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比较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患者体验的探讨

2022-05-26 02:02王秀娟
健康护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桡动脉

王秀娟

摘要:目的 探究经桡动脉比较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患者体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本院住院并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45例为经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观察组患者45例为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观察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穿刺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周期。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穿刺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周期短于对照组。结论 经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患者体验优于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体验

全脑血管造影术为临床诊断脑血管相关疾病最常用且诊断效率最高的检查方法,其诊断准确率高,能对临床治疗提供确切的指导,已被认为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相关疾病的金指标。股动脉粗直,容易定位,穿刺成功率高,易于介入手术操作,故该部位已成为脑血管造影术的经典路径,但是,股动脉解剖位置较深,术后止血困难,易导致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经桡动脉入路本来最早于1989年在心脏介入手术中被应用,而后被逐渐应用到脑血管相关手术的应用中,目前,通过对桡动脉穿刺技术的改良,经远端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已广泛应用。本文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经桡动脉比较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患者的体验。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本院住院并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90例,根据患者所接受的穿刺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为经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观察组患者为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对照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49.3±10.7)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9.8±10.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组成的比较差异不显著,具备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2)患者对含碘造影剂无过敏情况;(3)患者配合度好;(4)患者无肢体功能障碍,术前可生活自理;(5)患者穿刺处皮肤完整,无破溃、感染、过敏现象。排除标准:(1)合并神经精神功能障碍者;(2)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3)凝血功能异常者;(4)合并其他全脑血管造影术禁忌症者。

对照组:(1)患者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为预防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应绝对卧床休息24 h,穿刺部位使用一次性压迫止血器压迫6~8h,当穿刺点不再渗血后解除压迫器并继续用1kg盐袋压迫,术后穿刺处肢体制动24 h,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其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红肿、青紫情况发生,随时观察其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嘱患者术后平卧不能下床,24h后根据患者情况酌情下床活动。(2)对术后不能进行床上排尿,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通过改变体位、让其听水流声或者下腹部热敷的方法仍不能排尿者,遵医嘱给予留置导尿,并做好会阴护理。(3)术后患者需制动穿刺侧肢体,卧床休息24h,为防止发生深静脉血栓,除了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的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外,应指导其每日3~4次的足背伸屈运动,以及非术侧肢体的主动、被动运动。(4)患者卧床24h容易腰背部疼痛,应指导其正确翻身改变体位,缓解不适。(5)术后患者应大量饮水,4~6h饮水量应在2000~2500ml,利于造影剂的排出,防止出现损害肾功能的情况。

观察组:(1)患者经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桡动脉加压止血器对穿刺点压迫止血,压迫器每2h放气1次,8h后取除压迫器[6],期间避免穿刺侧肢体剧烈活动,伸直手掌腕部,制动腕关节5h,24h内禁止术侧输液和测血压。(2)术后为预防术侧手部肿胀麻木,可抬高术侧肢体,活动手指关节,增加静脉回流。(3)术后患者无其他不适症状均可自行下床活动。(4)嘱患者术后大量饮水。

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穿刺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及舒适度改变情况、住院周期、患者满意度。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自理能力高于经股动脉组。

2.2 经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穿刺点疼痛程度低于经股动脉组。

2.3经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组,舒适度基本不受影响。

2.4经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住院周期短于经股动脉组。

2.5 经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满意度(91.1%)高于经股动脉组(75.5%)。

3讨论

全脑血管造影是一种脑血管疾病的有创诊断方式,是保证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准确率的重要方式,在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全脑血管造影作为一种有创诊断,穿刺过程中容易出现淤血、血肿等问题,术后也容易出现尿潴留、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本文通过比较经桡动脉及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患者体验得出,经桡动脉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自理能力基本不受影响,术后穿刺处疼痛程度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舒适度基本不受改变,住院周期短,且满意度评价高。所以,经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患者体验优于经股动脉组。经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咏,韩新生.床上排尿训练对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后排尿障碍及穿刺点皮下出血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8,26(6):738-739.

[2]余振垒,李婷婷,王小虎,等.经远端桡动脉路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可行性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06):351-353.

[3]郑云华,刘烨,章涛,等.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及术后血管封堵术对患者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21,26(05):942-943.

[4]王晓东,范丽勇.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1):70-72.

[5] 景彩丽.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在全脑血管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3):4047-4049.

[6]李军,王俊峰,罗丽敏,等.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致桡神经损伤1例[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02):230.

[7]毕宣凤.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应用及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9):115-116.

[8]杨云振,马晓莉,夏建学,等.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临床对比研究[J].寧夏医学杂志,2021,43(02):168-170.

猜你喜欢
桡动脉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外周血管有哪些并发症该怎么处理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远端桡动脉穿刺术,开辟介入新通路
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不同压迫时间对患者的影响
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行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同桡动脉吻合术式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血肿的护理体会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地尔硫卓与硝酸甘油联用预防桡动脉痉挛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