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实践

2022-05-27 10:05:20蔡岗
山西教育·教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物理学科素养

蔡岗

初中物理学科,知识的难度高、内容多,有深度,表达方式更抽象,因此,对于學生的学习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学习力的培养策略,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这样才能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水平。

一、明确学习力的内涵,有效强化素养

所谓学习力,并不是单纯只代表一项能力,而是学生的学习意识与知识学习相关素养能力的集合。除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力还包括诸多相关的内容,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探索意识、客观思考的能力等。要综合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养,才能让学生真正具备学习力,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例如,在授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力的养成目标,设置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计划。通过观察教师的物理实验示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学生亲身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课下物理课题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每个环节,都应当有特定的能力养成目标,让学生的学习相关能力得到针对性强化,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才会更加积极主动。通过这样的规划,学生的学习方向会更加清晰明确,学习过程中不再感到迷茫。

对于学生学习力的养成,要从多方面着手,因为学习力本质上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复杂的能力体系,而并不是单纯的一种能力。所以,教师在制定引导方案时,也要考虑到学习力的复杂特征,要从多方面的素质培养目标出发,制定不同的能力养成计划。

二、掌握学生认知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能力特长与短板,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个人的能力短板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力得到强化,必须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情况去制定相应的能力培养方案。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教师需要首先做好针对班级学生的分组,根据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情况,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在完成分组后,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小组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引导方案,让学生得到针对性的引导,满足自身的能力强化需求。

例如,针对知识理解较为困难的学生,其学习力不强的最大问题并不是不够努力,而是逻辑不够清晰,学习方法错误,无法掌握知识规律。因此,教师便应当使用更加直接的引导方式,将抽象要素与直观要素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捋顺思路。比如,在同时学习光的几个知识点(折射、反射等)后,为了让学生更快理解折射、反射等光传播方式的关联与差别,教师应当结合实验的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两种不同的光传播方式,同时,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两者的相关概念与规律,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和掌握,这便是对这类学生的引导重点。

班级中的学生各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与认知需求,教师如果采取统一的引导方式,学生的认知差距会越拉越大,更无法谈及学习力的养成。教师要让学生更快养成学习力,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诀窍。

三、明确物理教学目标,进行目标规划

物理学科本质上是实践性、探索性的学科,需要学习者同时成为研究者,需要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探索精神、理性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素养。教师要结合物理学科本身的特质,以培养学科专业人才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强化核心素养,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学得更快更多,这也正是学习力的体现。

例如,在学习“重力”相关知识时,教师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利用合理的设问制造悬念,引导学生去推理其中的原理。比如,可以展示宇宙空间站中宇航员的失重生活状态,同时提问:“在这样的环境下,宇宙空间站中的宇航员是怎样睡觉的呢?”此处可以给出学生两种或是多种选项,如“飘在舱里睡”“睡在绑起来的睡袋中”等,引导学生推理,思考宇航员在空间站是如何睡觉的。在了解到宇航员需要睡在绑起的睡袋里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宇航员为何要以这样的方式睡觉,进而引入重力这一知识点,展开进一步讲解。

学生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素养,与学科有着直接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教师应当结合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去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进而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物理学科相关素养。只有学生具备学科学习所需的素养,才能学得更快。

四、突破能力培养局限,培养学习意识

能力的养成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久的努力,才能有飞跃性的进展,学习力亦是如此。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有限的课堂时间是完全不够的。只有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利用课下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学习相关能力,才能让学生的能力素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课下时间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使其十分反感,因此,教师必须要利用具有吸引力的课题,吸引学生主动去调查、去思考,激发学生在课下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噪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可供学生在课下时间进行自主研究的课题。比如,可以下载用于测试分贝数的手机程序,搜索噪音的分贝标准,使用分贝测试的程序在家附近测试周围声音的分贝数。这样的简单研究,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构成压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掌握噪音的相关知识,部分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关的了解。利用这样的课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探索,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能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必然是十分有限的,学习力的养成亦是如此。因此,教师必须要把握课下时间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下的时间去完成课题研究、学习知识,这是学习力培养的必要途径。

五、合理制定训练方案,巩固所学知识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必须要通过不间断的训练,让学生循序渐进养成学习所需的相关能力。在实际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制定强度与难度不合理的训练方案,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基础视情况制定训练方案,秉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基本原则去引导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训练有更好的成效,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例如,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当为学生制定阶段性的实验观察训练方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观察实验视频,通过观察实验视频发现实验的细节,如实验工具的倾斜角度、实验时仪器的示数变动等。从比较简单的家庭小实验,到实验室中的复杂实验,都应组织学生去观看,通过观看发现实验的重点。久而久之,随着学生看得越来越多,观察力也会越来越强,同时也会养成观察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十分有利。

训练是认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更深刻,要让学生的学习相关能力水平得到提升,必须要重视训练的落实。学生学习任何知识,掌握任何能力,都要通过不断的训练达成目标,吝于付出则不会得到回报。

总之,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习力的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发力。要明确学习力的内涵、明确物理教学的实际目标、明确学生的基础情况,以此为基础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才能让学生更快掌握学习的诀窍,得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开发区中学)

(责任编辑  晓寒)

猜你喜欢
物理学科素养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处处留心皆物理
“超学科”来啦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