诗。

从学生的“短处”着手,立足学生真实的学情,从“无”到“有”,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想象、去思考、去感悟,在朗读中习得文本的言语表达,学生就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古诗的内容。古诗博大精深,总是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学生在补白拓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对诗句的认识,感悟诗句内在的情感,实现语言、精神、朗读三者的同构共生。这样的朗读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

三、抓语气语调,训练学生思维的情境化

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借助语言这一载体。语言对学生的认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语言的运用,才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思维情境化的意思就是把自己想象成文本中的人或物,置身于人物所在的情境中思考问题。我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时,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将情境创设与说话训练、表情朗读结合起来,再加上适时的点拨,让低年级的学生不仅体味了《端午粽》这一课的语言,更体会到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1:“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学生重读“剥开”)

师:你可真会“剥”,如果你就是作者,看到外婆煮好的粽子,想象一下平时你吃粽子的样子,再来读一读。

2:“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学生将“咬”读得很重)

师:老师听出来你把“咬”字重读了。

生:是的,因为这么美味的粽子,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它吞下肚子里了。

师:你可真是个急性子,你的朗读都快把老师的馋虫勾出来了。谁再来读一读?

3:“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学生将“咬”读得很轻)

师:你怎么吃的和前面的同学不一样?

生:我觉得这么好吃的粽子要慢慢吃,所以我读得轻一点,要小心翼翼,把它当成自己心爱的宝贝。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在情境中,学生反复地咬文嚼字,进一步体味了语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不同的学生对文中“咬一口粽子”的“咬”读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融入朗读的语气语调中,又在语言的朗读中进一步增强了思维能力,实现了自我言语能力的发展。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将思维情境化,并在情境中启发学生的想象,以朗读的形式进行反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渐得到提高。而思维力的提升又会助力学生的记忆、观察、理解和想象力的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朗读的语气是因文本的内容而变化的,没有固定的套路,只要貼合文本,可以有多种个性化的朗读。如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小蜗牛》一课,蜗牛妈妈和小蜗牛说的三句话里都有“哦”字,朗读时可以使用不同的语气来表现,至少可以读出三种不同的语气:对小蜗牛的喜爱之情,对季节变化之快的惊讶,对小蜗牛成长的欣慰。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说:“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朗读不仅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突破课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让文字融入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变得更加温暖、更加丰富。

在朗读中懂得运用语气语调的变化,无疑对文本的理解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注重语气语调并不是拿腔拿调、矫揉造作地读,而是为内容、情感而读。在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一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发现不同的语调可以强调不同的内容,想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这一知识点。

枫树上的喜鹊(重读“枫树”,强调的是地方,用于回答“喜鹊在哪里?”)

枫树上的喜鹊(重读“喜鹊”,强调的是谁,用于回答“枫树上有什么?”)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学会“听”语气语调。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通过朗读来品读课文,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发展必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学生的学习成长离不开思维的介入,教师通过朗读训练,在学生语言发展、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他们搭建语文思维发展的阶梯,能够更好地点燃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朗读教学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