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摘 要] 文章从数学素养培养的角度,提出以问题为导向,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观点:从思维困惑处切入,启动深度思考;从教学关键处切入,触发深度探究;从知识联系处切入,促进深度迁移;从学生易错处切入,有效深化思维。
[关键词] 问题;思维困惑处;教学关键处;深度学习
当“让深度学习发生”的观点提出以后,小学教师密切关注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期待让数学学习“真发生”,并在认知层面上已经达成了高度共识。然而真正落实到实践层面之上,问题仍然很多。尤其是如何让深度学习真正在课堂发生,对于教师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的问题是诱发数学思维的载体,也是促使深度学习发生的基石,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巧妙设置数学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找对、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从而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自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显著地提升思维水平,提升数学素养。本文拟从“如何找准问题的切入点”的视角,给出“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从思维困惑处切入,启动深度思考
思维的困惑处就是认知困难的地方,这往往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从这些地方切入提问,就是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学”,所提的问题也是引领学生参与主动建构的数学问题,往往可以启动学生的深度思考,使得原有经验与新的问题在不断碰撞、磨合,在问题获得解决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和认识茅塞顿开,思维也获得进阶[1]。
例如,教学“倍的认识”,教师可以这样设问:
师:如图1,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课件展示图1)
图1 图2
生1:图中有2个苹果,4个梨,也就是2个2,所以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
师:那老师拿走2个梨,现在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课件展示图2)
生2:梨和苹果一样多,没有谁是谁的几倍了。
生3:不对,现在梨的数量是苹果的1倍。
师:生2和生3给出了不同的说法,你赞同谁呢?回忆我们学习的“倍”,从它的含义出发思考他们的说法哪个更有道理一些。
生4:我觉得生2的说法更有道理,兩个数量在进行比较时,出现了一样多的情况,自然不能说“谁是谁的几倍”了。
生5:一样多也是存在“倍”的关系的。图2中有2个苹果,就是1份,也有2个梨,也就是1个2,那么就可以像生3那样说,我们还可以反过来说,苹果的数量是梨的1倍。
生6:我也同意生5的说法,梨和苹果一样多,也就是说梨的数量是苹果的1倍。
在新知的学习前,学生已经建立了丰富的“比”的经验。而在新知的学习时,一些学生会受到“比多比少”这些学习经验的影响,所以潜意识里认定“只有数量存在差异时,才会存在倍数关系”。除此之外,也不外乎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他们一般都会认为“梨是苹果的几倍,那梨肯定比苹果多”,也就是几倍中的“几”一定是大于1的整数。这里教师的“导”是从学生的思维困惑开始的,充分启动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争辩,获得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让学生体悟思维之妙,让思维火花涌动在思考与讨论之间。
二、从教学关键处切入,触发深度探究
教学的关键之处,就是那些对教学内容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地方,也是对学生思维有统领作用之处。教师细致研究教材,牢牢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进行设问,就能触发深度探究,使得思考愈加深入和准确,以探究深化思维的发展,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一步步逼近数学本质,从而使数学学习更具有效度。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为了强化“的本质”,设置了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1:试着用桌上的长方形纸片表示出它的。(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折纸的活动,并生成了各种各样表示长方形纸片的方法)
感悟1:不同的折法,只需要平均分成2份,每1份就是它的。
追问1:不同的折法展现出的涂色部分为什么都是长方形的呢?
活动2:观察课件呈现的不同形状且涂色部分均是的图形,你有何体会?
感悟2: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均不考虑,只要平均分2份,每1份就是这个图形的。
追问2:图形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
以上活动的设计,都需要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索、比较和讨论的过程,随着探索的深入,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数学本质的要义主要体现在:“平均分”“分成2份”及“表示2份中的1份”,从而真正意义上掌握分数的数学本质。正是由于教学关键处的问题引领,才驱动了学生思维的深入,使得他们的探究愈发深入,使得模糊的知识变得更加清晰。
三、从知识联系处切入,促进深度迁移
数学知识体系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并非单一的、孤立的,往往新知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迁移出来的。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教师需要立于课程全局的高度,牢牢把握知识的总体结构,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和知识起点,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处准确切入,使其成为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利器”,促进知识点间的有效串联,以实现新知的深度迁移[2]。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法是如何计算的?小数呢?并描述一下二者间有何共同点。(师生共同回忆旧知,一步步地整理出“相同数位需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的共同本质)
师:那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异分母分数,可以直接加或者减吗?为什么?
生1:不可以,分数单位不同,需要调整一下,但是如何调整我就不知道了。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通过直观图和通分这两种方法来解决……(师与生一起进行探索)
师(拾级而上):我们刚刚一起完成了两种方法的探究,那你觉得这两种方法有何相同点?(学生陷入思考)
生2: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但是所表达的道理是一样的。
生3:两种方法都利用了相同的方法去统一了分数单位。
师:非常好,这就是转化的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在之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本例中,教师遵循数学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脉络,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凸显在问题之中,调动了学生的原有认知进行思考,使得学生的“思”和“论”始终交织在一起,通过持续不断的探究,有效梳理知识脉络,使得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自然建构,实现了知识的深度迁移。
四、从学生易错处切入,有效深化思维
学生学习的过程常常就是“试误”的过程,这些错误是学生最真实的思维、最朴实的思想,往往孕育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学价值,从学生的易错处出发巧妙设问,则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不断优化思考方式中学会调整思维角度和方向,从而深化思维水平。
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师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师:下面请大家试着利用课桌上的3厘米、5厘米和8厘米的3根吸管围出一个三角形。(学生跃跃欲试,不断有学生发出“围成功了”的感叹)
师:真的可以吗?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8厘米的吸管放在下面,3厘米和5厘米的放在上面,可以拱出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开始犹豫,有的开始小声讨论)
生1:不可能拱起来。
师:为什么呢?你能利用数据说一说吗?
生2:3+5=8(厘米),两条边的长度和第三边一样长,这样摆放是没办法拱起来的。
师:非常好,事实上刚才你们能围起来是因为中间存在着误差,是眼睛“欺骗”了你们……
就这样,教师从学生的错误处提问,且没有及时点拨,而是通过让学生思辨来调整这种错误认知。最终,通过这种有价值、有意义的辨析活动,让学生切身经历深度学习,真正意义上达到理清错误,自主建構新知的效果。
总之,问题引领着数学思考,指引着思维的方向,决定了思维的深度。想要以问题为导向驱动学生深度学习,就需要教师从学科本身出发,找对、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并以此为驱动促使学生深度思考、深度探究、深度体验和深度迁移,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使得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深度学习中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董艳辉. 浅谈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04):92-94.
[2] 殷丽萍. 紧扣问题核心,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J]. 小学教学参考,2015(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