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宗轩 黄鹤 周红兵 冉亮 姚彤 刘健 ,汪洪清
摘 要 为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结球甘蓝生产标准体系,提高其实用性,对国家标准104项(强制性标准25项、推荐性标准79项),现行有效行业标准185项(农业农村部部颁标准80项、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105项),现行有效地方标准115项(生产技术规程、农药残留测定与分析、病虫害防治、追溯及质量标准等),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探析。指出GB 2763-2021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相比,18个参数与EU、CAC一致,14个参数比EU、CAC严格,17个参数比EU、CAC宽松;我国结球甘蓝整个标准体系不完整,功能不全,内容不具体,缺乏实用性,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
关键词 结球甘蓝;标准生产体系;现状;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S635.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9.043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植物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的变种,又称包菜、包心菜等,原产地中海沿岸,16世纪传入我国。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结球甘蓝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稳产、耐贮运,采用分期栽培结合贮藏加工,可达到周年供应的目的,并且在蔬菜的周年生产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我国的结球甘蓝栽培发展很快,已遍及全国各地。目前结球甘蓝种植面积占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25%~30%,成为东北、西北、华北等冷凉地区春、夏、秋季栽培的主要蔬菜,南方秋、冬、春季也有大面积栽培。南方地区结球甘蓝种植面積较大的是四川省,其次是江苏省、湖南省和云南省[1];北方地区结球甘蓝种植面积较大的是河北、安徽、山东、河南等省[2]。重庆的高山地区广泛种植结球甘蓝,栽培面积大,标准化程度高,效益高,品质好。
我国结球甘蓝种植方式不断改革,其发展历程是:直播露地栽培→“温床育苗+露地栽培”→“小拱棚育苗+露地栽培”→设施栽培(温室大棚育苗+温室大棚种植)。以围绕新品种、设施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的应用,将结球甘蓝栽培推向新高潮。结球甘蓝产业链标准体系各个环节的标准较完善,国家和行业标准、监管标准数量多,主要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栽培环节则以地方标准数量居多,主要是生产技术规范标准,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和北方地区,地区分布不均衡。
1 我国现行的结球甘蓝生产标准体系
结球甘蓝生产环节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1.1 现有适用的国家标准
结球甘蓝的国家标准有104项(见表1),其中国家强制性标准25项、推荐性标准79项。从功能上讲,GB 2763-2021、GB 2762-2017是产品安全强制标准;GB 16715.4-2010是种子质量强制标准;GB 4285是农药安全使用强制标准;GB 14891.5-1997是辐照水果蔬菜卫生强制标准;GB 23200是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的残留检测方法强制标准。国家推荐性标准(GB/T)中,病菌鉴定方法1项,农药田间药效试验15项,农药残留检测、品质测定方法36项,生产技术规范7项,质量分级1项,肥料2项,农药合理使用1项,病虫测报与防治9项,有害生物监测、状况确定与识别2项,种子包装1项,标签标识1项,监管3项。
1.2 现行有效适用的行业标准
结球甘蓝的现行有效行业标准共185项(见表2),强制性标准仅有1项,其他均属推荐性标准,其中(农业农村部)部颁标准80项,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105项。农业标准包括产地环境条件强制标准1项,推荐性标准包括环境评价规范与质量5项,产品质量与安全4项,生产技术规程15项(其中:LB4项),肥料11项,病虫防治5项,品种鉴定2项,质量与安全标准7项,农药残留检测22项,质量检测6项,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5项,农药使用5项,包装标识1项,监管2项。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包括农药残留测定及方法80项,有害生物鉴定方法4项,病原物鉴定、检验检疫和产品检测等17项,病毒脱毒规程2项,繁殖材料处理技术要求1项,溴甲烷熏蒸规程1项。
1.3 现行有效的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包括省级地方标准、地市级标准和县级标准。
现行有效地方标准共115项(见表3),包括:无公害产地环境标准1项,质量标准5项,生产技术规程69项,土壤处理1项,病虫害防治5项,品种真实性1项,育苗生产技术规程3项,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19项,栽培基质1项,生长调节剂使用1项,有害生物安全控制1项,杂交制种与种子生产2项,追溯管理6项。
2 GB 2763-2021与EU、CAC的比较
本文对中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GB 2763-2021,以下简称GB 2763)与欧盟标准(以下简称EU)[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以下简称CAC) [3]进行比较。
2.1 GB 2763农药残留限量值与EU、CAC一致者
灭螨醌等11个GB 2763农药残留限量值与EU标准一致,抗蚜威等7个GB 2763农药残留限量值与CAC标准一致(见表4)。
2.2 GB 2763农药残留限量值比EU、CAC严格者
毒虫威、毒死蜱、对硫磷、甲拌磷、虫酰肼和印楝素GB 2763农药残留限量值比EU严格,虫酰肼、毒死蜱、特丁磷、乐果、马拉硫磷、苯线磷、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GB 2763农药残留限量值比CAC严格(见表4)。
2.3 GB 2763农药残留限量值比EU、CAC宽松者
氟氯氰菊酯、氟酰胺、氟酰脲、腈菌唑、吡虫啉、氟氰菊酯、啶酰菌胺、辛硫磷、百草枯、丙溴磷、敌敌畏、噻虫啉、磷胺、高效氟氯氰菊酯、亚胺硫磷、精吡氟氯禾灵和嘧菌酯GB 2763农药残留限量值比EU宽松,吡虫啉和高效氟氯氰菊酯GB 2763农药残留限量值比CAC宽松(见表4)。
3 我国现有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生产标准体系结构不完整
1)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主要侧重于安全、检测方法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产地环境、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产品质量卫生、绿色生产控制技术、监管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很少,缺生产环节质量控制导则和产地环境污染治理国家标准,整个标准体系构建与绿色生产方式的推行不相适应。
2)行业标准中,农业、进出口检验检疫行政管理机构是主要制定部门,标准主要集中于检验检疫、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农业标准(NY/T)内容功能测重于农药残留安全测定、肥料与使用、农药安全使用与药效测定、生产技术规范等,品种标准、产品标识、监管环节标准很少,无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技术通则,缺结球甘蓝绿色(有机)生产技术通则。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标准(SN/T)主要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病原物鉴定、检验检疫、产品检测等。
3)地方标准(DB/T)中,①生产技术规程数量最多,华东27项、北方23项、西南3项、华中7项;②农药残留测定与分析标准,共108项;③质量控制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栽培12项、无公害栽培27项、有机生产技术4项;④产品质量标准不突出,仅5项;⑤高海拔冷凉地区栽培技术标准数量最少,仅四川2项、湖北1项。
总的来讲,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数量多,但缺乏经营主体生产技术规范,还不能真正按标准生产,没有真正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生产。
3.2 不同标准之间差异较大,生产者难以选择
从标准内容上看,标准文本存在参数不合理,如绿色食品(NY/T 746-2020绿色食品 甘蓝类蔬菜)只有列出10个农药品种的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实际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品种远不止10个。新出台的GB 2763-2021,农药残留限量(MRL)指标189项,63种禁限用农药标注了农药残留限量指标,没有标注“不得检出”或“N. D.”字样,如限量值甲胺磷、久效磷、水胺硫磷、磷胺、异狄氏剂、氧乐果、克百威分别为0.05、0.03、0.05、0.05、0.05、0.02、0.02 mg·kg-1,甲基硫环磷为0.03 mg·kg-1(臨时限量)等,这些都为禁用农药,与《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矛盾。NY/T 746只有10个参数有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在判定产品安全性时只有参照GB 2763,不能体现绿色食品比合格产品严格。GB 2763-2021与绿色生产不完全相适应,无微生物农药使用标准,生物制剂MRL标准不全面,无矿物农药MRL标准。NY/T 746-2020只有10个参数有农药残留限量指标,还有131个参数无限量值。
3.3 实用性差
从标准体系上看,结球甘蓝国家标准以质量安全标准为主,行业标准以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为主,地方则是以生产技术规程为主。但是标准文本分散,从国家到地方标准一共涉及417项标准,还有废止的标准文件,种植者如果要生产绿色食品结球甘蓝,至少要涉及国家强制标准5项、国家推荐标准28项、行业标准52项、地方标准94项,即使是专业人员从众多标准中要找齐这些标准都极难,何况是一般生产者,更别说按标生产。标准文件因地区和气候差异,有些内容表述过于笼统,如检测标准等只能是检测机构使用,能发挥指导作用,在生产上很难使用,必须根据本地实际制定适宜的生产规程、规范标准和指南才能实际采用。
3.4 生产环节监管指导标准少
目前产地环境行业强制标准仅1项,推荐标准5项,产品认证审核2项。地方标准中追溯6项。数据反映生产环节重生产、轻监管。
4 结论
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涵盖生产源头、过程控制、监管环节,数量多,范围广;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病虫害管理三大控制保源头,生产过程管控保障产品安全,检测合格保障市场准入;GB 2763-2021科学设定残留限量,突出高风险农药监管,更大范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GB 2763-2021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相比,18个参数与EU、CAC一致,14个参数比EU、CAC标准严格,17个参数比EU、CAC宽松。我国结球甘蓝整个标准体系不完整,功能不全,内容不具体,缺乏实用性,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
参考文献:
[1] 丁万霞,李建斌.我国南方地区结球甘蓝的生产及育种现状[J].中国蔬菜,1999(6):34-36.
[2] 杨丽梅,方智远,张扬勇,等.中国结球甘蓝抗病抗逆遗传育种近年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20,47 (9):1678-1688.
[3] 仪器信息网. NZ Food Safety Authority--Pesticide MRL Database.pdf[DB/OL]. (2007-10-23)[2022-03-22].https://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461502.shtml.
(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