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深度贫困地区返贫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
——基于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的经验

2022-05-27 06:21蔡玉平王龙虎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户金融

刘 霞,蔡玉平,王龙虎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引言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过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0 年年末,全国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①中国政府网:《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参见:http://www.gov.cn/zhengce/2021-04/06/content_5597952.htm。,区域性整体贫困被消除,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②“两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指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保障脱贫不返贫是后扶贫时代面临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的监测机制和帮扶机制,增强其内生发展能力,持续稳定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农村贫困治理重心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从贫困人口脱贫转向农民贫困风险治理,巩固脱贫成果、阻断返贫、加快乡村振兴成为我国农村面临的重要任务与挑战(夏支平,2020)[1]。已脱贫的深度贫困地区多位于深山区、生态功能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产业升级受限,灾害、疾病等致贫返贫风险突出,脱贫人员稳定脱贫增收的韧性较差,内生动力不足,阻断返贫、巩固脱贫成果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刘丽娜和李波,2021)[2]。全面脱贫攻坚过程中,在政府政策引导和风险共担机制下,金融机构为深度贫困地区提供信贷支持,增强了贫困群体的“造血”能力,保险、期货组合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消除了区域性绝对贫困(王琳和李珂珂,2020)[3]。在后扶贫时代,要保持脱贫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应继续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加强金融工具的组合应用和创新,持续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全面提升脱贫人员可持续发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阻断返贫提供强力的金融支持。河南省有卢氏县、嵩县、淅川县以及台前县4个深度贫困地区,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依托各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建立了金融服务、信用评价、产业支撑以及风险防控四个体系,形成了金融扶贫“卢氏模式”,产生了巨大的撬动、放大、外溢与聚合效应,为后扶贫时代有效阻断因病、因灾致贫,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总结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的经验做法,剖析已脱贫的深度贫困地区返贫的引致因素,建立健全金融支持长效机制,畅通阻断返贫的路径,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部分。

二、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举措

金融扶贫需要解决“扶持谁”“谁扶持”以及“怎么扶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金融扶贫还要打“组合拳”,由各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发挥“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协同作用。河南省为破解农村信贷投放难题,挖掘金融资源在脱贫攻坚中的“造血”潜力,政府、金融机构、带贫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方联动,共同治理贫困。金融扶贫在深度贫困地区落地生根,有效消除了区域性绝对贫困,积累了丰富的扶贫经验,以金融扶贫“卢氏模式”比较典型。

(一)政府作为贫困治理主体,确保扶贫政策有效落地

1.落实金融扶贫政策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创建金融扶贫试验区,推动深度贫困地区信用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小额信贷、普惠金融等金融服务试点工作,增加深度贫困地区金融供给。2020 年以来,河南省不断扩大金融支持服务面,将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边缘户,相关贴息政策延续到2023 年12 月末;进一步扩大对一般农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等群体的贷款覆盖面①《河南省将边缘户纳入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对象》,参见: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henan.gov.cn/2020/09-16/1767754.html。。

2.因地制宜推动“四大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扶贫战略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情况,在卢氏县建设金融扶贫试验区,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体系,增加金融服务供给,化解金融服务缺位问题;建立信用体系,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化解信用氛围差问题;建立产业支撑体系,提供多种产业扶贫项目,化解贫困户不愿贷问题;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政银联动、风险共担,缓解银行不敢贷的问题。“金融服务、信用评价、产业支撑、风险防控”的金融扶贫体系在全国广泛复制推广,有效破解扶贫信贷落地难的问题(豆晓利,2019)[4],见图1。由政府和金融机构人员组成的县、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既可以直接进行贷款的受理和审批,也可以对贷款业务实施多流程的监督管理,有效简化了扶贫信贷流程,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扶贫信贷风险。2020 年以来,金融扶贫“卢氏模式”扩大其撬动效应和聚合效应,加快金融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

图1 金融扶贫“四大体系”

3.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贫困治理

政府引导银行、保险、期货积极参与金融扶贫,形成“政银保”和“政银基金”等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金融扶贫模式,有效破解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难落地的问题,在全国扶贫工作中贡献了河南智慧。如地方政府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农民自愿的原则,财政出资补贴为贫困群体办理大病医疗险、财产险、农业险等险种,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愿保尽保”,有效转嫁农户风险,全面提高其风险抵抗能力,防止因灾、因病返贫。引导一些基金公司投资涉农产业,运用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基金的中介、桥梁作用,撬动地方资金服务涉农产业。同时,通过设立公益基金,扶持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民生,降低致贫和返贫风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间接扶贫,增强金融扶贫效应

从全国金融扶贫实际情况来看,三大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参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改善及易地搬迁扶贫工作,具有“基础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基础性、公益性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和教育扶贫四个领域,支持贫困地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农村医疗、旅游发展等重点项目,引导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流向,改善商业性资金难以进入的问题。

(三)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提高金融扶贫边际效用

银行类金融机构按照市场规律,发挥资源配置优势,结合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资源禀赋,利用规模效应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发放企业贷,创新普惠信贷产品,如“香菇贷”“产业e 贷”“抗疫贷”“云电贷”等,全力支持群众稳业增收和企业稳产达效。2020年1—9 月,卢氏县共办理惠农普惠贷款6.7 亿元,共支持中小微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182 家,发放贷款17.29亿元①数据来源:http://henan.people.com.cn/n2/2020/0917/c351638-34297553.html。。

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商行等利用其在农村地区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进行授信评级,简化贷款审批流程,为贫困户和边缘户提供“两免一贴”的小额信贷,增强贫困群体发展动力;为带贫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优惠利率贷款,降低企业准贷门槛,增加企业融资渠道,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兴旺。村镇银行主要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门槛低、审批快的金融贷款服务,满足贫困群体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需求,弥补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空位”。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过程中积极发挥协同作用,助力风险管理,推动贫困地区资本运作,拓宽融资渠道。中原农业保险、中国人寿、平安保险等保险公司积极承保,拓展农村保险服务网络,针对农业发展风险高、贫困群体抗风险能力弱的情况,在贫困地区推出多种险种和服务。湘财证券、民生证券分别在卢氏县与淅川县为涉农企业开展IPO 融资、并购重组等服务,发挥中介服务、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功能,撬动多方资金服务贫困群体和产业,助力产业兴旺、农户增收致富。

(四)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长产业链,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主要围绕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涉农产业,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合作方式,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形成稳定的带贫益贫纽带,激发贫困群体内生发展动力。龙头企业建立原料基地和加工车间,依靠专业技术、销售渠道、良好的信誉吸引贫困户资金入股、流转土地、到龙头企业就业。同时,采取订单方式,与贫困户签订产品收购合同,产业链条得以延长。合作社凭借供销一体、种养技术等优势,引导贫困户入社,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提供种苗购买和销售渠道,使贫困户可以通过经营、流转土地、股金分红、工资薪金等多种方式增收。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供产前培育、产中指导、产后销售的全流程服务,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多方式将贫困户嵌入产业链,有效帮助贫困群体创收。

三、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绩效评价

本文以2020 年脱贫摘帽的河南省卢氏县、嵩县、淅川县、台前县4 个深度贫困县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为比较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在河南省其他贫困县的推广运用效果①《河南日报》《金融扶贫“卢氏模式”何以能在全省复制》,https://www.henandaily.cn/content/fzhan/2017/0708/54009.html。,选取2020 年同期脱贫的9 个贫困县为样本,运用DEA 模型测度金融扶贫效率。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国银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以及各县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政府工作报告》等。

(一)变量选取

本文基于金融扶贫内涵和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指标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后,选取金融扶贫投入和产出指标(见表1)。在金融扶贫投入方面,用每万人银行网点数量衡量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反映居民获取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便利程度;用人均贷款余额衡量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可以一定程度反映金融扶贫贷款的供给能力;用农村人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衡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反映金融资本与农村基本要素结合的外部环境情况(陈银娥和金润楚,2018)[5]。在金融扶贫产出方面,用贫困发生率的降低程度衡量脱贫情况,可以直观反映区域扶贫开发成效;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农户收入水平,可以直接反映农村居民增收效果;用每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来衡量医疗发展水平,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医疗贫困的减缓效果。

表1 DEA模型中的投入与产出指标

在金融扶贫DEA 绩效分析过程中,每个决策单元通过模型得到综合效率(TE),可以表示为纯技术效率(PTE)与规模效率(SE)的乘积,即TE=PTE×SE。其中,TE 衡量投入力度一定时能够获得的最大产出,反映金融扶贫投入一定时所获得的最佳效果;PTE 衡量实际产出与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产出之间的差距,反映金融扶贫过程中扶贫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效率;SE 衡量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之间的差距,反映金融扶贫投入规模对扶贫绩效的影响程度(杜兴洋等,2019)[6]。因此,当SE 和PTE 同时有效时,TE有效,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DEA效率系数测算结果分析

根据表1 金融扶贫投入和产出指标,运用DEAP2.1 软件分别对2017—2019 年河南省13 个贫困县的金融扶贫绩效进行测度,得到具体绩效如表2②根据本文的实证设计进行分析,结论仅供参考。。

根据表2 DEA 的测算结果,2017—2019 年河南省卢氏县、嵩县等13 个贫困地区金融扶贫效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从决策单元的有效性方面进行分析,在2017—2019 年,嵩县、社旗县、淮滨县、上蔡县、平舆县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为1,金融扶贫有效率且维持规模报酬不变,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淅川县、台前县、范县在2017年和2019年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为1,且2018年各值也接近1,金融扶贫整体呈现较优状态;鲁山县、南召县综合效率在2019年上升为1,金融扶贫效率达到最有效状态;卢氏县在2018年综合效率为1,2016 年和2017 年综合效率均在0.6 以上,金融扶贫整体有效率;汝阳县、桐柏县综合效率都未到1,但综合效率都在0.6以上,接近有效率。从金融扶贫效率的时序演变进行分析,在2017—2019 年期间,嵩县、社旗县、淮滨县、上蔡县、平舆县连续3 年都是最优效率,呈现出较为稳定状态,金融资本的投入和运作创造了最优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淅川县、台前县、范县综合效率呈现波动状态,但总体波动较小,始终处在较高水平;鲁山县、南召县、汝阳县、桐柏县金融扶贫效率呈现上升状态,金融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卢氏县金融扶贫效率波动较为明显,在2017 年和2019 年分别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和递增状态,主要原因可能是卢氏县在2017 年作为金融扶贫试验区,各种政策支持力度大,金融资源投入多,出现冗余,在2018 年达到最优效率后,2019 年金融资源投入可能相对不足。

表2 2017—2019年河南省贫困县的金融扶贫效率值

总体来看,2017—2019 年13 个样本县金融扶贫整体处于有效状态,深度贫困地区和非深度贫困地区的金融扶贫工作都取得不错的效果,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在深度贫困地区推广复制效果尤其突出。尽管各地区都已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但是汝阳县、桐柏县、卢氏县等金融扶贫效率还未达到最优,金融机构、资本、贫困户、产业之间匹配度仍可进一步提高。这说明其在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服务质量、技术创新等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需要推动金融资本投入规模深入调整,加快金融服务创新,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进一步促进产业兴旺和农户增收,为阻断返贫和加快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深度贫困地区返贫引致因素分析

受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影响,返贫现象存在多种诱导因素。根据贫困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从扶贫主体、客体、载体三个层面进行剖析,主要可以归为政策制度、资源禀赋、意外灾祸、能力习惯四种因素(包国宪和杨瑚,2018)[7]。

(一)政策制度因素

政府在扶贫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制定和出台多种政策措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过程中,中央和河南省各级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通过各种专项政策支持,加快金融机构设立、金融资本投放等,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交汇期,能否保持各种政策的稳定衔接,也直接影响着脱贫成果的巩固效果。尽管中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提出“四不摘”要求①“四不摘”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和对摆脱贫困的县设立5 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②《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河南省也明确小额信贷政策延续到2023 年,并且将更多贫困群体纳入支持范围内。但是政策的作用对象、环境发生改变,政策支持对象的精准识别以及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力度等都会影响政策实施效果,潜在返贫风险人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获得当时情境下的政策支持和相应保障,其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再度陷入贫困。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保险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社会兜底救助政策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部分,过渡期内稳定的社会兜底救助政策可以防止规模性返贫。及时发挥救济作用是防止返贫的关键,否则脱贫农户因灾、因病、因残等导致其返贫的风险大大增加。除此之外,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人员大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经营。一些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如退耕还林、水资源保护、减少碳排放等生态保护政策,从长期看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短期看,耕地资源、水资源是农户收入的基础资源,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目标,短期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区域内农民耕地、水域等资源的使用,进而可能影响到相关农户的收入提高,增加了返贫的可能性。

(二)资源禀赋因素

自然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影响着产业结构优化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河南省已脱贫深度贫困地区主要位于深山区和黄河滩区,资源相对匮乏,土地贫瘠,不适于种植粮食作物,灌溉、排涝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经常“靠天吃饭”,家庭收入非常不稳定。如前所述,为增加贫困群体收入来源,当地依托特色优势资源,积极发展农、林、牧、渔、旅游等产业,建立多种带贫机制,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取得不错的脱贫效果。但涉农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基础薄弱、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少等问题依然存在,区域内产业同质化严重(李冬慧和乔陆印,2019)[8],农户生产的农副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低水平竞争状态,又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产品整体市场竞争力较弱,容易出现产品滞销现象。而且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本身很高,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剧,部分风险意识和规避能力差的农户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加大。脱贫人员在种植经济作物或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时,一旦受到损失过大,可能会导致家庭收入下降,资金链断裂,影响扶贫信贷的偿还和使用,无法继续获得金融支持,陷入“贫困—不能贷款—发展困难—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三)意外灾祸因素

灾祸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一旦发生会对经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较为脆弱的低收入群体,可能会导致生存危机。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自然生存条件较差,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易出现干旱、洪涝、冰雹、暴雪等气象灾害,一些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深山区,暴雨、泥石流等极端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经营减值,甚至是全部损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基础设施,损毁发展根基,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下降(郑瑞强和曹国庆,2016)[9]。对于刚刚摆脱贫困的群体来说,自身财富积累较少,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很难应对自然灾害的冲击。除此之外,意外事故伤残、大病重疾等也是导致返贫的重要因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退化和免疫能力差,患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概率会提高,尽管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能够承担一大部分费用,但是很多农村家庭仍然难以承担剩余的医疗支出。尤其是当家庭主要劳动力意外患病时,不仅可能会中断家庭经济收入,而且可能会给家庭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导致家庭陷入贫困。

(四)能力习惯因素

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来看,居民自身能力和习惯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脱贫人员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比较脆弱,存在返贫风险。河南省已脱贫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很多青壮年外出打工或搬迁,老龄化程度深。农村老年人在有劳动能力的时候,能够通过劳动或政府帮扶获取收入,收入水平高于贫困线,但是一旦丧失劳动能力,收入就会锐减,很可能陷入返贫境地。而且农村居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职业技能不足,较多只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容易透支身体,可能会较早丧失劳动能力。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农村家庭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学子在逐渐增加,对于孩子较多的困难家庭来说,教育方面的支出也可能导致家庭陷入贫困。除此之外,已脱贫地区一部分人仍然存在“等、靠、要”的习惯,劳动意愿不强,对资源输入依赖性较高,在行动上、思想上仍然停留在“贫困”状态,自我发展的意愿和能力尚未真正建立,遇到发展障碍极易返贫。

五、深度贫困地区阻断返贫的金融支持路径

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实践经验表明,巩固脱贫成果、阻断返贫,实现乡村振兴要继续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在具体路径选择层面,政府和金融机构合力精准识别潜在返贫对象,针对返贫对象提供就业渠道等降低其返贫的可能性。同时,依托脱贫地区的资源禀赋采取差异化政策发展特色产业,为阻断返贫提供产业支撑。

该路径发挥作用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调动帮扶农户、带贫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实现四元主体的联动效应,也需要完善的金融服务、信用评价和风险防控体系,全面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见图2)。

图2 数字化三级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一)打造数字化三级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农村金融全覆盖

推广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推行“村部受理初审、乡站审核、县中心核保、银行放贷”的做法,实现各参与主体信息共享、协调联动,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农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在数字经济时代,打造数字化三级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缩短农户、企业、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时空距离,这就要求提高农户金融活动参与感和知识素养,加快农村数字金融发展,提高电子银行、电子支付等手机终端和电脑端的各类金融软件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度,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为已脱贫群体和地区提供精准的线上、线下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平台优势加快资金在农村流通,降低农村居民、企业融资成本(周洁,2018)[10]。

(二)四元主体协同联动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按照公共治理理论和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的实践经验,阻断返贫应建立健全多元参与主体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参与主体协同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提供更加高效的金融服务,避免由于分散、重叠、遗漏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为阻断返贫、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效路径(见图3)。

图3 四元主体协同联动机制

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在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的稳定性、力度和时限,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①《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强化组织协调,加强部门之间的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实现政府、金融机构、农户和企业信息畅通,采取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等方式,全面提升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与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协同关系,通过财政补贴、低税率等优惠政策,加快产业项目发展以增强带贫能力。金融机构发挥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联合证券、基金以及期货等公司,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农户、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资金、保险产品等多元金融服务,通过金融市场撬动社会资金,解决扶贫资金短缺问题(张海洋和颜建晔,2020)[11]。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产业支撑作用,与农户建立订单带动、股份合作、劳务增收等利益联结方式,充分调动帮扶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把农户转化为宝贵的人力资源,通过促进产业兴旺带动贫困群体脱贫致富。农户、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方和使用方,在满足资金需求并取得收益后,反馈信息形成闭环,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促进其资产业务、投资业务在农村市场快速发展,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三)建立潜在返贫农户的“监测—识别—预警—帮扶”机制阻断返贫

在精准扶贫战略下,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扶贫对象的瞄准问题,为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在识别贫困户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后扶贫时代,准确识别潜在返贫对象、发出预警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帮扶是阻断返贫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建立潜在返贫农户的“监测—识别—预警—帮扶”机制,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首先,建立农户信息数据库。依托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的数据信息,借鉴金融扶贫“卢氏模式”信用评价体系,围绕农户家庭、技能、文化、资产等设定分值,确定定量和定性指标,通过上门调查、走访、信息查询等方式,全面采集农户信息,建立农户信息数据库。

其次,建立潜在返贫农户数据库“监测—识别”返贫农户。对农户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和综合评估,按照2018年33%贫困脆弱性水平对应的5151元脆弱线(吕光明等,2021)[12],精准识别潜在返贫人口,纳入潜在返贫农户数据库,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全面、动态监测农户信息。

再次,建立大数据与人工相结合的“预警—帮扶”机制。“十四五”规划提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利用大数据平台执行警度判断后,人工进行筛查确定,进一步结合大数据刻画帮扶对象的致贫原因,制定分类精准干预帮扶措施(刘泽和陈升,2020)[13]。

最后,信息共享拓宽帮扶资源。在做好农户个人隐私信息保密的情况下,实现信息在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市场主体之间的共享,使得帮扶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配置,体现科技扶贫的高效性。

(四)依托资源禀赋的差异化扶持政策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已脱贫深度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三山一滩”区域,各地区位条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人文环境等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产业多以农林牧渔业、旅游业为主。政府应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增强农村金融“造血”功能,加快产融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支撑力度,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实现脱贫群体持续增收、防止返贫。金融机构应重点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应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新媒体等新业态,促进脱贫地区三产融合,加快农业、旅游业、电商等协同发展以形成长链条式经营,延长、拓宽产业链,提升吸贷和就业带动能力(刘红岩,2021)[14]。在扶贫信贷银行的选择方面,各地应综合考虑其网点分布、资产业务、技术人员等状况,与服务能力强、业务分布广的银行积极合作,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金融机构可以依托农业、牧业、渔业等特色农产品的政策扶持,设计专业合作社贷款、家庭农场贷款、专业大户贷款等一系列新型金融产品,创新推出诸如“金叶贷”“香菇贷”“种子贷”“生猪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在授信额度、担保方式、还款期限、贷款利率等方面采取差异化措施,拓宽农村信贷产品抵押范围,积极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五)构建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降低金融风险

农村市场长期存在投资风险大、收益低的难题,阻碍资本进入农村相关领域,降低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风险成为脱贫群体获取金融支持的重要内容。在政府部门等多方主体的支持下,加强涉农贷款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防护,建立全流程贷款风险防控体系(见图4),全方位降低金融风险。贷前建立服务体系监控机制,依托三级金融服务体系,进行农户信用审查、项目考察、审批授信等,确保扶贫信贷资金用在产业项目上。贷中建立项目资金监管机制,严格控制贷款资金流向,密切关注资金使用情况,发现有弄虚作假、违规使用资金的,及时清收贷款;对于经营状况差、效益低的项目,采取措施提高收益,确保不损失本金。

图4 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

贷后风险防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建立风险共担机制,由政府、合作银行、省农信担保公司、省再担保集团按照一定比例,共担农户、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损失(中国人民银行三门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8)[15],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第二,建立风险转嫁机制,与保险机构积极合作,开发新保险产品,提高医疗险、财产险、人身意外险、农业险等险种在农村覆盖面,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保障范围,将银行、农户、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通过保险公司进行转嫁。

第三,建立激励约束熔断机制,对于个人失信行为,通过降低信用评级、减少授信额度或停止授信等严加惩戒;同时,对“信用村”“信用镇”实施资源、政策倾斜的激励措施,对不良贷款率较高的村、乡镇实行惩戒措施,停止授信和贷款发放(曾庆芬,2020)[16]。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农户金融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央企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