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后,我与徐光春又续一段情

2022-05-30 04:30庄电一
博览群书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文章

10月21日,听到徐光春去世的消息,我感到震惊,也难以置信:这样一位对工作不遗余力、对朋友满腔热情、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朝气的人,怎么会在不算大的年龄、在社会依然需要他发光发热的时候就匆匆走了呢?

在悲痛、惋惜之余,我又有稍许安慰:去年10月,我饱含深情发了一篇回忆与他交往的文章,曾引起了他的关注。精心策划、隆重推出这篇文章的博览群书杂志社社长董山峰,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深有感触地对我说:“该做的事,决不能耽误。”我深以为然:自己和《博览群书》杂志都做了一件“该做的事”。在他逝世后,人们写了那么多称颂他的精彩文章,他都没法看到了,这对谁都是个遗憾。

在那篇文章中,我写到徐光春在光明日报社任职前的经历,说明他原本就是一名有思路、有创新的优秀记者;写到他针对新闻宣传现状而提出“十二变”与“十二不变”在新闻界产生的震撼,极富战略眼光;写到他来光明日报社任职后在全国率先推出采编大平台,领风气之先,参观者络绎不绝的盛况;写到他既懂新闻又懂政治,创意并直接指挥的新栏目“每月聚焦”,善于抓热点、引导社会舆论;写到他创立“重点报道组”,推出许多有影响的报道及我个人的丰厚收获;写到他引导编采人员提高业务水平、亲自动手修改记者稿件;写到他身为高级干部却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官架子;写到他就任河南省委书记后为树立河南的正面形象、扭转社会偏见的种种努力,以《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演讲为河南正名、为河南扬名……当然,也写到了他对我的关心和支持:他与王晨先后做出批示,要求在文艺副刊转发《宁夏日报》关于我的长篇报道,在本报上宣传本报记者尚无先例;写到他就任中宣部副部长之后,还在百忙之中为我这个“旧部”的一本小书作序,不仅为这本书,也为一个地处边远的小出版社扩大了影响;写到他此后对我的继续关注和推介,全篇长达六千字。

有人会问:没有发生什么事,也未遇到什么节点,你怎么会“心血来潮”,写一位多年都不曾谋面,也没有任何联系的人呢?

我有一个理念:一个人,首先要有感恩之心,任何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有些帮助,可能连当事人在事后都淡忘了,但被帮助的人却不应该忘记,非但如此,还应以感恩之心,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人。

徐光春在光明日报社任职的时间不长,对我也没有特别的关照,我们之间的直接接触也很少,我甚至连他的办公室都没去过,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我的支持。他一心工作、为人正派,不仅影响带动了我,而且影响带动了报社的所有员工。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了,但我觉得有必要记述那段历史,将我的“感动”传递给他人,让更多的人记住像他这样的好人、好领导。

写这篇回忆文章,我没有任何“个人企图”。在职时,我没有讨好过任何一位上级领导;退休后,就更没有必要讨好任何人。写这篇东西,完全是受自己内心的驱使。正因为如此,在动笔之前,我没有与他打招呼;稿件写好了,没有请他审阅;文章发表了,也没有告诉他(我没有他的联系方式),他是通过别的途径看到这篇文章的。对一般人来说,看了也就看了,看完就丢在一边,没有必要做什么表示。几十年来,我写过许多人,得到反馈的不多。当然,这是我正常的工作,报道对象没有必要反馈,我不希望,也没有接受过别人任何形式的感谢。而徐光春却是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的读者”,他没有停留在“看了就看了”,而是很认真地写了一段文字,托人转发给了我。他写道:

看到电一同志在《博览群书》刊发的文章,既感到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说的都是心里话,真实事。从中,我以为电一同志与我是真正的共同学习的学友、心心相印的朋友、认真工作的战友。其间,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只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值得珍惜。请转达我对他的问候和祝福。谢谢!

在短信中,他不仅称我为“学友、朋友、战友”,而且说与我“心心相印”,这些感人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他与我的距离。

就这样,在分别27年之后,我与老领导又续上一段情。

当了30多年记者,我形成了自己的“职业习惯”:文章发表了,事就算结束了,不会主动联系所写对象,也不想借此拉近关系,更不会以此“邀功领赏”、谋求额外利益。所以,我是“熊瞎子掰玉米棒子”,不与采访对象保持联系,也没有跟谁成为“铁哥们”。写这篇回忆文章,依然如此,即使接到了他发来的短信,我也没有借机索要他的联系方式,更没有其他想法。我认为,像我这样的普通记者,与他相隔太远、不在一个“层次”,今后也不可能有更多的交往,再次相会就更渺茫了。

他发出短信的时间是2021年10月20日,因为后面有落款。三个月之后,就是2022年的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人们都会在此期间通过各种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祝福。出乎意料的是:我居然收到了他和爱人韩舞凤老师请人转达的问候(因为我们一直没有直接联系)!一股暖流,顿时涌上我的心头,也让我感到愧疚:我是他曾经的下属,年纪也比他小很多,主动拜年的应该是我啊!他竟然“以上对下”“以大对小”“先发‘敬人”了!他曾说我们之间的这份友情“值得珍惜”,看来,他是说到做到了。我不由得感叹:这真是一位重情义、讲友情、有爱心的人啊!

从他的短信中可以看出,我那篇回憶文章是给了他一点精神慰藉的,这对我来说,是个意外的收获。按说,多侧面展示他为人处世的文章,不应该由我来写,因为我从没有与他“过从甚密”,直接接触更有限;而要全面介绍他的突出业绩,我不仅没有资格而且没有条件,但我还是写出来了,了却了一个夙愿。

知君用心如日月,一片冰心在玉壶。在这有限的交往和互动中,我认为我是理解他的,他也理解我了。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彼此“心心相印”呢?对“心心相印”的人,能不珍惜吗?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笔值得倍加珍惜的精神财富。

虽然我写的回忆文章存在明显不足,但还是被大量阅读乃至转发,很短时间就有几万的阅读量和大量的留言:“循着庄电一老师的记述,光春老领导对事业的极端负责、对《光明日报》的深情关怀跃然纸上。”“文章道出了领导者不同寻常的人格魅力,对普通工作者工作热情起到的激励和鼓舞作用。”“这篇回忆文章,使我们了解了徐光春及其高尚情操,增加了对他的敬意。”“此文没有阿谀之嫌,作者把深藏内心的感恩之情缓缓流露,是一种情感释放。”“一名不溜不拍的普通记者,能遇到这样正派的、有开拓精神的好领导,实属不易。”“徐老师以广博的胸怀对待每个人,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处理每件事,具有伯乐般的慧眼,是不可多遇的良师。”“好领导一定是谦和而有开拓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总是被人惦记,因为他总是惦记如何支持别人。”……这些留言,让许多人产生了共鸣。我心里清楚:并不是我的文章写得有多好,而是徐光春的人格魅力使然。

徐光春逝世后,人們又注意到我这篇旧作,阅读者也随之又有增加。此外,许多人还通过各种媒介大量“留言”,短短几天就有几十万条之多。而那些饱含敬佩、称颂、感激的文章,让人更为感动。这里面,有称他“老总编”的,有称他“老部长”的,有称他“老局长”的,有称他“老书记”的,有称他“老领导”的,也有称他“同志”“先生”“老师”“恩师”“导师”“伯伯”的,这些称呼,从侧面反映了他在不同时期、与不同身份的人交往的经历: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出任何职,他都能留下一行行深深的、无法磨灭的足迹;无论与什么人交往,他都能给人留下热情、坦诚、友好、睿智、知识渊博、富有才华的印象。

有人问:徐光春的辞世,何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是的,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灿烂的人生?徐光春的去世,激起这么大的反响、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是耐人寻味的,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有人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想,在世时,有人感念;离世后,有人怀念;活在世上,社会需要你;你不在了,还能影响他人、影响社会。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活得就有价值,有意义,也不枉来这个世上走一遭。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徐光春并没有离开我们,因为仍有成千上万的人记得他的功绩、感念他的温情、称颂他的为人,他的政绩已经载入史册。所以,他将与我们同在!

纵观历史,有多少古圣先贤、仁人志士,虽然他们早已离世,但却能让我们称颂至今、念念不忘。圣人孔子,在世时培养了72贤人,离世两三千年后,其学说还具有强大的影响力。22岁就离世的雷锋,生前做了许许多多温暖人心的好事;离世后精神常留人间,依然熠熠生辉。而像这样生前有益于社会、死后依然有用的,自古至今都不乏其人,也正是他们主导着社会,让正气抑制着邪气,始终成为主流。

人过留名,雁过留影。毋庸讳言,凡是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最终都得离开这个世界,所不同者,有先有后,有早有晚,逗留的时间有长有短。有人有名,有人无名,有人留下的是美名,有人留下的是恶名。

“我该怎样活?怎样活才有意义?”这不仅是一道自问自答题,而且是一道必答题。如果每个人都能给出正确的答案,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相反,如果回答错误,那么,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都会有人们不希望看到的严重后果。

我们怀念徐光春,也希望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价值、都有意义!

(作者系光明日报高级记者。)

猜你喜欢
文章
文章词不达意如何破
文章导读
高考报道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给文章找一个“魂”
怎样修改自己的文章
如何写出好文章
“玩”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