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壮锦工艺探析

2022-05-28 04:50曹祥柱
西部皮革 2022年8期
关键词:靖西壮锦经线

曹祥柱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530100)

1 中越边境壮锦的地区分布概括

作为广西民族文化瑰宝之一的壮锦,与南京的云锦、四川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据记载,壮锦起源于汉代。在中越边境地区,以龙州壮锦与靖西壮锦为代表。靖西县壮锦厂是南派织锦厂。靖西织锦机采用的是“排子机”[1],靖西县壮锦厂的织锦技术代表了广西壮锦织锦技术的最高水平。但是劳动生产率还是有点低。龙州壮锦则采用环式低花单综单蹑织机类型,所以龙州壮锦织机有织布还有织锦的功能。并且龙州壮锦与靖西壮锦发展至今都有进行改良,织锦织造与民间传承相结合,对民族工艺传承有着重要启示。对中越边境壮锦的发展与传承都有很好的保护[1]。

2 中越边境织机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2.1 龙州壮锦的织机结构特征

龙州壮锦织机的经轴相对于靖西织机来说要高一些[2],采用的是压纱棒将经线开口,再利用一个踏板控制一个综片进行提综。如图1,龙州织机.的具体组成如下。

图1 龙州壮锦织机Fig.1 Longzhou Zhuang brocade loom

2.1.1 机身

机身部分主要由机床、机架和坐板三部分构件组成。整个机身从前端至后端呈现出倒梯形,前端与机架连接,后端呈梯形,设有坐板。同时,整个机身不仅安装了包含卷经纱的机头,还采用了由两两长度、大小相同的四对正方形方块组成的“花窗”结构来进一步固定[3]。

2.1.2 装纱装置

装纱装置主要由卷经纱机头、分纱榜、布头轴、绑腰、压纱棒组成[3]。卷经纱就是用来固定和松放经纱,是有四个长度一样的“叶轮”和一个两头圆柱中间为正方体的木方组成。分纱棒呈梭子形状,用于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方便后面继续提综打纬。布头轴是一个中间有开口的正方形木条,用于固定,卷收织品。绑腰是由一块牛皮胶带和麻生加两个扣子组成,用于连接和固定布头轴以及牛皮胶带。压纱棒是一根两头细中间粗的圆形木棒,用于压经纱使得布面平整。

2.1.3 提纱装置

提纱装置主要有:踩脚、马头、小综纱[3]。纱踩脚是由三根长宽高一样的小正方形条以及两个大小一致长短不一的带有方槽的正方形方条组成,用于形成“二次”开口,进行来回打纬。马头是两头为圆弧的三角板形状,中间有大圆孔两头有小圆孔,是与小综片与脚踏板相连接。小综纱是由一粗一细的两根圆棍组成上面缠绕纱线,作用是提取公母纱,在提拉过程中能够使得上下经线互换。

2.1.4 提花装置

提花装置部件有:花踩脚、花吊手、花筒、编花竹、大综纱、综线梁等[3]。花踩脚与纱踩脚一致。花吊手是由麻生和圆形杂木棒组成。花筒是中空的竹子,用来置放编花竹本。大综纱是放大版的小综纱,结构更为复杂,通过分经棒形成新的花纬开口,然后将花本纹样转移到经面上面。综线梁就是一根放置编花竹本的悬挂,之前是低矮的房梁,之后方便移动则就使用竹或木条代替。

2.1.5 打花装置

打花装置包括筘、挑花尺、分经棒、绒梭、打纬刀。筘形状类似于四周封边的梳子,不过筘眼间隙不到一毫米,作用是将纬线推到织口并且固定织品。挑花尺是梭状一头平一头圆,用于编结花本。分经棒是一根前头尖后头平的竹棒,用于分出经线。绒梭是两端为U 型的竹片,将需要的纬线缠绕于上面,并且进行打纬。打纬刀是两头带有弧度的木棒,打纬刀背面有凹槽可放置于绒梭,这样就形成引出纬线并且大花纬线的过程。

2.2 靖西壮锦的织机结构特征

靖西壮锦织机与龙州壮锦织机的提花装置、打花装置、提纱装置、引纬打纬装置有很大的不同[4]。首先,靖西织机与龙州壮锦织机最大的区别就是提花装置,靖西壮锦织机采用的是平行式花杆提综技术。其次,在引纬打纬装置方面,靖西织机与龙州壮锦织机也有所不同。靖西织机引纬采用的是梭子引纬和钢筘打纬,而龙州织机将绒梭和打纬刀连在一起,既有引纬功能,又有打纬功能[5]。靖西织机的具体组成如下。

2.2.1 机身

机身装置是由:机架、机身、坐板组成,其外形与也是呈倒梯形,机身也采用“窗花”进行固定。与龙州织机外形相似。

2.2.2 装纱装置

装纱装置是由:经纱、经轴,钢筘、花纱架组成,作用分别是装纱、固定、松弛经纱。

2.2.3 提纱装置

提纱装置是由平纹踏板,平纹综框等主要关键组成,作用是提取公母纱,使开口形成两个部分,平纹开口以及提花开口。

2.2.4 提花装置

提花装置是由提综片、综框拉手、分纱棍、梭子等组成。用手拉提花综片形成开口将分纱棍插入之后就会形成一个明显的开口,将梭子上的纬线引出与经纱交织形成平纹,花纹图案就织入梭口。

2.2.5 打花装置

打纬装置主要是由:打纬摆杆、卷布辊、卷布辊拉手组成。打纬摆杆将纬线打入织口,再进行卷取,使得花纹在织口处。

3 中越边境壮锦技艺手法

3.1 龙州壮锦

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的织物就是壮锦。完成过程需要通过整经、浆经上机、织造等工序,使用对应的的织具来编织完成。龙州壮锦编织需要两个部分:一地纬平纹组织,二是花纬部分[6]。

编织地纬平纹组织部分时,用分纱棒和地综来完成经纱的开口以及织造。步骤如下:织工将布头轴缚于腰间,第二腰部向后稍加用力就会绷紧经线组成经面,再用分纱棒将奇偶数经线分成上下两层。第一次开口打开。第二个开口是就由连接下层的经线地综开启,织工双脚塌下纱踩脚之后,与纱踩脚相连接的“马头”形状杆下端就会像机身坐班方向摆动,这时压纱棒在惯性的作用下压住上层经线。地综杆向上提升,如此反复将开口形成的奇偶经线层互换,所以下层经线会提高到上层,再一次形成新的交换编织口[3]。

编织半环式花筒低花部分时,花筒上的环式花本需要通过编织花杆以及花本线编织才可以完成花本部分的信息储存,在进行编织时每一组花本线都类似地纬,并且每一组花本线都与所需要提起来的经线相连接。根据不同的花纹需要,把要显示花的经线提起与所连接的花本线编在编花杆的前面,反之把不需要显示花纹的部分就放到与其所连接的花本线编在编花杆的后面。进行花纬编织时,顺序取下花杆,拉起来一组花本线,同时将经线打开成开口然后分段引入不同颜色的纬线。重复此动作直到一组花纹图案完成。

3.2 靖西壮锦

靖西壮锦编织手法不是传统编织的手法。靖西壮锦织机编织与龙州壮锦编织相比之下更类似于普通的家用织布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提花顺序按在提综片上面,织锦人需要根据意匠图①进行编织。

靖西编织工艺有开口、引纬、打纬、卷取、送经等五个步骤。两大部分组成开口部分:平纹开口和提花开口。平纹开口是由平纹踏板控制,平纹踏板让经线交替开口,形成上经和下经。接下来就是提花开口,提花开口是由提综片控制,手拉提综片形成开口之后将分纱棍插入梭口自然形成[5]。

引纬运动就是使用梭子将纬线与经线交织形成平纹或者是经重平[5]。花纹图案的编织就是将带有颜色的花纬线织入梭口,把显示花纹的纬线放置在固定经线的位置上方,反之不需要显示花纹的地方则就放在固定经线位置下方。紧接着就开始打纬运动,打纬运动的原理是由手拉打纬摆杆将纬纱打入织口。这样就会使得布片呈现出一个紧绷平整的布面,使得织锦更加美观。重复上面的动作,一直到完成一张图案。当重复图案的过程中遇到织口不方便打纬时就可以进行卷取运动了。卷取运动是间接性的,当织口往前移动到不便于打纬运动时,将经轴放松90 度,然后调节卷布棍拉手,将经纱的张力保持在自己方便操作的合适程度,然后收紧经轴。再重复上文动作,直到完成一张壮锦图案。

4 中越边境技艺传承与发展

4.1 龙州壮锦技艺传承与发展

通过调研发现龙州壮锦的传承与发展随着历史的积累,龙州壮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工艺特色。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龙州壮锦传承与发展方式主要有,家族传承,协会传承,高校参与实践[7]。

笔者考察发现龙州壮锦有记载的家族传承是李素英为代表的第五代龙州壮锦传承人,家族式传承最大的弊端是传承发展比较保守,织锦的核心技术不外传,推广度有一定的局限,但是家族式传承在一定程度上面也会防止核心技术的外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织锦传承人立足的安生本领,也使得龙州壮锦在传承中一直都有带头的传承人。李素英传承人通过母亲的传承12岁就学会编织壮锦工艺,并且会弹二弦儿,在她的带领下龙州壮锦的传承者有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五朵金花”。而且成立了龙州县李素英非遗扶贫车间,多次获得广西工艺美术奖项。

协会传承是现代化学徒制度的体现,对家族传承有一定的冲击力,通过当地政府在民间搜集到的织工汇集,并选出代表李东梅织锦能手。在她的号召下有了一批织工,扩大了龙州壮锦的传承与发展,解决了当地织工的收入情况,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扩大的壮锦在当地的传承与发展。

高校参与实践与发展对龙州壮锦的传承与发展也有推动作用。鼓励高校参与传统工艺项目之中,帮助当地传统企业扩大以及发展。高校具有创新和设计产品研发能力,还可以进行相关的产品转化,并且还能给当地带来优秀的人才投入到传承与发展中,进一步扩大龙州壮锦事业的发展。

4.2 靖西壮锦技艺传承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在促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 世纪50 年代成立了靖西壮锦厂,把民间的织锦工艺师召集到一起进行集训生产,并且积极培养新手,一直传承到今天[8]。靖西壮锦厂在靖西市中心现有厂房两千多平方米。2011 年八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之一,靖西壮锦厂完整地继承了传统靖西壮锦生产的技艺,由靖西壮锦厂生产的壮锦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以及民族工艺品展览,获得过很多荣誉并且销往各地,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都有合作。

靖西壮锦厂李村灵大师介绍,靖西县壮锦厂规模最大的时候织机达到几十台,有80 多位绣娘,进厂的年轻人是由老人带着上岗培训,手把手传授织锦技艺,壮锦厂的产品大概是以被面、小孩背带为主。针对当地居民日用以及出嫁用的嫁妆,以及小孩背带为主,在当地也有影响力。

通过调研也发现靖西壮锦厂也与高校进行合作,由许多知名大学的学生参与并设计新的壮锦作品,给壮锦带来了新的产品设计以及发展相关的产品转化给当地带来了更多的产品种类。进一步提高壮锦厂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产品创新[9]。

靖西壮锦厂目前产品的生产是有了订单才会生产,并不是有计划地生产,人数的情况也是在逐渐减少,流动性比较大,织工都是附近居民,在有时间时才会过来编织,第二由于织工学习壮锦编织时间跨度很长,并且需要纯手工,获得的资金较少所以织工就会减少。再加上壮锦厂新产品的研发较少,销往各地的产品单一,购买力不大,会减少需求。所以靖西壮锦厂规模减小。

结论

壮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越边境龙州壮锦以及靖西壮锦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化瑰宝,无论是织机本身还是编织工艺方面都值得探究,在信息时代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更好的传承和保护传统工艺,并且运用相关的设计知识进而更进一步的衍生出相关产品[10]。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靖西、龙州壮锦与织锦机和相关编织工艺及其传承与发展都是当下值得我们长期关注的关键,通过对这些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知当下中越边境壮锦的现状以及两个不同地区壮锦发展的优缺点,同时我们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也对于中越边境壮锦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得到更好地提高与推广充满期待。

注释:

①意匠图就是根据纹样结合织物组织将花型放大并且点绘在一定规格的格子纸上的图案。

猜你喜欢
靖西壮锦经线
帛锦时韵*
罗常乐作品选
一寸缂丝一寸金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法治化背景下靖西文化建设研究
广西靖西麻鸭获“地理标志”认证
谈“日期图”的判读分析技巧
大型歌舞剧《壮锦》的审美随想
高考中有关日界线常考的问题及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