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整顿作风问题的实践及其启示

2022-05-30 23:06靳宇峰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作风建设官僚主义党的建设

[摘要]黨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的身份转变和大规模建设改造工作的展开,各项工作中发现的作风问题层出不穷。当时国内外环境复杂,政局未稳,为了巩固新政权,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了整风运动、整党运动、三反运动等三次重要的整顿党的作风的专项运动,以雷霆手段迅速遏制住了当时的不良风气,为之后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选取该时间段进行整顿作风的研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对当前落实党要管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严肃全党的党风党纪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作风建设;党的建设;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作者简介]靳宇峰,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387 。

[中图分类号] D2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11-0037-08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业凋敝的局面,党带领全国人民全力进行恢复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转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事件严重影响了恢复工作的进行。党对于新政权建立初期出现的各种不良问题采取雷霆手段,主动出击,并接连开展了整顿作风的专项行动,迅速稳定了社会局面,巩固了新政权,也为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整治作风问题的原因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经济和建设的工作中,党中央发现在各个领域都存在严重的思想问题和作风问题。当时,全国的剿匪任务、肃清国民党残余的任务还没有完全完成,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还处于危机四伏的状态之中。在这样复杂和危险的情况下,党内和政府内部出现的各种不良风气,对政权的稳固影响巨大,同时对于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考验也是巨大的。因此,党中央下定决心,要坚决肃清这股不良风气带来的影响和隐患。

(一)党从局部执政转为全面执政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22年的武装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而革命的成功和新政权的建立所带来的巨大自信以及进城后舒适的生活,使部分党员干部有了功成名就、革命到头的思想,这对于刚刚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身份的变化带来了思想上的转变。在还未取得全国政权之前,党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那个缺衣少穿,物质匮乏的年代,绝大部分革命干部都对革命抱有坚定的信心,能够做到同甘共苦,为了理想信念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一切。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作为党的领袖,毛泽东以史为鉴,结合历史上李自成的成败教训,对于取得政权后会不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反复强调:“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①然而,现实很快印证了毛泽东的担忧。1950年春天,在东北人民政府财政部的内部检查中,共查出各类贪污干部2318个,共贪污520余亿元(旧币)。新中国成立仅仅一年不到,就出现了如此严重的贪腐问题,说明当时党内一部分人的思想已经开始悄然发生了变化,以胜利者自居,贪图享受的风气开始蔓延开来,幻想做新的“官老爷”。若不对这种风气加以整顿,对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执政地位的转变带来了执政方式的变化。在革命战争时期,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各地解放区都比较分散,党中央能够直接领导只有延安及周边地区。在相对小的执政范围内,党可以对所辖各级政府出现的各种细节问题进行直接的指导、干预和调整,执政难度相对较低,处理问题也得以面面俱到,取得大部分人民群众的拥戴是相对容易的。在延安时期,各种规定都可以根据各种具体问题而设置,比如当时中央就规定,公职人员一律不得有干预商业活动的行为,违者贪污金额达50元者革职,超500元以上者判处死刑。而在取得了全国政权后,面对全国范围内各地方不同的情况,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使政府能够高效地运转,成为了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又一大难题。有些干部在担任政府职务时,思想滑坡,不求进取,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依旧沿用战争年代的旧思想、旧方法,忽视群众利益,寻求用“短突快”的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的方式粗暴地解决问题。在农村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干部懒政怠政,贪污腐败,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新湖南报》就虚拟了一个叫“李四喜”②的基层干部,并在基层开展关于“李四喜思想”的大讨论,借以讽刺批评在土地改革过程当中农村基层干部出现的麻痹大意和官僚主义思想。今时不同往日,执政全国比起之前各个解放区各自进行管理和建设相比,明显要困难得多,复杂得多,也细致得多。这就要求全党必须端正态度,努力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以适应新的身份和工作。

著名华侨陈嘉庚对此问题曾有过思考,他在到访延安时就曾对中国共产党党内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表示担忧,他表示,“老陕北革命区较为贫瘠,交通闭塞,商品经济尚未兴盛,民风淳朴,因此治理起来较为容易;但如果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全中国后,在区域广大、商品经济发达、人口繁杂的中南富庶地区,是否还能沿袭延安精神,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及时纠正党内出现的错误,继续为人民谋福利”③,这是一个全党都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二)严峻的国际形势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严峻的国际形势对于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冷战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对立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上被封锁的重要原因之一。考虑到台湾问题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对此,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对新中国穷极手段进行封锁、破坏和颠覆活动。美国联合台湾向大陆派遣特务人员,组织反动会道门进行武装暴动和暗杀活动,甚至企图在国庆庆典仪式上对党的主要领导人进行刺杀,这些企图在中国公安干警的努力下被一一侦破;美国还联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和政治上的制裁,1949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用48号法案取代了41号法案,阻止中国获得一切能直接用于军事和经济建设的物质与装备,开启了对华严厉的贸易制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更是吊销了中国大陆包括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出口许可证,对中国进行更严厉的禁运;不仅如此,美国还将对新中国的经济制裁通过联合国将其变为合法的集体行动,要求各国都不可以给予中国任何物质的援助。美国的行为就是抓住了新中国经济发展薄弱的要害,要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于急需恢复经济的新中国来说,是一个突发的黑天鹅事件。朝鲜战争爆发突然,且原本属于朝鲜内战,但由于美国的加入,战争的性质开始变得复杂了起来。面对已经出现的美空军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丹东的情况,党中央判断如果朝鲜人民军顶不住美军的压力而全线溃败的话,战火就有可能烧到中朝边境,威胁中国的国防安全。为了给中国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也出于当时冷战背景下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朝鲜的求援和苏联的态度,中国选择了出兵朝鲜。当时的口号是保家卫国,因为这场战争的胜败对于中国日后能否有一个安定的经济建设环境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党中央决定集合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抗美援朝。当时,中国正处于过渡时期,三大改造尚未完成,社会上的经济成分还比较复杂,有一些不法资本家看中了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部队大量采购食品、药品等物资的机会,想趁此发一笔战争财。他们或囤积居奇,或待价而沽,更有甚者勾结收买采购物资的干部,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兜售假药、劣质药和污染的急救包,导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因此致残致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另外,为了支援朝鲜,东北成为了物资转运和存储的集散地,全国大量的物资和资金都向东北倾斜。但有一些干部在工作上懒惰懈怠,導致送往朝鲜前线的物资转运迟缓;还有部分党员干部趁工作之便,大肆收敛钱财,贪污公款,贪图享乐。“根据东北人民政府财政部1950年1月至8月不完全统计,在这8个月中,累计审查的贪污分子有2358人,贪污公款多达500余亿东北币。”④这些问题在发现时就已经不再是苗头,而是已经成了可能影响抗美援朝战局的巨大隐患,中央决定严查存在的贪污腐败和奢靡享乐等作风问题,发现一起,通报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严峻的国际形势时刻提醒着中国,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敌视和破坏一刻也不会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保持全党全国的高度团结,对于各种思想问题和作风问题引发的破坏国家建设和团结的行为,都要予以严厉打击,才能共克时艰。

(三)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和治安情况不容乐观。各种反动会道门组织和商会鱼龙混杂。党员干部在这种环境下开展工作,不光要自己坚守底线和信仰,而且还要提防各种来自外部的腐蚀和威胁。

封建残毒和国民党残余势力暗流涌动。新中国成立后,解放战争依然还在进行。当时,国民党残余势力依然龟缩西南、华南和沿海地区的一些岛屿,与当地地主民团和土匪武装勾结,企图做困兽之斗。这些顽固的地主和反动派依靠自己在当地的残存势力,对派驻基层的干部在工作上横加阻挠,使土地改革和城市社会改造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国民党反动派的散兵游勇和潜伏特务勾结土匪恶霸,对革命干部和群众展开疯狂的报复和暗杀活动,对经济建设活动进行破坏,企图用卑劣手段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权。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一些干部因为斗争经验不足,认为新中国已经成立,战争的危险就已经消除,在工作中就产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对于反动派残余势力的清剿、审判和改造工作放松警惕,有些罪大恶极、身负重罪、手染革命烈士鲜血的地主恶霸和国民党反动派因此逃脱了人民的审判;还有一些同志因为疏忽大意使得自己或其他同志在工作中遭到了潜伏特务的暗杀,因此致残或牺牲。为此,中央发出了《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要对这些企图破坏新政权的反革命分子进行严厉的打击,同时,鉴于在工作中党的干部因疏忽和错误产生的严重后果,党中央也决定对党内的不良思想和工作作风开展严格地整顿。

资本家对党员干部进行腐蚀和拉拢。中国自近代以来,随着列强的入侵,资本主义略有发展,资产阶级在中国社会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一直是党的统战对象,为了早日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在有团结有斗争的前提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依然是党合作的对象,在党的领导下,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贡献力量。然而,在大趋势向好的前提下,资本的逐利性和贪婪性依然使得某些不法资本家铤而走险,试图拉拢某些意志不坚定的党员干部为其牟利。在“糖衣炮弹”的不断进攻下,一些干部“底线失守”,滋生出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在生活上也逐渐放弃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开始追求奢侈的生活。不仅如此,为了维系这种奢靡的生活,这些被资本腐蚀的干部逐渐沦为金钱的奴隶,开始为资本“服务”,为资本家大开其道,甚至沦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保护伞”。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还有许多新解放区的群众对于新政府并不了解,以这样的状态开展工作,对于日后政府威信的建立和后续经济建设工作的展开非常不利。因此,大力整顿作风问题,杜绝贪污腐败、骄奢淫逸、官僚主义等现象,对于快速树立新政权的形象,提升和建立党在这些地区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和信任,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整顿作风问题的基本步骤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复杂局面下,面对接连出现的各种作风问题,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大力整治作风问题的行动,使过渡时期国内没有发生很大的波动,为之后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肃清党内的各种思想不纯洁而导致的作风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和运动,这其中,整风运动、整党运动、三反运动作为最有代表性的三次专门的运动,各有侧重,接替进行,互有配合,对党内的不良风气展开全面的整治。

(一)整风运动打响了党身份转变后整顿作风的“第一枪”

整风运动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的第一次针对党内不良思想和作风问题的专项运动。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向全国各级政府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在指示中,中央明确指出:“很多人的思想作风极为不纯,还没有来得及给以有计划的教育训练;由于老党员老干部中亦有很多人骄傲自满,发展了严重的命令主义作风,任意违反党与人民政府的政策,采取蛮横态度去完成工作任务,破坏党与人民政府的威信,引起人民不满,甚且有贪污腐化、政治上堕落颓废、犯法乱纪等极端严重现象发生,这些情况,迫切地要求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⑤这次整风的主要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指示要求,要自上而下,在各级政府中开展整风训练班,通过文件学习、工作总结、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方式开展学习。毛泽东要求中央要起带头作用,然后到省市县区各级政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学习班。

在整风运动开展以后,各地方都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自身情况开展了各种学习会和培训班。但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各个地方实际情况不同,有的地方经济恢复情况良好,社会环境恢复正常,这些地方的干部参加的学习和培训就相对比较系统和完整;比如北京、上海、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在社会面恢复正常后,各级领导干部有序地集中整训,整风学习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而新解放区在当时还面临着土改、减租、反特、剿匪和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的任务,各级干部很难有时间集中到一起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因此,这些地方的整风依据自身情况,开展的时间比较短,有的就在工作实践中就开展了整风学习。

到1950年12月底,为期半年多的整风运动胜利结束。各地的党委和各级政府都自检自查,揭露自身存在的各种形式主义、命令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并遵照中央的指示,严格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党员做出了相应的处理。在经过学习和培训之后,大部分党员都提高了自身的党性修养,在组织生活会中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对自己之前或身边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反省。

这次整风运动提高了干部的思想觉悟,改进了工作作风。从整体上看,本次整风运动基本达到了中央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南京市在汇报和总结整风运动过程当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时候提出,有些领导干部表面上遵从中央指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整风,但实际上是贪图省事,照葫芦画瓢,搬其他地方的经验,并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有些地方对整风文件的精神领会不够认真,在整风过程当中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面对这些问题,南京市委要求各级政府要在整风过程中注意工作方法,整风运动的本意是整顿党内的不良思想和作风,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用了同样错误的方法来进行整顿工作,那就是用错误的方法来整顿错误,是不可取的。

经过了半年多的努力,整风运动胜利结束。全党的思想认识和作风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初步遏制住了当时频发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贪污腐败、懒散懈怠等不良现象,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特别是新解放区人民心中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为后续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二)整党运动接续而上,继续深挖党内不良思想

整风运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次针对作风问题的专项行动,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时间较短,对于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和组织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为了巩固前一段整风运动取得的成绩,刘少奇在中共中央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报告。报告指出:“由于中国革命已经胜利,新的更伟大更艰苦的革命任务已经被提了出来,因此,今后共产党员必须比过去具有更高的条件,才能在新形势下担起建设新中国的革命重任。”⑥会后,党中央向全国各级党组织发出了针对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和发展新党员的有关决议,并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党建工作,其主要内容是提高党员党性素养和执行能力,彻底改变党的组织上、思想上不纯的现状。整党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选派和抽调了一批作风正派,久经考验,党性坚定,业务过硬的干部,在进行培训后派往基层负责整党工作。与此同时,整党试点的建设工作也随之展开,选取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工作组,将其经验向全国其他地区推广。第二个阶段是在基层整党教育开展后,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整顿。主要内容就是审查各地区党员的管理情况,包括党员的入党程序、材料、背景调查、工作情况等,对于审查有问题的予以谈话,对于有严重问题的,例如在革命战争时期有投敌叛变、钻营投机、腐化堕落情況的予以党纪国法处分,将其劝退或开除出党。

整党运动事关每一个党员,因此中央要求在整党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审查以避免出现偏差或错误,既不能放走坏分子,也不能误伤好同志。各地区在遵照中央指示精神的前提下,也要考虑自身情况,比如有些革命老区或者农村的党组织,人员分散或流动性大,一般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审查工作;这些地区整党期间一般着力解决现有党员的审查工作,没有特殊情况不再发展新党员;而城市中的工厂、企业、学校为了不耽误生产和教学工作,一般要求没有特殊情况尽快完成整党工作。

整党运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整顿党组织的运动,在进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有一部分是之前整风运动未能及时解决的,也有一部分是新发现的。根据情况的不同,党中央根据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将有问题的党员分门别类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处理。从1951年3月到1953年6月,有32.8万多人被清除出党组织。到1954年春,被开除党籍和劝退的人数达41万人,占全国党员总数的6.4%。各级党组织在处理问题党员的同时,根据中央的意见和以往的经验教训,开始有计划地吸收新党员,积极稳妥地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到1953年6月底,根据新条例组织吸收了约107万名新党员,建立了8.2万余个符合条件的党支部。此次整党运动基本清除了党内存在的问题党员,遏制了消极堕落、贪污腐化、欺下瞒上等不良思想,大大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纯洁性和正规性,进一步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密切了党群联系,巩固了新政权的稳定性。

(三)三反运动将整顿作风的行动推向新高潮

三反运动基本上是和整党运动同期开展的。在整党运动开展的过程中,从同时期开展的增产节约运动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为了及时遏制住发现的贪腐问题,预防和警示广大干部,中央决定,同时开展一次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三反运动自东北地区率先试点后,马上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决定指出“一切从事国家工作、党务工作和人民团体工作的党员,利用职权实行贪污和实行浪费,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⑦中央要求,要像镇压反革命运动一样,在机关、学校、军队、政府部门,企业厂矿等各个单位中开展运动,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自查互查,检举揭发存在问题的个人和单位,对于存在上述问题的一律坚决严肃处理。运动开展后,大批的不合格干部被群众举报和揭发,或是在单位自查和上级检查中被发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腐案。1951年,在华北局给中央的报告中详细叙述了刘青山、张子善二人的罪证:贪污挪用公款约二百亿元;参与投机倒把的违法活动,从东北盗运木材达四千立方米;勾结私商张文义等,以四十九亿巨款从汉口贩卖大批马口铁;二人还吸食鸦片,倒运烟土。⑧刘青山、张子善二人的罪行被揭露后,1952年2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审,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

三反运动进行到中后期的阶段,中央开展“打虎”行动,对贪腐渎职现象实施严厉打击。党中央发出《毛泽东关于“三反”斗争展开后要将注意力引向搜寻“大老虎”的电报》,电报指出:“在每一个部门、每一地区、‘三反斗争激烈展开之后,就要将同志们的注意力引向搜寻‘大老虎,穷追务获,不要停留,不要松劲,不要满足于已得成绩。”⑨在打虎运动中,全国各地均有成果报告,其中不乏因工作上玩忽懈怠给国家造成损失和贪污数额超一亿元人民币的特大“老虎”。对于在运动中查出的失职人员,国家的基本政策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合理的处理和解决。对于已经涉及犯罪的,党中央要求:“处分及量刑必须遵从‘少数从严,多数从宽的原则。对于轻微失职的人员,要在行政处分中,应尽量少用开除办法,在刑事处分中,应严格遵守中央所规定的判刑比例及批准手续。”⑩这就要求工作者在进行处理工作时,严格把控,切莫出现过严过重的现象。通知下达后,各地方、各单位在处理犯罪分子时,能教育的尽量教育,能挽救的尽量挽救,使其能改过自新,在日后的工作中为党所用。在刑事处分方面,按照中央下发的标准和规定严格执行,尽量做到量刑准确,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处罚。

三反运动的成功结束,标志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整顿作风的行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圆满的胜利,有力地保障了新政权的稳定,为日后的经济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使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真切地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

三、新中国成立后党整顿作风带来的经验和启示

回首过往,新中国成立距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如今,以史为鉴,重新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整顿作风问题的某些经验和举措,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一改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逐渐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之下,社会阶层的划分也变得愈加复杂和细致,这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情况有相似之处。习近平也多次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就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才能破除党内长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了更好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挥好党善于总结和利用以往经验的优点,从历史中寻求经验,结合时代特点加以突破,对当前党加强自身建设依然具有着很高的借鉴作用。

(一)强化思想教育,用坚定的无产阶级思想克服腐朽落后思想

要坚定杜绝腐朽思想的入侵。面对各种不良作风频发的现象,毛泽东和党中央也对此进行了思考,在革命战争年代原本纯洁的干部,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变化就如此之大?究其原因,还是“身雖入党而心中无党”。毛泽东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到:“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在全国解放前,战争年代的生活条件艰苦,物质匮乏,但大家心中还有远大的理想作为信念和前进的方向,因此,绝大多数的革命干部能够做到公正廉洁,信仰坚定。但随着全国解放,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就有一些干部认为苦难岁月到头了,好日子要来了,自己功成名就,可以享受了。这些党员干部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他们忘记了新中国的成立是牺牲的战友用生命换来的,也是自己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也忘记了这些权力来自人民。他们担任了一些职能部门的领导,手中有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权力,心中的党性就被权力欲望所带来的官僚主义思想吞噬了。官僚主义思想作祟下,这部分人在生活上讲究排场,贪图享乐;对本职工作玩忽职守,怕苦怕累;对人民群众颐指气使,区别对待。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贪污贪腐是紧密相连的。思想上存在官僚主义,作派上就会大搞形式主义,那么还想要维持铺张浪费的腐败生活,行为上就一定会存在贪污腐败,就会抵挡不住资本主义的各种诱惑,腐化堕落成大贪污犯和腐败分子。共产党员,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才能不被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所袭扰,才能守得住自己的初衷和信仰,才对得起人民的嘱托和先辈的牺牲。

要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武装头脑。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条件比之前有了质的飞跃。在这个多元化的,物质丰富的社会中,党员干部如何做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首要考虑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核心的关键,就是用坚定的无产阶级思想武装自己。党领导下建立的人民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这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牢记在心的。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提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志。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绝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面对物质利益诱惑时,在懒惰懈怠困顿时,全体党员干部都应该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与这些不良思想坚决斗争,从内心批判、厌恶这些行为。面对诱惑,每一次的妥协、屈服,都是对人民的犯罪,是对自己誓言的违背,对自己信仰的践踏。因此,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都应该加强对马列原著和伟大的无产阶级先辈思想的学习和理解,常学常新,对于自己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头脑,让腐朽落后思想无缝可钻。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上提升治理各种作风问题的能力

新中国刚成立之初,由于缺少经验,党和政府在各种规定的设置上存在很多的不足,监管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大多数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党员干部能够坚持理想,坚守本心,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总有些思想腐化堕落者利用规则漏洞进行各种形式的贪腐、渎职,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也就层出不穷。随着党在实践中一步步地总结经验教训,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条例相继出台,在规则的束缚和监管下,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好转。这个现象对于现在既是教训也是经验。

法律法规的更新要紧跟时代步伐。当前的世界发展速度之快,日新月异。面对全球未有之大变局,国内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情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些底线性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亦应当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以更好地制约新型作风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贪腐出现了新方法,懒政怠政也出现了新形式。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将其作为贿金进行行贿,形式隐蔽,而数额往往十分巨大,且不易被监管;又比如,在行政审批事项一站式服务和推广网上审批的过程中,官僚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审批表面流程虽然简化,但仍然分属各个不同的部门办理,流转时间依然很长,或是存在管理职责不明晰的情况,审批事项在各个部门被互相推诿,出现“踢皮球”的现象。一些单位建立了公众号或网站,表面上具备相关功能,但访问后发现内容陈旧,链接失效,无人回复,完全无法达到使用要求。面对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就要让制度跟上时代,让解释符合现实,才能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新的作风问题进行事前约束和事后的严惩。

要明确落实法规的实施和适用。党员干部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受到来自党纪国法等多方的监管,然而在这些监管下,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后的执行。《公务员法》第九章监督与惩戒中第五十七条规定:“机关应当对公务员的思想政治、履行职责、作风表现、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监督,开展勤政廉政教育,建立日常管理监督制度。”?执法机关在发现有国家公务人员出现作风问题和违法犯罪问题时,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真正发挥好法律对国家公职人员的底线监督作用,坚决杜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和稀泥”行为,让懒政怠政,渎职混日的问题分子有畏惧之心,破除公务员“铁饭碗”现象,让有能者居之而无能者退之,这才能真正做到用法律的手段整顿各种形式的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

(三)慎用“运动式”治理,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整治党内不良思想的行动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由于时代的限制,依然主要采用熟悉的“运动式”的方式,疾风暴雨般地解决当时发生的突出问题。之所以说这是人们熟悉的方式,是因为这样的方式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处理问题的主要方式和方法。继续沿用这种方式治理,在当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来看,仍有一定局限。新政权建立,解决问题应该朝着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前进和努力。

在战争年代,生死存亡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每天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这个时期,面对一些党和军队内部发生的问题,一般采用发动专项运动的方式,快速解决当下问题。这种方式在特定时期内具有很突出的效果,但它带来的结果也是具有双面性的。一方面,在运动中,的确能够揪出一部分反面典型,对于遏制不良风气,教育大部分同志具有很突出的效果;而另一方面,政治运动“误伤”的情况也比较多,虽然有一部分案件在经过调查后能够得到解决,但是因此受到错误批评的好干部也不在少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AB团”“托派”事件,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过程中的“逼供信”事件,都有对党忠诚的干部被调查、关押甚至错杀。

通过对历史上这些问题的总结,对于今天的作风建设有很重要的启示。在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的程度的中国,经济体量巨大,社会成分复杂,如果再简单运用这种运动式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那情况可能与之前的结果大相径庭。如今,经过之前多年的探索与总结,应该善用这些宝贵的经验,在历史中得到成长。在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首次提出“不折腾”,要保持国家政治稳定,解决问题要靠法制、靠制度,要形成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从源头杜绝贪腐、渎职等作风问题发生的隐患,避免陷入运动式治理带来的“发生—治理—再发生—再治理”的循环当中。

结语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党的建设特别是具有执政地位的大党在执政过程中进行自我革新的困难性。在当下全球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挑战依然艰巨。未来的道路上,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两个维护”,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让党永葆活力,带领着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伟大的胜利!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

②王首道.批判李四喜思想,加强干部思想教育[N].新湖南报,1951-8-25.

③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台北:南洋印刷社,1946:163.

④李波.东北局如何防止干部腐化[N].学习时报,2017-07-24.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87.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96.

⑦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25.

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87.

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24.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5.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

[参考文献]

[1]赵亮.1951—1954年整党运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

[2]夏元珍.论建国初期的整風整党运动[J].党史文苑,2007(10):12-13+16.

[3]汪曙光.建国初期整风整党的历史经验[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02):3-7.

[4]李美玲.《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里“三反”运动中的“打虎”用语简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02):110-111.

[5]杨奎松.毛泽东与“三反”运动[J].史林,2006(04):51-69+189.

[6]张悦.“三反”运动的意义及其对我国现阶段反腐败工作的启示[J].求实,2004(S4):126-127.

[7]许蕾.政治运动的动员机制——以“三反”运动为个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4).

[8]王瑞芳.新三反运动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06):13-21.

[9]李朝阳.建国初期中共保持自身纯洁性的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04):460-465.

[10]高巍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D].武汉大学,2010.

[11]王忠.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2008(04):269-270.

[12]王玉福.党风建设的重要经验——回顾建国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3):8-12.

猜你喜欢
作风建设官僚主义党的建设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