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晞
这是一本怀念故乡、追忆故乡人与事的散文集。作者以温厚的文字与图像刻画了江南故乡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让自己时隔四十年得以重新观摩故乡,回到精神原乡。
《山河故人》
赵宗彪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2年8月第一版
定价: 78.00元
人是历史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会在人们身上留下不同的印记。世界上很难再会有人像新中国建国后的几代人一样,在短短几十年间,从农业社会快速走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他们仿佛是被喂了时间胶囊的人群。
站在当下,想起上个世纪的生活画面,“恍若隔世”这个成语一点都不夸张。这种巨大的时间差带来的结果是,不同时代生的人站在同一个时间纬度下,看彼此却犹如外星生物。
《山河故人》描写的是上个世纪的农村画面,对21世纪的孩子来说,这些比电影还遥远,但它们却是赵宗彪的思念,是他的童年和少年。赵宗彪,浙江天台人,作家、报人,中年开始痴迷木刻艺术,爱山水、好读书,曾出版过数部文集。作为上世纪60年代人,他跨越的正是新中国建国后的各种社会,从农业社会跨越到信息社会,目睹并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山河故人》分“地理志”“人物志”“风土志”“田野志”“少年志”五大分类,这些是他记忆里的星星,在回想往事时不断闪烁。那里,有童年的小溪、玩耍的寺庙、稀罕的玩具,与现在儿童截然不同的玩乐方式:钓黄鳝、捉蜜蜂,还有半玩半做的农活:双抢、腌菜、放牛……這些记忆是他的,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
《水车》《蓑衣》《捣臼》《蒲团》描写的是上世纪农业社会里的物件,这些东西,今天的孩子或许只在电影、电视或旅游景区才看见过,而在那时,它们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农业社会里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它构成人情社会的根本。书里对祖父、剃头老司、游医、闲汉、长人叔叔、老牌单干等人物的描写,记录的不仅是个体的人生,他们组合起来便是时代的画卷。人与物相加,并围绕二者产生的空间氛围、关系纠葛就成了民俗。
礼貌规范、风俗习惯、典礼仪式,这些是构成民俗的大类,在《山河故人》中它们被蕴涵在一篇篇的小文中。马未都说,时间不断地向前,留下的是物质,有文化特性和稀有性的物质就是文物,它们证明了我们的先人曾经怎样生活,我们的文明曾经达到过怎样的高度。
文物承载着物质,风俗记载了非物质,《山河故人》是江南农村的一部民俗记录本。记录本身,即是历史。
《波斯锦与锁子甲:中古中国与萨珊文明》
韩香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年8月第一版
定价:98.00元
(豆瓣评分:暂无)
《浪的景观》
周嘉宁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8月第一版
定价:52.00元
(豆瓣评分:8.6分)
《椿树峁》
谢侯之 著
中华书局
2022年8月第一版
定价:46.00元
(豆瓣评分:9.2分)
作为古波斯历史一部分,萨珊王朝处于公元224~651年,本书即着眼于萨珊王朝与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交往。
本书作者为国内西部边疆史学者,以规模可观的中外相关历史文献及考古资料为基础,在书中介绍了萨珊波斯的历史,梳理了萨珊波斯与中国在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物种、民俗等方面的交流、影响,是一部视角独特、史料扎实的中外交通史著作。
周嘉宁的最新小说集,收入她的近作《再见日食》《浪的景观》《明日派对》,三部作品发生在不同场域,关乎世纪交替年代青年个体的群体记忆、个人选择、精神世界与现实起伏。
这些内心绵密丰富、思维活跃、行动力强烈的年轻人在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里有兴奋有迷惘,他们的情感、悲喜、梦想在这三部作品精细、成熟又带有几分任性的书写中越来越清晰。
1969年,作为北京老三届中学生,本书作者来到陕西延安万庄大队椿树峁小队插队落户。几十年后,远在德国,刻骨铭心的下乡插队经历涌到笔端,形成了这本散文集。
书写苦难是题中应有之义,恶劣的生活条件、艰苦的劳作、面对前路的迷茫,都有真切的记述,但作者也记下了乡民的善良真朴,还有知青们的不屈与奋斗,其卓绝之处,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