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艺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金融体系的顺周期倾向,金融机构不断攀升的杠杆率以及金融市场日益积累的系统性风险,是这次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仅仅使用着眼于金融机构个体性风险的微观审慎监管体系,不足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尤其是我国目前已基本完成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催生了影子银行等规避监管的表外业务,冲击着我国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实施并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越发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银行资本和市场结构、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银行流动性等多个角度,就货币政策调控对防范银行风险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由Borio和Zhu提出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是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产生影响的重要传导渠道之一。经过对已有文献研究整理,货币政策立场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
第一,“价值、收入和现金流”理论(“金融加速器”效应)。当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利率的降低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与抵押品价值上升,其收入与利润也随之上升,促使其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波动性和相关性的预期进行顺周期性调整,银行将愿意承担更多的负债并扩大自身的投资,最终会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商业周期波动性被放大。
第二,“追逐收益”路径。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市场无风险收益率降低,其相对于风险资产收益率的获利更低,与银行所要达到的目标收益率的差距也会增大。由于金融市场参与者盲目追求更高收益率的心理,需要满足刚性兑付承诺收益率的要求等,“追逐收益”动机使他们对高风险、高回报率资产的需求大幅增长。
第三,“央行的沟通反馈”理论。货币政策当局的沟通策略和反应函数会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传导产生影响。由于预期央行会在经济萧条时大幅降低利率,会在危机时采取措施减少失业率,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政策的可预期性使得未来的不确定性减小,产生“保险效应”,银行的风险容忍度和定价能力提高,不利于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第四,“习惯形成”路径。消费者会根据自身消费历史形成内在习惯,根据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形成外在习惯。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扩张时期,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提升,投资者受消费环境的影响,较少规避风险。
通过对上述四种影响路径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货币政策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影响,扩张性(紧缩性)货币政策会促进(抑制)银行的风险承担。
随着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有文献也对这些工具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就目前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内容和工具执行角度而言,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结构、时间、预期三个层面。
从结构层面分析,这些表外业务多为银行与信托、券商、保险等机构的信用联结,极易形成风险传播网络。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实施,一方面用资本充足率等要求限制了银行为追求高收益而进行的不合理扩张,另一方面通过将表外理财业务等纳入监管指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影子银行的发展。
从时间层面分析,宏观审慎政策主要使用逆周期调控工具,将资本充足率等资本相关指标、贷款价值比与信贷增长量等信贷相关指标纳入监管范围,使得银行信贷扩张受到了限制,有利于抑制信贷的规模和增速,防范商业银行由于顺周期性造成的杠杆率攀升现象。
从预期层面分析,预期可以影响微观主体行为。随着宏观审慎政策的出台,各类监管工具的陆续公布与完善,央行与市场的沟通,使得市场能够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意图,把握经济运行状况,商业银行将更加重视流动性、杠杆率等问题。同时,央行的信息披露使得金融机构对未来利率产生预期,进而影响投资方向。因此,通过对上述三个层面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
通过对上述假设1与假设2的理论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均能够通过一些机制和路径,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存在实施工具与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当多种工具同时针对同一个经济指标或者对具有内在联系的多个经济指标作出调整时,可能会产生“政策叠加”与“政策冲突”问题,引起相关变量的非预期过度波动。
马勇和陈雨露、闫先东和张鹏辉等学者通过构建DSGE模型,将家庭部门、企业部门、金融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等经济主体纳入分析,研究不同政策之间的协调与搭配问题。结果表明,“政策叠加”与“政策冲突”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合理的政策搭配则有利于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稳定,能够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因此,我国需要统筹协调政策工具的选取和实施,重视两种政策实施过程中“力度”和“方向”的选择。因此,通过对前人理论定量研究的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互补作用,二者合理配合可以降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
为实现研究目的,本文拟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初步设计回归模型如下,其中,随机变量ui为代表个体异质性的截距项,即“个体效应”。
模型一: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
模型二: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
模型三:“双支柱”调控框架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其中,Riski,t为被解释变量,表示银行i在t年的风险承担。MPi,t、MPIi,t和MPi,t·MPIi,t分别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宏观审慎政策的代理变量、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代理变量的交互项。φControli,t表示银行特征指标及宏观经济因素等控制变量。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出台后,宏观审慎监管被系统地注入银行监管体系之中,考虑到宏观审慎政策的发展情况,本文选取2010—2020年作为研究时间跨度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到数据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根据各银行的上市时间与规模,本文选取16家主要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金融终端、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中国国家统计局及部分已有文献等。
1.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目前,已有文献常用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代理变量主要有不良贷款率、风险加权资产比率、贷款违约率、逾期违约概率等。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不良贷款率(NPL)作为被解释变量,并用加权风险资产比率(RWA)进行稳健性检验。
2.货币政策
考虑到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目前正在由数量型逐步向价格型转变,本文选取数量型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ES)、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M2)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并选取价格型工具——7天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BOR)、1年期贷款利率(LR)作为稳健性检验变量。为保持与其他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在方向上的一致性,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M2)取其相反数纳入模型。
3.宏观审慎政策
根据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制定与实施进程,本文参考柯孔林研究成果,选取贷款价值比(LTV)、资本留存缓冲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CR)作为解释变量,拨备覆盖率(PRO)用作稳健性检验。其中,贷款价值比由我国二套房最低首付比计算得出。
4.控制变量
本文引入对商业银行风险有显著影响的银行特征变量与宏观经济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参考国内外已有文献,选择商业银行规模(SIZE)、资本充足率(CAP)、资产收益率(ROA)、存贷款比率(LTD)、GDP增长率(GDP)纳入模型。
本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以检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出台对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是否有效,并通过观察交互项的系数,探究在我国“双支柱”调控框架下,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二者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模型回归拟合结果
模型1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货币政策代理变量RES与M2的系数显著为负,证明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是非中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及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均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银行风险的积累。这可能是由于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增多,银行可用于规模扩张和贷款供给的资金增加,为获取更大的利润,追求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会造成信贷过度增长、金融资产泡沫等问题,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提高货币供应量均属于经济扩张时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证明了扩张性(紧缩性)货币政策会促进(抑制)银行的风险承担,假设1成立。
由上表可得,模型2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TV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降低贷款价值比,提高房贷首付比,通过稳定房价和房地产信贷增长,能够有效抑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有利于降低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假设2一致。但CR的系数不显著,即单独提高资本留存缓冲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并不能抑制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这与假设2存在偏离,可能是因为目前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实施仍在起步探索阶段,已计提的资本要求尚未真正实现逆周期。
模型3进一步发现,交互项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即当央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供应量来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采用提高资本留存缓冲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不利于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对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但是能够提升货币供应量工具对商业银行风险的负向边际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在研究时间区间内,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不一致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方向并不完全相同,导致两种政策的协调搭配出现了“政策冲突”问题。由此可知,宏观审慎对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辅助作用,二者在合理搭配的情况下相互补充,可以增加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但是要注意两种政策在方向和力度上的协调配合,与假设3基本一致。
本文采取使用不同代理变量替换原有模型重要参数的方法,对上文研究设计进行稳健性检验,选用价格型工具——1年期贷款利率(LR)、7天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BOR)替换部分数量型工具,用拨备覆盖率(PRO)替换部分宏观审慎政策代理变量,用加权风险资产比率(RWA)替换部分银行风险承担变量,重新拟合模型。结果发现,回归系数符号及显著性均与原模型结果相符,可认为本文模型估计的结果是有效的。
本文就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及二者之间交互作用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基于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0—2020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都倾向于增加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则能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