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思瑶,王爱成,赵永烈,周培娟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 100029)
偏头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以反复发作、偏侧多发、搏动样疼痛为特征,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其与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情绪紧张等因素密切相关[1]。偏头痛是全球第6 位负担疾病,全球第2 位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我国偏头痛是第5 位致残性疾病[2]。偏头痛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后循环无症状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等多种严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目前,临床上治疗偏头痛的方案主要以药物止痛为主,一般以快速止痛、持续止痛、减少复发为治疗原则,但由于多数止痛药物在临床长期使用过程中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相对较差,临床疗效有限[4]。偏头痛属中医学“头痛”范畴,病因多与风邪相关。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常挟寒、湿、热等邪上袭头面,头部清阳之气受阻,局部气血运行不畅,阻痹经络而发为本病。中医学无偏头痛病名的准确表述,但对其相关症状早有记载,《内经》《诸病源候论》《东恒十书》等均对其病因病机做出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因此可在“头风”“脑风”“首风”等范畴内发现其相关的描述。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满意[5-6]。本研究观察芎芷地龙汤联合局部电针刺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 年10 月-2021 年7 月治疗的偏头痛患者总计74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 例,观察组,男16 例,女21例,年龄(38.32±5.36)岁,病程(3.27±0.41)年,疼痛部位:头顶10 例,后枕6 例,颞部21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22 例,年龄(37.68±5.33)岁,病程(3.69±0.52)年,疼痛部位:头顶9 例,后枕8 例,颞部20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符合2018 年国际头痛学(HIS)制定的《国际头痛疾患分类第3 版》[7]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并符合《中医内科学》[8]风热型头痛的诊断标准。辨证标准,1)主症:头痛,眩晕,恶心呕吐,遇风热加重,口渴欲饮,面红目赤,便秘溲黄。2)次症:头痛经久不愈,易反复发作,舌红,或有瘀斑或瘀点,舌苔黄,脉浮数。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8~55岁(首发年龄<50 岁),性别不限;接受教育时间≥6 年;2)符合ICHD-3 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3)近3 个月每月发作次数≥2 次,且头痛天数每月15 d 以下;4)基线期患者头痛发作为中度头痛(VAS 平均得分3~7分);5)有1 年以上偏头痛病史;6)能够完成基线期头痛日记的记录者 ;7)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符合上述7 项的患者才可纳入本项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原发性头痛及诊断不明确头痛者;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其他器质性病变者 ;3)有头部外伤史及有精神障碍及智力障碍不能配合问卷者;4)有出血倾向、过敏体质者及皮肤病者;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近半年有生育要求者 ;6)不能理解或记录头痛日记者;7)有长期服用镇痛药、酒精等习惯者;8)近4 周内接受过针刺治疗或其他预防性治疗者;9)3 个月内参加过类似研究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参照2016 年《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10]中1 级证据A 级推荐的药物,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规格:5 mg×20 s),每次10 mg,每日1 次,连续治疗4 周。观察组,采用芎芷地龙汤联合局部电针刺激疗法。1)芎芷地龙汤方药组成:川芎10 g,白芷10 g,地龙20 g,元胡10 g,石膏30 g,委托第三方公司按照炮制规范生产成颗粒,由专人将上述配方颗粒提前混合制成。患者每次将1 袋颗粒(12.4 g)加水200 mL 溶解,每日2 次,连续服用4 周;2)局部电针刺激疗法。主穴:风池、率谷、百会;辨经配穴:少阳头痛,配外关、阳陵泉;太阳头痛,配昆仑、后溪;阳明头痛,配合谷、内庭;厥阴头痛,配太冲、内关,常规针刺得气后,风池和率谷采用华佗牌电子针疗仪(SDZ-111 型),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电流0.1~1.0 mA,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周3 次,连续治疗4 周。
1.5 观察指标
1.5.1 疼痛情况 疼痛程度评定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9],使用1 条长10 cm 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 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 分表示无痛,10 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发作频率。
1.5.2 中医证候评分 本评分指标是以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根本,对于本病均会存在的4 类症状进行具体评定,其中以头痛、眩晕、呕吐、遇风热加重为主,每个症状的评分轻至重可分为4 个等级,分别为0 分、2 分、4 分、6 分,其中0 分表示无症状,6 分表示最为严重[11]。
1.6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文献[12]制定临床疗效标准。痊愈: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未复发;显效:症状都得到明显的改善,持续时间和发病频率明显减少;有效:偏头痛症状缓解,持续时间与头痛次数减少;无效:各项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者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n =37) 分
表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n =37)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2 2 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n =37)
表2 2 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n =37)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3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37) 例
头痛临床存在多种分型,其中风热型头痛的证候描述与现代医学中偏头痛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最为接近[8]。风热型头痛属于“实证”范畴,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就诊患者均为急性期CS,其偏头痛均属于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导致机体存在不可忽视的虚损条件,因此多数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发病机制均是以气虚血瘀为基础,导致机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卫外不固,易感受风热之邪。机体内气运无力,不可祛邪外出,导致本病经久不愈,易反复发作,所以治疗偏头痛应遵循“宣阳解郁,通络止痛”之根本,以补气、温阳、理气、疏肝之法治疗气机郁闭、阳不外达之“内虚”,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之法治疗气血瘀滞、络脉痹阻之“内停”。
本研究采用“宣阳解郁,通络止痛”针法和中药针对疾病缓解期进行治疗。芎芷地龙汤遵循“宣阳解郁,通络止痛”之法,以川芎与白芷共为君药,川芎性味辛香长于走窜,可直达头目,既可祛机体内外一切之风,又可调畅全身上下一切之气,是治疗诸经头痛之要药;白芷味甘性缓而不峻,祛风止痛时,寒热诸证皆可选用;生石膏、地龙、元胡共为臣药,可以增强君药祛除内外风邪之力,用其清火固阴之能防止诸药祛风之力过强而伤及阴血,同时可以增加君药行气活血之力,使气机通畅、瘀阻得开;全方诸药配合使用,疏泄得畅、主次分明、轻重配合,使其达到气机调畅、气血通达、五脏协调之状态[13]。川芎具有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改善血液流动性、抗血小板聚集等诸多作用[14];白芷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中枢神经等作用[15]。以上诸多药理作用均可改善偏头痛患者局部脑供血、神经系统代谢、血管紧张等诸多情况。
在局部电针穴位的选择上,风池、率谷、百会为主穴,风池与率谷均为足少阳胆经穴,前者为阳维之会穴,后者为足太阳与少阳之交会穴,是风邪聚集之所,针刺两穴可起到祛风止痛之效[16-18];百会为督脉经穴,是百脉之宗,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起到调节机体阴阳功效[19-21]。相较于普通的针刺方法,电针疗法的刺激相对平衡且均匀,能够有效降低施术部位的机体针刺耐受,还能起到激活神经生物电传导、清除活化自由基、刺激神经中枢发电等作用[22-24];外关、阳陵泉、昆仑、后溪、合谷、内庭、太冲、内关,均为各条巡行于脑部的主要经穴,针刺不同区域可直接作用其头痛相关经脉,调整局部之气血阴阳平衡[25]。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VAS 评分、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发作频率、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的改善效果均要优于对照组。VAS 评分、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发作频率分别从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三个维度对偏头痛患者的全部疼痛情况进行描述与评价,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疾病对于患者疼痛情况的影响。中医证候评分是以中医疗效评价体系为根本。本研究从中医与西医两个临床评价体系出发,均证明观察组治疗偏头痛更为有效且迅速,相较于单纯的西医疗程治疗,止痛快、复发率低、副作用小。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在实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存在患者临床症状各异、电针刺激剂量不一、治疗效果差距过大等多种问题,由于缺乏长期的病例资料与远期临床观察,本研究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需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进行更为深入的观察、比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