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教育视域下学校开展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探讨

2022-05-30 02:29卢锋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

编者按

2021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涉及5个领域30个核心要点,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这是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系列化、科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旨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怀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为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

[摘要] 自然灾害教育是全面推进青少年生命安全与健康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学校开展自然灾害教育,要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以生命教育的视野,让自然灾害教育成为生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施路径上,要探索单学科渗透和多学科融合;在教学原则上,要强调意识重于技能,技能重于知識;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生成性。要注重通过学校这一枢纽,努力构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共同体。

[关键词]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自然灾害教育;学科融合

过去的2021年是灾害频发的一年,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肆虐全球之外,许多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可以看到,自然灾害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美好生活秩序的重大隐患,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防范。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面对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种种自然灾害,学校教育不能视而不见,自然灾害教育须成为每个孩子生命成长的必修课。2021年10月,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危机事件,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危险预判、紧急避险、求生逃生等自救和他救技能,并明确把“安全应急与避险”作为生命安全与健康内容的五大领域之一。这就把自然灾害教育摆在了学校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儿童和青少年是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人群之一,也是全社会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对象和参与主体,做好学校自然灾害教育是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系列化、科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正如2006、2007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减灾始于学校”“防灾、教育和青年”,自然灾害教育须从学校开始。

当前,为了贯彻落实《指南》精神,决不能忽视自然灾害教育这一基础性工作,必须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在实践策略上,要把自然灾害教育有机地融入德育、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学科教学、家校合作共育等教育、管理、服务各环节,系统构建学校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生态和格局。

一、把自然灾害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人是自然的产物,每个人都享受着自然的恩泽,也感受着自然的威胁。学校作为人的重要生活场所,必须时刻绷紧师生生命安全这根弦。自然灾害教育决不能仅仅落实在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课堂,而是要做到全教育渗透、全流程覆盖、全主体参与。

所谓全教育渗透,是指自然灾害教育不仅仅是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范畴,它也是学校整体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在德育主题教育中,学校可以结合国家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的抉择行动,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无论是汹涌的洪水、惨烈的地震,还是肆虐的疫情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制度自信、国家认同和公民自觉。

所谓全流程覆盖,是指自然灾害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科教学中,它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而且是对学校自身作为社会组织机构的工作要求。要把在抗疫救灾中所彰显的“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放在第一位”等价值理念落实到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学校要以自然灾害为重点,根据地方地质特点,承担起各类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安全保卫职责。例如,学校要确保建筑抗震级别,筑牢安全底线,制订各类灾害逃生应急预案,做好突发自然灾害期间学生上学、放学过程中的安全服务和教育指导。

所谓全主体参与,是指自然灾害教育不能仅仅是全体学生和个别教师的事,而是关系到学校工作的所有主体。在此,笔者以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家庭为重点来简要说明。首先,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只有学会基本的急救逃生技能,才可以在灾害来临时做好自救与他救。例如,在上课期间突发地震时,现场的任何一个教师都是维护学生生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学生第一”的原则,组织集体紧急避险或有序逃生。其次,父母作为家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了解基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原则,做好家庭安全管理。例如,在新冠病毒肆虐时,做好居家安全隔离;在自然灾害中,做好家庭避险。这些都需要家校合作共育,齐抓共管。

二、把自然灾害教育纳入学校生命教育的视野

以生命教育的视野,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然灾害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教育学者朱永新曾提出“拓展生命的长宽高”的理念,从生命的三个维度来理解教育各个侧重点,即“自然生命的维度——拓展生命的长度;社会生命的维度——拓展生命的宽度;精神生命的维度——拓展生命的高度”[1]。其中,在自然生命维度强调安全与健康教育;在社会生命维度强调养成与交往教育;在精神生命维度强调生涯、信仰和生死教育。显然,自然灾害教育主要隶属于其中的安全教育部分,从灾害和危机的发生形态上,我们可以大概做一个分类。在此,笔者以安全教育为例,简单地呈现生命教育主题结构图,试着理解自然灾害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的地位和关系(如下图)。

可以看到,自然灾害作为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生命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在生命教育视域下开展自然灾害教育,能引导学生意识到安全是一种责任,防止“危急关头只顾自己安全”或者“我的生命我做主,不在乎甚至放弃自身生命安全”等错误认知出现。

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达成自然灾害教育的不同层次目标。第一层次是知识层次,了解自然灾害分类、级别、分布、影响、发生机制、防范要点、逃生原则等,解决的是知识问题;第二层次是技能层次,学会灾害评估、危险预判、紧急避险、自救他救等,解决的是技能问题;第三层次是意识层次,懂得人生无常、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敬畏生命等,解决的是价值观问题。

站在生命的角度,灾害就不再是我们生存、生活、生命中遥远的偶发事件,而是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一方面,我们时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每一次自然灾害的来袭,都是对人类的警示,需要我们努力做到对自然灾害的科学研判、精准预测,学会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我们谁也无法预知”,面对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活着的每一个人都是幸存者,我们都应该自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可见,对自然灾害的教育,不能局限于必要的安全逃生知识和技能,而更应该是一种自然教育、责任教育和生命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在自然灾害教学中,探索单学科渗透和多学科融合

在具体教学上,学校要积极探索学科渗透和多学科融合的策略,提升教学实效。《指南》中提出,要依据學科特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选取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相关内容作为学科教学素材,有机整合融入学科教育。在单学科渗透中,除了相关度较高的小学科学、劳动,中学地理、生物、物理、道德与法治等学科之外,语文、数学、外语等皆有渗透自然灾害教育主题的空间。除了单学科渗透外,也可以按照某个主题探索多学科、跨学段融合,探索生命安全与健康的融合课程。以美国名为“教育世界”在线教学资源网站开发的“飓风观察”主题课程为例,该课程融合了地理、科学、社会、数学,以及艺术等学科的教学参与(如表1)。

无论是单学科渗透,还是多学科融合,本质上都是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都是自然灾害教育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等教学原则上的探索,彰显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值得学校积极探索和实践,并把生命安全与教育课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用的好课程。

四、在自然灾害教学目标上,坚持意识重于技能,技能重于知识

尽管在自然灾害教育的教学实践中,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学科渗透和跨学科融合方式,呈现出不同的实施特点,但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自然灾害教育则需要强调“意识先于技能,技能先于知识”这一基本原则,因为这是灾害防治的基本常识:主动避险比被动逃生更重要;远离灾害危险远远比受到灾害后避险重要;受到灾害后避险远远比受到灾害后救险重要。

因此,在自然灾害教育中,要特别强调事前多负责任,事后少付代价的原则,即把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其次是脱困和自救技巧,最后才是必要的灾害知识。比如,提前预判和防范山洪的到来,尽早远离高危区域,要比在山洪暴发后如何尽快脱险更加重要。自然灾害教育不同于以掌握知识体系为主要目标的学科教育,而是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和逃生意识和能力为根本宗旨。因此,在具体教学目标层级上,要遵循“意识>技能>知识”的原则,在实际的教学目标设计中,首先要用防范、警惕、预判、远离、避免等关键词,或者以“提高评估和管理……情况下的危险等能力”作为第一位的学习目标,其次才是“了解灾难发生时(后)的逃生、避险、自救的原则、要领”等学习目标。

以美国国家地球科学教师协会设计的自然灾害教育课程为例,该课程尤其注重把监测、观测、预警、识别等预判、防范能力作为首要学习目标(如表2)。

“意识重于技能,技能重于知识”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自然灾害教育,同样也是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核心教学原则。面临火灾、溺水、踩踏、交通事故、暴力恐怖等危机事件,我们需要的第一位能力还是提前预判,有效规避,这是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核心能力。

五、在自然灾害的教学方法上,注重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生成性

《指南》强调,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要注重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生成性,提升教育实效性。这就要求我们把自然灾害教育从侧重知识的学科教育模式中挣脱出来,探索提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及延展度。以下结合教育过程中常见的教学设计举例说明。

趣味性就是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设计有意思、有意义的游戏时刻,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投入度。比如“测一测”,教师通过游戏测试学生已有的逃生自救知识技能;比如“玩一玩”,教师模拟逃生现场,要求若干学生从一个小瓶子里抽出彩色小球,看谁抽得快;比如“辩一辩”,教师设置危险情境,让学生辩论何种行为才是最有效的逃生策略;再比如“演一演”,教师让学生角色扮演拨打求救电话,要求语言准确、清晰、快捷。

互动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时时关注并适时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这些问题:“……这可能会有什么危险?”“如果你感觉自己处于……危险中,你能做些什么?”“当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危险中时,谁能提供帮助?”

体验性就是不仅注重学生头脑的学习,更加关注学生身体的学习,要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眼、耳、手、脚等共同参与学习,学会操练基本的逃生和避险动作技能。例如,在学校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现场演示汽车落水后的司机逃生步骤,火灾发生时的匍匐动作,抢救伤员时的心肺复苏动作,地震来临时的伏地、遮挡、手抓牢等要领动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学生参与地震馆、台风馆、消防馆、民防馆、科普馆等场馆学习,以及各类VR仿真体验室等现场体验。

生成性就是在学生玩中学、做中学的过程中强调思中学、悟中学,是在提升认知和熟练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我感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提炼,把知识、意识“刻在”内心深处。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以下对话:“在刚才的成功(失败)逃生演练中,你最大的体会是……”“通过本课主题的学习,你学到的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真实坦诚地分享,一方面实现了知识技能的自我生成,另一方面通过彼此分享和借鉴,促进了知识技能的相互生成。

疫情常态化防控新阶段,我们要在自然灾害教育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师生形成对生命安全与健康的自觉维护。同时,通过学校这一枢纽,联结起家庭、社区、政府和其他相关组织,建立教育共同体,协同参与到教育行动中来。

[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sqjs2103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拓展生命的长宽高[J].中国德育,2021(09).

[2][3]张春燕.自然灾害后的防灾减灾教育[J].上海教育,2020(17).

卢锋   苏州市职业大学思政部,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
艺术生文化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学科融合,将春天带入课堂
美术与各学科融合让课堂锦上添花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由一则程序设计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巧用课前10分钟,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