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开明
〔作者单位:中共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2020 年10 月,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学者历时3 年编译的《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文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志再现了日本人镜头下清末民初川渝实景,具有重大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经对其中所载泸州史料整理和分析,发现该志史料翔实,为研究泸州地区历史提供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一)名为“全志”,不是全志。“全志”是指所有省份收录齐全,但不是一方之全志,不是面面俱到,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所有门类收录齐全;也不是将该省所有州府县全部收录齐全。
(二)重经济。在篇目设置方面,设有总论、通商口岸、贸易、都市、交通运输、水运陆运、邮政电信、物产及工业、商业、货币金融、度量衡。除总论外,其余篇目本身就是经济类篇目,总论也与经济紧密相关。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所载泸州城区图
民国《泸县志》点校本所载泸州城池图
1923年,法国汉学家、摄影家拉蒂格拍摄的泸州神臂嘴
(三)重军事。志书中有较多军事机构和军队驻防等方面的记载。如记录省城官衙有“军政司……陆军测绘学堂、军官研究所、四川军官学堂、陆军被服厂……宪兵司令部……第四师军务处、第一司令部……造兵厂……军医局”①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 年,第40 页、58 页、81 页、37页、3页。;如记录昭化县有“巡警所(巡警30 人、国防27 人)”②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 年,第40 页、58 页、81 页、37页、3页。;如记载夔州城(奉节县)“城内巡防兵驻于建武营之3棚内,有巡防40人,委以地方军备”③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 年,第40 页、58 页、81 页、37页、3页。。
(四)资料详瞻。该志资料均由东亚同文书院毕业生实地探查收集和整理,资料较为详细,数据比较可靠。如记载成都④即成都县、华阳县。人口及户数时,称“成都号称人口200 万人,有70 万户,但根据每日所征收之厘金,及由各城门运进之谷物等粮食数量可推测,其数明显不超过50 万”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 年,第40 页、58 页、81 页、37页、3页。。这一数据可从《成都通史》得到印证,《成都通史》记载1917年成都人口357211人,一直到1933年才突破40 万人⑥《成都通史》卷七民国时期,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页。。如在记载某某县城人口时,常常在城门或要道观察规定时间内过往人数进行测算。
《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记述今泸州市范围内的内容共153处,分别是:泸州102处、泸县5处、纳溪10处、合江10处、叙永10处、古蔺3处、永宁13处,分布在所有各编中。在总论、通商口岸、四川省之贸易、都市、交通及运输工具、主要物产及工业、商业机构及习惯、货币及金融机构、度量衡中均有泸州史料记载。而直接以泸州地名命名的章有:第四编“都市”第四十六章“泸州城·泸县”,第八编“货币及金融机构”第十四章“叙永厅之金融机构”、第三十章“泸州之金融机构”,第九编“度量衡”第三十一章“泸州之度量衡”。除在“通商口岸”“四川省之贸易”中,泸州是作为随文记述的配角出现外,其余地方均是作为记述主体进行记录。
民国《泸县志》点校本
民国《泸县志》记载1929 年泸州城厢人口73515
民国《泸县志》(久康石印版)记载泸州户口数
在“总论”中,记述有关泸州的行政区划和人口。清末时,永宁道领县25,包括泸县、合江、纳溪、叙永、古蔺、古宋⑦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 年,第40 页、58 页、81 页、37页、3页。。列举了新旧府县对照表,属今泸州市范围的有叙永直隶厅(含今叙永、古蔺)、泸州①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 年,第5—7 页、9 页、16—20 页、25页。。清末户口,叙永直隶厅(叙永、古蔺、屏山、雷波、古宋)72320 户、泸州直隶州(泸州、纳溪、合江、江安)57785户,但称“数据真伪难辨”②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 年,第5—7 页、9 页、16—20 页、25页。。
在“通商口岸”中,称泸州等城虽皆位于两江交汇之地,但街道平面未如重庆之起伏倾斜。重庆沿长江而上经泸州、叙州可达成都③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 年,第5—7 页、9 页、16—20 页、25页。。
在“四川省之贸易”第一章“总论”中,列通商线路有两条与泸州有关。“自成都,沿沱江,出泸州,至重庆。”“自贵州,经由永宁,至纳溪、泸州,到达重庆。”④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 年,第5—7 页、9 页、16—20 页、25页。
在“都市”第四十六章“泸州城(泸县)”中有4个条目。在“位置及人口”中,称泸州“蜀志所云:天生重庆,铁打泸州即是此地。另外,孔明出师表中,5月渡泸亦是指此地”“此地繁华不输叙州,人口50000人,户数10000户”。附泸州城区图一幅。在“城区街道及建筑物”中,称“城内常是拥挤不堪”“城内日产及德产杂货铺、吴服店、毛皮店等数量众多,十分繁华”。在“生业及物产”中,称“农工商业皆是相当发达,居民富裕程度亦高”,并介绍了长江航运交通和食盐运转。在“饮用水”中,称此地用江水,未见到水井。另在“都市”第四十四章“嘉定府城(乐山县)”之交通中,专门介绍英法军舰常上达嘉州,1913 年日本军舰鸟羽舰沿江上至叙州(宜宾)、伏见舰至泸州。
在“交通运输及运输工具”陆路概述中,介绍主要通路时,有“从成都抵达叙州后,分为两路,一是从叙州经泸州进入贵州省西部之路……”在驮运中,专门介绍了自流井之盐,输往云贵时,从叙州、泸州、重庆三地河对岸出发,多依靠马匹运输食盐。并介绍了马队运盐之事。在水路中,介绍大江(长江)时,列举了主要的险滩和码头,属泸州范围的有:大渡口、野猪牙、石明场①应为石棚场,即今江阳区方山镇。、纳溪县、蓝田坡②应为蓝田坝,即今江阳区蓝田街道。、泸州、罗汉场、小禾滩③应为小米滩,在今龙马潭区高坝。、内口④应为汇口,在今江阳区泰安街道。、湖滩、大湖滩、新矶子⑤应为新溪子,即今泸县兆雅镇新溪村。、两条牛、新路口、灌口滩、大桥、牛脑驿、合江县、钳口儿、王家场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127页、146页、149页、171—172页、173页、184页、189页、240页。;指明了泸州范围内的重要险滩:野猪牙、头脊梁、二脊梁。介绍沱江流域时,提到沱江上的胡市、海潮铺两处码头;记述了沱江支流洹水⑦应为沍水,即濑溪河。,“自荣昌至涪寺⑧应为胡市,即今龙马潭区胡市镇。有180 华里”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127页、146页、149页、171—172页、173页、184页、189页、240页。。在各地民船码头中,介绍了叙州泸州间的情况和泸州重庆间的情况,介绍了纳溪码头停泊方便,泸州长江的宽度、深度,下游大湖滩水急、航行困难等情况⑩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127页、146页、149页、171—172页、173页、184页、189页、240页。。在民船种类中,介绍了成都、泸州往来间的船,并列表和绘图以示之。在民船中介绍岷江流域码头时,在运费表中列出了自成都至泸州、合江两个站点的运费标准[11]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127页、146页、149页、171—172页、173页、184页、189页、240页。。在沱江干流及支流中,介绍“沱江一带盛产食盐,耳熟能详之自流井即在沱江沿岸,川盐5/8 皆产自此地,依靠沱江水运送至泸州[12]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127页、146页、149页、171—172页、173页、184页、189页、240页。。泸州即为该类食盐交易之中心市场,市场活跃在川内仅次于重庆”。介绍了沱江运盐船只、运费、所需时间等。在四川之小轮船中,介绍庆吉轮船公司在泸州设有分公司[13]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127页、146页、149页、171—172页、173页、184页、189页、240页。,在裕通运转公司的运费表中,载明泸州、合江至成都、重庆的运价[14]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127页、146页、149页、171—172页、173页、184页、189页、240页。。
1914年外国传教士Jean Zamin(简·查明)拍摄的泸州城全景照
1935年泸州长江边木材场
在“各地间陆运水运”之湖北通路中,记述成都平原所产稻米、砂糖、药材、烟草一半由沱江水运沿江而下,另一半经成都汇集沿岷江而下,全都经过泸州,再至重庆[15]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127页、146页、149页、171—172页、173页、184页、189页、240页。。在以重庆为中心之通路中,称叙州至泸州“区间内水运依靠长江干流,可航行轮船,江面宽阔,水量亦大,交通便利”①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还介绍了泸州至重庆之间的航运状况。在《泸州府富顺县自流井间》中,列胡市、高店铺、海潮寺码头,叙述泸州向自流井水陆路交通情况、地势,以及沿途都市泸州北门渡场、胡市洹水②应为沍水,即濑溪河。渡场、胡市、高店铺、海潮寺的具体情况。尤其都市部分,极为详细。如北门渡场和胡市渡场介绍了宽度、流速、水深、船只及载量收费,胡市的位置、人数、街道狭窄热闹,海潮寺位置、人数,设有团练守备等③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
在“邮政及电信”中,载明合江县、泸州为邮政二等局及通信日期,泸州、合江设有电信局④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
在“主要物产及工业”中,提到猪毛产地有泸州、叙永厅、永宁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泸州是小麦重要产地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泸州所辖纳溪县为砂糖产地,产额较多⑦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桐油产地有叙永厅下永宁县、泸州下合江县、泸州⑧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泸州产木油(桕油)、山羊皮、猪毛、牛油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泸州下自城北行一日,有玉蝉山⑩又作玉蟾山。及牛滩场,产块炭,品质良好,1 斤值3—4 文。安宁桥亦产石炭,又产硫黄”[11]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甚至引《四川盐法志》,称“汉代传江阳县即今富顺、泸州、隆昌、长宁附近有盐井存在,书上始载其为自流井”[12]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在松溪炭条目中,记录其在泸州渡的价格“每吨值14 两半”[13]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在火柴工业表中列溥利公司在泸州生产太阳牌火柴及年产量[14]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
在“商业机构及商业习惯”中,表中记载“蔚乡约”“详合源”在泸州设支局,其信件投递费用、日程、次数、方式[15]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
在“货币及金融机构”中,第十四章“叙永厅之金融机构”,列表反映了14户钱庄的名称、主业(兼业)、资金,概述总的营业状况和汇兑情况,并附汇票格式一例[16]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第三十章“泸州之货币与金融机构”,介绍了泸州流通货币情况、货币比价,四川铁道银行汇兑局、晋宝泰票号、裕商公记3 家金融机构的基本情况及汇兑手续费用情况[17]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
在“度量衡”中,第三十一章“泸州之度量衡”中介绍了泸州公议尺、裁衣尺、鲁班尺与日本尺的比值,升、斗与日本的比值,衡器使用天平、称水货以20两为一斤[18]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247页,248—250页,258页、277页,296页,300页,334页,355页,360页、363页、370页、377页,406页,381页,402页,410页,420页,466页,479—480页,500页。。
1913 年,废府存县,泸州改为泸县。民国《泸县志》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定稿,民国二十七年(1938)十二月出版,是一部与《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出版时间(1917)较为接近的志书。将《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与民国《泸县志》相关记载进行比较,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准确记载泸州人口。据民国《泸县志》载,1903 年,泸州城乡人口14463 户、51425人;1929 年,泸州城乡人口15103 户、73515人①《泸县志》,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162页、149—153页、348—382页、357页、318页。。与《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所载“人口50000人,户数10000户”较为一致。尽管《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使用的是概数,但不经户口调查就能得出如此接近的数据,令人叹服。
(二)详细记载泸州水运。民国《泸县志》记述长江航道时,简要记录了县境水程、通达,列明了蓝田坝、纳溪、大足石、寅宾门、泰安场、新溪场、新路口、弥陀场等码头;记述沱江航道时,列有和丰场、胡市场、通滩场、海潮寺和县境水程,并称“自井之盐、资内之糖,金堂之叶烟均由此转运”②《泸县志》,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162页、149—153页、348—382页、357页、318页。。在水运的记述上,民国《泸县志》远远不如《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所记详细和准确。《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记载的险滩、各站点里程、航道特点、船只情况、轮船公司、运费价目、渡场情况等许多内容,在民国《泸县志》中均未记载。民国《泸县志》也未记载英法军舰、日本军舰沿江到达泸州的史实。
(三)准确记载泸州民用通信。民国《泸县志》用5页的篇幅记述泸州的邮政和电信,有邮政概况、邮路、泸县电报局、电信线路等内容③《泸县志》,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162页、149—153页、348—382页、357页、318页。,比《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更详细和准确。但有关民用通信的内容,在民国《泸县志》中记载不足,如《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记载的“蔚乡约”“详合源”信件投资费用、日程、次数、方式。
(四)择优记载泸州物产。民国《泸县志》记述物产的篇幅有35 页④《泸县志》,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162页、149—153页、348—382页、357页、318页。,仅农业部分内容就有概况、土壤、农具、农时、农产等条目,商业部分有盐业、糖业、茶业等16个条目;工业部分有银业、铜工、火柴等19个条目;矿产部分用7页对(煤)炭进行列表反映。民国《泸县志》这部分内容比《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更丰富。《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重点记载了主要经济作物如猪毛、桐油、炭等。在这两本志书中都记载了溥利火柴厂,但民国《泸县志》仅有20余字简介,且没有数据。
(五)详尽记载泸州金融。民国《泸县志》在商业部分以“钱业”一个条目40 余字进行简述,未记录钱庄名称、金融机构及汇兑费用等⑤《泸县志》,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162页、149—153页、348—382页、357页、318页。。这部分内容,民国《泸县志》不如《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记述详细和准确。民国《泸县志》在“币制”条目中,记述了货币种类、发行等,还记述了银根告急,农村面临破产的情况⑥《泸县志》,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162页、149—153页、348—382页、357页、318页。。这部分内容,相比《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更详细。
(六)专章记载泸州的度量衡。民国《泸县志》未对度量衡进行记述。
“志为信史”,民国《泸县志》分舆地志、交通志、治制志、职官志、食货志、礼俗志、教育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古迹志及杂志,共计12 门82 目,约50 万字,颇为详细得体。但将民国《泸县志》与《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记述内容相比较后,更能发现《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许多史料价值的珍贵。《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弥补了泸州志书记述的不足,提供了翔实珍贵又鲜为人知的史料,为研究泸州地区历史提供了很多有重要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