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锦坤 王德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古诗词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对古诗词进行赏析,必须建立在对诗词背景、主题、内容、情感等的整体把握与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只有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对诗词鉴赏与评析的要求,在教学与备考中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精准赏析。
一、关注诗歌题目,对赏析信息的把握更有方向
“题”为额,“目”为眼,诗歌的题目能起到提示或概括诗歌基本内容、主要事件、交代写作背景等作用。关注诗歌题目,读懂诗题,往往就能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思想或情感。例如,《观沧海》,“沧海”交代了地点,“观”交代了主要事件。从诗题可看出,本诗内容应是写诗人面对沧海的所见所感。进一步推断,本诗基本内容应是在写景的基础上抒发人生感悟或抒写理想抱负等。又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送”交代了主要事件,“杜少府”点明了中心人物,“蜀州”交代了地点,“之任”交代了事件缘由。再如,《钱塘湖春行》一诗,“钱塘湖”交代了地点,“春”交代了时间,“春行”交代了主要事件。
还有的诗题,点明了诗歌主题或交代了背景等,如《行路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文题是打开诗文的一扇窗口,是读者走进诗文的一把钥匙。面对古诗词,如果能学会分析诗题,从诗题中获得关于诗作的信息,对于准确理解诗歌背景、主题、内容、思想情感等都是具有极大帮助的。
二、走进诗歌作者,让赏析的情感理解还原真实
《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吟咏一个人的诗,阅读一个人的文章,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人,可以嗎?孟子所述即“知人论世”。
诗歌本身就是作者在特定时候的某种心境或情感的外在表现。如李清照词,多清冷凄苦,流露的多是婉转深挚的感情和个人身世之悲苦。她所写《如梦令(争渡,争渡)》和《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这两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截然不同的。写前词时,元军尚未侵宋,李清照出嫁赵明诚,与丈夫志趣相投,生活幸福美满,所以该词词风轻快,洋溢着愉悦、悠闲之情。而作《武陵春》时,则是夫君已殁,作者只身流落金华,见到丈夫赵明诚死后遗作《金石录》,睹物思人,自是感慨万千,伤怀不已。了解这些以后,作者内心“物是人非”的万千感慨和“载不动许多愁”的无尽愁苦也就能深切体会了。
再如李白与杜甫:李白生活于盛唐,其诗虽有壮志难酬的苦闷宣泄,但依然不失积极进取,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作为现实主义代表的杜甫,生活于中唐,历经安史之乱,其诗多反映百姓疾苦,特别是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如“三吏三别”、《春望》等,满怀忧国忧民之情。
三、寻找诗歌意象,让赏析的情感把握更加精准
意象是诗歌意境领会的基石,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它是诗歌意境的载体。客观的自然景物只能叫“物象”,意象包含“意”和“象”两方面:意,指作者倾注在客观景物里的情感;“象”指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感情是诗歌的生命,而诗人的感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多是借助具体的意象来传达,因此,分析诗歌意象是领会诗人情感的一个基础。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藤、树、鸦、道、风、马”是“象”,“枯、老、昏、古、西、瘦”是意。合成意象后表现的就是秋天的凄凉萧瑟和作者的愁思苦怀。
在诗歌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很多物象因为被赋予了较为固定或稳定的人文内涵而形成了传统的诗歌意象。例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依依不舍的“杨柳”,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乡愁满怀的“明月”。
四、学会抓住首尾,让赏析的作用分析有理有据
诗歌的首句(联)往往起到开篇点题、奠定全诗感情基调的作用。尾句(联)则常常起到点明或升华主题的作用。如王维《使至塞上》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单车”表明随从少,“欲问边”点明出使目的,“居延”点明出使地点,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白居易《忆江南》首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从感情上总领全诗,奠定了本诗基本的感情——对江南的无限赞美。
尾句(联)则常常起到点明或升华主题的作用。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尾联“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同情和慰藉;岑参《逢入京使》末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则点明了诗歌主题——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五、推敲关键字词,让赏析的评述更具文化内涵
诗歌关键字词就是指那些能直接表明作者情感或最能体现景物特征等的词语。
如温庭筠《望江南》“肠断白洲”中“肠断”一词,形象地刻画了思妇在失望和怅惘之后的极度痛苦;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中“欲、耻”等词,婉转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却无人引荐的苦衷以及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官、报效朝廷的惭愧心情。
再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苍劲有力的“直、孤、大、长、圆”等词,“直”写出“孤烟”坚毅劲拔之美,“孤”写出边塞孤寂荒凉,“大”写出沙漠浩瀚无边,“长”写出黄河源远流长、横跨沙漠的气势,“圆”写出温暖与苍茫之感。
六、巧妙借助注解,为赏析的解答扫除各种障碍
注解的作用是帮助读者理解文本,为理解文本扫除障碍。在诗歌教学及中考古诗词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注解。在注解中,有诗题解说,有背景补充,有作者生平,有难点词或易误解词理解,有典故介绍等,在诗词赏析中,充分借助注解,可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表现手法。
第一,借助注解把握诗人思想感情。如江西省某年中考中,曾借杜甫《旅夜书怀》设题: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考生只要结合试题中诗歌后面所给注释“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而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和平时对杜甫“一生多难”身世的了解以及诗中“独”“老”“病”“沙鸥”等意象的把握,便可明白,该诗抒发的是诗人孤独、凄凉、失意等情怀。
第二,借助注解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教材设置注解,对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作了介绍,由此可知,诗人采用了“引用典故”的表现手法。
诗词赏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除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外,更要在平时大量诵读,反复吟咏,以此培养诗感,这才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的长效途径。同时,还要学会在想象中品味诗词,因为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只有在想象中还原诗词所描绘的形象,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才能真正走进诗词,进而突破中考古诗词赏析屏障。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