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圈理论”视域下我国科技智库媒体平台建设路径

2022-05-26 21:16夏青王郁
科技智囊 2022年5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

夏青 王郁

摘  要:科技宣传是科技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和重要内容。针对近年来科技宣传工作中存在的科技政策掌握不充分、技术解读不客观、报道基调把握不准确、大众科普素养普遍不高等问题,文章运用“三圈理论”分析框架,从价值、能力、支持3个维度分析新华社瞭望智库建设案例,探讨主流媒体建设研究型平台聚合媒体传播价值及智库研究价值的路径,并提出推进科技智库媒体平台建设及融合发展的具体建议,以期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宣传的专业性、智慧性、精准性及服务性。

关键词:科技宣传;智库媒体;三圈理论;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2.05.12

创新处于我国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技宣传是国家科技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和重要内容,不仅有助于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而且对于增强全社会科技意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可谓是科技创新的“喉舌”及“哨兵”。笔者探讨以主流媒体“智库+媒体”融合发展提升我国科技宣传能力及水平的路径,通过分析国内较成功的智库媒体建设案例的价值、能力、支持等因素,提出建设及发展科技智库媒体平台、聚合媒体传播价值及智库研究价值助力科技宣传的具体建议。

一、科技宣传的现状及问题

科技宣传具有舆情监督、舆论引导、典型示范、科学普及、信息传播等功能[1],旨在实现研究及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播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明等职能,是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是提升科技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能够有效凝聚社会创新共识、激发大众创新活力、营造向上舆论氛围、提升国民素养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

当前,世界正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也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中美贸易争端、科技战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多重叠加下,科技经济逆全球化趋势开始加剧,科技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中国的创新环境建设面临一系列挑战,亟须通过加强科技正面宣传,营造清朗、充满正气的科技创新环境。作为我国营造良好新技术产业化环境、优化国家创新体系和国际科技合作环境的重要手段,科技宣传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不言而喻。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宣传一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科技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诸如工业互联网行业、电网产业等,积极进行以科技宣传促进概念普及、技术推广、标准形成、环境优化、发展加速等方面的尝试。广东、贵州等不少省市不断探索科技宣传的新模式、新方法,積极开展与主流媒体的合作,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发声,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政策推介会、行业博览会、媒体采风活动等,助力各界深化产业发展共识,优化我国区域创新政策实施环境。

近年来,科技宣传工作受到全国各级政府、主流媒体高度重视,总体上呈现出持续改进、向好向上的态势:在时效性、政策解读力度、报道的丰富性及持续性、媒介形式、渠道的综合性及立体性、受众到达率等多个维度上,皆有所提高;在回应社会关注热点、消除公众疑虑、扫除舆论障碍、增强政策文件实施效果、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广国产技术、增强行业市场话语权等方面,也有一定宣传效果。但仍然存在科技政策掌握不充分、技术解读不客观、报道基调把握不准确、大众科普素养普遍不高等问题。在信息生产门槛降低、网络虚假信息层出不穷的新情境下,沿用传统的“报、网、微、端、会”组合宣传模式,仅改进信息送达时效性、媒介渠道综合性、信息形式丰富性等“招式”效用有限;如何与时俱进,切实提升科技信息生产及传播中的专业性、知识性、精准性等“内功”,才是增益科技宣传价值的核心。媒体有必要借助或建设研究型平台,有效整合媒体内外的智力资源,汇调查及深入研究之力于传播之中。聚合媒体传播价值及智库研究价值,使二者相互赋能之道,才是从根本上提升新时代科技宣传能力、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智库媒体:科技宣传的传播载体及研究支撑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为保障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应鼓励智库运用大众媒体等手段,发挥其理论阐释、政策解读、舆情研判、情绪引导等积极作用,积极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媒体传播与智库研究合力,能够形成更大聚合价值。建设具备提升科技宣传质量、整合社会科技共识、完善科技舆论监督等功能的科技智库媒体平台,是应对新媒体时代舆论环境、媒介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必要之举,不仅能够助力媒体融合发展、促进媒体转型升级,还是实现更科学、精准、有效的科技内外宣传的有力支撑。

(一)“智库+媒体”的融合趋势

1.战略层面:智库媒体融合的必要性

智库即政策研究及咨询机构,常冠以“基金会”“研究所”“学会”“协会”等名称,主要职能是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政策及策略影响进行学术调查、分析研究。智库通常能够深入参与政策制定的全流程,在议题设定、政策选择或修订、政策执行等阶段皆发挥着重要影响。智库通常按其隶属关系(区域、政府、企业、高校、独立等)进行分类,也可按研究领域、资金来源、商业模式、规模等分类。智库一般由政府、政党或企业出资组建,大部分为非营利组织,有些则借由咨询业务及产出研究报告获取经济利益。国际上普遍认为,即使由政府机构或政党赞助成立的智库,仍保持着足够的非官方地位和研究自由,发挥着充分调研、建言献策的政策建议“智囊团”作用。这种作用建立在影响力的基础上,因而传播范围及效果成为智库运营的重要考虑因素,传统的纯粹性智力机构不得不吸收媒体组织的长处,甚至演化出部分媒体特征,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及经济环境。

2.执行层面:智库媒体融合的可操作性

国外智库的运营模式与策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发生显著转变,纯粹的研究性机构更频繁地介入政策与公共讨论,出现“智库媒体化”的趋势。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等智库,都积极创办媒体平台以提高自身传播力及社会影响力,其经验可作为我国智库媒体融合发展的参照。与此相应的,国外媒体组织在融合转型进程中也出现“媒体智库化”趋势,注重积累及拓展自身智力资源,积极加大研发部门投入以支持自身转型及行业发展等,虽与专业智库相比,其影响力整体来看依然有限[2],但也产出了不少富有影响力的成果。

(二)智库媒体的特征及类型

智库媒体顾名思义即以媒体组织为主体建立智库,是媒体与智库融合发展的一种新生事物。智库媒体通常为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实体机构,同时具备智库和媒体的核心特征,将媒体灵活敏捷的特点及擅长舆论引导的属性注入智库的核心研究业务及理论成果转换之中,整合持续的深度内容生产能力、强大的传播力、广泛的影响力等优势,利用媒体资源开展调研,为政府、社会、企业及个体提供决策咨询和研究服务,既能“上传”影响决策,又能“下达”惠及公众,可谓深度研究与灵敏反应并行。

智库媒体可划分为智库型媒体、媒体内部运营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媒体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3种类型。智库型媒体指媒体在深耕某垂直领域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行业数据及专家资源,从而能在进行常规专业性新闻报道的基础上,拓展咨询分析等业务,产出类智库成果,如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光明日报》的《智库周刊》等。媒体内部运营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依托媒体资源组建,产权仍属原媒体,如新华社瞭望智库、《新京报》传媒研究院、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等。媒体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主要为媒体自身发展服务,但当其产出影响行业发展的研究成果时便具有了智库的特征,如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等。

(三)我国智库媒体的发展

我国智库媒体的发展始于2009年12月新华社推出《财经国家周刊》,其建立“新闻产品+智库产品+新媒体产品”统一生产线,是对“智库型媒体”内生机制的首次探索。[3]2013年9月,首家媒体型智库—新华社的瞭望智库正式批准成立,并从2014年起布局构建智库、专家、课题、文献四大数据库和“在线智库与研究平台”。2014年12月,《光明日报》创办专以“智库”命名的理论周刊《智库》版面。2015年,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经济日报》)相继成立,前者后来创设了首家以移动客户端为载体的线上智库类学术期刊—《光明智库》电子期刊(半月刊)。省级地方媒体、专业媒体、市场化媒体与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跟进,组建成立了传媒研究院(《新京报》)、南方舆情研究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长江智库(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南风窗传媒智库、封面智库(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华西都市报》)、凤凰网国际智库、财新智库平台及“财智莫尼塔”研究平台(财新传媒)、新浪智库平台、搜狐财经思想库、网易智库、企鹅智酷及原子智库(腾讯)等。随着智库媒体间合作增多,2014年中国网推出首家针对智库的媒体平台—“智库中国”。2017年11月,新闻出版产业新型智库联盟成立,其18家成员机构囊括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新闻出版科技公司(华闻传媒研究院)等。

纵观智库媒体发展,其在业务基础、重点议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数据已成为智库媒体开展研究及传播活动的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智库媒体发展的驱动力,为智库研究成果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其次,科技创新成为智库媒体关注的热点内容。以跨学科视角研究各国科技创新实力、评价分析国家及行业竞争力、解读科技创新政策、预测新兴技术等皆属必要,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议题也渐受重视。最后,智库媒体的深度研究能力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只有积极探索、提升信息内容成果的创新度、专业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才能为决策提供更富民主性、科学性的参考[4],同时有效促进媒体融合及转型。

三、“智库+媒体”融合发展案例分析

在智库媒体建设及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传统媒体遭遇了发展思路、运营模式、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技术引进等诸多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找到适合自身定位的发展路径。研究国内较为成功的智库媒体发展路径及运营模式,可为后来者提供成功经验及教训。笔者基于“三圈理论”分析框架,选择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瞭望智库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总结其在价值、能力和支持3个维度上如何实现公共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平衡、快速提升自身组织能力、积极争取各利益方支持,结合媒体融合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形成有效的智力产品生产模式和智库媒体发展范式的方法,为我国科技智库媒体平台建设及融合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一)分析框架:“三圈理论”模型

“三圈理论”是管理学研究中一种实用的理论工具,通常用来分析某项公共政策或战略计划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其主要思想由美国学者马克·穆尔(Mark H.Moore)提出。该理论模型以价值、能力、支持三要素为基础,形象地显示出政策的实施须处于公共價值(Value)圈、组织能力(Capability)圈、公众支持(Support)圈的交叉区域(V+C+S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5]该理论同时显示了落在其他不同区域内政策或项目的执行成功的可能:处于价值和能力交叉区域的政策或项目具有价值和足够的实施能力,但缺乏支持,使其无法付诸实践;处于价值和支持交叉区域的政策或项目由于欠缺组织能力及资源,风险较大,实施时机并不成熟;处于能力和支持交叉区域的政策或项目最有危害,容易实施但毫无价值,只会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处于分别只有价值、能力、支持而缺乏其他要素的区域的政策或项目,皆不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

“三圈理论”对我国科技智库媒体平台建设及融合发展具有启示意义。首先,任何一项好的政策或项目,其核心要素在于价值。价值在实践中体现为满足一种或多种利益,其生产和分配过程必须公平且富有效率。就智库媒体建设及发展而言,科学的价值观是其起点,也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其次,组织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及资源,以匹配发展、提供该政策或项目相应的服务。即架构、管理、人才、技术、制度等因素,对智库媒体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此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也不可或缺—通过价值传递机制获得智库媒体各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及认同,能够减少智库媒体建设及发展中的阻力。以上三大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智库媒体建设及发展。

(二)瞭望智库的发展路径及经验

2013年9月,经新华社正式批准,瞭望周刊社在旗下《财经国家周刊》创立“瞭望智库事业部”,启动“课题制”和“研究-采编”流程,探讨以课题研究取代采编作为媒体业务中心的可能。2014年,瞭望智库成为独立部门。2015年,瞭望智库积极打造“新媒体端”,提出“在线智库”概念,并形成“新华社大数据新型智库云”项目规划。通过培育及精进“媒体型智库+智库媒体”产品线,瞭望智库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

瞭望智库是我国首家智库媒体,依托新华社品牌及智力资源进行建设,其主要业务板块包括平面及新媒体传播、调研与决策咨询、数据库及云平台技术开发等,在政府信任、社会名誉、群众影响等方面表现突出。瞭望智库不但在2017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布的《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中位列“全国智库微信公号影响力排名榜”之首,已累积近百万中高端订阅用户,成为“全国微信公号前500强排行榜”中唯一的智库机构公众号,也是近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亚洲大国(中、印、日、韩)智库百强榜单的常客。目前,瞭望智库与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一体化运作,研究领域已覆盖国家政策、互联网与科技、资本市场、电子商务、新金融、“一带一路”倡议、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制造业、扶贫、健康、能源,等等。

1.价值维度:注重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结合

(1)加快研究型内参平台建设,扩大政治价值。瞭望智库严守智库媒体须对公共价值施加影响的初衷,从成立之初就定位为“研究型内参”,以服务党中央为工作重点,积极建设及完善能够更好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等功能的调研机制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中央决策,重点实施在深化改革、官员队伍、地区问题、对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以培育高端知识产品、产出中办专送材料、组织高端话题论坛等方式影响公共政策过程和决策思路,获得党中央及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

(2)加速智库服务产品线研发,提升经济价值。主流媒体既承担着公共服务职能,也需要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面临传统媒体市场份额下滑、新闻工作者离职潮的挑战,瞭望智库改革了传统的单一“内容为王”模式,以智库服务产品线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扩大市场供给,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并随着历年产业发展报告、区域规划、品牌咨询、研讨会及论坛等智库成果积累,打造出更合理平衡的多引擎式产品布局。

2.能力维度:坚持人才、技术和管理的融通

(1)加快培育专业性人才,提高团队作战能力。人员的工作能力、心理状态、素质水平等都是影响智库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前期智库业务相关的研究、产品、运营、数据分析等专业人才缺乏,及现有人员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研究能力不足等问题,瞭望智库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方式,培育出智库研究及发展所必需的专业而高效的团队。其中,研究团队、新媒体团队、运营团队各占20%,采编团队、数据团队各占15%,并积累了数千名高水平的特约作者及超过1000名特约研究人员。瞭望智库运用的手段包括:按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秘书等职级,为研究团队量身打造薪资及绩效考核体系;以新媒体策划及传播为流程核心,发掘有潜质的采编人员,转型为产品规划、执行及销售等运营业务的骨干;提升核心编辑薪酬待遇,打造专业编辑团队;合作研发“智库云平台”,建设专业数据库;等等。

(2)增强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智库媒体传播影响力。先进信息技术可以提升智库媒体服务能力及成果的科学性,是促进智库媒体发展的催化剂。瞭望智库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搭建全方位的传播平台,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与公众的互动,及时有效地传播最新的智慧产品。瞭望智库承接的“新型大数据智库云”项目,以及其整合运用舆情监测、大数据抓取、语义分析等技术手段搭建数据分析模型的深度研究能力,都深受行业及社会认可。

(3)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智库媒体运营效率。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政策或决策快速实施推进的关键。针对初期内部流程变革的阻力,和旧有薪酬激励机制无法留住高端人才的问题,瞭望智库将智库业绩纳入绩效考核,探索建立了课题研究、服务决策等方面高效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如以“特约研究员”、各级“委员会”模式打通课题研究的完整链条,构建专业化研究平台,整合专家资源,降低沟通成本,等等,解决了影响智库媒体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障碍。

3.支持维度:积极加强与政府、上级部门、公众的交流合作

(1)做好主流宣傳工作,申请专项资金扶持。瞭望智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广泛传播国家政策及战略、积极引导正面舆论,为国家决策建言献策。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智库媒体在传播主流思想中发挥的促进作用,在政策及资金方面予以扶持。

(2)开展项目深度合作,支撑高端智库建设。瞭望智库积极支持上级部门工作,为新华社建设国家高端智库提供助力,如参与承担中宣部“新华社大数据新型智库云”项目,合作建立国家专家库、国家课题库、新华社智库稿件库、国家在线智库平台,等等,以更好地服务于新华社社内新闻采编队伍、社外专家学者、行业智库机构等。

(3)加快新媒体运营管理,提升智库媒体影响力。瞭望智库微信公众号享有国内“智库第一公号”的美名,以“正本清源,传播常识”为宗旨,依托《瞭望》《财经国家周刊》《瞭望东方周刊》《环球》等中央级时政期刊集群,不断创新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其配合我国重要论坛会议、文化活动等所发布的新闻视频、创意H5产品等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智库媒体建设及转型过程中,瞭望智库具有良好的“价值”追求,其“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同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四、我国科技智库媒体平台建设及融合发展路径

(一)合理平衡政治价值愿景和经济效益目标

瞭望智库采用“调研咨询+新媒体传播+策划+数据技术支撑”的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并依托其数据技术服务数字产品研发。瞭望智库持续完善调研机制,在为党中央做好决策服务的同时,加快拓展智库产品体系。传统媒体尤其是中央主流媒体在加快向智库媒体转型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政治价值愿景和经济效益目标的有机统一。

建设科技智库媒体平台须把握时代脉搏、保持开阔的视野,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为理念,找到适合自身发展、适应社会环境的特色定位和发展模式,并关注时代问题,通过对媒体组织自身、上下级部门、所处产业等内外部环境的综合考虑,寻找并判断相关利益者共同关注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对党和政府的参谋作用,整合智力资源以深化对科技的前瞻分析,精准预判科技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为高层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如通过“存量盘活”联手打造专业化科技视角的决策咨政平台,对科技事件进行深度剖析、多重解读等;另一方面,须注重通过丰富产品种类、打造系列品牌等方式扩充智库产品,提升调研效率、智库产品智慧含量,实现收入结构从“内容+广告”到“内容+广告+知识产品”的转变。

(二)加快完善组织体制机制,增强智库发展潜能

建设科技智库媒体平台并实现智库媒体的可持续发展,绕不开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借助先进技术驱动力、适度创新管理机制等重要步骤。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1.要加快引进研究、运营、产品、新媒体等方面的紧缺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智库媒体从业经验的人员,以优化智库媒体平台人员结构,提高平台实体化协同运作水平;2.要组织智库相关专题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问题意识,通过研讨、交流、实战等丰富人员知识,提升相关技能,提升整体研究实力,并发掘及鼓励有潜质的现有人员转型;3.要运用“互联网+”思维,突破地域限制、创新合作聘用机制,积极吸引科研领军人才、行业精英进入科技智库媒体专家资源库,共享智识,并促进其合作访问、交流学习,以更好地转化智库成果;4.要实行适合智库媒体平台核心职能及岗位业务的评价机制和绩效激励模式,为智库媒体相关岗位人才设计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的通畅路径,以激发人员能动性及智库活力。

在先进技术应用方面,可通过加速新技术在创意搜集、新闻写作、编辑发布、内容分发、数据库开发、智能纠错、用户体验、人机互动、广告增值服务、舆情分析等多系统的运用,优化科技智库媒体平台生产流程,为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注入活力。同时,科技智库媒体平台建设须以媒体组织为母体,以平台及技术增益媒体的先天优势,重视数据在舆情分析、研发、推送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深入探索大数据与媒体深度融合的交互助益可能。

在管理运营方面,应根据媒体组织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建设与之匹配的创新管理机制,破除体制桎梏。可在科技智库媒体平台下设运营、新媒体、数据、研究、产品、行政等部门机构,保障智库媒体平台顺畅运作、提升其运营效率。同时,实行智库媒体平台与同级部门“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优化智库媒体人员配置;优化智库媒体经费管理机制,实现经费保障“应保尽保”、经费资源“向人倾斜”[7],保证智库媒体平台在技术引进、设备更新、人才开支等方面经费充足。

(三)加强开展交流合作,提升各方支持力度

支持即协调不同人群的利益关系及诉求,同时做好自我宣传解释。科技智库媒体平台在建设及发展过程中,可积极加强与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专业受众及广大公众的交流合作,将各方支持力度转化为发展的养分,实现业务精进与服务深化的正向循环。

其一,需要加强与中宣部、财政部、科学技术部等机构部门的沟通,在堅持正确舆论导向、开展国家重大战略方针及事件报道解读的基础上,积极申请资金项目扶持、课题研究合作等,集聚资源拓展业务深度及广度,合力突破科技智库媒体平台在专业、智慧、精准、服务等方面的发展瓶颈。

其二,与国内外科技媒体、行业专家、其他智库机构开展紧密合作,在采编业务的精进、国家政策及战略的解读及传达、专家学者队伍的建设与扩大、行业生态的打造与优化等方面充分发挥“智库+媒体”优势,进一步提升科技新闻报道、智库产品及活动宣传等竞争力。

其三,应密切关注各地方科技厅局、全国科技工作者等专业受众群体的需求和反馈,发现及真正助力解决受众的实际问题,获取群众的广泛支持,根据群众期望及建议,积极思考如何优化产品及流程。

其四,在新技术应用、渠道运营管理、媒介矩阵优势互补等方面下工夫,一方面提升我国公众的政策知晓度及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根据民意热点调整调研思路及方向,助力舆情预判及公众情绪引导,保持健康的舆论环境。

五、结语

科技智库媒体平台建设及融合发展的关键是保持价值、能力、支持三大层面的均衡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价值取向方面,合理平衡政治价值愿景和经济效益目标;在组织能力完善方面,通过优化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先进技术应用、创新管理模式,增强智库发展潜能;在合作支持方面,打通政策项目扶持、传播效力、受众反馈等链条,实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智库媒体联动发展、切实满足民众需求的有机统一。如此,通过“智库+媒体”融合发展,有效聚合媒体传播价值及智库研究价值,以期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宣传的专业性、智慧性、精准性及服务性。

参考文献:

[1] 刘启阳.浅析科技宣传的职能与功能[J].云南科技管理,2004(03):61-62.

[2] 夏青,侯萌.我国科技媒体智库平台建设路径及架构[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9(01):37-40,57.

[3] 吴亮,夏宇,马岩.媒体融合发展对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8):879-887.

[4] 夏青,侯萌.智媒时代媒体智库发展路径研究—以科技媒体智库平台建设为例[J].新闻战线,2019(04):105-107.

[5] Mark H. Moore.Managing for value:Organizational strategy in for-profit,nonprofit,and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J].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000(29):183-204.

[6] 吴亮.媒体与智库融合路径与机理研究—以瞭望智库为例[J].新闻战线,2018(03):19-23.

[7] 张志强,苏娜.国际智库发展趋势特点与我国新型智库建设[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01):9-23.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dia + Think Tank” Platform: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Circles Theory

Xia Qing1    Wang Yu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24;2.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Beijing,100038)

Abstract:As an organic component and important pa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as problems of insufficiency,inaccuracy and inappropriacy in recent years,in fields of policies understanding,technical interpretation,and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o people with low-level literacy. The article uses Three Circles Theory framework,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Xinhua News Agencys think tank case from dimensions as value,ability and support;then discusses the path of building and advancing a “media + think tank”platform for mainstream media to aggregate communication value and research value. 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ism,intelligence,accuracy,and serviceability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Media think tank;Three Circles Theory;Media Convergence

基金项目:本文系科技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科技宣传与智库媒体建设典型案例研究”课题(项目编号:ZLY20198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夏青,女,1986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傳媒经济、国际传播。王郁,女,1982年生,硕士,融媒体编辑部副主任,研究方向:媒体融合、科技传播。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浅谈媒体竞合下我国纯网综艺节目发展策略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