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强
我们眼中的“问题学生”往往有较强的叛逆心理。他们似乎是成心与老师作对,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你让他站起来,他偏坐着不动。他们一旦在课堂上顶撞起来,常弄得老师左右为难。课堂以外,他们也是喜欢给老师“出难题”,搞得教师十分头疼,又不准体罚,不准停课,你批评教育他,搞不好还要弄出离家出走、寻死觅活之类的事情。这可怎么办?这类“双差生”,成了许多教师心中“解不开的疙瘩”。
其实,除了“问题学生”会出现叛逆现象以外,相当多的中小学生,都会有一时的或短期的叛逆表现。一旦教师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教育失效或师生关系恶化。
学生为什么会叛逆?除了少数有某种心理缺陷或受家庭负面影响的“问题学生”可以另当别论外,学生的叛逆大多是一种基于自我保护的发泄,是一时的情绪冲动,往往是没有计划、没有准备的,带有偶然性。也就是说,当一个平时表现一般或良好的学生,由于受到了意外的批评,遭到了不公平、不符合事实(至少是他本人认为不公平、不符合事实)的指责时,他可能会本能地顶撞教师,会突然变得焦躁、固执或不听劝阻。这些,不过是他们心理失衡、恼怒而又不敢或不愿直接针对刺激去发泄,缺乏计划与准备的情绪性反应,所以通常表现为不理智、不计后果、行为夸张、反应过激。部分教师面对突如其来的学生叛逆,往往由于心理准备不足,处理方案欠妥,而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造成教育的失误。
学生的叛逆表现,表面上是针对教师个人,实际上多数情况下是针对教师身份,是对教师职业给其带来的压力或伤害的一种抗拒。对这一点,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即使学生的表现可能是针对教师个人的,教师也应该学会把自己与教师职业身份区别开来,避免教师个人与学生个人的对抗。因为只有区别个人态度与教师角色的行为,引用学校要求或规定作依据,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的不满,以弱化学生的过激反应。
许多师生之间的冲突,往往是从课堂意外开始的,其中的原因多是教师不够冷静、不善于分解与转化。在冲突发生的时候,教师切记在事实尚未弄清前,不要冲动,不要说出不理智的话,诸如“所有人都不许上课”“我再也不教你们了”“不愿意学就滚回家”“愿意去哪个班就去哪个班,反正别在这个班混日子了”之类。这类愤怒表现,最终导致的往往是教师自己下不来台。试想,不管事情的原因如何,教师真的能做到不再给学生上课,或者停掉所有学生的课吗?恐怕这不是某个教师能够决定的事。其实,没有任何一个学生真正愿意与教师“对着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必然是自认为受了“委屈”。教师应该站位更高一些,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切忌“火上浇油”,使学生的叛逆表现升级。
学生的叛逆表现,大多是非理性行为。教师解决问题,不能只靠说理。教师只要能够冷静处理,给学生时间,尽早判断出矛盾冲突的原因并尽力消解,就可以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在冲突过后,许多学生会后悔、懊丧,期望有补救的机会。这时,教师就应该得理饶人,淡然处之,表现出宽容大度、毫不在意的态度,尽量消解矛盾。这样不但不会有损教师的“尊严”,反倒会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相反,揪住学生的“小辫子”不放,非要在某些问题上较劲,只会使教师的形象受损。
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期,情绪变化无常属于正常现象。那么,教师如何科学认识、巧妙化解学生的叛逆心理,掐灭师生矛盾的“导火索”呢?
一
了解、理解与接纳
教师要了解青春期叛逆的相关知识,把叛逆期视为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管。他们反对成人把他们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很多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他们担心或感到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教师应该对青春期叛逆有三点认识:叛逆是渴望超越父母、教师认知的表现——想进步的节奏,叛逆是有主见、意志坚定的表现——要成功的表现,叛逆是敢于挑战权威的表现——高自尊的表现。学生叛逆的言行、思想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必然表现,它透露出学生希望受到重视、渴望独立、渴望理解、追求创新的良好动机。
所以,叛逆不是青春期的专利,也不是糟糕的代名词。叛逆心理并非不健康的心理,它是由于父母、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价值观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心理过程。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就能够理性面对并接纳学生的叛逆。
二
关怀、尊重与赏识
具有叛逆倾向的青少年,虽然外表看来对很多事满不在乎,但他们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不安。所以,教师、家长和其他成年人的关怀、体贴,必将有助于他们叛逆情绪的缓和,有利于接下来对立双方心理上的沟通。
教师要试着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想法,因为无论这些想法有多幼稚,都是来自他们独立的思考。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告诉他们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态度,教会他们把眼光放远,把心胸放宽。一般说来,经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就会发现和理解自己想法中不成熟的地方,他们会主动调整自己或按照教师的指导去做。当然,教师这样做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当学生有了进步,教师就应该立即表扬,否则,学生的心理得不到强化,就会丧失信心。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应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全面充分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恳切地提出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从而进步得更快。
三
满足、关爱与信任
教师要改变单纯“管制”的方式,营造自由民主的氛围,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讨论、制订班规,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让学生感到被尊重,满足他们成人感和独立的需要,这样有利于,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信关系。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对那些遇到挫折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关怀。
教师应学会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到同学生心理相容,而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师生感情越深,学生的叛逆心理越浅。
四
营造平等、民主的教育氛围
教师要避免采用简单生硬的“不许”“不准”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抗。现在的学生是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如果对于学生的禁止性要求,教师说不出充分的理由,学生往往会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理解,拒绝要求并做出相反的行为。
学生不是没有情感的知识机器,教师绝不能只靠简单的命令来要求学生,不能奢望依靠一条条冰冷的禁止性規定,使学生不断“生产”出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学习成绩。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是消除学生叛逆心理的主要手段。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充分尊重他们,多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他们谈心,共同探讨、商议、制订相应的行为规则,绝不能专制独裁。
五
心理教育与辅导
学生之所以产生叛逆心理,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认知、情感与成人不同,或者是认知与意向发生矛盾。心病还得心药治,教师要多渠道向学生介绍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变化,从而调节好心理状态,主动改善心理环境,使心理品格有所升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容易情绪冲动的弱点,以及看问题还很不成熟,对事物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等不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丰富知识,提高对社会的洞察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多采纳别人好的建议,学会宽容,目光远大,不钻牛角尖,不走死胡同,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引导学生主动倾诉与宣泄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内心矛盾、不良情绪利用倾诉、转移、体育活动等方式释放出来,以求得心理平衡,缓解或消除不畅。当然,对宣泄的时间、地点、对象和方式,教师要帮助学生合理地选择,做到既不违背常规和纪律,又不压抑自己,让学生心里的情感得到顺利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