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拙政园》 诗歌特色 成因 人文主义
维克拉姆·塞斯是诗人、小说家、编剧、儿童文学家、传记家和回忆录作家。他与中国颇有渊源,曾来到南京大学学习,于 1982 年获得了中国古典文学博士学位,对中国唐诗颇有研究,期间游览了江南诸地,在江苏苏州的游历更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诗集《拙政园》(1985)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诗歌是维克拉姆·塞斯诸多作品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塞斯更愿意被定义为一个诗人而非小说家。《拙政园》(1985)诗集获得了英联邦亚洲诗歌奖。
国外文学批评界自1995 年以来已出版多部塞斯研究专著和若干研究论文,主要聚焦其小说《如意郎君》,内容涉及印度土地改革法案,尼赫鲁世俗主义,种姓、婚姻等话题。其中《维克拉姆·塞斯小说的主题与风格研究》以及若干论文解析了塞斯“仿英雄诗体”等创作技巧及其重要作用。有关塞斯诗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诗歌内容和风格,其中有关《拙政园》的研究主要散见于一些论文集,但也仅是一些笼统的介绍,深度研究并不多见。
国内学术界对《拙政园》诗集的深度研究匮乏。对《如意郎君》的解读与国外评论家并无二致,认为维克拉姆·塞斯复活了狄更斯宏大的叙事传统,并嫁接了现代小说的复杂叙事技巧,同时保存了印度独特的社会现实和个性化的表达,引领了一条小说的新道路。此外,也有一些评论家撰文论述了塞斯的“中国书写”, 认为这些书写具有“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并存的现象。有些批评家认为塞斯的唐诗译作《三大中国诗人》之所以获得成功,得益于译者对中国文化、中国诗歌历史与传统的透彻理解,高深的文学造诣以及触类旁通的艺术素养和翻译方面的独到见解。有评论家对比了塞斯的《同样的音乐》和拉什迪的《她脚下的大地》,认为两部作品均以音乐为背景,艺术风格却大不相同,主题都是关于爱对治愈心灵创伤的作用 。
塞斯诗歌以其精湛的技艺为人喜爱,具有新形式主义的特点。他的诗歌与20 世纪大部分印度裔诗人不同,也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有所差異。塞斯的诗歌摈弃了当代印度英语作家关注自身内心世界,聚焦严肃话题的习惯,而更聚焦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诗歌读来轻松诙谐,诗风清晰明朗,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情怀。形式上,他的诗歌保留了传统的诗歌模式,比如有较多诗歌用到了十四行诗或经典英语诗歌押韵模式。在内容上,他的诗歌能够融合现代主义话题,充分探讨和勾画了当代世界普罗大众所关心的话题和生活。
这些特点体现了塞斯诗歌独特的气质:严谨的韵律与结构,简朴的外在与深刻的内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彻悟、对百姓苦难的悲悯之情。而这些独特的风格与塞斯本人的成长经历又息息相关。
一、塞斯文学气质的养成
维克拉姆·塞斯出版了多部诗集,包括《画地图》(1981)、《拙政园》(1985)、《今夜入睡的你们》(1990)等。这些诗集中的小诗大部分格律严谨,亦不乏自由体诗,情感深刻内敛,内容朴实无华,呈现了后现代世界大众生活的林林总总。
影响塞斯创作的原因不可一概而论,但他的性格、家庭、教育背景、跨国之旅、东西方文学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都构成了其作品的潜文本。
(一)丰富的人生阅历
维克拉姆·塞斯1952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他的父亲就职于当地一家制鞋公司,其母就职于当地高等法院。母亲的自传《论平衡》(2003)里回忆了很多塞斯孩提时代的趣事。父母在塞斯性格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如作家所言,那些“勤奋、体面、坚毅等”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一直伴随着他的童年,热爱音乐和诗歌,坚毅、倔强而专注,而这些性格在他成年后也被保留了下来。
塞斯从小学业出色,热衷于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并获得了通往英国公立学校读书的奖学金。大学时期原计划读英国文学专业,但后又转学哲学、政治和经济,并开始尝试创作“那些充满创伤和爱意以及对生命哲学拷问的诗歌”。 在一次采访中,塞斯这样回应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时下流行理念之间的差异:“自从学术性批评大行其道以来,创作变得越来越有学术气息,愈发精致老练,爱情、理想、家庭等主题的小说已经沦为机场小说了。经过专业训练的作家们更加关注作品的学术价值,而忽视了普通读者的需求。”塞斯对此了然于心,他并未随波逐流,而是更偏好普通题材和形式。
在牛津求学的岁月里,塞斯与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专注易沉迷的性格使得塞斯认为自己原本的经济专业“显得枯燥,不现实且没有挑战性” 。他学习大提琴和中文,参加诗歌课程并有幸遇到了人生导师斯蒂尔和大维,获得了华莱士·斯泰格纳奖学金,参加一年的诗歌创作课程。与此同时,他继续学习中文并开始大量阅读、翻译中国唐诗。一年以后,他来到中国南京,开启了中国之旅。在中国他不仅领略了大好风光,也感受到了民众的质朴。
诗人在跨国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心胸更加开阔,突破了民族与国家的界限,为其创作拓宽了视野,也为其作品的人文主义底蕴奠定了基础。
(二)中西文学的熏陶
塞斯的创作也离不开中西方文学、文化、哲学对他的熏陶,也受到了不止一位文学前辈的影响。
首先,塞斯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在诗人游历中国新疆等地时随身携带了几本书,其中两本是中国的《道德经》和《庄子》。在其游记中也提到老子关于上善若水的一段话。 同时,塞斯也推崇诗佛王维,其随缘自适和看透人世无常的心态也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管窥一二。另外,在他的《三大中国诗人》翻译诗集中,塞斯详尽论述了李白、杜甫和王维三人诗歌的特点和诗歌表达的儒释道哲学本源。
同时,在英国求学期间和旅美期间,塞斯阅读了大量经典,结交了不少学者,其中不乏其导师斯蒂尔。不仅如此,通过阅读佛罗斯特和拉金等人的诗歌,塞斯了解到诗人“可以使用传统的格律写诗而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也即延用那些使用了几个世纪的诗歌形式。”
(三)自成一体的诗歌风格
虽说塞斯不断吸取着文学巨匠和前辈的成功经验,但他并没有完全照搬照抄前人的成功经验,而是对传统进行了扬弃,遵从传统经典诗歌的押韵模式,同时结合当代的主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因为其诗歌形式和主题的独特性,有些评论家认为他的诗歌 是一种新的形式主义。
就像济慈一样,塞斯也认为诗歌创作应是情感自发的过程。他也赞同华莱士·斯蒂文森的看法:“诗歌是超越于脑海中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更应该是自然的体现。因为概念之类是人工的,而感知到的才是本质的。”与此同时,他常常从回忆中提炼出关联的情感因素,并把这些情感因素揉进一个个平凡的他者他物之中,体现了诗人的人文主义情怀。
二、塞斯《拙政园》诗集略览
上述个人经历与人文主义情怀在塞斯诗集《拙政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拙政园》(1985)诗集是塞斯诗歌创作的成熟之作,体现了诗人高超的技艺和对诗歌韵律美的精准把控。诗集音乐性突出,结构与情感互为表里。《拙政园》诗集有三部分构成,分别用“梧桐”“尼姆树”和“橡树”为题,记述诗人在中国、印度和美国的所见所感,透露出诗人虽身为“异乡客”,但随缘自适的人文主义情怀。
中国篇“梧桐”部分以一首《夜晚小曲》拉开序幕,为全诗集奠定了人文主义的基调。结尾处对音乐的描写映射了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音乐成为连接人性的纽带,如同海纳百川的大海一样接纳着不同身份的人。在《 拙政園》一诗中,诗人以幽默和反讽的口吻展现给读者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员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此诗中不乏对当时时政的讽喻,也是古代中国仕途之人归隐田园的传统隐逸文学精髓的体现,体现了诗人较为客观的视野和悲悯之情。《北寺塔》一首以十四行诗写就,叙述了诗人在苏州游历北寺塔名胜的时候与儿童逗趣互动的片段,抒发了开怀乐天的情感。《苏州孔庙》也是十四行诗,透露出塞斯对历史人物功过的客观评述和对无常的接纳。《会计的家》和《在江苏的一次调研》两首诗歌以塞斯来江苏搜集数据完成其博士论文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普通百姓不幸际遇的同情,也对研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提出质疑。《夜晚的麦子》以自由体写就,写景如诗如画。诗人借助光影的效果营造了一种静美、富足的农家丰收景象,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诗集第二部分“尼姆树”主要描写印度生活。《工作和玩乐中的人们》中不乏对独立后的印度时政和印度中产阶级特权的书写。该诗形式严谨工整,内容为现代印度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无家可归》这首诗更具有自传特点。该诗回顾和总结父母的生活,道出了边缘人群的身份焦虑。《获益》谈论时间、痛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透露出人生的无常以及应对无常的洒脱和乐观。《他们》中体现出的痛苦则不由人所掌控,显得恐怖和无力。《巴布尔回忆录》传承了印度英语文学中历史叙事书写的传统。
诗集第三部分“橡树”读来轻松愉悦,有一种“归家”的自适。其中有对自我和世界关系的沉思,也有对美国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歌曲:海湾星光》描绘了海湾的景象以及猝不及防的自然灾害,表达了欣然接纳各种小意外的洒脱情怀。《鲍鱼汤》《神奇的灾祸》和《半夜终止》三首诗歌以诙谐幽默的笔触书写生活中或轻松或沉重的话题。《半夜终止》表达了诗人面对现代生活的琐碎和不堪,不沉溺于自我情绪的抒发,而是靠近自然,舒缓情绪,最终接受并认知生存现实。《暴风雨之间》这首写景诗歌通过对光影的把握,将原本悲剧性的自然灾难转变成了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无分别》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看法,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越的博爱精神。
三、结语
塞斯《拙政园》诗集囊括了三种不同的文化,描绘了各种生存状态,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与此同时,诗人在创作时尽量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平衡,能够以一种较为客观的方式呈现世间百态。
之所以能书写如此大气又不脱离日常的诗歌与诗人的人生经历不可分割。虽然塞斯并未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但因为对文学的热爱、对不同文化的痴迷以及钻研精神使得诗人著作颇丰。《拙政园》诗集在西方的推广也将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作者:戴新蕾,文学硕士,常熟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诗歌、美国族裔文学、印度英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