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部社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趋势研究

2022-05-28 14:15徐洁王维张晓琼李娟萍陈艺敏王丽马桂芬
中国全科医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街道社区浦东新区死亡率

徐洁,王维,张晓琼,李娟萍,陈艺敏,王丽,马桂芬

恶性肿瘤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主要死因,近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居民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以及越来越多地采用与恶性肿瘤发病相关的高危生活方式,包括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和“西方化”的饮食方式,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在经济发展中国家日益加重,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问题[1]。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不断增加的疾病负担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老龄化及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已有的对全国发病率估计的报道大部分来自中国局部地区,或基于特定的年份,因此,可能会限制有效的癌症控制策略的制订[2-5],需要对时间跨度大、人口结构变化有代表性的地区的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浦东新区中部社区居民饮食方式、生活习惯和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改变[6]。此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结构逐步老龄化,人口构成因素对恶性肿瘤死亡带来的影响及贡献需要深入分析[7]。因此,本研究对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中部某社区的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21年1—12月,以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料源于该社区2007—2020年户籍居民全死因监测系统库。人口构成资料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安局提供。

1.2 研究方法 居民死因分类按2010年国际疾病分类 第 10版(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ICD-10)进行编码及归类,其中恶性肿瘤编码范围为C00~C99。全死因数据均由经过严格培训的临床医生编码,每个记录由当地社区医生核实,并由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验证。如果存在任何差异,则对医疗记录、家属报告或警方记录进行审查[8]。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社区各年份平均人口数为相邻2年年末人口数的平均值。死亡年龄=(死亡日期-出生日期)/365.25,死亡率的标化以2010年中国标准人口为参照。各性别死亡率的差异检验采用Poisson分布的u检验,标化率死亡率的差异比较采用Mantel-Haenszel χ2检验。以年均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计算各相邻年份间死亡率的变化量,采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年份粗死亡率(crude mortality rate,CMR) 和 标 化 死 亡 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SMR)的变化趋势,并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计算人口构成因素和非人口构成因素对CMR变化的贡献率。死亡率差别分解采用一种无残差的方法:假定需分解人口A和B死亡率差别,设CMRA、CMRB分别为人口A和B死亡率,diff为人口A和B的死亡率差,C为人口的年龄构成比,M为年龄别死亡率,则diff=CMRB-CMRA=ΣCBXMBX-ΣCAXMAX,经移项分解合并,死亡率差别=年龄结构的差别(以A和B分年龄死亡率的平均值为权数)+死亡率差别(以A和B的年龄结构为权数),年龄结构差别影响贡献率+死亡率差别影响贡献率=100%[9]。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人年数合计为910 795人年,合计报告恶性肿瘤死亡2 446例,占同期全社区总死亡人数(8 589例)的28.48%,中位死亡年龄为73.1岁,平均死亡年龄为(71.8±13.2)岁。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合计CMR为268.56/10万,SMR为71.46/10万;其中634例死于肺癌,肺癌CMR为69.61/10万,SMR为33.12/10万;301例死于结直肠癌,结直肠癌CMR为33.05/10万,SMR为15.46/10万;290例死于胃癌,胃癌CMR为31.84/10万,SMR为15.29/10万。

合计前10位死因顺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胆囊癌、食道癌、前列腺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各性别前10位肿瘤顺位及构成见图1。

图1 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顺位及其分布Figure 1 Mortality rank and distribution of cancers among all residents,male and female residents in Dongming Road Community of Pudong New Area,2007—2020

2.2 性别分布及趋势 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男性CMR为325.53/10万,SMR为93.74/10万;女性CMR为209.51/10万,SMR为49.67/10万;男性CMR、SMR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69,P<0.001;Z=-13.22,P<0.001)。

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男性恶性肿瘤CMR保持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P=0.09);男性恶性肿瘤SMR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APC=-1.80%,Z=-2.19,P<0.05)。女性恶性肿瘤CMR和SMR保持稳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54、-1.63,P>0.05)。全人口恶性肿瘤CMR保持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7,P=0.40);全人口恶性肿瘤SMR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APC=-1.73%,Z=-3.09,P=0.010),见表1。

表1 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居民恶性肿瘤性别死亡率变化趋势Table 1 Trend of sex-specific cancer mortality in residents of Dongming Road Community of Pudong New Area,2007—2020

2.3 年龄分布及趋势 2007—2020年在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因恶性肿瘤死亡的居民中,≥65岁1 662例,占67.95%。

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15~44、45~64、≥80岁居民恶性肿瘤CMR保持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79岁居民CMR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APC=-4.17%,Z=-4.80,P<0.01),见表2。

表2 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居民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1/10万)Table 2 Trend of age-specific cancer mortality in residents of Dongming Road Community of Pudong New Area,2007—2020

2.4 率的差异分析 2007—2013年与2014—2020年恶性肿瘤CMR差别为3.80/10万,人口构成因素和非人口构成因素对CMR增加值的贡献分别为28.97/10万和-25.17/10万,贡献率分别为53.51%和46.49%。

以2007年为基准,2007—2013年及2014—2020年合计及不同性别恶性肿瘤CMR、人口构成因素贡献、贡献率,详见表3。

表3 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居民恶性肿瘤CMR差异分析Table 3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crude mortality rates of cancers among residents in Dongming Road Community of Pudong New Area,2007—2020

3 讨论

分析一个较发达国家或地区居民的死因顺位,能够解析当地居民的健康特征和危险因素的历史暴露情况,有助于决策者调整和优化当地健康策略,也有助于经济正在起步或正在发展过程中的地区借鉴其既往经验[1]。本研究发现,基于2010年中国标准人口,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恶性肿瘤SMR为71.46/10万,低于2010—2016年浦东新区东南部农村社区(98.32/10万)[10]和中心城区潍坊社区(136.81/10万)[11],低于2014年上海市全市水平(95.73/10万)[12]和全国水平(106.09/10万)[2]。这可能主要与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均具有地区性差异性有关,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主要肿瘤死因分布存在差异[13]。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恶性肿瘤CMR和SMR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提示人口构成与恶性肿瘤死亡率相关[9]。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居民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除60~79岁老年人外,不同年龄段居民死亡趋势均呈波动态势,但死亡率的峰值位于80岁及以上人群,提示高龄老年人的肿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当地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65~79岁老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可能与当地肿瘤防治工作有关,上海市从2002年起将肿瘤防治和监测工作归属于属地的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于2011年起探索人群肿瘤筛查模式,2013年起开展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筛查对象是50~74岁人群,2013—2020年浦东新区已筛查超过100万人,基本实现社区人群全覆盖,结直肠癌筛查等项目增强了人群肿瘤防治意识,提高了当地早癌检出率,从而可能对该年龄段的肿瘤死亡率产生影响[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男性CMR和SMR高于女性(u=6.69,P<0.001;Z=-13.22,P<0.001),与既往研究一致[9,11,16-17],可能与各性别的激素差异、肿瘤类型差异和人群特异性有关。本研究死亡率差别分析结果显示,后续年份死亡率的增长主要与人口构成因素(老龄化)有关,且不同性别人口构成因素导致的增长贡献不同,本研究从定量角度说明了人口构成变化对恶性肿瘤CMR带来的影响及其贡献大小,从而应将关注社区老龄化人口、重视老年人肿瘤早发现的工作置于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关键位置。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改革和投资增加浦东新区中部城镇和农村地区居民获得优质医疗资源的机会和向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保健服务,可能有助于改善当地居民肿瘤疾病负担现状。此外,在社区人群中开展一级预防计划,包括有效的烟草控制政策、提倡健康饮食习惯以减轻“西方化”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提高肿瘤早期诊断技术、增加筛查方案的有效性和覆盖面,确保现有的空气和水污染控制立法得到充分执行,对于我国社区居民的肿瘤防治工作十分重要[18-20]。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15~44、45~64、≥80岁居民恶性肿瘤CMR保持稳定,可能与本研究观察时间有关,因此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跨度观察其变化趋势[21]。此外本研究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将死亡率上升的决定因素分解为人口因素和非人口构成因素,受限于方法的局限性和流行病学意义,尚未能更深入地了解当地死亡率相关的政策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的贡献。

综上所述,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男性和全人口恶性肿瘤SMR已出现下降趋势,65~79岁居民CMR呈逐年下降趋势,人口结构因素(老龄化)是恶性肿瘤CMR未见下降的主要原因。当地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的城镇化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提示针对高危人群尽早采取防治措施,加强社区居民恶性肿瘤三级预防工作,将有助于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

作者贡献:徐洁、马桂芬进行论文选题与设计、论文撰写与修改;王维、张晓琼负责肿瘤质控与肿瘤编码汇总;李娟萍、陈艺敏负责数据收集、解释、分析和图表制作;李娟萍、王丽负责论文修改及英文部分的翻译;王丽、马桂芬负责审校,并对文章整体负责。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街道社区浦东新区死亡率
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培训掠影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为“浦东新区法规”开启众筹模式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徐汇区凌云社区举办科学育儿亲子活动
浦东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建议
行业协会在科技创新中的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