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莉 张梦瑶
关键词:蚕桑 蚕桑诗歌 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农桑并重,植桑养蚕在中国古代经济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蚕桑文化。蚕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可见一斑。耕作农桑作为中国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和题材之一,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中十分重要的蚕桑诗词。蚕桑诗歌的主题主要包括田园生产、含蓄爱情、讽喻世情等方面,通过蚕桑诗歌的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蚕桑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田园生产诗
(一)蚕桑农事的劳作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蚕桑业 、丝织业就有进一步发展。蚕桑诗词的创作最初流传于民歌,蚕桑农事的劳作诗也由此出现。
《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春日到了,天气暖了,黄鹂婉转歌唱,采桑女挎着深筐,沿着桑间小路,结伴同行,采摘饲蚕用的嫩桑叶,春天昼长,采摘的桑叶很是繁多。此篇章色调鲜明,生动详细地描述了古代农家妇女进行采桑的场景。“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描写了农家妇女的蚕桑纺织之事。蚕月即三月,三月开始修剪桑树的枝叶,用锋利的斧头砍掉长枝,再攀着细枝叶采摘些柔嫩的桑叶,为纺织做准备。全篇真实地展示了西周早期社会采桑纺织的风俗。
《诗经·魏风·十亩之间》描述了采桑女轻松愉快劳作的情形,勾勒出一幅清新恬淡的田园风光劳作图。整篇诗章不仅表达了采桑女轻快喜悦的劳动心情,也表达了面对一天劳动成果满意的感叹。诗中“行与子还”“行与子逝”即为姑娘招呼自己的情人一同走,现如今解释此诗多为描写采桑女结伴而归。
三国时期,孙权颁布诏书鼓励农桑,建立官营织造场,蚕桑文化的发展也随之更进一步。
曹植所作的乐府诗《美女篇》中“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描写了一位相貌清秀美丽、个性活泼好动可爱的乡下姑娘,走在乡村之路的各个岔路口,正在忙着采桑;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描绘了桑树的枝条柔柔地垂摆,垂落的桑叶翩翩飘落大地的每一个场景,表面是写桑树,实则是写一位美丽的女子在采桑时劳作的样子,以景物衬托人物。此诗受到汉乐府《陌上桑》的影响,从侧面描写采桑女的美丽。通篇用比,以这位芳华绝代、美丽又聪慧的佳人来比喻一位有着远大人生梦想、胸怀远大志向的青年,整篇诗的表达含蓄却意味深长。
在南北朝魏晋时期流传的诗歌中,反映当时贫苦农民从事蚕桑农事劳作情况的作品有非常之多。比如任昉《述异记》中“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在这些田间劳动的场面中,时常能把善良貌美的乡村农妇,甚至是清新脱俗的仙女形象,与植桑养蚕的辛勤劳动情景联系在一起,可见蚕桑业已经渗透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二)清新脱俗的田园诗
当南北方地区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桑树的种植地域更加扩大,蚕桑文化得到巨大的提升。在南北朝时期,部分蚕桑诗歌是通过对蚕桑劳作的摹写,表达文人士大夫希望脱离尘世、享受田园之乐的人生理想。
魏晋时期田园诗的代表人物陶渊明,其诗歌自然、纯朴、清新,蚕桑是其田园诗的重要内容之一。《归园田居》(其一)描写了从对官场的憎恶到回归田园的生活,透露了诗人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其对乡村自然风光和自由生活的热爱。“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田园画,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是最能表现农村生活的特征,诗人用适宜自然的手法表达了农村生活的质朴气息和清幽和谐的意境。
《归园田居》(其二)写出了乡居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以质朴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净美好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静谧和诗人淡泊的心境。“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两句表现了诗人其实也并非只是每日枯坐,而是经常和邻居们一起谈话桑麻。在诗人看来,与乡村淳朴善良的农人相谈完全不同于在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同时“但话桑麻长”一节也表露了诗人与邻里之间的融洽和睦。“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描绘了庄稼正一天天地生长,被农民开荒垦的肥沃土地也越来越多,这是一幕令人喜悦的生活景象。诗人也摆脱了“士人”的束缚,诗歌的风格向着讴歌劳动人民精神转化,同时心灵也变得明亮清澈而淳朴。
《归园田居》(其四)描写了诗人亲自参加劳动的情景,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诗人并没有因为早出晚归的劳作而失去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增加了诗人对劳动的喜爱,同时也坚定了诗人归于农村生活的决心。“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描述了诗人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隐隐约约可以认出昔日的旧居。房屋上的井灶遗留下的痕迹,都残存着桑和竹枯朽的干株。
《归园田居》(其六)陈述了诗人一天的劳作生活,最后表明诗人劳动的体验以及他对归园田居的用心。“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表述了桑麻生产繁盛,蚕事顺顺利利是诗人美好的生活理想。
在陶渊明写自己劳动的诗作中,提及最多的是蚕桑。《劝农》中“桑妇宵兴,农夫野宿”描绘了一幅养蚕农妇夜起侍桑,农夫田地辛勤耕作之景,劝勉农民要勤于耕织。诗人弃官归隐后,在《杂诗十二首》中说自己“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表明做官食俸不是诗人的本愿,耕作植桑才是其所向往的。然而尽管诗人自己一生躬耕不辍,仍然无法满足温饱,经常陷入饥寒,只有借酒消愁以解内心之苦闷。但通过诗人清新自然的表达可体会到其内心深处的哀怨以及因辛勤劳动而有所得的坦然之感。
唐朝诗人王维的《渭川田家》,斜阳映照着村落,牛羊沿着深深的小巷纷纷归来。老人牵挂着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前守候。野鸡鸣叫,麦苗即将抽穗,蚕已经眠去,桑叶渐稀。田夫扛着锄头回到村里,遇见时彼此有说有笑。整诗描写了一个初夏时节的傍晚,夕阳下,一片寂静和谐,是一幅怡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诗中“蚕眠桑叶稀”写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布置自己的归宿,语言清新自然、明丽。另一首《田家》中“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写田夫中午在桑田下稍作休息,勞作直到傍晚才从田地归家,描写了在农村田家的状况和情景。
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描绘了推开窗户的迎面是田地场圃,与好友拿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的画面。在诗人的描写下,有青山绿树,有桑树眠蚕,还有美酒朋友,这就是农村生活的安静悠闲舒适,同时也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珍贵的感情。
二、含蓄爱情诗
与蚕桑有关的诗句都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一方体现了劳动人民爱情的简单纯真,另一方面借助蚕桑表达男女爱情的幽怨。《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从西周到春秋约五六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其中有关蚕桑丝绸的诗歌达52 篇,占到整个诗篇的六分之一。
(一)美好浪漫的爱情
诗《诗经·小雅·隰桑》写一位女子对心上人的深爱与思念。整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德音孔胶”,以欢快的笔调,运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女子想象见到心上人时的欢乐喜悦和激动。“隰桑有阿,其叶有难”“隰桑有阿,其叶有沃”“隰桑有阿,其叶有幽”这些自然景物兴起下文的同时也用作比喻,女子的心上人年轻而健美,正像是朴实的桑树、翠绿的桑叶,其中从“难”到“沃”再到“幽”,以色彩的变化来描述情节,象征着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诗情画意令人陶醉。“既见君子,其乐如何”“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既见君子,德音孔胶”正面描写了女子的感情世界,女子想象见到心上人的兴奋。“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为第二部分,笔锋一转,写女子对心上人的想念深藏心底,欲说还休。
《诗经·魏风·汾沮洳》以“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汾一曲,言采其”起兴,词语的变换不仅表明这位女子劳作内容的不同,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变换,表达了女子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心上人。全诗无一处正面描写女子思念的人,但是通过对比烘托的手法,将这位男子描写得栩栩如生。诗中采用了叠句重章、反复吟唱的艺术书法,感情色彩鲜明,将女子对男子的痴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秦汉时期,男耕女织成为普遍现象,与此同时蚕桑文化也得到发展。在与爱情有关的诗词中,蚕桑常常与美丽曼妙的佳人联系在一起,在詩人的文笔下,采桑女是热爱劳动,美丽动人,温柔大方,活泼好动的形象。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写的是采桑女秦罗敷的故事,赞扬秦罗敷的美貌与坚贞不屈的品格。《陌上桑》是以蚕桑为本体,来比喻罗敷的美丽至极。“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运用描写环境美和器物美来衬托罗敷的美貌。“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通过描写罗敷的服饰之美以及劳动人民对罗敷的喜爱烘托了她的倾国倾城之貌。诗歌在塑造罗敷的形象时,主要还是依循了女性人物形象发展的一般逻辑顺序,由其体态容貌而至其心理品性,罗敷的美是平淡而典雅、质朴而高贵。诗人在写作技巧的运用上,比较注重侧面的心理映衬和正面的感情烘托,使诗篇具有生活气息。
南北朝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夏歌》描写女子对美好爱情的期待,语言清秀流畅、缠绵婉转。“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描述了桑田的事情已经忙完,农妇仍还在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即使在炎热的天气下,也要赶制凉爽的衣服托人捎给的丈夫。“春倾桑叶尽,夏开蚕务毕。昼夜理机缚,知欲早成匹”,运用了一种虚实双关式的人物白描手法。春天过后,桑叶快要吃尽了,初夏开始,养蚕将告一段落。人们又要开始没日没夜地纺纱织布,只盼早点织出布匹。描写了农家女子纺纱织布时的艰辛与勤劳的生活情景,同时也想借此形容一位女子对梦想婚配的追求,表现其内心对纯洁爱情最的无限向往。
《采桑度》是一组古乐府民歌,主要描写江南女子蚕桑种植时的辛劳。“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写女子与情郎一起劳作的情景;“采桑不装钩”与“攀条上树表”描写了采摘方式和情景。从诗歌风格上来看,一方面描写女子生产劳动时的种种艰辛,另一方面通过女子蚕桑劳动来表现男女之间真挚动人的爱情。
隋唐时期,桑蚕丝绸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家家可见养蚕制丝,而随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蚕、桑、丝”被赋予了多种含义。以诗论史,也对我们研究丝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白创作的《春思》,诗中写妻子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对出征沙场丈夫的无限思念和对战争胜利的迫切期盼,充分表达了一位妻子对爱情的忠诚和坚贞。“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燕地的小草萌发,细嫩青绿如丝,秦地的桑树繁茂,枝叶翠绿。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天的景物起兴,颇为别致,空间的交错更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强烈思念。“燕草如碧丝”是妻子的想象,“秦桑低绿枝”才是妻子所看到的。把目光看不到的远景和眼前所见的近景安排在一幅画面上,逻辑上似乎是不通的,但从写爱情的角度上却是可通的。春日时节,桑叶繁盛,独自一人在秦地的妻子触景生情,天天盼望着在燕地的丈夫此时此刻也能看到碧丝般的春草,将妻子对丈夫真挚的感情和深切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思”与“丝”谐音,春蚕吐丝,故诗词中多借蚕桑表爱慕和思念之情。李商隐的抒情长诗《无题》,是写年轻男女情人离别的爱情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因极度相思而表现得深沉慨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自己心境的体现,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的力量,然而春风没有了,百花也就凋逝了。花是这样,人亦是如此,诗人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对人世间惨痛遭遇的深深感伤。“春蚕到死丝方尽”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就像是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则是比喻自己无尽的孤寂和思念。
(二)幽怨悲惨的爱情
诗《诗经·卫风·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歌以桑树起兴,描写了一位名女子如何从年轻美丽到年老色衰以及一位男子对这位女子如何从喜欢到渐渐厌倦的情感过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以桑叶颜色的碧绿润泽比喻一位女子相貌上的成熟俊美,其中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以秋天枯黄飘落的桑叶来比喻一位年老色衰的女子。此诗以赋为主,兼用比兴的手法,将故事情节与诗人激昂的情绪融合在一起。
诗人曹植的《杂诗》“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写了一位独处空闺的织妇,每天都在织着美丽的丝帛,她的织品繁多而又错乱。“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织妇从清晨开始就拿起梭子,但到太阳西斜,还未织成纹理。“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因为有心事织妇在漫漫长夜中一直深深地悲叹,这叹息之声竟而化作了长啸。
刘驾的《桑妇》“墙下桑叶尽,春蚕半未老。城南路迢迢,今日起更早”,看似写春蚕半老,实则暗指自己容颜老去。“四邻无去伴,醉卧青楼晓。妾颜不如谁,所贵守妇道”,女子的丈夫不归家,女子只能前往采桑,表达了女子的幽怨之情。
三、悲怆讽喻诗
由于蚕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蚕桑就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诗人往往借描写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穷苦来揭露统治阶级的黑暗,讽喻世情人生。
《诗经·秦风·黄鸟》中“交交黄鸟,止于桑”,以黄鸟在桑树的枝叶上悲怨之鸣兴起,写子车仲行遭祸灾之事。诗篇开头“棘”同“急”,渲染了一种紧迫悲苦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色彩。此诗创作背景为秦穆公任好死后,殉葬超一百七十七人,诗中充满哀伤、悲惨,表达了活人殉葬制度的痛恨与控诉。
唐彦谦《采桑女》把桑芽拟人化,表达了对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的真挚同情,批判了唐末王朝的“苛政猛于虎”。“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描绘了一位采桑女在清晨采桑时的景象,突出了其内心强烈的焦虑与悲痛,为下文做了铺垫。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创作了不少能夠直接深刻反映当时人民群众生活疾苦的壮丽诗篇,强调社会哲理及讽喻是他诗歌创作的一贯追求。《红线毯》语言直接,感情激烈,通俗易懂。全诗详细地描述了宣州进贡的红线毯的制作过程和优良品质,对贪腐官员为了讨好皇帝而“加样织”的无耻行为进行了辛辣讽刺,揭露了最高统治者荒淫无度、贪图享乐,丝毫不珍惜织工的辛勤劳动的罪恶。白居易晚年的诗作《杜陵叟》中为穷苦农民发声——“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全诗描写了农民极其困苦的生活条件,揭露了官僚制度的黑暗与腐败。在《重赋》这首诗中,劳动人民“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而统治阶级则是“滑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叙述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强烈批判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孟郊《织妇辞》“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织。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织妇 一天天疲劳不已,越来越没有气力,却一刻也不能停止纺织。为什么织妇织出的是细白的丝绢,而穿的却是破烂衣服。官府在村中的道路上张贴告示,要农民广栽桑树养蚕缫丝。此诗开头好似闺怨诗,后面笔锋一转,揭示了织妇困难的根源是统治阶级的剥削,明里是“闺怨”之词,暗里是刺官之语。诗人通过“指夫说官”的手法,直指封建统治下的繁重赋税制度。
晚唐诗人杜荀鹤创作的《蚕妇》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残酷。开篇着重描写了蚕妇憔悴、饥饿的面容,进而突出表现其生活的窘迫和痛苦;“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通过蚕妇的口吻表达了蚕农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控诉。诗人虽没有直接写蚕妇的劳动成果被谁剥削,但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启发读者探索这不合理现象的源头。这首诗歌用对比的手法,反映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苦和不幸遭遇。
蒋贻恭在《咏蚕》开篇写“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蚕农辛勤劳动获得的蚕茧都没有满筐,在深夜里煮蚕抽丝,只是心中怨恨比蚕丝更长。诗人并没有过多描写养蚕的过程,而是通过“辛勤”与“不盈筐”的对比,突出蚕事的艰辛,用缫丝比喻蚕农的恨,形象生动又贴切。第三句写身穿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家,他们生活富足,从不知农民的辛苦和艰难,显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贫富差距与对立,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怨恨和不满。全诗语言简单通俗,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此诗的主题。
植桑养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耕织文化成为中国社会的文化特性之一。植桑养蚕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方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蚕桑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是深刻而多样的。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务实者可以衣帛矣”的理想社会愿景,而且丰富了诗歌创作的内容,提高了诗歌创作的审美意境。蚕桑诗词作为古代诗词的一部分, 独具特色。
作者: 陶莉,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文化与文学;张梦瑶,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文秘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