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芳
我园在着力优化园本课程的过程中,老师们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进行主题的建构和完善。李老师已经在幼儿园工作了25年,平时总是以“老人”自居,口头禅就是:“我年龄大了,你们不要对我有高要求,我能做多少是多少。”
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正在布置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李老师突然站起来说:“领导,麻烦把下学期的工作安排也讲一下,我好先准备着。”我很惊讶:现在才学期中途,本学期的工作还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怎么可能布置下学期的工作。于是,我平心静气说道:“李老师,太早了吧,我们先把本学期工作完成,下学期工作要等本学期结束时才会布置,请耐心等待。”李老师立刻站起来说:“现在工作压力这么大,我心里没底。告诉你,只有先做起来,我心里才有底,我就是只笨鸟,我要先飞!”我听了直想笑,但还是忍住了:“李老师,你别急,先听我把下面的工作布置完,会后我去找你好吗?”我真诚地看着她。“行,我等你!”李老师犹豫了一下,坐了下来,很坦然地对其他老师说:“你们笑什么,我本来就是只笨鸟,现在想先飞不行吗?”老师们都低头不语,我又说:“笨鸟先飞是好事,李老师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会后我找她:“今天会上怎么突然说自己是笨鸟,还要先飞?年轻老师都看着你呢!”她面色凝重地说:“你知道我压力多大吗?这个学期要求大家建构特色主题,从环境创设到区域游戏、集体活动、活动评价,全部要我们自己的东西,我搞不定。”原来如此,我有点疑惑:“以前我们做班本课程的时候,你不是也参与了吗?”“以前的要求没有现在这么高,我跟着搭班做就可以了,现在每个人都要参与,还要创新,很难,我真不会做!”她有点激动地看着我。“我年纪大,思想跟不上小年轻,只会按部就班,我以前是能不动脑就不动脑,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她低下头,似乎在思考,顿了一下又说:“我现在担心被她们看不上,所以我想,既然做得慢,那我就先做,做不好再改,笨鸟就是要先飞嘛!”听了她的话,我有些感慨,拉住她的手说:“我很理解你想把事情做好的心情,也很感动,年龄大了,精力不如从前,想要早点做,这些我都能理解,但是时间还太早。另外就像你说的,你都不知道怎么做,怎么能“先飞”呢?不急,你先做好本学期的工作,学期快结束时,再准备下学期的。到时候你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我一定帮你!”李老师有些动容地看着我说:“好,到时候你一定要帮我!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这次交谈,我感受到一个中年老师的无奈:年龄大,能力有点跟不上了,以前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工作,可是现在不行了,置身幼儿园浓郁的教科研氛围中,她迷茫,想要跟上,但又无从下手,于是焦虑,给自己找了一条“笨鸟先飞”的路。可是不会飞的“笨鸟”如何先飞?我深深地理解她,她需要助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去她班上,了解她的工作状态和遇到的困难,帮她出主意,提建议,她会说:嗯,好像明白一点了;你这样说我就懂了;我知道了,我知道怎么做了……转眼离学期结束只剩两周了,一天我的QQ上李老师头像在跳动,她发来一条消息:“亲爱的,我的剧本(故事)已经出来了,你帮忙看看。”我又笑了,可爱的李老师时刻记着她是只笨鸟,一心要先飞。“好,我看好后告诉你!”我读了她的剧本,了解她的想法和思考,并且提了自己的建议:了解孩子的兴趣、水平和经验,结合剧本先画出主题框架图,让整个主题在自己的脑子里形成一幅导图。然后,再根据框架图分周次进行活动选择及创新,留有空白,合理生成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再进行戏剧编排。她听了我的建议,反反复复摸索建构,不断请教我和其他老师。一天,李老师兴奋地告诉我:“我似乎找到方法了,我自己画了一张主题框架图,把实施的主题分了几个部分,然后再设计活动、创设环境和开展游戏,你看,这是我自己做出来的。”李老师这只“笨鸟”终于独自完成了她的第一个主题建构,她很兴奋,也很自豪。“厉害,你自己摸索出来了,看来笨鸟不笨嘛!”我鼓励她。她也开心地说:“不怕干不好,就怕不学习!”多么接地气的自我总结。
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周,李老师就投入巨大的热情去完成特色主题的相关活动,她拉着我到她班上,说环境布置的设想,集体活动开展的途径和方法,区域游戏的材料准备等。“你看,我要在这块区域设置一个舞台,把原来的舞台作为候场和道具区域,这样小朋友就能够玩得更自主,选择性也大了。还有,我的主题跟春天关联性较大,背景就用春天的场景加上角色的剪影,这样契合主题。你再看这里,我用小屏风做出隔断,上面张贴区域规则、表演海报,这些都可以由小朋友设计,让他们全程参与……你觉得怎么样?”她滔滔不绝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神采四溢。“我觉得很好,你完全可以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我给了她非常肯定的答复,又夸奖道:“没想到,你自己思考了这么多,真让我刮目相看!”“我也觉得自己棒极了,我居然有这么多的想法!”她很兴奋,也很激动,眼中满是笑容。李老师在大家的帮助下自己尝试“飞”了起来,这种信心,成为她持续不断自我努力提升的动力!
每個团队中都会有这样的“笨鸟”,这些老师因年龄原因、身体问题、自身能力等因素,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比年轻教师、骨干教师更多,她们感到迷茫,渴望被关注,希望得到自我提升。对这样的老师,管理者该怎样做呢?
1.接纳——正视存在,理性对待,保持尊重。这些年龄上不具优势,业务上也没有过硬功底的老师,她们在整个教师团队中越来越被边缘化。尤其在90后教师逐渐挑大梁的工作环境中,她们感到心虚和慌张,虚的是自己没有业务精湛的底气,慌的是没有胜任创新工作的能力。对于这样的老师,我们首先要让自己静下来,接受她们存在的事实,不逃避,不嫌弃,因为不是每位老师都是我们期待的模样。其次要理性对待她们,用更多时间去了解和溯源,而不是武断地判定“她们不行”。最后要给予她们足够尊重,每个团队中成员的发展不可能整齐划一,有强就有弱,我们既要欣赏强者,同样也要正视弱者,给予她们应有的尊重。
2.共情——深入交流,了解需求,共同面对。当团队中某个成员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她们怎么这样?继而要思考:她们为什么这样?接着要行动:走近她们,让她们放下防备和抵触,深入了解她们的想法、疑问、困难。最后要做的是:有的放矢地指导和帮助她们,让她们看到希望。在这过程中,方法很重要。管理者和教师之间似乎总隔着一层薄薄的纸,这就需要我们和她们站在同一角度看待问题,同理心和共情可以让我们了解真实的她们,并在了解需求后和她们共同面对。
3.支持——具体指导,真诚鼓励,助力前行。言语上的宽慰只能让老师放下自尊和防护,接纳管理者的想法,但她们更需要的是具体的支持和引领,找到突破口,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体验感。我们可以分析她们需要哪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利用日常巡查、进班听课、教研活动等多种渠道提出建议、方法,而当她们开始行动、小有收获时,及时真诚鼓励,引导她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一直在缓缓用力拉引、前推,但又不着痕迹。
4.赞赏——认可行为,肯定成果,激励成长。当老师开始行动时,我们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认可,让她们有走下去的动力。行动后收获果实时,无论果实是酸是甜,都要积极肯定,用赞赏来激励老师不断成长。把事情做好能让人激动和快乐,而不断成长则更让人幸福和愉悦。
成长的路上不分老幼和强弱,老树可以新芽,枯木也会逢春。“笨鸟”们也可以展翅高飞——相信每一个老师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