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巍,理学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科技知识在古代世界的传播并把世界连为一体的历程。喜爱“上穷碧落下黄泉”,品鉴各个文明在应对相似问题时展现出的智慧。
随着科技进步与各项设施日益完善,我们今天对“说走就走的旅行”已经见怪不怪。一个人完全有可能上午在北京,下午就出现在半个地球外的纽约。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么便利的出行条件在不久之前都还很难设想。路途和目的地相关信息的模糊为旅行带来许多不可测的风险。
谚语有云:“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为使旅途平安顺利,除了要尽量保障物资充分供应,了解各地风土,掌握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疾病的知识也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当疫情发生时,不仅外出旅行之人要了解各地疾疫状况,各地也往往对外来人员严加防范,增强检查措施。由此催生出旅行医学这一与流行病、预防医学、环境卫生等医学分支相关的领域。正因为旅行医学天然带有跨地域传播属性,可以说它本身就是旅行着的医学知识。
行者多难
古人会出于各种原因远行,如出使、经商、朝觐、赶考、游学、任官、行军等,这些原因往往纠缠在一起,让出行带有多重目的和意义。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会选择早已成熟的惯用路径,从而形成诸如丝绸之路、朝觐之路等保障条件较为完备的道路网络。另辟蹊径的情况也不少,比如军事将领常期待让敌人出其不意,商人则怀有躲避收税关卡的意图,他们会刻意选择人迹罕至、崎岖难行的道路。显然后一种情况具有更大风险,但在医疗不够发达的古代,即便是熟路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无虞。
世界历史上因病客死他乡的记载很多,其中对人类历史进程具有影响的一个例子是在巴比伦死去的亚历山大大帝。一般认为这名享年仅33 岁的帝王死于酒精中毒,但根据皇家档案记载,这名征服者很可能罹患疟疾或伤寒这类典型的旅行传染病。
即便是勇于向未知世界前进的旅行家,在途中也往往与疾病相伴,甚至以病痛作为旅途的终结。如曾在三大洲云游数万里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其游记中不时出现因酷暑、饮食不当、毒虫叮咬等患病的经历,有时他必须因病停留疗养数月之久。明朝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云南不相信当地瘴疠传言,拒绝遵从饮酒避疫的风俗,但可能因长期运动损伤,他在丽江一带“一日忽病足,不良于行”,只能返乡,“归而两足俱废”,不久病逝于家中。
“公路小说”的伟大先驱《西游记》曾借八戒之口说道:“我们一年,常发七八百个昏儿,这三四个昏儿不怕,发发就过去了”。既写出旅途中患病的频繁,又表露出作者的乐观无畏。唐僧取经的原型玄奘法师在葱岭中的大雪山凌山(今帕米尔高原北部)曾“悬釜而炊,席冰而寝”,七日后才翻越此山,随从徒众“死者十之三四”。他本人到晚年仍时而发作后遗症“冷病”,几乎不治身亡。由此可见旅途之艰险和旅行医学知识之宝贵。
西亚旅行医学
面对陌生的前途,最简便的应对方法就是向当地人或有经验的同伴咨询保健医疗事宜,并入乡随俗遵守它们。地方病知识常在旅舍驿站等行人集散地进行交换,并传播到更广阔的地域。如古人常用“瘴气”指称中国南方山林间湿热环境下的多种疾病,或高海拔地区的高原反应,用“瘿”指湖北、陕西等地因缺碘而流行的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经过漫长而系统的汇集、沉淀和检验过程,在不同文化曾形成一些专门处理旅途所遇健康问题的医学著作,它们的编纂与流行显然与主要应对的旅行覆盖地域,以及所在文化中旅行与医学知识结合程度紧密相关。
目前已知最早的旅行医学作品来自古希腊医学家狄奥克勒斯,他活跃于公元前4世纪,是当时仅次于希波克拉底的名医。但这一作品仅有片段辗转流传下来。相隔近千年后,拜占庭名医埃伊纳岛的保罗(约625—约690年)在其撰写的《医学七典》中比较系统地汇集总结了之前流传的这类医学知识。
这时已经是古典学术向阿拉伯文化大规模转移的前夜,而阿拉伯地区正处于亚欧非世界枢纽位置,与东亚、南亚、西欧贸易联系十分紧密,在其内部又有从各地向麦加等圣城朝觐的传统。向远方旅行既是阿拉伯学术传统,又是其内在的文化要求,这为旅行医学进一步酝酿发展提供了土壤。公元9—10 世纪,它成为当时诸多阿拉伯医学家关注的主题。
这些医学家中年代稍早的是古斯塔·伊本·鲁加(820—912),他是来自叙利亚的基督教徒,熟悉拜占庭医学,但他服务于阿拉伯帝国,把许多古希腊语科学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当时一名高官乌贝德·安拉要去麦加朝觐,但伊本·鲁加无法陪同前往,于是他撰写了一部《麦加朝觐养生法》供其参考。该书受埃伊纳岛的保罗著作明显影响,主要包括旅途中的休憩和饮食、用按摩缓解疲劳、预防冻伤或中暑、治疗环境带来的五官疾病、注意饮水卫生、防止毒虫咬伤,以及预防麦地那龙线虫这一寄生虫病的方法。从各篇章看,该书把从途中到目的地有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讲解。
另一较系统的论述来自稍晚的大医学家拉齐(854—925)。他的论述见于献给哈里发曼苏尔的“医书第六章”,主旨就是帮助旅行者作好准备。该章共19篇,内容包括预防酷暑、热风、严寒、缺水少食等不利条件,应对四肢溃烂、雪盲和眼部灼痛、疲倦劳累、虱子叮咬、脚掌皲裂擦伤、跌打伤等常见旅行病,以及教导储备食物、营地选址和适应航海的方法。若和伊本·鲁加专为朝觐服务的著作进行比较的话,拉齐的论述更具普适性,也折射出当时海上和陆上文化交流蓬勃发展的时代特色。
中国旅舍验方
中国古代也有旅行医学著作,但不如阿拉伯地区丰富,出现时间较晚,流传范围也相对较小。11 世纪晚期,北宋医生董汲撰有《旅舍备要方》一书。在自序中,董汲提到世人“饮食不节,兴居无常……客涉道途,冒触居多,邪气易入”,容易出现“触寒心痛,冒热中暑,厥风涎潮,伏暑霍乱”等疾病。为此他特地准备了百余种简便且有效的药方,以备旅舍应急所需。董汲关注的疾病种类与阿拉伯医家具有共通之处,但较少涉及地方病或旅行的具体保健知识。
可惜的是,《旅舍备要方》如今只流传下来残本,现存霍乱、儿科病的药方较多,也有治疗爬虫入耳、水火伤、蛇虫叮咬等常见旅行病的药方。残本具有简易实用的特点,这与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相近,但后一本书更多是提供家庭常备药物,没有为旅行服务的意味。
到明清时期,士子赴京赶考成为中国本土旅行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类旅行有比较特定的目的地和参与人员,与阿拉伯文化里赴麦加朝觐不无相近之处。在途中考生需要保持健康、不误考期。这让一些读书人在笔记中对旅行保健知识加以总结。
林伯桐《公车见闻录》里就有《养生》一章。林伯桐是广东人,从1801年到1816年间他数度踏上数千里的旅程,到北京参加会试。他认为旅行须留意“调摄”,其意义甚至重于读书。但林伯桐并非医家,尽管他注意到赶考启程多在冬季,途中需保暖,但接下来的内容却暴露其“吃货”本质。所谓调摄,一部分是挑拣沿途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物。例如在江西多吃辣椒可祛湿,河北绿豆粉丝可解煤毒,北京羊肉吃了能御寒等,另一部分则纯粹是特产菜肴,如浙江白菜、高邮咸鸭蛋、淮安山药等。
在林伯桐总结旅途调摄之前大约1个世纪,英国海军已开始注意保持船上清洁、携带足够的新鲜食物抵抗坏血病,19世纪初對热带病的流行病学统计也开始了。从此近代旅行医学逐渐形成,不过回顾这些知识早期创造和发展的基础,仍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古代各地知识交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