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年:所谓“问题孩子”,其实是被误解的白天鹅

2022-05-30 10:48贾方方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11期
关键词:张洋童童小乐

贾方方

采访对象

詹大年,1981年中师毕业参加教育工作,1988年开始担任校长,2011年创办丑小鸭中学,专门招收家长管不了、学校没法管的“问题学生”,如今已帮助2000多个孩子重新恢复自信阳光,回到家庭和学校。

心理标签

所谓“问题孩子”,其实是被误解的白天鹅,有些问题是他们求助的信号,有些问题是大人的自以为是。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你才会发现,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帮助而非改变。

我原来是一名公办中学校长,从教41年,38岁那年辞职办学,2011年创办昆明丑小鸭中学,至今已有11年。在外人眼中,丑小鸭中学有点特别,因为专门招收父母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而我也因此自封为“问题孩子他爹”。

想必你注意到了,我给“问题孩子”打了引号。这也正是我想和大家探讨的:这些孩子真的有问题吗?问题真的出在孩子身上吗?他们真的需要被改变吗?其实,就像丑小鸭是被误解的白天鹅一样,在我看来,“问题孩子”也是被误解的白天鹅,他们需要的不是改变而是帮助。丑小鸭本来就是白天鹅的品种嘛。

有些问题不是真问题,只是孩子遇到了难题而已

被送到丑小鸭中学的孩子,都是家长管不了、学校没法管的,在大人眼中,这些孩子有很多“问题”:爱玩手机、沉迷游戏、打架斗殴、厌学弃学……单看这些字眼是不是已经感觉很让人头疼了?在和2000多个“问题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时候有些问题只是表象,真相是孩子遇到了难题无法解决。

小乐刚上初二,突然不上学了,还策划了离家出走。和小乐爸妈描述的厌学不同,我说到父母希望他好好上学时,小乐的回应出人意料:“其实,我是想上学的,只是没人能够帮助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原来,小乐因为上课唱歌被老师批评,觉得没面子,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于是逃课。班主任立刻通知小乐爸妈。他们不问缘由狠狠批评小乐,家里更是吵得不可开交。小乐觉得学校容不下自己,父母不待见自己,只能离开学校离开家。然而,不上学的日子一点儿也不快乐。他怕遇到老师和同学,怕被人看不起,内心特别煎熬。

童童某次考试失利,一直成绩优异的他开始频繁请假不去学校。童童父母都是名校教师,非常重视学习成绩,这次童童成绩下降,他们很生气,紧锣密鼓地鸡娃提升。结果,童童厌学了。他父母非常痛苦,跑来问我怎么办。

和童童沟通后,我发现,像小乐一样,童童很渴望上学,有时甚至会偷偷站在学校门口眺望。他也会对不上学感到羞愧,只有双休日才出门玩耍,就是防止亲友发现自己没去上学。到底是什么阻止了童童上学的脚步?上学就要考试,成绩不好的话,老师失望,父母指责,别人笑话,他自己也接受不了,所以干脆不上学不考试,也就没有不好的评价了。

张洋上初中后,迷上了打游戏,成绩也一落千丈。爸爸夺过手机给砸了,妈妈直接拔网线。本以为手机没了、网断了,张洋就能专心学习。谁承想,他是什么都不玩儿了,但也什么都不学了,连话也不说了。这下父母彻底慌了,他们不明白,自己做的一切明明都是为孩子好,他为什么却一点儿也不领情?

其实,不是张洋不领情,而是他无法和父母、他人建立连接。进入青春期后,张洋体重飙升,同学笑他太胖,不和他玩儿。父母也嫌他不自律,未来堪忧。不被同伴接纳,不被父母理解,现实的人际关系严重断裂,张洋陷入无尽的孤独。这时,网络帮他与世界建立了连接:不需要面对面,也没有嘲讽,比现实世界美好多了。

……

在昆明丑小鸭中学,我至少和1000个“不想上学”的孩子接触过,至今没有遇到一个真正“不想上学”的。和小乐、童童、张洋一样,他们渴望上学,喜欢校园,热衷和同伴一起学习、玩耍,其中不乏一些聪明、有才的孩子。只是,他们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不被认可、被嘲笑排挤、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困难等,没有办法解决,只能通过不上学来应对。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和孩子交流,看到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解决真正的问题,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奔向学校。你知道吗,那些曾经弃学的孩子从丑小鸭中学毕业后,几乎没有不上学的,如今有的已经大学毕业,有的在读研究生,有的已经成为单位的骨干,也有的已经结婚生子。

然而,当孩子不想上学时,很多父母和老师首先思考的不是“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而是“孩子不上学怎么办”,采取的行动不是和孩子沟通,寻找病因、对症下药,而是从结果出发,逼着孩子上学,寻找机构给孩子戒网瘾,结果硬是把没有问题的孩子逼成了“问题孩子”,出现抑郁、焦虑甚至自残、自杀的情况。

有些问题本不是问题,而是成人的自以为是

另有一种情况,有些问题本是正常状态,却因为成人的自以为是被误判成了问题。

有些表现是生命过程中的正常情况,但是,成人不理解、不接受。有位妈妈说女儿上初中后出现了很多问题:每天都在逃离父母的边缘疯狂试探;特别爱管事,在学校担任很多职务,太耽误学习;有两副面孔,在老师面前又乖又热心,在父母面前既无恒心又不踏实……她怕女儿越错越离谱,问我怎么办。

遇上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家長和这位妈妈一样焦虑,觉得孩子问题太多:叛逆、爱管事、很在乎外貌、对异性感兴趣……不只父母这么觉得,很多老师也这样认为,遇到这些情况,又是通知家长又是开会批评,闹得鸡犬不宁。

可是,所有这些都是青春期孩子正常的生长状态啊。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会变得叛逆,对抗父母,挑战规则,尤其喜欢表现自我。随着性荷尔蒙分泌的增加、性征的发育,孩子自然会在乎自己的形象,对异性感兴趣……

不只是青春期,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幼儿园时期注意力难以集中,小学阶段兴趣不持久……这是孩子的正常生长状态,怎么就被看成是“问题”了呢?因为成人在乎的是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孩子,而非孩子本身是什么样。

有些表现源于个体功能的差异,但是,成人认为,只要孩子做不到就是有问题。儿子热衷打球,想考篮球专业。爸爸不同意,认为必须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才有出息。儿子和爸爸对着干,不说话也不上学,最后被送到我这儿。

原来,这位爸爸有好几个兄弟,只有他上了大学,打拼了出来。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生命经历投射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必须走和自己一样的路。但问题是,儿子和爸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儿子活泼、好动、爱交往,爸爸深沉、好静、喜独处;儿子是运动的好苗子,爸爸是文弱书生……这就使得两个人的发展方向大不同,爸爸可以通过好成绩过上理想的生活,但儿子并不擅长。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不擅长,就判定他有问题。每个人的爱好不同,特长各异,教育要做的是扬长避短,而非取长补短。然而,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觉得偏科得治,偏才也得治,甚至天天盯着孩子没有的东西拼命发掘。孩子不擅长数学,父母天天逼着孩子学,成绩毫无起色,就连对他最擅长的语文也没了兴趣。孩子没有艺术细胞,父母强迫孩子上各种特长班,成功把孩子逼到了游戏世界。

还有些问题则是因为评价体系和孩子不匹配导致的。一个中学女孩喜欢涂口红、化浓妆,老师觉得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家长认为学生要有学生样,不能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于是,女孩被认定为问题孩子,初二就换了7个学校。

关于穿着打扮,学校有自己的标准,符合就没问题,不符合就有问题。可是,美的表现本就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学校认可的不一定对,孩子认可的也不一定错。孩子这么打扮,一定是自己觉得最好看的状态。

当然,学校是集体教育,需要制定标准、制度,但不该是整齐划一的不包容和不宽容,比如要求所有学生必须留同样的发型;更不该是功利的,比如只有成绩好才是好学生,而要面对个体的个性,满足孩子的需求。

女孩最后被送到了丑小鸭中学,她问我:“校长,我化妆好看吗?”我说:“好看,但不化妆更好看,因为青春就是最美的。”她说:“话是这么说,但明天我还是会化妆。”第二天,她并没有化妆。在这里,没有人规定美必须是怎样的,也没有人要求她必须怎么样,只是看到了她的存在,她就回到了最本真的状态。

很多问题出在大人身上,孩子需要的是帮助而非改变

不管是错把难题当问题还是误把正常状态当问题,你会发现,这些问题只是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本质并不是孩子的问题,问题大多出在了成人身上。

初二男孩鼓起勇气向妈妈表达不想上学的想法,妈妈很生气:“不好好上学,将来怎么上大学,怎么找工作?”男孩很委屈:“我不想被别人骑在头上……”妈妈马上回道:“爸爸妈妈那么辛苦,不都是为了你吗?希望你保持清醒。”男孩再也没了诉说的意愿:“我就是死在外面也不要你们管!”

这位妈妈不是在和孩子对话,而是谈话。对话是平等的倾听,听到孩子在说什么、有什么诉求。谈话则是预设了目标和场景,甚至有些高高在上,你是错的,我才是对的。她也不是在教育,而是在说教,告诉孩子不该如何、应该如何。这也是很多父母存在的问题,错把说教当教育,不能和孩子平等对话,结果“教育”越多,关系越差,问题也越多。

阳阳人高马大,总是无故攻击人。去过心理诊所也去过精神病院,都不见效,最后父母把他送到了丑小鸭中学。通过几天的接触,老师发现这个孩子有时攻击他人,有时又讨好他人,很矛盾。一次偶然的机会,阳阳透露父母关系一直很不好,爸爸经常家暴他和妈妈。家庭本该承担起给予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功能,如今只剩下暴力和危险,孩子只能通过攻击和讨好自保。

事实上,不少父母只顾着让孩子好好学习,家庭也仅保留了教育功能,却忘了履行最基本的家庭功能,包括吃饭、睡觉、娱乐、情感支持等。其实,只要家庭功能正常了,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他就能正常成长,状态自然就好了。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童童吗?他虽然厌学、害怕考试,但如果是自己特别擅长的科目,也會忍不住想去考。明明那么害怕考试,为什么却离不开?在他的成长经历中,老师和父母对他的唯一评价标准就是考试,一旦失去,他会很失落。可即便这次成绩提高了,即便未来每次都能考得很好,考试结束之后呢?有学生考上名牌大学才一个多星期就不读了,为什么?因为按照评价标准,他已经成功了,接下来的人生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学校教育主要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是标准统一的教育,但家庭教育是人文教育,是个性化教育。父母不能把家庭教育变成学校教育,只盯着孩子的成绩,而要看到孩子这个人,不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和孩子站在统一战线上。同时,父母要明确告诉孩子,上学就是为了寻找玩伴,把上学和玩耍、快乐、成长、收获连接起来,孩子会更有动力去学校。

有人会问,这么做之后,孩子一定会改变吗?这也是很多把孩子送到丑小鸭中学的父母和老师的疑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希望我能改变孩子。我想说的是,丑小鸭中学做的从来都不是改变孩子,而是帮助孩子。

在我看来,帮助和改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主体不同:改变,我是主体,孩子是客体,我要改变孩子。帮助,孩子是主体,他遇到了困难,我来帮助他。设定不同:改变是设定孩子有问题,我设定你是个坏蛋,所以我要改变你,我要把你变成怎样怎样。帮助则没有设定孩子有问题,是他想成为怎样。举个例子,房子是白色的,我要把它变成红色,因为白色不好看,这是改变。房子是白色的,孩子想把它刷成红色,我帮他一起实现这个目标,这是帮助。

看到这儿,有人可能会觉得有那么多事要做,有点儿不知道该从哪儿入手。其实,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一件事:帮助孩子恢复到正常的生命状态—正常吃饭、正常睡觉、正常交往。人的状态好了,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文中故事主角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张洋童童小乐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大家会这样说
童童的老爷车
暑假作业
古灵精怪的小乐弟
古灵精怪的小乐弟
肥水不流外人田
忙碌的天空
家外有家?一张欠条揭开“好男人”自杀真相
家外有家?一张欠条揭开“好男人”自杀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