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海燕 张新珍
内容摘要:在影视剧发达的今天,《父母爱情》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国产电视剧,其较高的艺术价值给各类观众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民俗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具体体现在方言与民俗文化的研究上。本文试从方言与礼仪民俗、方言与饮食民俗、方言与地域民俗三个方面对电视剧《父母爱情》中的民俗表现进行分别阐述。
关键词:影视剧 《父母爱情》 民俗 方言
近年来,学界对有关民俗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提到民俗研究不得不谈影视作品,有特色的影视作品是对地方民俗最直观的呈现,更是引起了民俗研究者的关注。电视剧《父母爱情》的故事发生地在山东,从上映之日起,其浓郁的山东地域色彩,就得到了人们特别的关注。山东历史悠久,自夏商周开始,就逐步形成了齐鲁文化独特的文化景观。[1]电视剧《父母爱情》还结合山东青岛特有的海岛军旅生活,从饮食、地域、礼仪等方面展示了海军生活面貌。本文将重点研究《父母爱情》方言与民俗的关系上。[2]方言作为一个地方民俗文化的载体,是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媒介,可以最直接反映出地方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有关饮食民俗文化的方言词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礼记》中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证明了饮食密切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存与生活,饮食文化和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剧中吃饭的镜头不少,女主的饮食习惯婚前与婚后呈现一个很明显的对比,婚前安杰的饮食习惯吃西餐、牛排、咖啡,婚后安杰潜移默化的受江德福的影响吃馒头和稀饭……剧中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的进餐和饮食习惯也略有不同,以早餐为例,农村的家庭由于要下地劳作,要吃比较耐饱的食物,一般以馒头和粥为主,城镇部分居民早餐以豆浆、油条或牛奶为主,饮食较为简单。
齐鲁大地以“蒸”为主的食物有很多,每种食物背后都蕴含着不同的饮食文化。“蒸”的食物种类繁多,剧中经常出现的是以面食为主做成的食品。最为常见的面食方言词汇就是“馍”,也就是馒头,一种日常主食。馍这种吃食,在安杰随江德福进岛之后,成为餐桌上经常见的食物。关于馒头的来源,从文化角度来看最早被用于祭祀和供奉神灵,如:卢谌《祭法》中的“春祠用曼头”,高承《酒醴饮食·馒头》中载:诸葛亮为了顺利抓捕孟获,便“以羊豕之内,以面包之,以像人头”,将馒头做成人头的样子祭神来获得神的支持。但因祭祀需要,馒头中通常包有羊肉、猪肉等肉类,是普通百姓无法负担的,因而并非直接被用于食用。发展到今天,馒头常被作为北方一种无馅的主食而存在。从河南农村来的老丁媳妇,做的主食也是馒头,因为需要劳作,馒头是最能挡饱的,所以老丁家基本每餐都有馒头。糖糕是一种节日食物,通常用于生辰、喜事、丧事等重大节日中。方言词汇采用“糖糕”,是因为“糕”与“高”谐音,有“福星高照”“步步高升”之意。在女主家里,吃糖糕不在乎是否节日还是别的特殊的日子。大小姐出身的她,爱花钱的这个习惯仍然没有改变,即使在岛上几乎每个月都是月光族,也从来不为钱发愁,丝毫不影响她给孩子们买各种零食。
除了可以“蒸”的食物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调味品也能给观众展示山东的民俗文化。山东是儒家之城,儒家思想之源,最为深刻地记录了儒家的人文精神。孔子的“中庸”给了山东饮食“和”的最高境界。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天地人、食合一。其饮食本身也达到了敦厚平和,大味必淡的至味境界。山东的酱正体现了这种“和”哲学。酱汁的主要功能是调味,通过酱汁的“调和”作用,五味与各种原料产品的矛盾归根到底,在食品和各种调味品之间实现最佳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酱汁文化可以说是“和”的核心文化。酱也是女主家厨房必备的调味品,大葱蘸酱是江德福的最爱,剧中吃大葱蘸酱的镜头也别有一番风味,随后在安杰的影響下,慢慢改掉了这个饮食习惯。
厨房器具也应当归属于饮食文化的行列,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了做饭的工具,手艺再高超也难以做出美味的食物,食物器具在日常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江家厨房里“瓢”多次出现。“瓢”作为一种盛水用具,旧时多用葫芦制作,八九十年代传承下来的多是铜制品,形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盛水区,呈圆柱形,有底无盖,一部分是握把,多是细条圆柱形,便于人以手相握。而“篦子”指在锅中蒸制面食时所用的竹制物,便于揭锅后将其拿出。在安杰随江德福上岛之后,没有了保姆,一切都自食其力,于是“风箱”一词就频繁出现,江家厨房里有做饭用到的风箱,安杰还调侃说自己有福气,进到岛上拉风箱。“风箱”是一种传统的鼓风工具,通过人力带动风匣,给灶火鼓风,达到燃火旺火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风箱这类催火做饭工具现在几乎不存在了。
通过对上述面食、器具词语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电视作品之所以处处时时充斥着齐鲁地域文化元素,无疑要归功于这些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饮食“符号”的运用。源于对神佛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齐鲁饮食文化,在电视剧中成为劳动人民在当代生活中不懈地奋斗精神的写照,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无尽的创造力。
二.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方言俗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国家,幅员辽阔,各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各不相同,且均带有浓烈的地方特色,与广大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息息相关。民俗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风俗习惯,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定地区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中相沿而成的表现在生产活动、交际方式、家庭称谓、社会组织、婚丧嫁娶、节日庆祝、文艺活动和服饰用具等方面的习惯。方言是某一地区人民使用的一种交际手段,是一种具有较大地域性的社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民俗第一,方言第二,先有某种类型的民俗,然后产生相应的方言。
在分析地域民俗之前,首先对剧中人物鲜明的台词对话作一个系统的统计分析。表格中出现的词汇是人物之间交流最常见和频繁的台词,这里着重分析人物之间的口音差异。
语音的民俗体现在声调上。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3]《父母爱情》在本剧开头海军炮校校长和妻子的对话有很明显的口音对比。
校长:我得看看你们给我们带了什么人啊
什么玩意儿
……
校长和妻子的对话有着很明显的地域特色,什么(shén me)me读成阳平调,“啊”发去声调且音比较长,以此来表示校长的不满,校长把山东地方方言很准确的表达了出来。除此之外,老丁的媳妇河南口音也很有特色。
老丁媳妇:两个败家玩意儿
你(nǐ)说成nēn
捞不着(zháo)说成捞不着(zhuó)
……
类似的对话还有很多,在剧中演员角色大都说着普通话,而山东语音和河南语音两个不同地域语言的交流清形,可谓是给剧情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地域方言的运用使得影视剧更能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这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让观众容易接受,也更加符合俗语的特点。上述表格是对剧中比较有特点的词进行的分类,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出“俺(们)”在剧中出现了753次,其它如“老子”“腚”等词出现频率也是极高的,把农村农民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厕所”一词在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大多称呼为“茅房,茅坑”。据《周礼》记载,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在路边道旁建厕所的现象出现。在《说文字释》中诠释“厕”字时说,“厕,言人杂在上,非一也……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洁清也。”可见厕所的设置完全是为人方便,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这也与茅坑、茅房做了一个雅与俗的对比。胶东方言的“半吊子”一词中,“吊”原表计量,“其制以钱三十三为一百谓之画书,倍之谓之股,合四股二书缗之谓之吊,积三千当制钱一千。”[4]“半吊”也就是一吊的二分之一。今天流行在胶东方言中的“半吊子”(“子”是现代汉语中表示名词的后缀)已不指计量,而只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头脑不聪明,做事不精明。这一方言词汇多次出现姑姑江德华评价侄女江亚菲的态度上,认为这个大大咧咧的姑娘不精细,从姑姑嘴里说出来这个词并不是批判、看不起,而是伴有宠溺的味道。民俗的语言并不是上不得台面,下流的语言,正如姚文放指出的那樣,“高雅与通俗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稳定的、一贯的、而是动态的、变异的,在不同时代会发生变更。”[5]所以,这类词的出现也使得《父母爱情》演变成大众所熟悉的,接地气的状态,更带上了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
电视剧中使用了大量诸如“俺”“咋”“啥”等极富原生态意味的方言与口语,形成了一种语言上的狂欢。江德福和江德华直白的言语与粗犷敞亮的原生态嗓音,高度契合了影片的民俗气氛。[6]老丁的媳妇和儿子说着地道的河南方言,等等,凸显了影片浓郁的地域特色。影视作品既取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语言色彩鲜明且丰富的《父母爱情》采用充满民俗的方言、词汇,更能极端贴近农村的真实生活场景,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亲切感。
三.暗合礼仪民俗文化的方言隐语
我国历来被誉为“礼仪之邦”,“礼”在各方面都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关于“礼”,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经过夏商周三朝尤其是周时,将礼仪制度推向完备的阶段。正如“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政,而民和睦,颂声兴”,[7]是一种道德教化的体现。我国《民法典》规定的原则其中有一条便是“道德原则”,指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是人们应该遵守的原则。综合来看,我们每个人一生要经历的礼仪主要包括有诞生礼、婚礼、葬礼,对应的便是生育、婚嫁及丧葬民俗文化。《父母爱情》以其独特的地域方言表达了礼仪民俗文化。
影视剧的图像化展示方式,直观地给观众呈现了山东特色的生育文化。以江家子女为主线,时常听到关于生育的词语。其中,最常听到的就是“有了”。有了:安杰一生有5个孩子,在安杰怀几个孩子的过程中,常听到“有了”这个词,指的是孕妇有胎,比较隐含地表达女性怀孕,不具体说有了什么,人们也能理解,这是一种约定俗成地说法。按照民间看法,在女性胎还没有坐稳之前是不便张扬出去地,否则胎儿会保不住。人们为了寻求精神慰藉,默认了这种说法。“双棒”:这个词是安杰在怀江亚菲和江卫民时首次出现在荧屏上,双棒即双胎,或是两男,或是两女,或是龙凤胎。坐月子:即女人在生完孩子的一个月,需要静养,不能洗头洗澡,不能吃生冷的食物,不吃辣,少盐,忌出门、串门,这个和我们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称呼习惯是一样的。
在婚姻形态方面,《父母爱情》给我们勾勒了民间社会的包办婚姻习俗。江德福身在农村老家的前妻张桂兰,仅在最后一刻出现几个镜头,简单而又生动地刻画出了解放前一个童养媳的命运。剧中以安泰为首的大家长制压迫的高知分子安杰同意和大老粗在一起,安杰梦想中的白马王子与江德福格格不入,由开始的不同意到最后的妥协,这是在变荡的年代,安杰对命运的屈服。同时也服从于由儒家父权文化制度下“长兄如父”的安泰做出的命运安排。由此看来,父母在婚姻中的生活是男女结婚的决定性因素。而何又为媒妁之言呢?媒,就是谋合;妁,就是斟酌。媒妁,即斟酌情况,谋合两姓,使其相成。媒人,即根据需要,串通两个姓氏,使之相容。因为安杰和江德福的生活圈子都很小,职业不同,很少往来,对彼此情况都不熟悉,需要校长夫人加以介绍、说合、联系。可见,在婚嫁方面,男女双方的情况了解都是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所以有句谚语说:“天不云不雨,地不婚不亲。”这也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只有父母的点头同意,婚事才是合理的,而且只有整个社会承认才具有合法性。
中国的“民俗”,尤其是山东地区的“民俗”离不开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浸润。儒家传统文化塑造了山东民俗文化的独特性质。《父母爱情》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封建礼仪根深蒂固。在儒家文化的指引下,对女子“三从四德”的提出,使得剧中老丁家媳妇对其丈夫唯命是从,造就了老丁在家为王为天的大男子心态。“老子”这个词出自四川。在四川从古至今老子都是自称“我”的意思。传到别的地方去了就变味了,其它地方的人把老子称作爸爸,认为这种称呼是不礼貌、粗俗的一种表现。在《父母爱情》中,“老子”出现了458次,老丁对孩子和老婆爆粗口,“老子”这个词从他嘴里时常出现,也暗含了老丁在家粗暴形象。
除此之外,剧中强烈的色彩对比也体现了礼仪文化,例如剧中无论是安杰还是岛内其他人的穿着多以白色和黑色、素色为主,中国传统五色观认为,青、赤、黄、黑、白是纯正之色,其余颜色皆为杂色。在安杰还是资本家大小姐的时候穿着红色的旗袍和高跟鞋,“喜红”的色彩观念在中国人的认知中一直根深蒂固,认为红即正,将红色视为吉祥、喜庆、美丽、庄严的象征,明快而奔放,不仅充满着热烈的生命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突,而且给予人一种精神的寄托,这也是符合观众心理走向的,极大地丰富了影视民俗的题材。
《父母爱情》取材生活,源于生活,电视剧中出现的民俗现象都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影视剧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都是时代的推动,本篇论文对影视剧的民俗探讨微乎其微,对民俗的研究仍还不够深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作为电视剧的观众,作为生活的参与者都应该正确看待,理性对待民俗现象。
参考文献
[1]罗晶.饮食养生[M].北京出版社,2002:9.
[2]温端政.方言和民俗[J].中国语文,1988(3):202.
[3]冷雅妮.多元环境下影视艺术雅俗问题研究[J].明日风尚,2016.
[4]天镇县志.风土记[Z].民国二十四年(1935)写印.
[5]姚文放.审美文化的内在构成——对于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关系的历史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2009)(8):193.
[6]李昱,李倩茜.导演审美意趣与影视作品的“雅”“俗”呈现[J].美与时代(下),2014(10);68-70.
[7]姜正成.文化寻根:一本书读懂中国民俗[M].中国财富出版社,2016:40.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