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新要求

2022-05-30 19:42刘芳
出版参考 2022年11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新时代

刘芳

摘 要:新时代,我国的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须培育和建设世界一流的编辑队伍,科技期刊编辑应积极顺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等基本素养。

关键词:新时代 科技期刊 编辑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为推进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1][2]世界一流的期刊,必须有世界一流的编辑队伍。科技期刊编辑应积极顺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国际视野、创新意识。

一、良好的政治素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出版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2021年10月26日致信祝贺人民出版社成立100周年时,他以“三个始终”“三个着力”阐明了新时期出版工作的方向和使命。科技期刊编辑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筑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担当好新时代使命任务。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科技期刊编辑认为,自然科学技术无阶级性,它在价值上是中立的,不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一个完全脱离政治的纯技术性工作,不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这些错误认知的存在,充分说明我国一些科技期刊编辑还没有完全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自然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从科学技术的阶级属性来看,科学技术本身并不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然而,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活动密不可分,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存,科学技术的研究者和使用者作为阶级社会的人,所产生的各种思想包括科学技术都会不可避免地反映特定阶级的思想、意识和观点。因此,科学技术的价值观、方法论、阶级性,往往体现为特定阶级的价值观、方法论、阶级性。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等著作中[3][4],深刻揭示了意识形态对自然科学研究产生作用的客观规律,科学论述了形而上学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关系,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从此,自然辩证法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的核心要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当今世界,自然科学研究如果脱离了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指导,将无法解决科学中方法危机、环保问题、科学伦理问题等,也将无法辨别以科学研究为名来达到政治目的的图谋。例如,有的西方国家企图通过新冠肺炎病毒溯源这个科学问题抹黑中国,同时,刻意忽视或否认中国疫苗的科学数据,极力贬低中国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因此,自然科学越是发展,科技期刊编辑越是要学习哲学,尤其是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做到头脑清醒、判断敏锐、理论扎实。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80余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走出了一条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红色育人路”。《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指导思想。编辑在工作中都能严把意识形态关,对每一篇稿件的政治立场、观点都要进行分析研判,注重发现其中隐含的意识形态问题,注重判断论文作者是否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科学技术研究中,注重鉴别科学研究中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方法论和政治图谋。

二、多元化的专业能力

科技期刊编辑要有较强的编辑业务水平,全面掌握采、编、审、校等编辑加工知识,使刊发的文章不仅符合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而且要帮助作者提炼观点、思路,完善论点论据,精练、准确地把文章展现给读者。[5]这是一名合格的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但是对标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目标和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这些还远远不够。

(一)完善和更新学科知识结构,提升学术水平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对编辑队伍的学术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编辑大多都是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队伍全部是来自相关领域的优秀科研人员,具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能够及时跟踪掌握科技前沿动态,熟悉本领域的知识图谱、发展历史、创新团队、著名专家,能够敏锐地洞察本领域科研热点、研究进展、最新突破、重大问题等。同时,通过参加学术论坛、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对新技术、新发现、新发明的学习和理解,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和扩展知识容量。

(二)培养信息化应用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及多媒体融合、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的出现,科技期刊已经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编辑必须积极顺应期刊信息化发展趋势,培养在期刊出版、编辑、选题、运营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了解掌握网络媒体制作、网站管理和社交平台运营方法,熟练运用网络检索技术、数字化采编系统、人工智能编辑系统、数字出版平台,了解网络安全技术和数字版权登记、保护、管理、运用等方面的知识等。例如: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提出的“数字优先出版”战略,通过对出版流程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改造,极大提升了编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使得更多更新的科技成果能够第一时间呈现在全世界的读者面前。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对科技期刊的内容资源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设计开发数字内容产品,为期刊用户提供了一站式数字出版和信息获取平台,每年网上销售收入可达数十亿美元。为突破传统纸质科技期刊受众面窄、传播效率低、表现形式单一的瓶颈,《北京理工大學学报》重点加强了编辑队伍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培训,编辑可以通过数字出版平台、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畅通了“刊”和“网”双向信息交互渠道,加强了编辑与作者、读者的互动交流,实现了从传统纸媒向互联网、云端、多媒体迁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的优势,让期刊用户能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内容服务,增强了期刊的时效性、可及性、影响力。

三、广阔的国际视野

科技期刊出版的全球化和国际化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国外科技期刊通过合作、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不断做大做强,巩固竞争优势,并借助全球化的营销网络,加速扩张。例如,施普林格出版集团与世界知名的生物学、生命科学领域期刊都建立了合作关系。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收购了《柳叶刀》,并购了美国哈考特出版集团等多家知名出版社,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世界医学领域的优势地位。我国科技期刊出版要获得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地位,跻身世界一流期刊,编辑队伍必须要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要积极对接国际创新资源,与国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开展合作交流,推动国际科研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拓展培育国际优秀稿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注重学习借鉴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的编辑、出版、发行、合作经验,主动把全球化战略贯穿在期刊运营的基本理念和运作方式之中,了解掌握和运用国际出版标准、规则,进一步提高稿源、编审、出版、发行等方面的国际化水平。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国际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共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与6大洲77个国家和地区的362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借助学校的全球合作网络,学报积极拓展期刊的出版和经营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跨文化交流,增强期刊的学术认同和国际认同,全面融入全球科技期刊出版体系。

四、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科技期刊发展的不竭动力。编辑在整个编辑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推动科技期刊发展的新思维、新模式、新举措。

(一)选题策划的创新

选题策划是科技期刊的灵魂和基础,是编辑的学术专业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期刊的内容要丰富、形式要新颖、视角要广阔,这离不开编辑选题策划的创新能力。[6]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注重用户体验,及时听取读者、作者对选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注重“大眼光小切口”,在密切跟踪学术动态的基础上,找准符合自身学术资源优势的切入点,及时发现挖掘本领域的新发现、新进展,这样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才能符合最新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才能富有创造力和强烈的吸引力。[7]笔者依托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聚焦人工智能领域,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会、专家讲座等,积聚专家资源,广泛联系优秀创新团队和著名专家,贴近服务,主动从创新资源丰富的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和创新型企业获取知识创新信息,约请知名学者撰稿,介绍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现挖掘该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助力计算机科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10%。

(二)要有精品意识

精品意识是创新意识的精髓和内在要求,也是编辑学术水平、职业修养的综合表现。编辑必须树立精品意识。树立精品意识要注重培养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力求刊载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方法有创新、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应用前景的精品之作。实践证明,世界知名科技期刊都将精品意识贯穿于办刊理念,落实在编辑工作全流程。因此,科技期刊编辑要注重打磨精品,树立期刊品牌。完善期刊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编校和印刷等关键流程的质量控制,精心策划、精心编辑、精心设计,从源头上把控文章主题、内容、质量。充分调动多方资源,在选题策划、内容构思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引导期刊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版式设计要遵循规范性、艺术性、整体性原则,把期刊的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起来,做到赏心悦目,严谨规范。

(三)要有特色意识

国内外知名科技期刊都注重把资源集中在某一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例如,《自然》于1996年将生物月刊又细分为《自然生物技术》《自然化学生物学》《自然细胞生物学》等,以集中突出专业性。北京理工大学创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军用光学仪器专业——光学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创了研究制造各军兵种所需光学仪器的先河。历经六十余载的建设与发展,光学与电子专业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学术成果显著。笔者根据《北京理工大学学报》作者群、读者群的特点,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的光学与电子这个优势学科,根据用户所需,在内容、编排上突出专业特色,精心策划选题,制订组稿计划,着力在特色上做文章,注重培养、善于发现特色论文的“慧眼”,从众多的稿件中寻找和发现反映本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向、体现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色学术论文。同时,发挥编委会的作用,重点向该领域的权威专家约稿,跟踪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的科研成果。通过刊发特色论文,支撑和带动期刊特色化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五、结 语

新时代的科技期刊编辑肩负着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历史重任,要加快培育符合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新要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多元化的专业能力、广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编辑价值,更好地履行编辑职责,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系北京理工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新时代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实践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