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勇 刘 进,2
(1.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2.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尤为重视,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包括对非遗的保护、调查、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相关法律责任等内容。2018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以下简称“文化和旅游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道:“‘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2021年5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对非遗保护和开发做出了长远的规划,其中提道:“到2025年,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非遗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2022年3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各环节,支持利用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相结合,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作用,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在国家支持对非遗保护和开发的大环境下,对非遗的相关理论体系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1]。湖南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非遗资源丰富,此前虽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关于湖南省非遗的研究,但大都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缺少对非遗的定量分析,尤其缺少运用空间技术对非遗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因此,本文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深入剖析湖南省非遗的空间分布规律,为非遗的开发、传承和利用打开新的思路,为湖南省非遗的保护做出贡献。
根据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2014年11月11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2021年5月24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的国家级非遗数据,整理出湖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37项;根据湖南省文化馆官网上的相关数据,整理出湖南省省级非遗共计324项。地理投影系统主要采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和Lambert_Conformal_Conic两种,并基于ArcGIS 10.6对非遗坐标进行地理空间分析;非遗点坐标(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均来自百度地图坐标拾取系统。
利用ArcGIS 10.6和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最邻近指数法、核密度法、标准差椭圆及重心迁移模型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国家级非遗和省级非遗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从自然地理、人文环境、民族分布等多要素入手,探究湖南省非遗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
1.2.1 最邻近指数法
最邻近指数法,是指非遗坐标点实际空间最邻近距离和预测最邻近距离之间的比值,可以从整体上判断空间地理要素之间的聚散状态[2],其计算公式:
其中,R为最邻近指数,r为实际最邻近距离,r1为预测最邻近距离,n为非遗数量,s为区域面积。根据R值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聚集、均匀和随机分布三种类型,其中当R<1时说明点要素呈聚集分布。
1.2.2 核密度法
核密度法是在空间分析中常用的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利用ArcGIS 10.6工具中的核密度工具,将非遗点之间的集聚情况可视化,具体反映出不同空间位置非遗的疏密程度[3],其计算公式:
其中,F(x)为核密度的估计值,为核函数,h为带宽且大于0。F(x)值越大,则非遗空间分布越密集。
1.2.3 标准差椭圆及重心迁移模型
标准差椭圆和重心迁移模型可以整体反映地理要素之间的中心趋势、离散趋势和方向趋势,可用于揭示非遗不同批次之间的时间演变趋势,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截至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已累计公布了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国务院共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 557项,其中湖南省有137项;湖南省人民政府截至目前共公布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①,共324项。本研究主要以湖南省省级及以上的非遗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原始数据进行以下处理:(1)对于同时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的项目,且申报单位一致,则只保留国家级;(2)对于同一非遗项目有多个申报单位的,数量按申报单位的数量进行统计;(3)非遗地理坐标的确定,以申报单位所在地的地理坐标为准;(4)若同一项非遗下有细分(例如,湖南小调下可细分为郴阳花灯小调和临武花灯小调),则按细分后的数量进行统计。原始数据经过如上处理后,国家级非遗和省级非遗综合共得到449项有效数据。
按照目前主流的非遗种类划分方法,共分为十大门类: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体育游艺、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传统音乐、民间文学、民俗、曲艺。经统计,湖南省国家级非遗主要集中在传统戏剧,共32项,占比为23.36%;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俗的占比差距不大,分别为13.87%、10.95%、9.49%、11.68%、12.41%;体育游艺、传统医药、民间文学、曲艺占比较小,分别为2.92%、4.38%、6.57%、4.38%。省级非遗中,传统技艺占比最高,达19.23%;民俗、传统戏剧、民间文学占比较高,分别为16.03%、13.14%、11.86%;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体育游艺、曲艺、传统医药,分别占9.62%、8.97%、7.69%、5.45%、5.13%、2.88%(如表1)。
由表1可知,湖南省非遗不同类型之间的分布并不均匀,其中国家级非遗中,传统戏剧的数量较为突出,传统医药、曲艺和体育游艺的数量较为稀缺;省级非遗中,传统技艺、传统戏剧和民俗数量较为突出,曲艺、体育游艺和传统医药数量较为稀缺(如图1)。
表1 湖南省非遗类型结构分布
图1 湖南省非遗类型分布雷达图
经统计,湖南省各地级市及自治州拥有的非遗数量差异较为明显,其中第一梯队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沙市、怀化市、邵阳市,数量较多,分别为26项、16项、16项、15项;第二梯队为郴州市、岳阳市、常德市、衡阳市、永州市、张家界市、益阳市、娄底市,分别为9项、9项、8项、7项、7项、5项、5项、5项;第三梯队为株洲和湘潭,数量较少,各为2项(见表2)。省级非遗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数量最多,总数达78项,为第一梯队,怀化市、长沙市、邵阳市、常德市、衡阳市、张家界市、岳阳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株洲市数量较多,分别为31项、24项、28项、20项、19项、16项、16项、15项、21项、16项、13项,为第二梯队;湘潭市和娄底市数量最少,分别为9项和6项,为第三梯队。
表2 湖南省各市州非遗分布情况
利用ArcGIS 10.6对所获得的湖南省449项非遗坐标在地图上进行投影,先利用ArcGIS 10.6平均最近邻工具,分别对国家级137项非遗、省级312项非遗和总449项非遗进行最邻近指数分析,判断非遗的总体空间分布的聚散情况,计算结果分别得到最邻近比率为0.450 302、0.277 112、0.201 162,均小于1(如表3),说明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态势,且从z值来看,形成这种集聚模式的可能性均小于1。
表3 湖南省非遗最邻近指数分析结果
平均最邻近比率能够从整体上反映湖南省非遗的空间分布状况,但未能具体呈现非遗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此,利用ArcGIS 10.6中的核密度工具进行核密度分析,通过调整参数,最终选择搜索半径为20 km,绘制出湖南省核密度分布图(如图2),进行可视化表达,发现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有两个高密度区,一个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另一个位于长沙市附近。其余地区密度较低,多为带状分布,且南部密度小于北部密度。
图2 湖南省非遗核密度图②
标准差椭圆可以很好地反映出非遗的时序分布走向,通过标准差椭圆分析(如图3、图4)可知,国家级五批非遗总体上呈现出西北—东南的转移趋势,方位角极差接近50度,标准差椭圆X轴长度变化不大,稳定在10%以内(如表4);省级四批非遗重心转移趋势与国家级非遗重心转移趋势基本一致,均是西北—东南方向转移,但方位角偏转更小,极差约为16度,标准差椭圆X轴变化不明显,极差约为5 km(如表5)。结合国家级与省级非遗的标准差椭圆模型和重心迁移模型来看,湖南省的非遗主要由西北向东南方向迁移,未来湖南省非遗的发掘重心,可能会偏向南部地区。
表4 湖南省国家级非遗标准差椭圆参数
表5 湖南省省级非遗标准差椭圆参数
图3 湖南省国家级非遗标准差椭圆图②
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水热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多样,历史悠久,当地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创造出丰富的精神财富和独特的湖湘文化,其中就包括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的非遗。非遗作为文化存在的一种形式,其空间分布必然会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故本文结合湖南省非遗的空间分布格局,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方面进行探讨,深入剖析造成湖南省非遗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以便对湖南省非遗现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4.1.1 地形地势
地形地势是影响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地理因素,是影响人类分布状况的基础条件之一[4],本文基于ArcGIS10.6将湖南省DEM高程图与湖南省非遗分布图层进行叠加,并进行分析(如图5)。
由图5可看出,湖南省三面环山,中部和北部地势较低,地势起伏较为和缓,多为平原,东部、西部和南部地势较高,多山地和丘陵,呈现出一个“马蹄形”。非遗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势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势和缓的中部和北部非遗分布较为密集,东部、西部和南部山地地区则分布较为稀疏,在山间河谷地带有少量分布。平原地区和山间河谷地区是人类主要的聚居区,从一般的地理规律来说,这些地方靠近水源,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适宜人类的生存,易形成人类聚落,优越的自然地理区位条件为人类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广大劳动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开展生产活动,故能够形成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
图5 湖南省DEM高程图②
4.1.2 水文因素
湖南省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依托长江流域,省内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又有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曾经为全国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亦是古时云梦泽的所在地,水资源丰富。
通过ArcGIS 10.6对非遗投影与湖南省内主要水系进行叠合,发现非遗的空间分布与主要水系之间耦合度较高。如图6所示,湖南省大部分的非遗都是沿着河流水系分布,呈现出带状分布的特征。由图6可以看出非遗点多沿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和洞庭湖水域附近分布,特别是在四大水系与洞庭湖交汇处,非遗点的密度较高。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古时农业生产高度依赖水源,先民们都有傍水草而居的习惯,因此水源丰富的地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更容易形成村落和城镇,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5];(2)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给湖南省内带来充沛的降水量,省内河流径流量大且稳定,无结冰期,航运价值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域的交通通达度,有利于不同地域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其他地域外来优秀文化的进入,对于当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图6 湖南省主要水系图②
4.2.1 民族的分布与聚居
在湖南省的非遗项目中,少数民族非遗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其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国家级非遗和省级非遗合计107项,占了湖南全省非遗总量的25%,其他诸如怀化市、永州市、张家界市等,亦有相当一部分非遗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有关,这与湖南省的民族构成有密切的联系。在原始社会时期,湖南省为三苗、百濮与扬越之地,秦汉之后,汉族长期与少数民族杂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湖南省常住人口共6 644.49万人,其中,汉族人口为5 975.96万人,占89.9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68.52万人,占10.06%。少数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格局,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均分布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00万以上的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100万以下10万以上的有永州市、邵阳市、常德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集中了全省96.34%的少数民族人口。这些少数民族之间经历了长期的交流融合,创造了不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对湖南省的非遗分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能解释为何非遗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核密度出现峰值,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状态。
4.2.2 历史文化
湖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万多年前,湖南境内的先民们就开始种植水稻。春秋战国时,属楚地;秦为长沙郡和黔中郡;汉属荆州,汉末,北方居民南迁,加速滨湖和湘江、沅江流域开发;唐分属江南西道、山南东道及黔中道,广德二年(764年)置湖南观察使;宋为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元属湖广行中书省;明属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置湖广右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置湖南省。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湖湘文化,也留下了众多的非遗和历史文化名城。截至2018年5月2日,全国有134座城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湖南有四座: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永州市。以这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分别作10 km、20 km、30 km的缓冲区(如图7),可以看出在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周围形成了一定的小规模聚集,其中以长沙市最为明显,长沙市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必然会辐射和带动文化的发展,故以长沙市为中心,非遗呈现出聚集的态势,也就不足为奇了。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就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湖南省除上述四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外,还有十五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市、郴州市、洪江黔城、芷江县、汝城县、新晃县、湘潭市、武冈市、沅陵县、茶陵县、新化县、益阳市、桂阳县、宁远县、道县。湖南省的大部分非遗聚集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附近,由此不难看出,湖南省的非遗空间分布与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普遍拥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经济较发达,当地人民在较为优渥的条件下,创造出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就包括具有丰富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7 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缓冲区图②
通过ArcGIS 10.6的空间分析和Excel对数据的处理,在湖南省449项非遗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得到以下结论:
(1)空间视角下的湖南省非遗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聚集分布状态,主要集中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长沙市两地,这与湖南省多民族聚居和历史文化的积淀密切相关,各市州之间非遗资源梯度分布明显,综合来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沙市、怀化市、邵阳市四地梯度等级较高。
(2)非遗结构类型下的非遗分布差异特征明显,传统技艺、传统戏剧和民俗的挖掘较为充分,在资源总量上占比较高,传统医药、体育游艺和曲艺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保护。
(3)从时序格局分布来看,非遗的数量增长较为稳定,但不同批次非遗在不同市州分布有差异,非遗分布的重心总体上在向东南方向倾斜,湖南省南部的非遗有待进一步的挖掘。
促进非遗的传承是本次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非遗这种特殊的文化存在形态,难以依赖于文字传承,更多地依赖于非遗传承人的口耳相传和活态传承。许多非遗一旦失传和消亡,往往很难重建。针对如何做好非遗的传承工作,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5.2.1 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建立非遗生态文化区
非遗的聚集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布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依托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打造非遗生态文化区,在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同时,以活态传承和保护为核心,探索非遗与旅游、非遗与时代价值融合的途径,从而达到对其原真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保护,并进一步扩大非遗的影响力。
5.2.2 系统性整合非遗资源
总体来说,目前湖南省的非遗开发还处于粗放阶段,因此要系统性整合非遗资源,充分发掘其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并建立系统的非遗资源分类体系和数据库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强对非遗的管理和开发。
5.2.3 对非遗资源的开发要有梯度
湖南省的非遗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梯度性,不同地区之间非遗梯度差异较大,因此要优先开发高梯度的地区,利用非遗的开发来推动当地非遗旅游的发展,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长沙市,再顺势而为,利用梯度力,以这些地方的发展带动低梯度地区的发展,从而形成整体均衡发展的格局,而非遗开发所带来的红利将反作用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5.2.4 加深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塑造非遗产业品牌
根据不同地区的非遗禀赋,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开发模式,塑造非遗品牌,推动文旅融合。例如,建立非遗博物馆、非遗工坊、文化生态区等,立足于消费市场,整合市场各类产品,增强文化消费动力,从而达到非遗活态传承与发展的目的[6]。
5.2.5 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
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主体和核心,要保护好非遗,就必须先保护好非遗传承人。各级政府应视情况给予非遗传承人一定的物质保障,提高其社会地位,并加强古村落、非遗生产基地和工坊的建设和保护,保护其完整的文化生态空间,进一步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7]。
注释:
①2022年1月4日,《湖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已公布。
②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地图底图均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其中省级行政边界数据下载地址为:https://www.resdc.cn/data.aspx?DATAID=200;地市行政边界数据下载地址为:https://www.resdc.cn/data.aspx?DATAID=201;图5水系数据也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数据下载地址为:https://www.resdc.cn/data.aspx?DATAID=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