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娟
我是南京市第二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教龄三十二年。孩子们都喜欢叫我红魔角姐姐,因为只要我带上红魔角头饰,他们就知道我们要一起玩戏剧了。作为一名超级戏剧发烧友,我先后跟随了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中国香港王添强老师、中国台湾朱曙明老师学习了戏剧教育与戏剧编、导、演技巧,并成立了戏剧工作室、艺术教研组等研究团队,带领老师们进行戏剧教育实践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创意戏剧主题课程的建构”“教育戏剧与领域教学的结合”“绘本中的创作性戲剧”等内容。《入戏出戏》这本书正是我在实践研究中的幼儿园戏剧活动案例与教育心得的集结。
戏剧教育(Drama Education)在欧美发展有近百年历史了。戏剧,是大家公认的具有艺术审美价值,能让人愉悦的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不同于一般人对“戏剧即舞台表演”的狭隘概念,当戏剧作为工具应用在教育领域时,它还可以转型为一种高效、创意的活动方式,不但能深化戏剧艺术的学习,也是跨越学习领域、活化学校课程、实现翻转课堂的重要工具。
近十年来,在中国大陆地区,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课程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并大力推广,其新颖的组织形式也受到众多一线幼儿教师的喜爱,其中教育戏剧(DIE)、创作性戏剧(Creative Drama)、创意戏剧主题活动等在全国各地幼儿园开展得如火如荼。不过,戏剧活动看起来简单有趣又充满创意,教师要组织好且又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却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戏剧教育变传统的“教师中心”为“儿童中心”,其开放的教育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高要求。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戏剧教师,要经过儿童教育和戏剧双系统专业培训,至少要具备三项基本能力:带游戏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观察幼儿的能力。且因为戏剧活动强调实践经验的积累,目前在一线老师中能熟练掌握组织策略的为数不多,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也少之甚少。作为一名深耕戏剧教育数十年的一线老师,写一套幼儿教师能看得懂、学得会、做得来的戏剧案例书,让更多喜欢戏剧却仍在实践中感到迷茫的教师,能以书为实践的支架,从书中得到启发,是我写作《入戏出戏》的初衷。
本书是我和团队实践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集”。其中收集了十六个活动案例,小中大班均有涉及。小班以戏剧游戏为主,中班以创作性戏剧为主,大班以教育戏剧为主。每一篇案例包括了活动由来、绘本解读、活动设计、活动延伸与反思四个部分。活动由来记载了本案例的发生背景,其中也包括了在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儿童的原有经验而做的经验调查,既保证了每一个戏剧活动都来源于本年龄段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成长需要,也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绘本解读是分析了绘本的价值导向,为戏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找到切入口。活动设计包括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具体实施过程及关键步骤的指导要点。希望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代入教师的角色,身临其境地感受戏剧的魅力,体验活动过程,也能通过指导要点的环节了解到我们如此设计活动的原因和意义。活动延伸与反思,一方面延伸拓展了本案例记载中所不能详尽的其他可能性;另一方面反思归纳了本活动案例所涉及或者诠释的戏剧活动原则与基本规律。以帮助读者在今后原创戏剧活动时进行举一反三的经验顺迁移。最后在书的结束部分我还附上了幼儿园常用的戏剧游戏与范式。这一部分的撰写我颇费心思,在基本游戏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累加、渐变与组合,变化出更多有趣且功能丰富的新游戏。让戏剧游戏和故事情境自然结合,变成戏剧活动的一部分,而不单纯只是暖身游戏。
本书在进行在戏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也始终把握如下几个原则:儿童戏剧活动的价值第一、情境第二、策略第三,让教育性和故事情境贯穿戏剧活动的始终;关注儿童生活经验,根据儿童年龄特征与学习能力发展规律,设计不同年龄段的戏剧活动形式与内容;遵循与运用儿童学习注意力激发与保持的规律,合理安排活动的内容与各环节时长,保证戏剧活动的审美流畅性和教育的有效性。
希望教师在使用书中案例时,能进行完整阅读,从而深入了解原创者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思路,思考其背后的原理。同时也能根据班级儿童的原有经验,对原教案的学习任务进行难易程度的升降级,帮助儿童搭建适宜的学习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