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领跑延安文艺新时代

2022-05-25 11:51朱鸿召
传记文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丁玲延安

身着八路军军装的丁玲(1938年)

1942年5月2日下午,延安文艺座谈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办公厅的小礼堂召开。毛泽东同志作“引言”报告,开头就说:“今天邀集大家来开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在这个任务面前,我们有两支军队,就是“朱总司令的军队”和“鲁总司令的军队”,也就是“手里拿枪的军队”和“文化的军队”。这段话后来整理为文字书面语,成为“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

“朱总司令的军队”,就是朱德总司令领导的红军队伍。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鲁总司令的军队”,是形象地称呼以鲁迅为精神领袖的文化人,积极响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奔赴延安,投身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这支文化人组成的队伍,其领跑者是一位当时32岁的女作家——丁玲。

丁玲在上海被绑架

丁玲(1904—1986),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其文学创作所涉猎的生活广度,触及的生命深度,以及所达到的审美高度,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当红女作家,在她花样年华时却连遭厄运。

先是1931年1月17日,丁玲的丈夫胡也频在上海被逮捕,一个月后惨遭国民党秘密杀害,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这时,丁玲27 岁,带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孰料祸不单行,两年三个月后,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家中忽然失踪,杳无音信。这年,丁玲29 岁,正是一个作家出道成功后的创作旺盛时期。

上海文化界发起紧急声援活动,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罗曼·罗兰等国内外知名人士,都积极参与抗议和营救活动,但没有丝毫音信和结果。在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疯狂文化“围剿”的“白色恐怖”环境下,人们估计凶多吉少。于是,文坛泰斗鲁迅悲愤失望地写下悼亡诗篇《悼丁君》:“如磬遥夜拥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湘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鲁迅这首诗前后题写过两次,个别文字略有差异。

其实,丁玲遭遇的不是枪杀,而是被绑架。她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后,马上被转送到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张道藩的亲自安排下,将她软禁起来,前后达3年时间。其间有人来劝降,有人来威逼,还有人来利诱,希望她为国民党编写剧本,创作文学作品,并且给予经济资助。丁玲以自己从未写过剧本,身体不好为由拒绝了。

国民党政权当事者说这是对文化人的器重、保护和关爱。如果说这是一种关爱,那么也只能说是强盗绑匪般的关爱,并且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赤裸裸的绑架行为,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所不允许的,任何一个文化人所不能接受的野蛮、丑陋、罪恶的行径。

丁玲晚年写作回忆录《魍魉世界——南京囚居回忆》,对这段经历有极其痛恨的回忆。

从“文小姐”到“武将军”

后来经过曲折艰险、机智勇敢的反复周旋,丁玲终于联系到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得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她提出要求,希望尽快脱离软禁环境,到陕北投身革命队伍。

1936年11月,丁玲初到陕北,参加红军队伍,成为奔赴延安的第一位知名文化人

软禁岁月后期,看管逐渐放松。有一天,丁玲意外接到开明书店编辑、曾经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叶圣陶的约稿信,她高兴得彻夜无眠,回信中说:“我人是一动也没有动,可是心却是一刻也没有停,尽向远处飞,尽向高处飞。我什么都不愿意说,不希望向任何人解释,只愿时间快点过去,历史证明我并非一个有罪的人就够了。”伤害太深,疼痛入骨,她只想用行动去忘却,寻找一个新环境,开启一个新时代。

1936年9月,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周密安排下,丁玲从南京秘密到上海,停留两周。9月30日,中秋节的夜晚,丁玲乔装改扮,在聂绀弩(化名聂有才)的护送下,乘坐火车到西安,借住在一家小旅馆。一周后,搬住到七贤庄德国医生冯海伯开设的牙科诊所。这里是共产党的地下交通联络点,后来成为著名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在这里等候了大约三周时间,丁玲遇到刚从陕北采访归来途经此地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带来很多红军的照片,更加坚定了丁玲奔赴陕北的决心和勇气。

11月1日,终于等来了出发的日子。丁玲在组织安排下,装扮成国民党东北军第67 军军长王以哲的高参随行人员,搭乘一辆军用卡车,连续经过西北军、东北军防地。沿途多次停歇,途经洛川停留时,丁玲换上一身不带领章军徽的灰布军装,自己特意把头发剪短,希望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

这样经过一周的崎岖跋涉,11月7日,丁玲终于来到陕北保安,当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她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三重礼遇:一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主持召开欢迎会,在保安的所有中央领导出席;二是保安成立中国文艺协会,推举丁玲担任主任;三是丁玲随红军到前线后,毛泽东同志用军事电报发来一首贺词《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这是毛泽东同志唯一题赠作家的诗词,形象地称赞丁玲投身革命队伍,作家手中一支纤细的文笔,相当于3000 支毛瑟枪的战斗威力。这话的意思最初是拿破仑说的:世界上有两种力量最伟大,一是刀枪武力,一是思想文化。武力的征服是短暂的,只有思想文化的征服才是长久有效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充分认识到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保安召开的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讲话说:“今天这个文艺协会的成立,这是近十年来苏维埃运动的创举。过去我们是有很多同志爱好文艺,但我们没有组织起来,没有专门计划的研究进行工农大众的文艺创作,就是说过去我们都是干武的。现在我们不但要武的,我们也要文的了,我们要文武双全。”文武双全,就是既要开展军事斗争,又要开展文化斗争,才能打倒我们的敌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要抗日爱国只有投奔共产党

一个月后,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国家利益大局出发,协调各方意见,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也赢得了全国爱国人士的高度称赞。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大量知识分子奔赴延安。

毛泽东贺词:《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可以看成是共产党文武双全,军事战线与文化战线相互策应,赢得民心,赢得主动的成功实践。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抗战之初,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继上海、太原等中心城市失陷后,首都南京沦陷,中国半壁河山沦落到日本侵略者手中。不甘心做亡国奴的大批流亡学生,涌向武汉、西安,寻求抗战救国的出路。中共中央意识到,抗战需要千百万知识分子,将来建国更需要千百万知识分子。1937年年底,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说:“抢夺知识分子是抗战中的一个大的斗争,谁抢到了知识分子,谁就抢到了胜利,谁就可能有天下。”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大量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延安迅速成为年轻人的世界

延河边的洗漱,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国共两党都重视文化人才,但是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完全不同。一个是号称要实行文明“宪政”的执政党,却采取镇压、逮捕、绑架、暗杀的方式对待文化人;一个是被污蔑为“共匪”的革命政党,却采取对文化人尊重、礼遇、团结、合作的方式。其结果也截然不同,一个是斯文扫地,众叛亲离;一个是念兹在兹,近悦远来。

据不完全统计,自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至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其间奔赴延安的各类知识分子大约4 万人。其中,延安文艺队伍里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抗战后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

另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统计,抗战前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生4.29 万人,至1940年减至3 万余人。其流失的1 万余人中,大多数是奔赴延安的,相当于大中专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1/4。他们脱离学籍,选择叛逆,想方设法,奔赴延安。

那么,这些文化人为什么奔赴陕北,选择延安?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的近六年时间里,国民党及其国民政府始终没有发表过一次公开抗日主张,执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而中国共产党在此六年时间里,先后发表100 余次抗日宣言主张。其中,1931年10 次;1932年13 次;1933年23 次;1934年10次;1935年14次;1936年27次;1937年17 次。他们及时回应时代社会关切,深刻影响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和社会人心向背。尽管当时共产党处在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新闻封锁之中,但是这些坚持抗日的思想主张,通过外文媒体逐渐被知识分子所知晓,慢慢形成一种共识:要抗日爱国只有投奔共产党。

一边是打压爱国抗日行为,一边是坚持爱国抗日,在那个国势衰微、国破家亡的时代里,中国社会被严重的政治分歧所撕裂着,势不两立、情同水火。每一位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背后,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充满了曲折、艰辛、冒险甚至牺牲的代价。

华君武(1915—2010),曾是上海一家银行职员,业余爱好画画,1933年就在上海漫画界崭露头角。可是,就因在漫画中表达一点爱国抗日情怀,却招来上司的诫勉,警告他不要给单位惹麻烦。“我不愿做亡国奴,我仇恨在上海日本租界里横行霸道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我讨厌杭州、苏州日本领事馆和上海黄浦江上日本军舰上的太阳旗。我也讨厌国民党政府大小官僚的贪污腐化、嫖妓纳妾。”1938年年初,他经朋友介绍,看到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原来中国还有这样一块地方——陕北。那是和我所厌恶的国民党统治区和丑恶的十里洋场完全不同的一块净土,那边空气新鲜,人和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呼吸是自由的,共产党和红军是一贯主张爱国抗日的。”当年6月,他辞掉了银行的工作,在朋友帮助下,瞒着家人,独自远行。

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上海西行的火车票早已一票难求,并且票价疯涨。无奈只有绕道香港、广州、长沙、汉口、重庆、成都、宝鸡、西安,这一绕就是三个月,才赶到朝思暮想的延安。

比华君武行程更远、用时更多的是蔡若虹(1910—2002)。他的叔父蔡公时曾在“济南惨案”中作为中国外交官员,被日寇割鼻削耳挖眼残忍杀害。日本占领上海后,他的人身安全堪忧。经组织安排,1938年10月,他从上海出发,乘坐轮船到香港,等候夏蕾赶到后,绕道越南,进入昆明,经成都、宝鸡、西安,1939年5月到达延安,历时7 个月,行程近万里。他们沿途历经坎坷、危险和刁难,需要自行解决交通和住宿问题,在战争环境、交通不畅的情况下,搭乘各种形式的交通工具,遭遇意想不到的风险挑战。漫长的旅途,既考验了这对年轻夫妇的抗日意志和勇气,也考验了他们爱情婚姻的忠诚和默契。

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一路行程,不仅有政治风险,而且个人物质准备也绝非易事。

陆地(1918—2010),原名陈克惠,广西扶绥人。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他致信八路军广州办事处,获准到延安,但是需要自筹长途路费大约100 元。为了筹集这笔路费,他工作一年时间,先在广西家乡任小学代课教师,又担任武鸣县乡村合作指导员。其间,当快攒够了路费时,却不料遭遇小偷光顾,钱财失窃,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直到次年8月,他终于攒足路费,把广西地方政府印制的“桂币”兑换成国民政府印发的“法币”,然后悄然离职,乘坐火车途经武汉、郑州,到西安,再经组织安排结伴步行14天,10月4日到达延安,先后参加抗大、鲁艺学习。

当年,从各地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绝大多数都要经过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经过身份确认、政治审查,才能获准是直接进入延安,还是就近到泾阳县三原镇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集训后,再确认是否可以进入延安。

“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这是一批上海青年学生历时一年多,终于找到西安,奔赴延安,于路途中写下的誓言。

要把全中国化成像一个延安

1937年7月1日,延安还是初夏时节,一场难得的风雨滋润着黄土地。丁玲在延安窑洞里,回顾自己奔赴陕北延安半年多来在革命队伍里的所历所感,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写下罕见的长诗《七月的延安》:“七月的风,自由/ 软软的吹,/ 飘荡在延安城中。/ 七月的风,汹涌/ 澎湃在延安城中,杀敌的情绪,激动。/ 七月的风,腥臭,/ 从丧失了的国土/ 刮到延安城中。/ 失眠的青春的心,/ 又被愤怒啃咬。/ 穿上靴,/ 束紧武装带,/ 军衣在壁上消失,/ 短枪插在腰,/ 冲出了小屋。/ 雨仍在空中飘,/ 连绵的温柔的/ 轻轻在脸颊抚摸。/ 七月的延安太好了。/青春的心/ 燃烧着。要把全中国化成像一个延安。”

这是一首没有分段的长诗,共有131 行,一气呵成,情绪饱满。如果说小说是一种隐言戏语,散文是一种陈言记述,那么诗歌就是一种抒情言志,是要走上前台,敞开情怀,直抒胸臆的。丁玲出生于大户人家,性格爽直泼辣,但为人处世,深谙世故,不是那种浅陋直白的人。她擅长小说,写作散文,偶尔编戏,但极少创作诗歌。经历中年磨难,她说自己的心里窝着一团火,需要释放、燃烧。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丁玲(左一)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从延安出发,开赴山西太原,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药治不好的,要用铁;铁治不好的,要用火。”

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每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在心里窝着一团怒火。抗日战争时期,这团火已经深藏了一百余年,到了不得不燃烧、不得不爆发的顶点。这种燃烧在延安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火,是一股强大的爱国主义激情,激励着他们在延安经过学习培训后,义无反顾地走向抗日的战场。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激起中国全面抗战。丁玲在延安马上发起组织“西北战地服务团”,亲自带领团员们奔赴山西抗日前线。他们沿途宣传抗日,慰劳抗日将士,发表战地通讯,书写标语,编写话剧……所到之处,无不掀起抗日热潮,不断接收前来申请加入的新团员,服务团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战地服务一年多后,丁玲受命回到延安,参加马列学院理论学习。战地服务团在周巍峙等年轻同志领导下继续开赴抗日前线,足迹遍布太行山区、华北大地,直至1944年4月,奉命撤回延安。1945年6月,撤销建制,完成使命。

此后,丁玲先后在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文抗”)和解放日报社任职,始终坚持文学创作,用自己的文笔描写革命队伍的人与事,真实记录着中国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历史变革,深刻思考着革命进程中的人心与人性。

纵观延安时期丁玲的文学创作,初到陕北她以最大的热情去迎接新生活新挑战,到革命队伍里听红军讲战斗的故事,用一时难以转变的欧化句式记录描述这些故事。她主张:“我们的戏剧歌咏等等,只是一个工具,是船上的桨、篷、缆索而已。这些工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指南针、是舵。而政治却是战地服务的指南针、是舵。”她故意在自己的文章中夹杂一些粗俗字眼,努力让自己在革命队伍里变得“粗糙”起来,以表明自己走近军民,学习民众的决心和勇气。

1937年5月,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到延安采访,她发现在丁玲身上,年轻时期莎菲女士的浪漫气息已经消失殆尽,而眼前的丁玲,“她是一个使你想起乔治桑和乔治依列亚特那些别的伟大女作家的女子——一个女性而非女子气的女人”。

又过了7年,到1944年夏天,《新民报》记者赵超构到访延安,采访丁玲。“她大眼、浓眉、粗糙的皮肤、矮胖的身材、灰色军服,声音宏亮,‘有一点像女人’。”她豪饮、健谈,“烟抽得很密,大口的吸进,大口的吐出,似乎有意显示她的豪放气质”。生活改变着丁玲,然而丁玲又毕竟是丁玲。

小说《东村事件》(1937)、《在医院中》(1940)、《我在霞村的时候》(1940)、《夜》(1941),散文《我们需要杂文》《三八节有感》等一系列文学创作,显示了丁玲站在知识分子的角度,审视处在战争环境、农村条件、黄土地上的人与事。就事论事,不无道理。但在“理应如此”与“只能这样”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的情况下,这些文章就引发了革命队伍与文化队伍之间的矛盾和隔阂,以及文化人之间的矛盾纠纷。

“新的生活虽要开始,然而还有新的荆棘。人是要经过千锤百炼而不消溶才能真正有用。人是在艰苦中成长。”这是丁玲小说《在医院中》的话,被当时的延安青年所传颂着,甚至张贴在窑洞墙壁上,作为名言警句。

“人的伟大也不只是能乘风而起,青云直上,也不只是能抵抗横逆之来,而是能在阴霾的气压下,打开局面,指示光明。”这是丁玲散文《风雨中忆萧红》中的金句。

丁玲在理性上积极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及其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但是,在文学创作审美所涉及的心灵深处,她无法完全放弃现代女性的自我意识,进而产生对革命人生的命运感叹,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阶段性进程的人性拷问与文明审问。陆萍、贞贞、黑妮这些人物身上,都折射着丁玲心灵深处的保守与疼痛。

为了妥善化解这些矛盾,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用座谈讨论交流的方式,摆问题,讲道理,求同存异,形成合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第二次大会发言中,丁玲积极反省自己的创作倾向,并撰写文章《关于立场问题我见》,检讨自己的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整风运动中,她写下两本学习心得,分别题名为《脱胎换骨》《洗心革面》,以表达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和勇气。经过学习整风后,她主动要求下乡蹲点,深入群众生活,很快创作出《二十把板斧》《田保霖》《民间艺人李卜》等直接描写工农兵群众的作品,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扬褒奖。

抗日战争胜利后,丁玲进一步按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要求,主动到华北农村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并创作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成为解放区文学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并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文学赢得莫大的国际荣誉和世界影响。

丁玲是延安文艺的领跑者,也是延安文学创作的主力军。她的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引起非议、受到批评的文学作品,放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依然是属于人民文学范畴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备加珍惜。

注释:

[1][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 页,第847 页。

[3]参见王增如、李向东编著:《丁玲年谱长编》上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 页、第98 页。

[4]王增如、李向东编著:《丁玲年谱长编》上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 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36 页。

[6]《毛主席演讲略词》,《红色中华》1936年11月30日。

[7]刘家栋:《陈云在延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94 页。

[8]参见《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初版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 页。

[9]参见李锐:《关于大后方的大学教育》,《窑洞杂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1 页。

[10][11]华君武:《我读〈西行漫记〉》,《漫画一生》,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 页,第118 页。

[12]朱鸿召:《延河边的文人们》,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第41 页。

[13]丁玲:《七月的延安》,《丁玲全集》第四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327 页。

[14]丁玲:《政治上的准备》(1937年8月),《丁玲全集》第五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2 页。

[15][美]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8 页。

[16][17]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第98 页,第132 页。

猜你喜欢
丁玲延安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延安的故事
丁玲的幸福婚姻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丁玲的主要作品
丁玲噩梦一场
“还有你”
她同时与两个男人同居,一生经历四个男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在延安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