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亿市场主体,怎样才能重拾信心?

2022-05-27 12:28邹碧颖孙颖妮
协商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市场主体

□ 邹碧颖 孙颖妮

二月底,北京的深夜尚未彻底剥离冬日的寒气,气温紧贴着零度徘徊,李大志和他的电动三轮车出现在北京城区的一处公路边。

车轮支撑起的料理台上,摆满了切好的洋葱、卷心菜丝、腊肉、各种调料,还有一盒盒分装好的面、粉等。液化气罐准备就绪,李大志颠起热气腾腾的铁锅。铁皮垃圾桶就绑在车头后方。

凌晨的食客比想象中要多,滴滴代驾、顺丰同城急送、刚从酒吧下班的调酒师来来往往,一些人会选择花13 元钱站在路边吃完热腾腾的炒粉炒面,再启程上路。

2017 年左右,北京这一带摆摊卖吃食的人不少,现在只剩下李大志一家。小小的摊位,一晚流水能达两三千元,他觉得自己还算是幸运的。更多的小摊在城市整治中逐渐退场,食客们回忆起簋街的一家炒粉摊,味道不错、用料好,相当多的人排队;这附近,原先还有个老头带着小孩在摆摊,现在都没再做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市场主体突破1.5 亿户,承载了7 亿多人的就业基本盘。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1 亿户,带动近3 亿人就业。

“可不要小看个体工商户,他们一头连着众多人的生计,一头连着大众的消费。我在政协讨论时,那些企业家就说,如果没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打通微细血管,那大中企业甚至国企央企都动不起来。”3 月11 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重申扶持市场主体的重要意义。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并部署“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指出,不同于企业,“市场主体”概念既包括法人,还包括自然人和非法人组织。以2021 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转折点,一个以“市场主体”为重心的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深度融合之势,已趋于形成。

2021 年,中国四个季度GDP 增速分别为18.3%、7.9%、4.9%、4.0%,下行态势明显。而以个体户、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民营性质的市场主体,贡献了中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然而,这两年,不少市场主体面临生存挑战。

市场主体共克时艰:数字化转型、房租减免、政府纾困

2022 年3 月以来,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性和隐匿性增强,中国本土每日出现以千为单位的新增病例,一时间,上海、深圳等城市繁华归于宁静,旅游业、餐饮业、电影业、社会零售业再度遭受冲击。

“酒店是重资产,很多老板的身家性命都投进去了。”郑宇在佛山、北京、苏州等地拥有十几家酒店,还帮忙管理运营300 多家酒店。他表示,这两年,商务会议、培训减少,酒店整体营收下降了30%左右。

两年来,数字经济成为一些服务业从业者转型升级的“救命绳”。张辉持股的一家公司推出碎片化的企业团建产品,利用私域流量走小众路线,去年营收不降反而增长了40%。郑宇介绍,积极利用抖音等进行线上营销、重视顾客体验的部分酒店,也还能做得不错。

实际上,餐饮业备受冲击,但也不乏借力数字经济渡过难关的商家。在上海,鸟屋烧鸟居酒屋在虹梅路的分店2019 年年底开业,疫情暴发初期靠线上外卖维持运营,两个月后疫情控制住,很快恢复了营业,如今月营业额基本能保持在十几万元。今年3 月疫情暴发前,虹梅路店店长表示,静安寺分店的效益还要好,每月营业额能达60 万元,老板还有继续扩张两家新门店的打算。

当然,静安寺分店的效益虽好,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在南京西路热门商圈,不愁人流量。据了解,南京西路地铁口附近,100 平方米的临街商铺每月租金需要10 万元。吴江路一家120 平方米的商铺,每月租金需要8.5 万元。

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晓波分析指出,服务业最主要的成本压力是房租。《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报告显示,2021 年四季度中国小微企业营收相比于三季度略有下降。

为了减轻服务业的经营成本,中央及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针对性举措。2 月1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被称为“服务业43 条”,包括10 条普惠性纾困举措,以及31 条针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五个特殊困难行业的扶持性措施。

此后,四川、重庆、甘肃、宁夏等省份纷纷落实出台地方性服务业纾困举措。3 月25 日,深圳宣布发布市场纾困“30 条”,把降成本作为政策实施的重要发力点,围绕房屋租金减免、减轻水电气费用负担、疫情消杀补贴、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给予支持,这些政策措施预计将为全深圳市场主体减负超750 亿元。

保卫现金流,应对市场主体成本上涨

相较于服务业,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又有所不同。2021 年,集成电路与芯片、光伏、锂电池、生物制药、医疗器械、钢铁、化学原料、有色金属等行业景气度较高。但同时,也有部分行业因为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上升、拉闸限电、出口海运费高涨、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而生存困难。

“中小微企业的生存还是比较紧迫的,利润很薄。大家说利润和刀片一样薄,那是真的。”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 年,总部位于天津,主要从事结构加固、路桥养护、建筑等领域的新型材料产品研产销及配套技术服务。董事长丁忠文表示,2019 年企业的利润非常好,2020 年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2021 年则下降了至少50%以上。

当下,原材料价格的涨跌充满变数。2 月24 日,俄乌冲突爆发及欧美对俄出口的制裁,影响到小麦、大麦、原油、天然气、铝和化肥等商品的供应。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逼近120 美元一桶。对于制造业而言,油价上涨或将导致冶炼成本增长,以此类推,钢材价格下降的难度也将增大。

2 月28 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将高度关注铁矿石市场价格变化,严厉打击散布虚假信息、哄抬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此前2 月22 日,发改委针对部分煤炭价格指数与市场煤价实际水平明显不符的情况,要求煤炭价格指数机构抓紧整改,严格规范价格指数采样行为;同时将持续做好煤炭市场煤价监测。

财政政策也正成为2022 年保市场主体的“重型武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自2022 年4 月1 日至12 月31 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

接下来,增值税等减免政策如何优化落地,让大部分市场主体受益,值得关注。刘晓形从2010 年起涉足印刷标签、礼盒、外箱等业务,2019 年下半年进入宠物产品领域,在上海设立了相应的公司。他表示,此前增值税率从16%降至13%后,印刷行业的原料供应商并未实际减价,而下游客户借此机会提出降价要求,中间企业的利润反而降低了四五个点。

在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现金流就是企业的生命。货币政策也已谋定就位。多位企业家表示,现在获得银行贷款较为容易。疫后一些银行推出税务贷,不要求固定资产等抵押。卡本科技是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丁忠文介绍,两年来,多家银行对卡本科技给出总计上千万元的信用授信,不仅有利于补充企业现金流,也让企业家有了一定安全感。

值得注意的是,回款与承兑仍挑战着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现金流。刘晓形说,现在他们企业从收到汇票,再等上90 天,大概需要120 天左右才能收到货款。

3 月15 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公开演讲中指出,据估计,2020 年年底,全国应收账款总额为14.7 万亿元,与当年中小企业贷款总量15.5 万亿元几乎相当。也就是说,政府鼓励银行发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几乎全部被大企业扣了三个月,被免费占用。

他建议,政府可以提出一个大致合理的账期,例如回到疫情前的30 天左右;也可以鼓励大企业将应付账款账期作为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主动定期向社会公布。

对此,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清欠。

市场主体利润大幅下降,如何提振消费

当下,消费低迷、需求不足、订单减少已成困扰市场主体的普遍问题。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指出,2021 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升至65.4%,但仍未恢复到疫前水平。同时,疫情期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富达国际发布的2021 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年轻一代(18 岁-34 岁)的储蓄意愿逐渐上升,每月储蓄比例从2020 年的20%增至25%,每月储蓄金额达到平均1624 元。

据拓普数据显示,今年3 月疫情暴发后,全国暂停营业影院超过3000 家,占全国影院数近三成。预计2022 年一季度,全国专业剧场、新空间演出票房收入降低3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制造业企业家指出,2021 年利润下降情况比2020年严重,下降了一半以上。尽管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但订单和需求不足,供过于求,导致市场价格提不起来,企业利润减少。

如何提振消费?从长期看,投资和消费的结构失调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指出,现在与过去常态水平相比,中国投资率高大致10 个百分点,消费率低10 个百分点。2008 年以后出现了长期的结构失衡,并且失衡还在延续。产能过剩、消费需求不足、债务堆积、生产率下降,是主导经济增长逐步下行的背后因素。

而今,应对需求疲弱局面,许多经济学家呼吁以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居民的直接补贴力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沈俏蔚指出,疫情发生后,很多国家和地区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消费。北大光华研究团队以2020 年杭州消费券发放为例,测算发现,政府1 元的有效补贴能够带动3.4 元至5.8 元的新增消费,其中50%落在餐饮和食品零售板块。数据证明,消费券带动的新增消费不会挤压未来消费,对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个体工商户还有非常大的拉动作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强调,提升消费较难依靠收入增长来驱动,建议从今年财政促进地方投资的3.65 万亿元专项债中拿出三分之一,平均给全国每人发1000 元左右,以电子货币的形式限期使用。通过消费乘数(3 或5)计算预估,大约能带动4.5万亿元至6 万亿元的消费。

张晓波也建议,直接为收入较低的脆弱群体、疫情地区困难人口输血,如发放困难补助、增加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等,维持小微经营“造血”机制,保住市场需求。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建议,还要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医疗、社会救助等领域的社保支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信心就是黄金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2022 年中国市场主体何去何从?

3 月16 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继去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此次会议再次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提出“切实保护产权”,传递出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的信号。

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仔细观察,高培勇分析,过去谈宏观经济政策,往往只谈宏观总量,比如就业多少、物价多少、增长率多少、国际收支怎样。现在谈宏观经济政策,更注重扎根,围绕并紧扣市场主体实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着眼于市场主体这个根基来浇水施肥。

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配置力求“一竿子插到底”,扎根于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的所有经济体,从而实现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的深度融合。

实际上,“切实保护产权”的提法值得关注。无恒产者无恒心。产权保护,或许是当下保市场主体最重要的举措。

陈玉宇指出,今天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是金融危机前的25%~30%,而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测算的结果,大约是此前的50%。两份不同口径的研究都在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连续10 年失去活力。无独有偶,2018 年5月时,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也曾在公开发言中谈及这一问题。

彼时,吴敬琏指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工作进行得并不是很顺利。随着库兹涅茨效应的结束,从资源配置结构的改变得来的全要素增长率提高,渐渐下降,我们必须面对这一问题。

解决问题,归结起来就要通过改革。而推进改革的两个关键,一点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加强产权保护;另外一条则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改善要素配置。

多位企业家表示,建议现在把全国优秀的县委书记扶起来,用好他们。一个地方发展经济,打造好的营商环境,需要主政者有担当、敢做事、不怕做错事,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主政者也要了解地方的经济发展规律以及企业的运行规律。此外,政府和市场主体还应具有各自的专业主义精神,双方应该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之上的支持,而不是单纯谁服务谁的关系。

实际上,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从初期阶段,快速地发展到工业化后期阶段。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曾指出,“中国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是——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不断改善中国的经济激励机制”。

但现在,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对比一些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中国的宏观调节经验积累还相对不足,更倾向于采用行政手段而非法治手段,许多精细化的市场经济制度设计还有待建立。

许多企业家提及,希望政府部门在与企业对接时,可以寻找企业架构上对应的专职负责人,不要一律要求“一把手”出面。此外,政府部门在监督、检查、指导时,可以清楚地列明一条一条的要求,明确企业需要作出改变的地方,提高对接效率。

近年来,信用修复机制的影响面也颇大。对此,浙江俊郎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雄建议,首先,每一种罚款的性质要分类。企业因税务被罚款后,不应该影响到参与投标等销售问题。其次,处罚要分级别。不同级别的信用污点,在网上公示不同的时长。此外,一事不再理。已经处罚后进行信用修复,可以减少繁琐的申请、盖章流程手续,公示到期后自动抹去记录。

对于备受关注的平台经济与反垄断问题,王小鲁指出,反垄断政策要区分垄断和垄断竞争。垄断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长期以来,在石油、电力、电信、银行等诸多领域,都存在国企垄断或行政性垄断现象。未来希望看到反垄断在各个领域公平推进。另据财政部数据,2021 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1%。上游能源国企的利润增长表现尤其明显,生产焦炭为主的云煤能源,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了926.19%。

李志雄建议,可以区分设立市场准入门槛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行业市场的稳定性与相对公平性,还是保护个别小集体的利益?前者无可厚非,而后者则不可。例如新基建项目,主要是国企参与较多,可以适当在工程造价等阶段引入行业协会的专业人士参与或监督,确保实施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也撬动更多民营市场主体加入其中。

关于平台经济治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也强调,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2022 年,倘若中国政策预期稳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将获得肥沃土壤,中国也将更接近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营商制度环境为何如此重要?》——学者魏下海等人士的论文通过经验数据研究指出,企业家的努力被配置到生产性领域非常重要。更好的营商制度环境下,企业家的经济活动时间将更长,用于“内治”(日常经营管理)的时间占比将更高,而用于“外攘”(对外公关招待等)的时间占比将更低。有研究表明,各国经济增长率差异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可以由企业家精神来解释。

在陈玉宇看来,一切经济的活力都来自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新技术,并扩散开来。虽然对于大型民营企业、高科技巨头以及国有企业进行监管,鼓励它们之间进行竞争、减少壁垒、保护消费者权利,这是符合长远发展方向的。然而,政策沟通不够、解读不足,却时常会让人误解为是在打击市场活力、打击民营经济。

陈玉宇指出,当前,中国发展模式转型面临着中美技术脱钩、“双碳”目标限定、劳动力减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应该让创造新技术新知识的人得到激励,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处理好技术创新带来的破坏性效应,以此激发年轻企业,重振市场活力。

“今天的中国需要逐渐形成全社会的共识,要发挥市场的力量。政府要正视长远的挑战,在未来30 年完成从赶超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变,再花10 年时间彻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到富裕社会。”陈玉宇说。

猜你喜欢
市场主体
国办发文: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小微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折射发展信心
让市场主体“进退场通道”一样顺畅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1亿户
退出制度的推进关键是畅通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