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彦君
登高望远,触目感怀。以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等为题材的诗歌作品历代都有。很多登高诗中寄寓悲愁,从其主旨内涵上看,大体可以分为怀古伤今、思乡怀人、言志抒怀三类。
怀古伤今·登高一启千古思
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問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大唐王朝政治腐败,国运堪忧。秋日黄昏,许浑登上咸阳古城楼,触景生情,即兴赋诗。
许浑望见蒹葭、杨柳尚未凋残,恍惚觉得自己置身于江南故乡。一个“似”字,强调主观感受,寄寓思乡之情。夕阳已落于寺阁背后,云烟袅袅。狂风席卷,让人预感一场山雨即将袭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虽为写景,却往往被解读为晚唐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寓意深远。那见证了朝代更迭、盛衰浮沉的秦汉园林殿宇中,鸟雀归向绿芜,秋蝉竭力哀鸣,似为晚唐奏起悲歌。因登高而眼界开阔、思绪幽远。当所登之处、所见之物有历史典故时,许浑不由得怀古伤今。许浑在诗中说不必感怀当年的盛世,历代都有各自的黄金时代,都将如渭水一般,东流远逝,不舍昼夜。兴与衰如何能阻挡?既然无法阻挡,又何必忧心感怀?看似消沉颓唐、自我排解,却是一位忧国忧民且无可奈何的不遇之士面对江河日下的政局时流露出来的最真实的愁绪。
思乡怀人·登高一感故乡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代李益在诗中描写了戍边将士月夜登上受降城的所见、所闻、所感。月色如秋霜,皎洁而清寒。月色映照下,回乐峰前沙地白得像雪。征人置身边塞,独自登高的孤独感在寂静空旷、透着寒意的环境中被放大。恰此时,不知何处传来芦笛声,在寂静的边关月夜,尤显幽咽凄凉,如泣如诉。将士们的乡愁更加浓烈。然而,何以寄情?何以慰藉思乡之心?李益情不自禁地望向故乡的方向。不说思念,不说盼归,一个动作便胜过万语千言。登高而望,既是思乡之情的缘由,也是思乡之情的寄托。
征人行役、客子羁旅、宦游迁徙,大凡漂泊在外之人都会暗藏一份乡思。登高时自我与世俗短暂脱离,心底的乡愁便涌动滋长。与故乡相隔万里,即便望穿秋水,也望不见故乡与亲人。故乡始终如一块磁石,牢牢地抓住游子的心灵和目光。遥望故乡的方向,聊以慰藉,更似一种心灵的仪式。
言志抒怀·登高一抒悲愁怀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安史之乱虽已结束4年,但社会仍动荡不安。故交严武病逝后,杜甫被迫离开成都,辗转来到夔州。此时,杜甫已56岁,年迈且疾病缠身,幸得朋友照顾,但仍甚是困顿。杜甫于秋日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秋风猎猎,猿啼声哀。水清沙白,飞鸟迎风回旋,素色的世界增添了秋日的萧条。落叶随风簌簌而落,江水浩浩奔流不息。所望之景无边浩渺,而满目萧索同样无垠无尽。高处所遇秋景的空旷肃杀与杜甫漂泊无依、年老多病的凄凉处境和空荡心境形成强烈共鸣,由命途多舛到世事艰难,情感层层升华,身世飘零的悲戚、有志难成的愤懑、忧国忧民的愁苦涌上心头。因愁白发生,缘病酒杯住,无处寄托的情怀便都赋予高台。
登高,望见广袤天地,暂脱世俗纷扰。登高一望,唤起内心的苍凉悲慨;登高一赋,寄托无限的心事愁怀。
(此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课程云提升初中语文学科素养的实践研究”JG18CB01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
群文链接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杜甫的《登楼》、陈子昂的《岘山怀古》、岑参的《登古邺城》,进一步品味登高诗的意境与主旨,感悟寄寓其中的万千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