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鲁吟 郑凉
摘 要:“双师”素质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的本质体现。在新时代下,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既是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查询,随机遴选浙江省5所高职院校三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为基础数据,由点到面初步剖析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培养的现状;通过“双师”素质培养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析“双师”素质培养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学校、教师三个层面架构适合现阶段高职教育发展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教师;培养;浙江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2)01-0006-06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Zhejiang as an Example
CHU Luyin, ZHENG Liang
Abstract: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are the essence to professionalizing teachers in higer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ouble-teacher quality is not only the only wa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realize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ree years' professional assessment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in 5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Zhejia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quality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alyzed from point to surfac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cases, the double teacher quality training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teacher training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ree levels of enterprise, school and teacher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training; Zhejiang
“雙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加强学生实践技能,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技能人才目标的关键。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育,对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现状
(一)“双师”素质的内涵
国内已有大量学者对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对“双师”素质教师内涵的界定上,目前理论界和学术界仍未对其定义进行权威的阐述,但“双师”素质教师应具备的具体素质是比较清晰和明确的,大多数学者认为作为“双师”素质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基本教学能力,又要经常性地参与专业实践活动,使其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换言之,“双师”素质是一种教学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素质内涵[1]。
(二)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现状
目前,浙江省共有50所高等职业院校,其中有公办院校41所,民办院校9所[2]。课题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查询,随机遴选浙江5所高职院校(其中国家级“双高计划”学校2所、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1所、公办院院1所、民办院校1所)的三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2021)为基础数据(表1),由点到面初步剖析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现状:2021年,全省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具有“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数为15 480人,“双师”素质比例84.36%,较2020、2019年增幅分别为9.81%和19.64%。各高职院校“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数在逐年增长,但“双师”素质比例上下波动并不稳定,且各个高校间存在较大差距。国家级双高校和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的师资配置较为优化,“双师”素质比例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且每年具有增幅,但也有高职院校整个“双师”素质人数与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表1)。6AA69EA7-78F7-41AD-A996-CCD33225BBEB
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双师”素质的组成发现,现有“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以“双职称(讲师+工程师)”、“双证(职称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双师”素质教师为主导,通过企业实践、主持或主要参与应用技术研究而获得“双师”素质资格的人数不多,且每年企业实践基本都在寒暑假期间进行,时间仅为2~3个月。
本次温州地区5所高职院校三年“双师”素质的现状折射出一个问题:绝大多数专任老师对“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教师观念中的“双师”等同于两本资格证书,即中级及以上职称证书外加行业认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对高职教育双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最新要求是培养有行业权威性、有国际影响力、能引领专业创新发展的专业带头人[3];要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能改进产品工艺和企业技术难题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要培养具有绝技绝艺绝活的技能大师。新时代背景下,为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双师队伍建设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是“双师”素质培养所必需具备的关键属性[4]。
二、解析案例探讨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关键因素
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温州地区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案例,总结分析得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双师”素质的关键因素在于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获取实践经验。
(一)“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案例(I):有效利用地方资源进行企业实践——记高职院校鞋类设计专业A老师“双师”素质教师素质“养成记”
A老师,教授,自2001年起从事鞋类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省级精品课程评审专家。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A老师一直认为利用课余实践结合专业进行有目的性的下厂实践和学习对老师实践技能的提高和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温州鞋业全国闻名,在温州有许多上规模的鞋类企业。A老师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自2009年至今先后在温州俊朗鞋业有限公司、温州雅浪鞋业有限公司、温州乐联进出口公司及温州红蜻蜓集团进行实践学习、社会服务及访工课题研究。在讲师阶段下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个人技能、增加对业内新技术、新材料及产业发展动态的了解;在2012年晋升副教授后,随着个人能力的提升下厂的目的转变为社会服务及利用企业资源开展项目研究,如作为设计顾问为企业当季的款式设计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以访工为契机与企业进行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课题研究、专利申报及科技新产品的研发等。多年的付出终有回报,2020年A老师以丰硕的成果晋升教授专业技术职务。
在和A老师的访谈中,其阐述收获最多的是及时了解并更新自己的实践知识技能,能把企业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知识及时有效地带进课堂,使自己上讲台底气更足,课堂教学效果也更好。近几年的下厂实践也让A老师本人在科研方面硕果颇丰:主持完成厅局级课题多项;近五年共获发明专利1項、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10余项专利转化并应用于企业科技新产品开发;发表学术期刊论文多篇,其中专业核心期刊3篇。
(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案例(II):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促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链式”实训基地建设
为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针对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训教学方式不合适、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理不清等问题,温州某所高职院校国际商贸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于2007年开始进行专业改革和实训教学改革,积极建设新型实训基地,努力探索培养电子商务行业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实践,构建了基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三真”链式实训基地,一方面大幅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也完善了该校的双师结构,提升了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该项目的探索和实施,取得了以下成果:
1.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建设链式实训基地
以电子商务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主要的工作岗位为逻辑主线构建了市场调查与策划工作室→采购与仓储工作室→视觉营销工作室(含产品模特、产品拍摄、图片处理)→网络营销工作室→客户服务工作室→校内网络运营与管理中心(包括温州名购网、淘宝创业实训基地、温州社区网)→校外电子商务教学实践一体化基地。构建基于“链式”的实训室11个,其中单项实战5个,综合实战型3个,企业共建紧密型实训基地3个;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被评为浙江省高职高专第一批示范性实训基地。
2.构建立体实训教学模式,丰富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了岗位单项(网络调查与策划、采购、样品拍摄和图片处理、网络营销、客服等)、综合实战运营(温州名购网)、创业+生产性实训(淘宝创业实训基地、温州社区网)等立体实训教学模式,丰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实现了“教、学、做、工、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完善双师结构,提升了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依托链式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了电子商务专业师资的“双师”结构,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共培养2位专业带头人,其中1位为省级电子商务专业带头人;7位工作室专家称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指导教师。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专业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名列分院前茅;《科学建设专业链,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以温州名购网为例》获省教厅科研项目立项、《创业就业能力培养贯穿全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省教育厅新世纪教改项目立项,累计主持和参与省市课题1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1篇 ISTP检索、1篇ISSHP检索,1篇EI检索);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调研成果二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
(三)“双师”素质培养案例(III):持“双证”上岗,仍力不从心
课题组还独立访谈了一批“双师”素质教师代表,该批教师的“双师”素质均是通过考证、职称评定获得。访谈中“双师”素质教师表示“双师”素质的取得并未对其课堂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有很明显的提升作用,访谈的教师共同反映:虽已具备“双师”素质,但站上讲台仍感觉力不从心,实践教学素材依旧缺乏,实践课堂教学始终较鼓噪乏味。究其原因,“双证”资格的取得是一时的,没有延续性,而高职教育的独特性要求教师需要实时更新其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6AA69EA7-78F7-41AD-A996-CCD33225BBEB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理论、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不断涌现,现在的高职教育“双师”素质培养应是一种动态的理念[5]。一名仅持有“双证”的“双师”教师不一定就是一名合格的“双师”素质教师;优秀的“双师”素质教师除掌握教学能力外,还要定期到生产单位学习与培训,掌握岗位操作技能[6]。因此,“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关键在于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获取实践经验。
三、影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培养的关键因素
基于上述的案例分析,结合大量文献检索,分析影響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关键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高职院校存在引进企业、行业高技术人才难的窘境
2021年,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数18 349人,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77.57%,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5.09%[2]。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一般由高学历的应届毕业生组成,他们的特点是专业知识系统完备,却缺乏实践操作技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双师”素质教师更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引进一批高技术人才是优化“双师”素质队伍结构的一个捷径。高技术人才一般活跃是企业、行业中的的技术骨干、管理精英和能工巧匠,长期的工作积累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校急需的“双师”素质教师。虽然政府有支持政策引进企业、行业技术型人才,但因行业企业高技术技能人才存在校企报酬比高的差异,对教学环境不适应等客观因素,使高职院校在引进高技术人才时遭遇了窘境,也是“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瓶颈。
(二)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一体化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两难局面是事实: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且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一流人才不愿调入高职院校工作;采用短期下企业锻炼的方式只能解决一部分教师有下企业的经历,实际动手能力并没多大提高[7]。但学校缺乏一套完善的一体化职后“双师”教师素质培养机制,使该两难的局面雪上加霜。一般高校教师参加工作后就很少再能接受其他类型的在职培养,毕业之时是其个人学习终结之时。职前教育与职后继续教育相脱节,缺乏沟通及连续性,学校方面尚未形成较好的“双师”素质教师一体化培养机制,促使教师职后的“双师”素质发展。
(三)缺乏长效的“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流于形式
正如上述案例(III)所示,因在企业实践周期短,企业诸多项目无法跟进,“教师下厂实践”项目沦为一种形式。教师在实践中更多地扮演的是“实习者”的角色,实践内容以事务性工作为主,对其实践技能的提升帮助不大。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交流平台迫在眉睫,便于专业教师时时下企业,丰富实践经验,明确教学目标。
四、构建多赢的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路径
(一)从企业层面,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稳定输出“双师”素质兼职教师
“双师”素质兼职教师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数量、授课占比提出了明确要求[8]。企业与高校间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9],利用企业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高职院校可以提供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企业解决新产品开发、员工培训等需求,企业提供实践场地,定期向高职院校输出兼职教师来充实“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缓解高校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让校内教师有时间和精力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提升“双师”素质能力。
(二)从学校层面,做好“双师”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1.建立师资队伍“双师”素质提升的培养机制
双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实现高技能人才目标的关键。要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和内涵建设,离不开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而“双师”素质的提升需要学校建立行之有效的培养机制。大力激发二级学院的主观能动性,以专业群为单位研制年度“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职能部门做好过程管理,确保计划的落实和实施。
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双元培养高水平双师队伍
要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仅靠学校一己之力难以达成,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势在必行。学校应主动出击,根据地方发展需求和特点,同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共建师资培养基地,与企业共同研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利用企业先进技术、设施设备和管理实践等要素培养高水平双师队伍,建立校企联合师徒制,围绕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共同开展技术攻关,让教师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
3.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养
虽然每年各高校均从企业中聘请了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但在兼职教师的质量上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对兼职教师的入职培训需进一步完善。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本身是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但大多数不擅长课堂教学方法、不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远达不到“双师”兼职教师标准。因此,注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兼职教师的培养,定期组织兼职教师进行入职培训,让其了解高职教育、学校发展情况,懂得学生基本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熟悉教材,使其从根本上具备“双师”素质兼职教师的基本素质。
此外,自兼课教师进校开始教学工作起,还应安排二级学院督导听课并给予教学质量的反馈,邀请其参与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等活动,鼓励兼职教师参与说课等教师能力竞赛,有效提升其教学技能和课堂质量。学校职能部门通过生评教、随堂听课、教学检查等方式对其进行教学评价和业绩考核,激励“双师”素质兼职教师的培养与进步,充分发挥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4.利用数字信息化动态管理教师“双师”素质发展
学校应利用信息化技术创建大数据管理平台,及时了解教师进修需求,科学、动态管理教师“双师”素质发展轨迹,形成教师“双师”素质培养计划的个人成长档案,定期组织开展训后总结,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做到精准培养,培养到位。6AA69EA7-78F7-41AD-A996-CCD33225BBEB
(三)从教师个人层面,根据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特性,做好个人“双师”素质提升的规划
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大周期,一般会呈现“上升、高平态、缓降态”的发展趋势,学者们普遍认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可分为新教师(讲师以下职称)、建业阶段(讲师)、成长阶段(副教授)和成熟階段(教授)[10]。每个发展阶段的特性决定了教师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水平是截然不同的。根据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特性,做好教师个人“双师”素质的提升规划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1.适应阶段(讲师以下职称)
新教师主要指刚完成学业及见习、岗位培训等的新入职教师。新教师对职业和岗位有基本的认知和感知,即对教师工作的性质、价值、职责角色等自我的理解。在“双师”素质提升方面更应侧重对专业知识水平的更新、拓展,对行业标准、职业发展的学习和了解;对实践实践能力更侧重在了解、熟悉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2.成长阶段(讲师)
成长阶段主要指进校三年及以上的教师,具备中级职称。该阶段教师完成了由学生向教师身分的转变,在专业领域深度、广度或前沿有所涉列。在“双师”素质提升方面应侧重对本专业领域发展趋势的了解,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熟悉企业用人机制和岗位职责;积累行业企业实践经历,掌握企业运行流程,提升企业社会活动和交往能力,学会独立解决企业实践问题。
3.建业阶段(副教授)
建业阶段主要指进校五年及以上的教师,具有副高职称。该阶段教师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注重自我潜能的开发。在“双师”素质提升方面,应注重对本专业人才需求趋势、人才成长规律的了解和剖析,培养技术革新、产品研发的能力;在多年实践经历或相关工作经历的基础上,提高实训生产流程和运营管理的能力,具备牵头设计、组织实施专业产教融合的能力。
4.成熟阶段(教授)
处在此期的教师,一般是进校十年左右的教师,一般具有正高级职称,以经验和操作为基础的能力和技能处于平稳发展阶段。该阶段教师在“双师”素质提升方面,应能总结、凝练本专业实践技能知识,全面指导企业实践活动;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具备全面牵头制定行业发展规划的能力;能系统解决企业实践问题,具有创新、设计企业管理模式的能力,能够整合、凝练、打造专业产教融合品牌。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是高职院校面对的一个永恒话题,与时俱进,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研制适合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培养模式才是硬道理。
收稿日期:2022-01-04
基金项目:2017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高职院校非工科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Y201738232);教育部行指委“科创融教”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课题“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标准及建设路径研究”(HBKC214063)
作者简介:褚鲁吟(1983—),女,浙江温州人,硕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师资管理;郑凉(1978—),女,浙江绍兴人,教育学硕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与发展、人才建设。6AA69EA7-78F7-41AD-A996-CCD33225BB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