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磊
[摘 要] 课堂上常常会涌现出一些新想法,出现一些新困惑,有时还会产生一些新问题,进而形成了动态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动态资源,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课堂知识,让课堂变得更灵动,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具生命力。
[关键词] 动态资源;课堂教学;生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都比较活跃,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有可能是学生独特的见解,有可能是他们大胆的猜想,也有可能是他们的困惑,这些“意外”都是宝贵的课堂生成性资源,也正是课堂上产生了这些“意外”,才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应对课堂上产生的这些“意外”呢?笔者节选了一些教学片段,通过这些片段,想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一、捕捉精彩,拓展思维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看待问题时常会出现一些个性张扬的想法和思路。面对这些想法和思路,教师要学会尊重和接纳,要多加鼓励和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去思考、去表达,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1 巧变正方形
师:现有一个用铁丝围成的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你是否能将它变成正方形呢?怎么变?你能想出几种好办法吗?(问题给出后,学生不仅思考如何变,而且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操作,探究的热情被激发)
生1:可以将这个长方形拉直变成一条线段,再将其对折再对折就得到4条边,把这4条边围起来就是一个正方形了。
师:是吗?那你依据的是什么呢?
生1:我是根据周长相等的思路,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周长为28厘米,则正方形的边长为7厘米。
师:这确实是个好方法,大家也是这样想的吗?
生2:我可以不用计算周长就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师:请讲讲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生2:用长方形一条长加一条宽的长度除以2就可以得到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8+6)÷2=7(厘米)。(生2的话音刚落,有个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说说自己的想法了)
生3:我与生2的计算过程相同,也是利用(8+6)÷2=7(厘米)求出边长,但是我是这样想的,以前我们在做分糖的游戏时就是多的人给少的人一些,让两个人一样多。将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就是将长变短一点,宽增加一点,只要长的分给短的一点,问题就解决了。本题中长和宽的差为2厘米,因此只要将长分给宽1厘米,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教室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很好,利用“分一分”轻松地解决了问题,生3能想出这个好办法,他在生活中一定也是个爱分享的好孩子。
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愉快,教师给学生时间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享受到了探究的乐趣。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往往会呈现不同的精彩。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去经历一些“做”数学的活动,让活动与数学相结合,数学与生活相结合,通过亲身实践明晰认知,通过合作交流,开阔视野,让学生享受合作与分享的快乐,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二、发散思维,深化理解
教师不仅是知识讲授者,而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就要善于激励、鼓舞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想法可能不成熟、不完整,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一引”,让思维走向更深处。
案例2 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师: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你用乘法解决过哪些问题呢?
(问题给出后,学生列举了很多实际应用的小案例,例如在超市购物时,买一瓶饮料5元,那么买2瓶多少钱?也有学生就地取材,选择了教室中应用乘法的案例。)
生1:我们教室一扇窗户有6块玻璃,一共有6扇窗户,则一共有几块玻璃?
生2:假如某班共有4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问一共有多少人?
师:很好,和我们班的情况差不多,不过我们班第4组少了1个人,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
生3:23人。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3:6×4=24(人),24-1=23(人)。
师:很好,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3:我是先从其他班“借”1个人,这样使各小组人数相同,利用乘法先求出一共多少人,再将借来的人从总数中减去。
师:很好的解题思路,如果不用请求别人的帮忙,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生4:我们可以先算出前面3个组的人数,接下来加上第四组的人数,6×3=18(人),18+5=23(人)。
师:我们之前分组是纵向分的,一竖排为一组,如果现在我们横向看,可以怎么算呢?
生5:横向看,一共分为6行,前面5行每行4人,最后一行3人。如果用生3的思路“借”1个人,就是“6×4=24(人),24-1=23(人)”,如果用生4的思路直接计算就是“5×4=20(人),20+3=23(人)”。
在教学中,教师筛选了学生可以直接看得见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觀察,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解决问题,这样由表及里潜移默化的引导,发散并深化了学生的思维。
[?]三、适时引导,扫清障碍
学生在理解问题,应用知识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尤其面对一些抽象的、复杂的问题时更容易卡壳,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的小应用进行引导,借助生活的直观性来消除思维障碍。
案例3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师:刚刚我们一起用竖式计算了48÷2,现在请大家试一试,如何用竖式计算48÷3。(教师让学生独自完成,教师巡视)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几种解法哪个对呢?(教师板书展示巡视结果)
师:你认为哪个是对的呢?(教师板书展示竖式)
对比展示后,之前出现错误的学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可以加深理解,教师又借助学生分木棒的经验进行引导。
师:现在我们3个人一组,每组拿出48根木棒,尝试分一分。
生1:我们组的48根木棒是4捆整捆的,每捆10根,还有8根单根的,4整捆的可以每人1捆,现在还剩下1捆和8根单根的,若单独分会分不开,这时我们将1捆整的和8根单根的放在一起,这样,每人可以再分6根,所以每人分得16根。
师:说得真好,你们也是这样分的吗?(很多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从上面竖式看,虽然学生得出的答案都是16,但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因此使旧知在迁移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教学中,当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不能仅让学生进行机械的模仿来解决问题,而是应该通过联系性引导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真正意义,这样学生学习好“两位数除一位数”后,可以引导有余力的学生尝试“三位数除一位数”,接下来再推广至“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只要学生真正地掌握了算法和算理,就可以自由地实现知识的迁移,这无疑对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经历错误,促进全面提升
学习的过程中都会产生错误,解决了错误可以更好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视错误、直面错误。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将教学经验直接讲授给学生,对于易错点进行重点的强调,这样使学生经历错误的机会变少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学生解题的正确率会有所提升,然因学生缺少经历错误的过程,对知识点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缺乏深刻性,这样势必会影响后期知识的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去经历错误,同时,带领学生做好错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通过对错误所折射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查缺补漏,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课堂是动态的,教师要用一双“慧眼”去捕捉、去筛选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深化理解,同时借助生成性资源寻找新的“生长点”,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