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之“紧扣话题,立意准确”

2022-05-30 12:33顾丽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文题中华文化内涵

顾丽

概念解析

议论文的写作重点在于“认知”和“逻辑”。所谓“认知”是指在写作中能够在深度上挖掘,在广度上拓展,在高度上提升,真正触及到事物的本质。所谓“逻辑”是指在议论文写作中能够紧紧扣住话题,注重定义阐释、类比联想、剖析意义,做到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层层剖析。

文题链接

世界因为不同文化交流互鉴而精彩,更加因为每一种文化的独具一格而璀璨夺目。

请结合材料以“中华文明”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明确,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文题材料具有思辨性,前一句是基础,后一句是升华。审题要明确“不同文化交流”“每一种文化独具一格”的内涵、表现以及意义,进而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究原因、本质。

技法运用

病例一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近年来,人们愈发感受到文化带来的震撼。河南卫视播放的《洛神赋》是由古代顾恺之作品衍生而来的舞蹈节目,且看那婀娜的身姿、曼丽的动作,无不都透露出美妙的神韵。

问题:

这段文字紧扣“文化”举例论说,但是细读会发现论证偏离文题的核心“文化互鉴交流”与“文化自身独特性”,仅抓起文段中“文化”一词就匆忙写作,致使入题就错。针对这段文字,可以作以下修改:

范例:

华夏千年,山河激荡,龙腾虎跃。中华文化拨梅踏雪寻春而来,于世界文化的舞台中挥洒浓墨重彩的一笔。文化不愧为民族真正的骨。四大文明古国,至今,唯有中华弦歌不辍,为何?因为中华民族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有着独具一格的特色。

世界因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而精彩,也因为每一种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而更加璀璨。斟古酌今,这句话可谓中华文化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我国本土儒道文化便是在不同理念的杂糅中日益壮大的。百家争鸣之际,唇枪舌剑,各家互不相让,但都晓得各学派的不可替代性,才得以让诸子百家和谐共存。

对策:

把握关键句,紧扣主题写作。从修改的语段画线句子可以看出,一定要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关键句,进而紧扣主题写作。通读材料,可知文题材料的核心为“不同文化交流”与“每一种文化的独特性”。基于此,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写作的重点,进而在文段的开头表明观点,做到“先入为主”。

病例二

正所谓:“交流带来了文化进步,推动了民族的发展。”纵观古今,交流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大。且看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李斯、韩非子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竞相绽放,有很多至今还大放光彩。

相反,一个民族不与外界交流,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清王朝因为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固守自己就是天朝上国的理念,致使当年傲视世界的东方雄狮,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一个个耻辱条约不正是固步自封、不对外交流导致的吗?

问题:

吃不透材料内涵,游离主题。该段既讲到儒家、道家、法家文化,又讲到民族交流,但没有扣住材料内涵,阐明“不同文化交流”与“每一种文化的独特性”的辩证关系,致使整个语段远离写作主题。

范例: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葚,怀我好音。”交流互鉴不是融合,不是文明的消失,是两个文明的升华。千年前北魏孝文帝排众议,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虽推动了本族发展,得以长存,却将自己民族文化永远埋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反观清朝帝王,异族称帝依旧任用汉族人为大臣,以汉制之长补己制之短。

对策:

联系材料语境,理解作文主题内涵。对概念内涵的理解,直接关系到立意的精准度。所以要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必须紧扣文题材料理解作文主题的内涵。同时,要注意出题人给出的提示语,强化目的性。这段文字画线语句,紧扣主题内涵,运用“不是……不是……是……”的格式进行阐释,立意准确。

病例三

中华文化的发展,坚持以我為主,为我所用。中华文化是世界上较为古老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华文化不断进行创新,内涵愈加丰富。在当代社会,中华文化的传播无处不在,无一不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厚重,无一不令人动容。

问题:

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该段文字立意基本准备,但是内容空泛,没有进行深入剖析,致使说理空洞、乏力。针对以上问题,可做如下修改:

范例:

中华文明别具特色,异彩纷呈。苏州的大街小巷传唱着吴侬软语,一艘乌篷船穿梭在小河间,人们徜徉其中,品味着千年以来的茶文化,听着评弹、哼着小曲,好不惬意。我们能从其中感受到那热情似火的蜀文化,听到“咿咿呀呀”老北京胡同里的戏曲声。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的独特性才造就了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

对策:

化虚为实,接“地气”。要使立意鲜明,往往要借助引言、例证进行论证,不断强化观点。在写作过程中,对生活中的所见,要有自己独立的分析和判断,进而结合文题写出接地气的文字,让阅卷者眼前一亮。比如2022年高考作文题“跨越,再跨越”,可以联系北京东奥会横向展开,化虚为实,表现主题。如以下文字:

无论是1908年的隔空之问还是2008年北京鸟巢上空的绚丽烟花、2022年冬奥会赛场上流动的冰丝带;无论是一带一路的互通交流还是东奥村里中外友人包饺子、挂灯笼……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高速度”到“高质量”……中国以“跨越,再跨越”的精神不断向世界展现出中国式的“浪漫”,传递出中华民族不断奋进、追求永不止息的精神。

可见,面对一个大的概念或者话题,要准确找出切入口,做到“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对接生活、时代,进而写出具有深度的作文。

猜你喜欢
文题中华文化内涵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第27卷文题索引
活出精致内涵
《天津护理》2020 年第28 卷文题索引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成药》2019年第41卷第1~12期(总第472~483期)总目次 文题分类索引
挖掘习题的内涵
《中成药》2017年第39卷第1~12期(总第448~459期)总目次文题分类索引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