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品怡 叶雨桐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九小学 325600 浙江省乐清市丹霞路小学 325600)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大胆想象”,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我变成了一棵树》是该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讲述了“我”从遇到烦恼,进入想象世界到回归自我的过程,想象生动,一环紧扣一环,读来充满情趣。作为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它承担着落实语文要素、为习作铺路的重任。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的有趣和神奇,最终联结自我,表达想象。
教材后面安排了两道习题。第一题指向内容理解,说说“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旨在感受想象的丰富和神奇;第二题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思路,展开大胆想象并进行表达,由读到写。根据这两道习题,本课引进相关作业,进而确定核心学习活动。
1.正确认读“希、痒”等7 个生字,端正书写“状、狐”等12个生字。
2.多形式读课文,圈画、交流有意思的地方;多点联结,感受“我”的身体和生活发生的变化,体会想象的有趣与神奇。
3.巧借作业,感受丰富的想象,并尝试表达。
4.联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片段,感受名著中神奇的想象,引发阅读期待,唤醒“回归自我”的意识。
第一课时
●课前聊天:出示素材,拓展思维
出示“圆圈组合”,想象可以变成什么事物。
●板块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揭示课题:一个小小的圆,经过大家的“改装”,竟然变成这么多物品,想象真有趣!今天,我们将开启想象之旅。请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相机板书:为什么?怎么变?怎么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引出核心问题,如“为什么变”“怎么变”“变了怎么样”,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板块二:归类联结,解疑答惑
1.出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2.整体联结,理解词义。
(1)出示词语。
第一组:嗵嗵 咕噜噜 丁零丁零
第二组:津津有味
①发现特点,指导朗读。
②联结生活:你干什么的时候津津有味?
③联系课文:英英的妈妈带来了哪些津津有味的食物?(相机出示第三组词)
第三组:巧克力 香肠 面包 花生 牛奶 糖醋排骨 香喷喷的饭菜
④过渡:看动物们这样津津有味地吃着,怪不得英英肚子都饿了。
(2)出示描写“饥饿”的句子,男女对读。
(3)相机指导书写“状”“狐”“零”三个字(如图1)。
图1
3.解决疑问,齐读句子。
(1)回顾思考: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怎么变、怎么样”三个问题,找到相应的句子,并说说。
(2)集体交流:借助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有趣: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请说说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规律,联结生活和课文,多角度理解词语;借助问题,梳理文本,初步感受想象的有趣。各个环节有机整合,产生教学的张力。)
●板块三:课内联读,体会有趣
1.聚焦有趣,出示要求。
(1)读一读:自由读读课文第1~8自然段。
(2)圈一圈:找到自认为有趣的地方,圈一圈并标上①②……
(3)聊一聊:四人小组交流,说说理由。
2.集体分享,交流成果。
(1)出示重点段落。
①重点关注:“冒”给人什么感觉?(速度快,给人又惊又喜之感)
②联结自我:闭上眼睛,冒出树枝的时候,身体有什么感觉?
引发学生想象身体哪些部位感觉痒痒的,并读好句子:“呀,我真的变成一棵树!”
③小结:想着想着,身体就发生了变化。齐读句子。(板书:身体变化)
(2)出示重点段落。
①展开想象:不同形状的鸟窝里可能住着谁?(相机把各种形状的鸟窝贴在学生身上)还有其他形状的鸟窝吗?里面又可能住着谁呢?
②想象画面,齐读段落。
(3)出示重点段落。
①创设情境:演演小动物们是怎么上树的,感受上树方式的神奇。
②小结:身体发生变化后,生活也发生了有趣的变化。(板书:生活变化)这些神奇的变化都源于什么?(预设:源自丰富的想象,小作者把自己真正当作了树)
③指导朗读,体会想象的有趣与神奇。(板书:有趣、神奇)
3.整体呈现三处重点段落,教师引读,学生谈发现。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品味有趣的想象,并将有趣的句子进行整体联结,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尽享想象的乐趣。)
●板块四:联读名著,迁移想象
1.联读名著,交流分享。
(1)过渡:“我”的想象多么有趣!其实,许许多多作家都通过丰富的想象给我们带来有趣的故事。
(2)出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的片段(捉弄小精灵变小)、《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片段(吃蘑菇身体发生变化),请学生默读谈发现。
(3)交流分享。引导学生从“想象”和“变化”两方面来聊发现,然后联结课文内容,关注作者是怎样将变化写具体的。
2.联结自我,练写片段:如果你能变,你想变成什么?学习作者将“变化”写清楚的方法,完成小练笔(如图2)。
图2
3.展示点评,反馈交流。
4.配乐朗读,感受奇妙。
5.结课质疑:这节课,我们感受了想象的奇妙和好玩,也跟着变了一回。“变”是那么有意思,你想变回来吗?那文中的小作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去探究!
(设计意图:巧妙利用作业,为学生提供支架,抓住身体或生活的变化来写,达成阅读与写作相互融通、彼此促进的目的。同时,联读名著片段,学生再次感受有趣的想象。)
第二课时
●板块一:联结练笔,享质疑之乐
1.直接导入,书写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相机指导书写“继”“续”两个字,如图3)
图3
2.回归疑问,寻找原因。
(1)交流过渡:上节课,同学们都变化了一回,变是那么有趣,那么好玩。你愿意变回来吗?文中的“我”呢?从课文里找找依据。
(2)相机出示句子“唉,变成了树真麻烦”。默读第9~23自然段,找出英英觉得变成树很麻烦的原因,交流讨论。(板书:麻烦)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巧妙地引出生字,教学无痕。同时,本环节联结学生的小练笔,由上节课留下的问题引出探讨的焦点,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板块二:引进作业,品想象之趣
1.出示要求,自主圈画。
(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第9~23自然段。(2)画一画:“我”遇到了哪些“麻烦”?用波浪线画出来。
(3)聊一聊:这些“麻烦”有趣吗?
2.集体分享,品味“有趣”。
(1)出示重点段落。
①畅聊“有趣”,读出饥饿。
预设1:肚子里发出了“咕噜噜”的声音。(指导朗读)
预设2:想念家里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大口大口享受美食的画面。
②出示美食图,复习词语,并相机指导学生选用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③读出饥饿:回忆着这么多美食,“我”的肚子又开始叫了。读“咕噜噜”。
④复现美食:“我”的脑海里想着美食,眼前的美食也诱惑着“我”。
师生合作朗读第12 自然段,学生相机完成习题(如图4)。教师教学“肠”字。
图4
⑤齐读第13~14自然段,读好“咕噜噜”。
(2)出示重点段落。
①自主交流:说说小动物话语里有趣的地方。
②激趣朗读:选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色表演展示读。
③展开想象:你觉得水珠还可能是什么?完成作业(如图5)。
图5
④联结自我:如果你是英英,听到小动物们的议论,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在交流中,理解“水珠”就是“口水”,完成第1题。
⑤引读“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⑥课堂小结:一开始,妈妈叫“我”吃饭,“我”想变成一棵树;当“我”真变成一棵树的时候,“我”却觉得挺麻烦,很想变回来。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啊!这一切都发生在变化过程之中。
(设计意图:教学环环相扣,让学生反复体味拟声词“咕噜噜”,联结生活说说“美味”,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随堂练习,让语文要素落到实处。)
●板块三:多次联读,感读书之味
1.出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爱丽丝漫游仙境》中主人公变回来的片段,交流其中有意思的想象。
2.猜测原因:尼尔斯和爱丽丝变回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出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回到自己家”的片段,讨论尼尔斯恢复原来样子的原因,激发阅读兴趣。
4.呈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目录,交流讨论最想读的故事,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5.交流小结:同学们,这些故事都讲了“为什么变”“变后的经历”以及“怎么变回来”,特别有趣、奇妙。其实,这就是想象的魔力!
(设计意图:联读名著片段,第一课侧重感受想象的有趣,第二课侧重回归主题。从猜测原因到目录呈现,无不引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本环节的设计使课内、课外阅读有机融合,体现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
“双减”背景下,在课堂中巧用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路径之一。本课例多次引入作业,以此作为设计学习活动的依据,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感受想象的有趣与神奇。教学时,运用联结策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不仅联结课内元素,如词语、句子,还注重课内外联结:一是多次让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创境说话和想象练笔,打通学生和作者之间想象的壁垒;二是多次联读名著中的经典片段,不仅形成“阅读主题”的概念,让想象的空间无限蔓延,还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如此,巧“进”妙“联”,助力学生实现高品质的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