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十年黑榜】

2022-05-26 23:59
中国名牌 2022年4期
关键词:车主用户

历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曝光的问题,揭露了消费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潜规则”,掀开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重重“黑幕”。本刊特别回顾了2013年至2022年被曝光的消费品牌和消费领域,从中透视消费环境的公平化建设和消费者的成长,警示品牌管理者以此为戒。

2013

01|苹果电脑公司在华售后政策有歧视之嫌

苹果电脑在华保修政策没有遵守中国的三包规定。苹果公司表示,与相关部门一起仔细研究中国的“三包”规定,并审视“维修政策的沟通方式”,梳理对苹果授权服务提供商的管理规范。

02|周大生等品牌黄金掺假

在河北廊坊金街的周大生黄金专柜售出的千足金,经过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含金量检测发现,这件黄金首饰的纯度为994.4‰,杂质成分中,铱的含量竟然大于1.4‰。

03|江淮同悦车身漆面鼓包

江淮同悦车主发现购买一两年的车身上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很多鼓包。面对车主们的质疑,江淮汽车再次改变了维修政策,对钢板已经锈穿的车辆进行局部修补。

04|大众DSG变速箱行驶中动力消失

据中国汽车质量网的数据,2012年共收到11631宗汽车投诉,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大众DSG故障。不少大众汽车车主称,大众汽车在公路上踩油门,车辆不走,不踩油门汽车反而加速。

05|“神贴药膏”虚假宣传

高老太降糖贴、慕容氏糖贴、丁三怪拔喘膏、平老太降压贴的厂商通过包装神医,虚假广告,向消费者兜售产品。每盒成本不到3元的膏药,在市场上的卖价竟达到每盒99元。

06|宽带运营商强行给用户推送垃圾广告

四川、上海等地一些宽带运营商强行向用户推送弹窗广告,每向用户推送一次,宽带运营商会向广告客户收取几分到几角的费用。

07|安卓手机软件盗取用户信息

复旦大学移动互联网数据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对330多款安卓系统手机软件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监测,58%以上都有隐私信息泄密的问题。

08|网易搜集邮件用户资料

网易公司通过研究用户邮箱里的往来邮件,从而掌握用户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信息,为广告客户发送精准邮件广告。广告主可以向网易的所有163和126免费邮箱用户发送直邮广告,直邮广告的价格是每封起价0.6元。

2014

01|尼康D600被曝拍照有黑色斑点

上万元的尼康D600相机被发现拍出的照片有很多黑色斑点。在反复修理后,黑点依旧如影随形,类似的情况全国各地很多用户都有反映。

02|大唐高鸿手机预装恶意扣费软件

大唐高鸿手机厂商在行货手机中恶意安装吸费软件,利用消费者信任在App中植入病毒木马,从而达到恶意吸费的目的。

03|面包新语等烘焙企业被曝用过期食品原料

杭州广琪贸易公司被曝大量销售过期进口食品原料,杭州面包新语等烘焙企业被指为其长期客户。上海面包新语发声明并表示即刻封存供应商杭州广祺公司提供的原料。

04|澳妙可婴幼儿配方奶粉篡改产品保质期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进口奶粉监管中,发现澳大利亚Ozmilko,中文译名“澳妙可”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存在篡改产品保质期行为。发现问题的奶粉有两批,有997罐奶粉的罐底产品保质期有明显擦拭后重新喷印的痕迹,19256罐奶粉的中文标签与罐底产品保质期明显不符。

2015

01 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奔驰4S店牟取暴利

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奔驰4S店在车辆维修和保养的时候,会故意虚报和夸大车辆出现的故障,欺骗消费者,从中牟取暴利。

02|路虎故障频发成“拦路虎”

路虎极光频遭消费者投诉,频发的途中熄火和倒档失灵问题令车主感到“恐怖”。面对越来越多车主的质疑,路虎中国公司却将变速箱故障的原因直接推到车主身上,并称这些故障都是“极偶尔的,不是大面积的”。

03 ARMANI、LAPERLA等品牌服饰质量不合格

2014年全国检验检疫机构抽检进口服装23818批,不合格货物1785批,总计118万件。不合格品牌包括ARMANI、LAPERLA、芒果、AA美国服饰等品牌,原因涉及色牢度、PH值、甲醛、偶氮等不符合要求。

2016

01|“餓了么”惊现黑心作坊

“饿了么”平台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

02|车易拍二手车交易藏骗局

二手车在线交易平台车易拍在网站上将卖家和买家分别引导进入易置换和快易拍两个界面,利用两个界面上价格信息的差别误导消费者,赚取中间差价。

03|道有道利用恶意程序进行扣费

道有道科技有限公司将扣费程序中的资费提示进行所谓的“模糊”处理,让用户不能轻易发现,从而进行扣费。

04 淘宝、美丽说、大众点评等平台存在刷单现象

一些网店在淘宝、大众点评等平台上进行刷单, 即使店内没有一件真实商品,也可通过网上的“代发空包”服务,将一件件并不真实存在的包裹签收。

05|海淘儿童用品不合格

2015年,质检总局对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的儿童用品,包括玩具、服装、纸尿裤、餐厨具、湿巾等进行了质量抽查,总计抽样654批,检出不合格217批,不合格率为33%。涉及品牌包括:little tikes(小泰克)、wonderworld(精彩世界)等。

2017

01|互动百科成虚假广告垃圾站

互动百科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网页上的信息真假难辨,其中“百科词条认领”的服务,只要付费就可以随意杜撰并发布。

02|无印良品在中国销售日本核污染食品

在无印良品超市,一些日本食品的产地为日本核污染区。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发现,国内涉嫌销售日本核污染食品的网上商家初步统计已达13000多家。

03|NIKE虚假宣传“气垫门”

耐克官方限量发售的一款气垫鞋实际并不存在气垫,耐克“气垫门”事件引发消费者热议。对此,耐克给出的回应是,产品描述失误,可以全额退款。

2018

01|大众途锐发动机进水

大众途锐车主向4S店反映发动机突然失灵。4S店维修人员经过检查,发现车辆熄火的原因与发动机进水有关。面对该问题,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02|“核桃花生”饮料里没核桃花生

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核桃花生”饮料既没有添加核桃,也没有添加花生,核桃味道靠的是核桃香精,一罐料汁能生产出8000瓶“核桃花生”饮料。 除了在产品类型上跟风模仿,产品名字和某品牌核桃乳非常相似,如六仐核桃、六禾核桃。

03|酷骑单车退押金难

全国多地相继曝出酷骑单车押金难退问题,酷骑等共享单车企业不仅拖欠押金,并且投诉量较高。对此,酷奇单车官方发布内部信,称共享单车行业竞争惨烈,公司资金确实十分紧张,让员工自愿选择去留。

2019

01|佰斯特、金得利生产黑心纸尿裤

湖北仙桃的佰斯特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和山东郯城金得利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纸尿裤等卫生用品是用发霉的散浆原料制作而成。

02|惠而浦、美的等售后服务小病大修

惠而浦、美的等多个品牌家电特约售后服务维修中心在家电安装时向消费者高价推销不必要的配件,维修时小病大修、虚假维修。而这种现象据说在家电售后行业非常普遍。

2020

01|汉堡王用过期面包做汉堡

在汉堡王南昌市红谷滩天虹店里,员工把面包包装上旧的标签撕掉,换上新的标签,做成汉堡卖给了顾客。在汉堡王南昌王府井店,不仅仅是过期面包被重新修改保质期再销售,过期的南美风味鸡腿排同样被修改标签,延长保质期。

02|宝骏560汽车高速上频失动力

有不少宝骏车主表示,宝骏560在高速上会突然失去动力。面对此问题,4S店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更换变速箱,但问题依旧存在。

03|万科尚城精装房漏成“水帘洞”

广州万科尚城业主验房,发现新房在楼上做蓄水试验时,楼下卫生间秒变“水帘洞”,其中最先收房的201户中,竟有146户出现漏水情况。开发商勉强给出了解决方案,但入住业主家里仍然有漏水情况。

04|趣头条屡现违规广告

在趣头条上,不仅有虚假宣传疗效的医疗广告,“边玩手机边赚钱”的广告也会频频出现。

2021

01 宝马、Max Mara、科勒卫浴等多家知名商店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

无锡宝马汽车4S店、港汇恒隆Max Mara专卖店、科勒卫浴全国上千家门店装有人脸识别系统,消费者信息均被偷偷获取,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隐私安全等。

02 猎聘、智联招聘、前程无忧泄露简历信息

猎聘、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平台被曝光可通过付费下载用户的完整简历,简历上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工作经历、教育经历等信息一应俱全。

03|UC、360搜索医药广告造假

UC 浏览器和 360 浏览器等涉及为无资质公司投放虚假医药广告,不少虚假医药广告借助“套户”手段投放至浏览器和360搜索平台。

04|福特汽车变速箱生锈

福特汽车车主将启动困难的车送到安徽芜湖福禧4S店进行维修,结果显示汽车变速器进水,导致变速器生锈,4S店将责任推卸至车主身上。曝光后,长安福特发布官方声明表示,对存在此问题的汽车变速器提供免费维修。

05|英菲尼迪QX60故障频发

进口版本的英菲尼迪QX60变速箱异响、顿挫、丧失动力的现象屡见不鲜。车主在维权时被歧视对待,经销商根据车主维权程度给与不同的售后政策,并要求车主签署保密协议。

2022

01 电动自行车违规提速 绿源、小牛、哈啰等被点名

在绿源、小牛、哈啰等电动自行车专卖店中,销售人员表示可以在上牌以后利用技术手段解除电动自行车的速度限制,超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中电动自行车时速不超过25公里/小时的国家标准。

02 “黑心”老壇酸菜被曝光 康师傅、统一均采取“封存”举措

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土坑酸菜”被曝光, 该公司与康师傅、统一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建立了产品代加工和原料直供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关系。康师傅发布声明称已立即中止其供应商资格,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和检测。统一企业称对相关的酸菜包产品已全部进行了封存。

03|低配儿童智能手表成行走的偷窥器

一些儿童智能手表厂家出于压低成本的考虑,选用低版本的操作系统,这意味着在儿童手表上安装各种App后,无需用户授权就可以开启多种敏感权限,轻易获得孩子的位置、人脸图像、录音等隐私信息。

04|口碑营销公司英迈思操纵搜索结果

深圳英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用不同账号冒充真实用户“自问自答”,成为网友在问答、百科、论坛等寻求帮助时看到的问题和答案,令人误以为是不同网友在客观立场上提出的问答和做出的解答。

05|下载平台“高速下载”背后的“捆绑套路”

PC6下载站、桔梗下载站、腾牛网、ZOL软件下载等平台通过设置显眼的高速下载选择诱导用户,一旦用户选择了所谓的“高速下载”之后,等待用户的并不是高速,而是一道道“捆绑套路”。

06|名特产禹州红薯粉条造假

河南禹州是国内重要的粉条生产基地,然而从这里销售出去的“红薯粉条”“山药粉条”却是由“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混制而成,这样的粉条在当地被称为“通货”。

(本刊编辑/吕天骄)

猜你喜欢
车主用户
听伴:抓住车主的耳朵
关注用户
汽车车主的移动应用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百名车主评新车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