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视力保护的有效策略

2022-05-30 10:48黄亚玲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护眼视力家长

黄亚玲

人类从外界环境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外部环境中大量的信息是通过视觉传输给大脑的,幼儿的视觉质量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息息相关。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由于受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对视力保护缺乏重视,视力伤害正逐步向低龄幼儿逼近。我园遵循幼儿视力发育的规律,以组建专项队伍为保障,创新教育方式为抓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视力保护的有效策略,构建起全员护眼、全程护眼、全方位护眼的新局面。

一、建立多层面护眼“区块链”

把握顶层设计,激活实践护眼教育的积极动能,形成人员、职责、专业知识的区块链接,使教育者队伍稳定成长。

1.协调管理,做好爱眼“守门员”

行政管理协同各个岗位,发挥行政管理的统筹规划职能,从整体层面上制订并明确教职工的护眼岗位职责,形成人人都是爱眼“守门员”的良好氛围,切实组织开展各类爱眼护眼常态活动。教研部门协同班级教师开展一日活动研究,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调整幼儿一日生活作息,保证幼儿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保障两小时的午睡时间;教师根据动静交替、劳逸结合的原则科学安排幼儿活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避免高频率地使用电子设备,每半小时组织幼儿进行放松休息;后勤部门排查各班使用的照明系统,及时更换护眼灯;保健医生关注幼儿户外活动时间,跟进监测幼儿的运动强度,指导午睡管理,了解睡眠质量,制订有益于视力发育的营养食谱,从多方面做好护眼保障工作。

2.专业学习,建立护眼“加油站”

学龄前幼儿处于视力发育关键期,预前管理是视力保护的盲区,护眼专业知识的缺乏是教师与家长共同的短板。我园开展培训学习“三步走”的策略,为保护幼儿视力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第一步是开辟家长资源,邀请在眼科当医生的家长作为指导专家,给予保健老师和班级教师日常护眼的专业指导;第二步是保健老师整合适合幼儿的护眼专业知识,给教师、后勤人员、家长们进行分层普及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正确的视力保护方法,逐步构建对幼儿视力发育规律和监管措施的科学认知,保证视力保护教育的家园一致性;第三步是教师通过集体教学、爱眼科普、经验分享等形式,对幼儿开展常态化的视力健康教育活动。

3.健康传递,共享护眼“知识窗”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幼儿视力的保护工作,家庭与幼儿园应同频共振,避免教育呈现出单向发展的趋势。我园充分利用班级群、各班门口的家长园地等阵地切实推进爱眼科普宣传,内容涵盖各类电子产品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书写姿势对幼儿的视力发育影响、早期培训对幼儿造成用眼过度形成眼肌疲劳的影响、室内采光不足对视力的伤害等方面,使家长能全面、科学的认识到影响幼儿视力的因素,配合、支持幼儿园进行预防措施。

二、打开多通道护眼“特专线”

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规律及其在相似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结合日常生活和儿童发展需要,我们通过爱眼课程、游戏渗透和食育特色活动等形式打开多通道的护眼“特专线”。

1.专属定制的爱眼课程

长期的坐姿不正确、注视距离不安全、光线不充足、用眼不科学等均是导致幼儿視力问题的原因。为此,我园定期安排保健老师检测幼儿的视力水平。教师观察本班幼儿的用眼习惯并进行情况统计,个性化地开展适合本班幼儿的“爱眼”主题活动,如“小眼睛哪里去了”“明亮的双眼”“如何爱护双眼”等活动,充分利用爱眼儿歌、眼睛游戏、眼睛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幼儿的爱眼积极性和护眼主动性。

2.立足生活的游戏渗透

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将视力保护与游戏活动相结合,形成“以人为本”的护眼游戏场。比如,小班教师发起了倡议“不看动画片”,组织幼儿开展蒙眼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学说爱眼小儿歌;天气晴朗时,师幼将娃娃家、美食街等角色游戏搬到户外树荫下去开展等。中班教师从幼儿早晨入园开始,设计“跳一跳签到”活动,杜绝幼儿蹲在阴暗墙角签到的现象;区域活动中增加“设计护眼营养食谱”的内容,让幼儿通过自主搭配有利于视力发展的主食、菜式和水果,习得爱护眼睛的生活小常识;鼓励幼儿在户外参加各类运动,争当“运动小能手”;离园时和孩子们玩玩“听指令转动小眼睛”的游戏等。大班教师精心制作“大眼睛签到表”,放置在与幼儿视线平齐的门旁,让幼儿在明亮的环境中签到;为班级阅读区添置小台灯,当天气阴沉的时候,幼儿能自主打开小台灯阅读绘本;每日的午餐活动前由幼儿轮流科普“哪些蔬菜水果对眼睛好”的小知识,午餐后,组织“大手拉小手一起去散步”的混龄活动,与幼儿在小树林中欣赏绿植,或玩“盲人走路”的游戏,体验视力不佳带来的生活不便,引起幼儿对保护视力的重视;离园时播放“眼保健操”视频,让幼儿跟随视频观看、学做,学会爱护眼睛的方法。

3.幼儿为本的特色活动

开展富有特色的幼儿活动,不断发挥其对视力保护教育的最大价值,将养成教育落在实处。比如,餐前播报——营养搭配我知道:抓住3~6岁眼睛发育的关键期,由保健室做好膳食计划,制定均衡膳食。通过幼儿每日餐前播报、爱眼食谱微信推送等形式,把爱眼护眼的饮食秘诀深入浅出地传递给更多家庭。食育课程——劳作烹饪我最棒:充分运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助教优势,和幼儿一起走进菜园,播种收获,制作美食,将护眼行动与食育课程相互渗透。幼儿在与同伴、教师和家长的多方互动中体验种植、管理、收获、烹制等活动的乐趣,进而喜欢户外活动,主动远离平板电脑和电视。

三、构筑多维度护眼“防护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通过层层落实、家园协作、宣传推广,构筑多维度护眼“防护线”。

1.明职责,人人都是监督员

开展爱眼、护眼行动让每位教师都能主动学习相关防控知识,提升护眼意识,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关注幼儿用眼行为,做好视力保护的监督员。尽可能减少在班级内使用电子产品,和幼儿走向室外,享受阳光,感受绿色;调整班级阅读区的位置,保证光源充足,及时增加阅读小台灯补充光源;定期配合保健室对幼儿进行视力筛查,关注幼儿是否出现经常揉眼睛、看图书时凑近书本等举动。联合保健室加强对个别视力行为异常的幼儿进行动态监测,并联系其家庭共同关注;提醒家长在幼儿出现视力偏差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联系妇保所儿保科对视力异常幼儿定期检测眼轴距,做好跟踪记录。行政人员实行走动式管理,巡视中提醒班级教师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开关灯,日常活动中及时关闭屏幕光源等。

2.重养成,人人都有好习惯

保护视力,习惯养成是关键。我们开展21天爱眼好习惯养成计划,每天进行好习惯养成打卡。打卡项目一:除了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外,呼吁家长每天与幼儿进行户外1小时的亲子运动。打卡项目二:不使用电子产品,如确需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的,每次学习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打卡项目三:端正读书、写字的姿势,不躺着、趴着或斜坐着看书。打卡项目四:吃饭不挑食。打卡项目五:早睡早起,养成午睡的好习惯。打卡项目六:每天做3分钟眼部按摩操。通过爱眼21天打卡行动,大多数幼儿的视力保护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正确用眼的行为得到了坚持,逐渐形成了良好用眼习惯。

3.习知识,人人都是宣传员

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现状,我们认真制订视力保健宣传计划,灵活利用微信公众号、科学爱眼宣传单、家长委员会、年级组家长会、家园联系单等多种传播途径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护眼理念和方法,使家长重视幼儿的用眼保健及卫生问题。

4.重合作,家园联动同步走

3~6岁幼儿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弱,心理发展不成熟,要形成视力健康意识、行为习惯,离不开成人的关心和引导,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建立长效、良好的沟通机制,全方位管理幼儿的生活环境。为了使幼儿视力保健产生1+1>2的效果,除了正常开展在园期间的视力保护,园部还积极发动家庭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家园爱眼同步教育。

聚焦园所发力,发挥教育弹力,汇聚家园合力,把视力保健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模块,家园共筑保护幼儿视力的防御城墙,为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护眼视力家长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护眼“ABC”
正确用眼、护眼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爱眼护眼,知识和行动一个都不能少
视力测试
护眼有新招 缓解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