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百义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以及传播手段的迭代发展,为以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承为使命的出版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从出版流程到出版管理,从生产到消费,无不随着技术的发展以指数态势升级。从最初的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到近年来的数据库出版、全媒体出版、云出版等,新的出版形态不断涌现,读者的消费行为与时俱进,在变革中不断构成新的出版生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语义分析技术、增强现实、量子技术等新技术的运用,读者知识获取与需求的方式,对出版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业内专家和學者努力从实践与理论上探讨出版业新的发展方向,寻求解决方案。但是,在此之前,学界和出版界关于数字出版,特别是知识服务的研究,关注得比较多的是数字出版的宏观理论。如在“智网”以“数字出版”作为主题检索,截至2022年10月5日,有19105篇相关的研究文章,但如果以“数字出版技术”作为主题关键词检索,则只有1587篇相关的文章;如果以“知识服务”作为主题检索,有11846篇中文文献;但以“出版知识服务”检索,只有441篇中文文献。知识服务的研究领域,过去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将知识服务引入出版领域,始于王明亮2004年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上的《科技期刊出版的知识服务化》一文,但研究出版知识服务的专著,基本阙如。同时,数字出版及知识服务的研究,重宏观、重概念,轻实践、轻技术。笔者过去虽然也曾对数字出版进行过少量研究,跟踪观察数字出版的进程,但作为文科生,往往局限于数字出版的政策层面,强调数字出版的重要性,关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的可能。至于数字出版特别是知识服务的实施路径、技术通道、工具及平台,鉴于笔者的研究兴趣与知识盲区,则基本没有涉猎。所以,笔者的观察如同大多数业内的研究者一样,绕着数字出版的外围打圈圈。这种研究,在呼吁社会和业界重视数字出版的早期有其引导作用,但对于深入数字出版的领地,沿着产业发展的逻辑进一步深入,则显得有些隔靴搔痒。最近,笔者读到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袁小群副教授《基于知识库的出版知识服务实现》一书,顿感耳目一新。他认为“随着信息爆炸的来临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碎片化时空条件下的内容个性化定制已成为数字阅读的必然需求”,因此,基于出版业的定位与使命,结合新技术发展的可能,针对读者日益增强的个性化的出版知识服务,他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知识服务解决方案”。
作者设计的这套方案包括知识库的构建、出版知识服务内容的生产、出版知识服务平台的搭建三个部分,基本涵盖和贯穿了出版知识服务的全流程。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用户需求和出版知识服务两个核心研究要点展开,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必要性和用户的消费行为与需求分析,并引出基于用户需求的出版服务模式分析;而出版知识服务则主要从概念辨析,与用户需求、信息资源和数字内容的关系,出版知识服务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基于知识库的出版知识服务出版模式中各个出版环节的实现方式。为此,该书首先对知识库在出版知识服务中的重要地位进行阐释,设计了知识服务资源粒度确定方案,并以中小学教学资源为例介绍如何利用领域本体构建出版知识服务的知识库。随后,该书从数字内容生产、语义检索模型、用户偏好模型等角度着手研究,构建基于用户偏好的检索内容推荐系统,实现通过用户行为与用户信息判断用户阅读意图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本书在理解用户认知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理想认知的出版内容重组的实现框架。最后在明晰自动排版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视觉焦点的全媒体自动排版方法。第三部分则针对数字出版内容多模态呈现的特点,综合利用云计算、博弈和优化等理论,构建一种基于云的数字出版服务平台智能管理方案,以应对大范围随时随地的用户多模态内容消费需求,为出版知识服务平台的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提供保障。
关于出版知识服务,虽然业界也有所研究,但主要是围绕出版主体,从用户角度审视知识服务模式的则很少。而且,研究多是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出发,缺少从技术角度来提出解决方案。作者袁小群先生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博士生,在博士后阶段投身于数字出版的研究。与文科专业出身的研究者或纯理工科的毕业生相比,他多了一双观察出版进程的“复眼”。用他的导师方卿先生的话说,是多了一种“技术思维”。所以,袁先生的大作送给笔者后,虽然笔者对书中的很多公式图表等技术参数理解上感到力不从心,但也为他立足技术前沿贡献系统解决方案而感到欣慰。笔者认为,本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创新性
现有的出版知识服务研究主要从出版的内容与技术、具体的出版方式和出版实践三个角度着手,而鲜少有从用户视角出发进行出版研究的。实际上,用户才是出版知识服务的决定因素,用户的需求决定着出版内容与出版形态。本书从用户视角展开研究,一方面弥补了相关研究视角的缺失,另一方面也使研究成果立足于用户需求,更符合出版知识服务的运用场景。为此,作者从用户内容消费入手,对用户内容消费需求进行分析,以出版知识服务内容流通为主线,引入语义技术、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优化理论以及网络通信技术,从出版内容资源管理、出版物动态生成以及服务提供与优化三个角度来进行高度融合,为用户服务,将知识定制化、差异化出版,满足用户的需要。也就是说,经过出版者的努力,每位读者所接收到的知识都不尽相同。这一方面提高了正版出版物的知识服务水平,使盗版出版物难以望其项背,并对读者的消费习惯进行正向驯化;另一方面使得盗版制作的成本大大提升,让不法分子难以进行盗版制作,最终实现弥补当前数字出版存在的匿名性、可复制性缺陷,促进出版产业良性发展。如何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组织,强化以用户为中心的出版服务理念,作者提出主要是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组织和呈现出版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义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语义推断方面的优势,根据用户需求形成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出版内容。显然,从用户需求判断、知识获取、内容聚合、主题确定、内容重组到自动排版全流程的个性化出版服务,必须让用户需求渗透出版的每一个环节,最终形成符合用户认知机制和实际需求的个性化出版物,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与消费需求。
同时,在构建出版知识服务模式时,作者运用了多学科的知识。如针对当前的网络环境,从技术上提出实现个性定制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时,作者运用文献分析、定性定量分析以及理论建模、数据挖掘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自然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实现不同学科种类间的有机融合。再如为了应对知识服务提供过程中海量信息过载以及内容冗余等问题,引入了神经信息学的知识,通过对用户阅读信息的分析归纳,提取用户阅读时的视觉规律,进而设计出相应的自动排版解决方案。
二、系统性
本书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重构数字出版的流程与逻辑,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需要,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以用户为中心的出版流程,如构建知识库、根据用户需求获取知识、根据知识凝练主题、根据用户认知机制和文本表征空间重组内容、根据用户视觉规律进行自动排版等为主要环节的出版流程进行出版物生产。这套全新流程能够全方位满足用户不同的认知能力与阅读需求,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也能提高内容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内容冗余与出版成本,实现真实意义上的动态化、个性化的出版模式。该出版模式的各环节都具备动态特征。随着用户需求的改变,出版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也会发生改变。整个出版流程进行着动态选择、动态聚合、动态重组与动态排版等动态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实施都根据用户的差异性而不同。可以认为,每一次用户需求所引发的出版实践都不尽相同,独具个性,而出版流程的动态化与个性化必然带来出版成果的差异化。全方位动态化的出版流程所产出的出版物也具备动态化和个性化的特征。
三、实用性
本书不仅是一本在理論上探讨出版知识服务的学术专著,更是立足于实际,为出版行业数字出版跃迁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无论是知识库的构建,还是出版知识服务内容的生产、出版知识服务平台的搭建,作者对每一个具体环节的操作框架都进行了详细论述,也适当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用以支撑实现方案的制订。如过去国内中小出版企业在开展数字出版服务时,主要是各自建设自己的服务平台,结果一方面资金短缺,另一方面资源有限,平台优质内容缺乏,很难为用户提供满意的知识服务。本书作者提出了“联合云环境下云出版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的设想与方案,则解决了小而全、大而不全的局面。方案中,作者提出引入云计算技术,主张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分布的各类网络信息资源组织起来,构建资源池,并以“统一调度和按需服务的方式为终端提供服务”。不过,他也认为这种“中心节点服务方式”虽然能够“有利于企业降低系统运营成本、减少资金投入,并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还是“受出版企业自身各类网络资源的限制”。知识服务理想的解决方式是借鉴“联合云计算思想”,即不同出版企业将各自的出版云联合在一起,通过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为此,作者通过设计联合云出版服务的商业模式,建立博弈模型,对出版企业的云平台和联合云平台的可行性、效果进行分析,并在联合云环境下出版平台间合作服务的基础上,提出扩展策略。实验证明,这种策略能在保证云出版内容服务品质的前提下,扩大云出版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规模,提高云出版知识服务的收益。
综上所述,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出版知识服务的学术专著,其理论研究与技术研究并重,学术意义与实践意义兼备,它为推进中国出版业的出版知识服务提供了较为完备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这本书应当引起学界和出版界的重视,相信它会对推动中国出版业的科学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当然,本书关于“知识服务将是出版的未来”的论断,还有待商榷。通过人工智能,语义出版和大数据等技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是能够满足读者的即时需求,但人的需求有不同的层次,有些是实用性的需求,如K12教育,但知识的系统获得与人格的养成需要广泛系统的阅读。阅读的内容如果是碎片化的颗粒,则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相互的联系。如某一哲学思想,需要通读全文才能完整体会。因此,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如何帮助读者形成具有广度与深度的系统性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数字化条件下的知识服务作为一种出版的形态,可以弥补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的不足,但如果说能够代替上述服务方式的功能,成为出版的未来,笔者觉得还言之过早。不过,这是另外一篇文章的内容了。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编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