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杏
近期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进一步鼓励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互联网行业当前迎来“两大拐点”,即监管确定性及疫情拐点,目前监管鼓励平台经济健康发展趋势确立,后续随着疫情逐步恢复,有望重回原来的增长轨道。
在国际局势及多地疫情反复影响下,今年宏观经济增速承压,而互联网平台作为线上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年经济“稳增长”重要抓手之一。近几年国内互联网监管趋严,包括反垄断、内容监管、信息安全监管等,对行业短期发展形成一定压力。
但今年以来互联网政策拐点逐步确立,数次高层会议连续传递平台经济整改态度边际向好信号。监管信号平缓回暖下,前期超跌的互联网公司估值修复机会值得关注。
近期互聯网公司一季度财报陆续披露,整体来看多数公司在复杂政策、经济环境下均承受较大经营压力。例如腾讯实现营业总收入1354.71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实现经调整净利润255.45亿元,同比下降23%。业绩不及预期主要由于监管、疫情压力下,游戏与金融等业务商业化放缓、经济周期下广告需求减弱,竞争加剧下投入增加等。
此外,由于疫情封控,外卖和到店酒旅行业的订单显著下滑。对于美团等平台,虽然一季度业绩尚未披露,但短期难免出现下滑。不过从2020年经验来看,一旦管控措施放松,餐饮外卖供给和需求会得到持续且健康的恢复,同时外卖业务相比别的行业具备更好抵御风险能力。长期看,外卖是消费的大趋势,仍然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短视频平台方面,快手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0.7亿元,同比增长23.8%,经调整净亏损为37.2亿元。一季度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宏观经济下行,广告主投放意愿降低。同时由于疫情对物流和仓储端造成压力,短视频平台电商业务也受到一定影响。但中长期看,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形态具备更强展现效率和商业效率,因此成长确定性也较高。
随着互联网监管政策趋于常态化,市场对于监管政策变动的边际敏感性将会减弱。互联网行业具备一定消费属性,受到疫情和宏观消费因素影响,预计一、二季度业绩存在压力。但下半年随着疫情向好、经济回暖,消费复苏有望传导到广告、电商等板块,为互联网公司业绩带来正向催化。
市场上有不少互联网类ETF,可以作为底部配置板块的标的。以中概互联网ETF为例,其跟踪的中国互联网50指数目前40.04倍PE,仅位于近五年18.85%分位。指数选取海外交易所上市的50家中国互联网企业作为样本股,包含了港股和美股市场的上市互联网公司。
不过近年来中概股外部监管出现不确定性。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首批5家公司纳入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的“初步识别名单”,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目前约有100家中概股被列入这一名单;另有40只中概股公司转入2021财年度“确定识别名单”。
在中美有望达成一定监管合作大前提下,未来中概股满足监管要求或可保留美国上市,但赴港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也是可能的选择。目前已有27家中概股回归港股,预计有数十家中概股公司满足在未来3~5年回归港股的条件。二次上市和双重主要上市的美股与港股均可完全兑换,定价充分,理论上不存在兑换时折价,因此未来港股市场可能成为投资中概互联网企业重镇。
投资港股互联网企业可选标的有港股科技ETF。它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前十大权重股中纳入了腾讯、美团、小米、快手等。它的投资不像投资美股的ETF,需要QDII通道,而是使用港股通额度,所以没有受到外汇的限制且可以T+0交易。
另外还可以关注计算机ETF。头部互联网企业将做强做优做大,开支有望逐步回暖,对于计算机行业会形成利好。一季度疫情再次爆发对行业冲击较大,疫情带来的收入确认延期导致毛利率大幅下降,而2021年行业员工规模的高速扩张使一季度研发费用呈现惯性增长,双重因素影响下,一季度净利率大幅下降,行业盈利能力下滑。后续疫情逐渐平息,行业业绩增速也有望逐渐回暖。(文中涉及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