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文典故教学研究

2022-05-30 20:25徐得志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典故诗文古诗文

徐得志

古诗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类文学作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古诗文作品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极为丰厚的人文内涵,能够对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而典故作为古诗文学习的重点,是学生解读作品、掌握其表达主旨的关键材料。本文针对高中语文古诗文中的典故教学展开研究,从典故的应用特征、来源、语效三个方面入手,讨论高中古诗文作品中典故的具体特征;进而以此为基础,分析典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相关的教学优化措施,希望能够对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高中语文古诗文典故分析

(一)典故的来源构成

1.历史事件。典故最常见的来源是历史事件,即借助某一段比较客观的史实,用来表达作者对某一人或物的看法,或是用来隐喻现实状况。如“周公吐哺”“出师未捷”等,通常都是借助历史上的经典事件或人物,来表达作者当时的心境。

2.神话传说。这也是古诗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形式,通常用来对作品进行烘托或修饰,使诗文篇章更加华丽。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诗当中借用神话传说,将“六龙”引入到诗文中用来表达“太阳”,不但彰显了作者的浪漫思想,也使得诗句更加精美大气。

3.文史典籍。这是指诗人在作品中引入古人的名言或是思想,一般用来印证诗文观点,或是表达出特定的思想内涵与哲学主张。这样的用典方式可以保证作品内容更加客观且具有说服力,能够对读者产生更大的启发作用。

(二)典故的语效分析

“语效”指典故在古诗文中所产生的作用,包括对文章意境的搭建、语言的修饰以及内涵的拓展等。具体来说,其在古诗文作品中主要包含以下三点应用特征:

1.借古喻今。自古以来古人便有“以史为镜”的说法,借助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或事件,能够有效地与当前的社会现状进行对比,从而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或是向读者传递自身的看法。如高中文言文《六国论》中,作者苏洵以“抱薪救火”为典,表面上看似在嘲讽先秦六国用土地交好秦国的错误之举,实际上却是在讽刺当朝软弱外交政策,最终只会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2.以少胜多。古代诗文作品讲求韵律、对仗以及结构,因此常常有着严格的字数限制。而典故最大的特点便是“言简义丰”,往往只通过寥寥几笔勾勒,便可以达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使读者能够根据作品引用的典故,感受到诗句的丰富内涵。如《扬州慢》一词中,作者姜夔引用前人杜牧的作品“春风十里下扬州”,创作出了“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诗句,以简短的十个字道尽了昔日扬州的无限繁华,并与今日荒凉萧条的景象形成对比,不禁使读者一时产生哀叹、感慨、落寞、追思等各种情愫。

3.引发联想。古诗文的特点在于意蕴悠长,能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感触。而其之所以能够呈现出这一独特的艺术效果,往往与典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典故自身有着极为丰富的寓意,与作者在古诗中呈现的不同意象进行搭配,能够有效吸引读者进行联想,并不自觉地在脑海中构建起丰富的画面。如在《李凭箜篌引》中,诗人营造出独有的意境美。

(三)高中古诗文作品典故应用特征

关于“典故”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给出的解释为“诗文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辞海》中也给出了“典制”和“掌故”的说法。为此根据典故在古诗文作品中的应用特点,本文将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取意。是指作者在进行诗文创作的过程中,借助典故来丰富诗文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之后能够产生丰富的联想以及感触,并与作者思想之间产生共鸣。因此取意通常是采用一些广为人知的并且已达成共识的典故,具体使用时可以分为“正用”与“反用”两种形式。如陆游在《书愤》一诗中,使用“塞上长城空自许”一句,引用了与自身拥有相似境遇的南朝名将檀道济作为典故,表达了内心“镜中衰鬓已先斑”的苦闷之情;而“反用”则大多被作者用来表达解嘲或对比。

2.用事。作者在进行诗文创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典故作为例子,用来比喻列举,或是进行文章意义的延伸拓展,从而使读者能够感受文章更深层次的表达含义。因此在诗文创作当中,典故也常常以“直用”和“曲用”的形式出现。前者是直接将典故本意引入到文章当中,例如《赤壁赋》中“望美人兮天一方”,其中的“美人”便是古代贤君的代称,作者将其直接应用于文章当中,用于表达自身报效朝廷的愿望;后者则是结合古诗当前语境,对典故做出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解读,如《短歌行》中的“子衿”一词,原本出自《诗经》当中,用于表达青年男女之间的思慕,但作者却以此用来表达自身对于贤才的渴求。

二、高中语文古诗文典故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式陈旧

由于典故在诗文学习中所占据的比重并不明显,因此教师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大多将典故作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参考,只需要学生了解其大致含义即可,并未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感悟以及分析,导致学生对典故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此外,大部分教师在讲解与典故有关的内容时,通常会采用“灌输式”的方法进行传授,没有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典故的正确方式,导致学生古诗文学习能力严重不足。

(二)学生知识积累欠缺

学生在接触古诗文作品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陌生且没有进行注释的典故,常常会产生阅读障碍,难以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涵。之所以会产生这一现象,源于学生的古诗文知识积累有限,所掌握的典故知识大多来自于课内,很少涉及教材以外的古诗文知识。不仅如此,由于对典故在古诗文作品中的重要性没有形成正确认识,也导致学生的典故积累习惯和探究习惯较差,没有及时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并且对于不懂的知识点通常都只是依赖教师的讲解。

三、高中语文古诗文典故教学优化对策

(一)情感故事意象并重——抓准典故理解要素

典故是作者用来丰富文章信息容量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凸显文章情感基调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诗文特点以及所使用的典故内容,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典故,从而增强学生对典故的理解能力。

1.情感解读。典故不仅是丰富诗文信息内容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凸显作者创作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典故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情感基调入手,尝试推理典故的具体内涵。以王勃的作品《滕王阁序》为例,作品引用了大量的人物典故,如“李广”“冯唐”“杨意”等。同时这篇文章是作者经受政治打压之后创作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入仕抱负与理想。

2.故事导入。典故的来源本就集中在神话传说以及历史人物方面,因此其不但具有豐富的思想内涵,同时也有着较强的趣味性与故事性。以此作为典故教学的调剂材料,教师可以有效改变典故在学生内心晦涩难懂的印象,这样做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如在古代戏剧作品《窦娥冤》中,文章“东海曾经孝妇冤”这一句引自《汉书》,为人们介绍了“东海孝妇”这样一个事例。教师可以将这一内容作为课前导读部分,引导学生借助课外资料了解典故的具体含义。

3.意象推导。典故与诗文意象虽然分属诗文学习的两个不同方面,但是二者在诗文用法上却有着相通之处。为此教师在进行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诗文意象的方式,对文章典故的含义进行推理分析,从而有效引发学生对典故学习的兴趣。如在李商隐的《锦瑟》一文中,作品中最为突出的意象无疑便是“锦瑟”,而作为我国传统乐器,锦瑟多以悲音为主,使人听后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伤感。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意象,来帮助学生推理“鲛人泣泪”“庄周梦蝶”“蓝田玉暖”等典故的含义,从而增强学生对典故的理解能力。

(二)拓展延伸——搭建信息支架

在进行典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学习材料的参照对比,来加强对典故的理解能力,并对古诗文中应用典故的不同手法进行了解,从而在今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对作品进行有效解读。

(左毓红)

猜你喜欢
典故诗文古诗文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