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林 安正平
全国卷25分材料型综合题(以下简称综合题)占高考历史学科总分的1/4,是历史高考的“必取之地”。对该题型进行研究分析,熟悉其命制特点,弄清其考什么、怎么考,有利于在历史复习中占据高地,打下历史高考的“半壁江山”。
科学有效的训练是提高综合题分数的关键。有些考生做题时常感觉“摸不着北”,答题中常犯“全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的毛病,那么,如何突破困境,拿下高分呢?这需要考生在历史备考复习时注意培养历史学科思维。
下面以一道全国I卷的高考典型真题为例,进行历史学科答题思维的详细分析。
(2019·全国I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
要解答这一类型题,需要培养和运用以下几种历史学科思维。
一、时空思维
按照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历史时空理论,任何历史事件都具备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时空构成了历史发生的基本要素,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果没有时序思维,没有空间意识,就容易迷失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认为,时空观念是“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时空观念蕴含着对历史的认识、对现实的关怀,基于对将来的社会判断。
【解题思路】要分别说明,1950—1980年中、美、苏、日四国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就需要考生立足于材料一中的“1950—1955年”“1955—1965年”“改革开放以来”这三个特定的时间点和中、美、苏、日四国的特定空间,充分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既要从时间上分析四国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又要从空间上分析同一时间段内四国钢产量发展的不同趋势和原因。
【备考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尤其是在审读综合题时,首先要圈出与时空相关的词语,将限定的认知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背景下进行考察,关注长时期、短时间,抓长时期历史特征,定位短时间历史事件。以时空为基础,对照历史史实;以时空为依据,推导历史结论。
二、主题思维
高考命题的立意具有非常鲜明的价值立场,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中要有主题意识,适当关注社会,思考现实。综合题中的主题思维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视界“宽”,选题全面,能涵盖学科体系;二是视角“新”,切口小,具有考查价值,涵盖时代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三是视线“通”,打破时间、空间界限,一通到底。
【解题思路】材料主要涉及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斯大林模式、二战后苏联的改革、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改革开放等知识点。可以从“ 1950—1980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钢铁产能变化概述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如“一五”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从“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中的美国、苏联、日本的钢产量联想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和苏联经济政策的调整。
【备考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时,既要关注时政热点、周年热点、长效热点等,也要关注每年“中国学术十大热点”和“中国历史学十大学术热点”,还应关注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内容,将其与高考主干知识相结合。在看到试题时,要先审视问题设计,再浏览材料,判断该题是何主题,然后在头脑中勾勒出相应的知识结构。
三、历史方法思维
历史方法思维是阐述历史问题的实现途径,历史课程凸显了唯物史观的核心指导地位,在解决重大历史问题时要自觉运用历史方法思维进行分析。历史方法思维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思维。
【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看待问题的角度、观点,它突出了历史的生成过程。因此,考生在做题时要从题干中的关键词句联想到相应的历史事件或者拓展知识,拥有发散性思维,整体考虑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综合因素。如在学习经济史时,我们要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就应从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四个历史事件,联想到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扩展、初步形成、最终形成,逐步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再从政治史的角度归纳西方代议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进而从思想史归纳四场思想解放与政治运动的影响。
【比较思维】比较对照关联历史概念和现象,判断异同、求同存异、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属于比较思维。高中历史课本概念林立,由核心概念组成了单元和主题的主线,明确辨别历史概念,有利于增强我们对知识的认知,如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小农经济这三组概念的辨析;对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概念辨析,准确把握这些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有助于我们走近历史本质,了解历史的内在。
【辩证思维】对立统一是哲学的基本方法,也是逻辑方法,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高考每年的综合题均有启示类和观点看法类试题,这就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问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运用两分法看待历史问题,如这几年全国卷经常涉及的洋务运动的评价、西方民主代议制的评价,等等。
【逻辑思维】充分运用历史概念、史实属性,总结历史运行规律。比如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中总结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从选官制度的演变中总结出选官不断平民化、公平化、合理化等。从一般事件的演绎中总结出规律,是启示类试题的基本要求。
【解题思路】材料从1950一1980年中、美、苏、日四国钢产量的变化情况切入,要求考生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概括和表述历史现象的能力;要求考生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正确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具体应从表格中各国的钢铁增长量切入,联系这一时期各国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背景,纵向比对钢产量变化,然后用“增長”“下降”“放缓”等趋势词语串联。
【备考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熟悉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方法及基本观点,如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理论、人民群众创造力作用等。历史复习中,要重视学科思维和方法,要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解决相关历史问题。
综上所述,在解答全国卷25分材料型综合题时,一是要贯彻知识的外延与内涵的统一性,善于比较,做到通史与国别史、断代史的统一。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苏联经济体制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等的纵横比较,要尽量做到趋同一致。二是要巧妙运用时空线索,绘制时间线索表,做到时空对应和一致。三是要注意历史内部逻辑,熟记答题语言,强化多元史观的运用。
·例题参考答案·
(1)趋势:美国钢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日本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钢产量增长迅猛,70年代放缓;苏联的钢产量稳步增长,70年代中后期放缓;中国钢产量快速增长。
原因:美国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钢产量受滞胀影响;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
(2)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投资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