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亮
作为职业阅读者,我时常反思,自己对于新鲜题材、新颖写法的期待,是否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面对具体作品时仍会被惯性所支配。就像版本陈旧的电脑操作系统,遇到格式未明的新文件,会跳出弹窗,询问选择哪种程序打开,翻开一篇全然陌生的小说,我们经常过滤出几个关键词语——例如本期《寻人启事》里的“父亲”“遗物”“耻辱”“阴影”,《身后有人》里的“拆迁”“安置”“撕扯”“街坊”——便决定调用某一现成的阅读程序。即便是《树洞》这样情节带有奇想色彩的作品,阅读者也自有办法,把那个跟主人公一模一样的怪异蜡像,塞进某种既有的解读框架。值得追问的是,我们抱怨今天的创作者并没有提供新经验、新表达,是否恰恰因为自己阅读时先用网眼粗大的筛网筛过一遍,留下已知的部分,而漏掉很多有待辨认的陌生元素?
李晓晨的小说《身后有人》表面上是在处理“拆迁”这样难称新鲜的题材,但她笔下的主人公大年并非同类叙事中的被侮辱被损害者,大年也没有加入街坊们绞尽脑汁争取安置款引出的沸反盈天、鸡飞狗跳。小说开头铺排有色有味的细节,描述独居旧屋的大年如何张罗餐食,于他而言,这有点像生活细水长流中的某种仪式。随着拆迁日程的临近,弟弟、邻居、房客母女,连同出走多年的妻子,一个个现身搅动波澜,大年变得疑神疑鬼,感觉身后有或明或暗的声音、不怀好意的目光,以致一天天“萎靡颓废下去”。细心审视主人公的处境,令他惶惶不可终日的并不只是拆迁引发的利益纷争,被牵动的还有他借助日常仪式尽力掩藏的痼疾与创伤。作者的构思并非被突然中止的拆迁这一外部事件所局限,而是借此把貌似平静的日子推离轨道,以暴露附骨之疽般从内部纠缠人物的力量,也让我们看到,或许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摇摇欲坠的“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